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要求尽量减小实验误差。
(1)应该选择的实验电路是图1中的______(选项“甲”或“乙”);
       
(2)现有电流表(0~0.6A)、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器材:
A.电压表(0~15V)
B.电压表(0~3V)
C.滑动变阻器(0~20Ω)
D.滑动变阻器(0~100Ω)
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选填相应器材前的字母)
(3)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做出如图2所示的图线,根据图线可得,内电阻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这位同学对以上实验进行了误差分析,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A.实验产生的系统误差,主要是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B.实验产生的系统误差,主要是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
C.实验测出的电动势小于真实值
D.实验测出的内阻大于真实值
(5)实验中,随着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电压表的示数U及干电池输出功率P都会发生变化,则图中能正确反映图像关系的是______
A.    B.    C.    D.    
2023-07-21更新 | 60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2 . 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要求尽量减小实验误差.
(1)应该选择的实验电路是图中的______(选项“甲”或“乙”).

(2)现有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以下器材:
A. 电流表A1:量程0~0.6 A,内阻约0.125 Ω
B. 电压表V1:   量程0~3 V,内阻约3 kΩ
C. 电压表V2:   量程0~15 V,内阻约15 kΩ
D. 滑动变阻器0~50 Ω
E. 滑动变阻器0~500 Ω
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选填相应器材前的字母)
(3) 某位同学记录的6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5组数据的对应点已经标在图的坐标纸上,请标出余下一组数据的对应点,并画出U-I图线 ____________
序号123456
电压U(V)1.451.401.301.251.201.10
电流( A )0.0600.1200.2400.2600.3600.480

(4)根据(3)中所画图线可得出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V,内电阻r=______Ω
(5)甲电路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经电压表所在支路的最大电流数量级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采用甲电路图,实验过程中存在系统误差.在图所绘图像中,虚线代表没有误差情况下,电压表两端电压的真实值与通过电源电流真实值关系的图像,实线是根据测量数据绘出的图像,则图中能正确表示二者关系的是______(选填选项下面的字母).

(7)上述(6)中的实线是根据测量数据绘出的图像,其中UI分别表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若字母RVRA分别表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内阻, Er分别表示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真实值.那么,上述图像中的实线图像与U轴的截距为_________________,斜率为 _______________
2019-01-22更新 | 600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反馈练习物理试题
3 . 在“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中,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部分长度为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为,某次测量结果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______
(2)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测量所用器材为:电池组(电动势,内阻约)、电流表(内阻约)、电压表(内阻约)、滑动变阻器,额定电流)、开关、导线若干。某同学利用以上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如下:
次数12345
0.200.591.001.502.20
0.050.150.240.380.54
由以上实验数据可知,他们测量使用的电路是如图___________所示的电路。
A.          B.   
C.        D.   
(3)关于实验中产生的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电阻丝直径时,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求金属丝电阻可减小偶然误差
C.由于电流表或电压表内阻的影响会使本次实验电阻率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4)请在图中描绘出图线______。由图线得到金属丝的阻值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多次测量金属丝直径,平均值为,则金属丝电阻率为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 . 某小组利用实验室的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1)要求尽量减小干电池内电阻的实验误差,应选择______(选填“甲”、“乙”)电路图。

(2)该组同学记录了若干组数据,并将对应点标在图中的坐标纸上,请在图中画出U-I图线。(          )

(3)利用图像求得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V(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内电阻r______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存在系统误差,以下关于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比较,正确的是______
A.                    B.
C.                    D.
(5)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由于所用电压表(视为理想电压表)的量程较小,另一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

①实验时,应先将电阻箱的电阻调到______(选填“最大值”、“最小值”或“任意值”)。
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分别测出阻值为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绘出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若直线的斜率为k,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为b,则该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和内阻r______。(用kb表示)
5 . 某实验小组用电阻箱、定值电阻和电压表(内阻可视为无穷大)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电路,既能测出定值电阻R1的阻值,又能同时测出水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S2接到A,闭合S1,当电阻箱的阻值为504Ω时,电压表示数为0.30V;
②保持电阻箱示数不变,将S2切换到B,电压表示数为0.35V;
③仍将S2切换到B,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的示数R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

(1)根据上述步骤,可得出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__________Ω。
(2)将实验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中,如下表所示:
数据序号123456
U/V0.090.160.270.400.600.67
R+R1/(103Ω)0.10.20.40.81.64.0
(3)由测得的数据,利用计算机得出电压表示数的倒数和电阻箱与定值电阻之和的倒数,绘出了如图(b)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求得水果电池的电动势E及内阻r,其中E=___________V,r=_____________Ω(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若电压表内阻不是无穷大,只考虑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则电动势的测量值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内阻的测量值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6 .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图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质量为M),B为打点计时器,C为装有沙的沙桶(总质量为m),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电源频率为50Hz.

(1)平衡摩擦力后,可认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F等于沙桶的总重力,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2)实验得到一条纸带(纸带上的点为实际打下的点),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 _____m/s2.(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3)实验中,以下做法中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沙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后面的纸带必须连好,因为运动过程中纸带也要受到阻力
C.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

(4)小组同学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根据测量数据作出了a-F图线,如图所示,若牛顿第二定律成立,则可求出小车的质量M = ______kg,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没有平衡摩擦力
B.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
C.图线上部分弯曲的原因可能是所用小车的质量M过大
D.图线上部分弯曲的原因可能是沙桶总质量m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沙桶的重力不能看做小车所受的合力
(5)在本实验中认为细线的拉力F等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mg,由此造成的误差是_______(选填“系统误差”或“偶然误差”);设拉力的真实值为F0,小车的质量M,为了使%,应当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7 . 某实验小组要测量电阻Rx的阻值.
(1)首先,选用欧姆表“×10”挡进行粗测,正确操作后,表盘指针如图甲所示.

(2)接着,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的阻值,可选用的实验器材有:电压表V(3V,内阻约3kΩ);电流表A(50mA,内阻约5Ω);待测电阻Rx;滑动变阻器R(0﹣200Ω);干电池2节;开关、导线若干.
在图乙、图丙电路中,应选用图____(选填“乙”或“丙”)作为测量电路,测量结果________真实值(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产生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

(3)为更准确测量该电阻的阻值,可采用图丁所示的电路,G为灵敏电流计(量程很小),R0为定值电阻,RR1R2为滑动变阻器.操作过程如下:
①闭合开关S,调节R2,减小R1的阻值,多次操作使得G表的示数为零,读出此时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示数U1I1
②改变滑动变阻器R滑片的位置,重复①过程,分别记下U2I2,…,UnIn
③描点作出UI图象,根据图线斜率求出Rx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_
A.图丁中的实验方法避免了电压表的分流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B.闭合S前,为保护G表,R1的滑片应移至最右端
C.G表示数为零时,电压表测量的是Rx两端电压
D.调节G表的示数为零时,R1的滑片应位于最左端
8 . 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①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得单摆小球的直径为___________cm;同学用秒表记录的时间如图所示,则秒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s;

②如果某同学在实验时,用的摆球质量分布不均匀,无法确定其重心位置。他第一次量得悬线长为L1(不计摆球半径),测得周期为T1:第二次量得悬线长为L2,测得周期为T2.根据上述数据,可求得g值为________
A.          B.
C.       D.
该同学又想出另一个办法测重力加速度,他测出多组摆线长L与周期T的数据,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T2-L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理论上T2-L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请分析该同学图像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根据图中数据,可算出重力加速度其值为___________m/s2(取,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从理论上分析,他求得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真实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023-07-06更新 | 860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9 . 某同学用图a所示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并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小球上安装有挡光部件,光电门安装在小球平衡位置正下方。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挡光部件的挡光宽度d,其读数如图b,则d=__________________mm;

(2)让单摆做简谐运动并开启传感器的计数模式,当光电门第一次被遮挡时计数器计数为1并同时开始计时,以后光电门被遮挡一次计数增加1。若计数器计数为N时,单摆运动时间为t,则该单摆的周期T=___________
(3)摆线长度大约80cm,该同学只有一把量程为30cm的刻度尺,于是他在细线上标记一点A,使得悬点OA点间的细线长度为30cm,如图c。保持A点以下的细线长度不变,通过改变OA间细线长度l以改变摆长,并测出单摆做简谐运动对应的周期T。测量多组数据后绘制T2-l图像,求得图像斜率为k1,可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4)该同学用此装置继续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d,将小球拉到一定位置由静止释放,释放位置距最低点高度为h,开启传感器计时模式,测得小球摆下后第一次挡光时间为Δt,改变不同高度h并测量不同挡光时间Δt,测量多组数据后绘制图像,发现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并求得图像斜率k2,比较k2的值与____________(写出含有dk1的表达式),若二者在误差范围内相等,则验证机械能是守恒的;
(5)对于本次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项为______
A.安装在小球下面的挡光部件选用挡光小圆柱比挡光小薄片好
B.只考虑挡光位置在小球下方所引起的系统误差,k1的测量值与理论值相比偏大
C.只考虑挡光位置在小球下方所引起的系统误差,k2的测量值与理论值相比偏小
D.验证机械能守恒时细线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角度必须小于或等于5°
2023-02-09更新 | 1309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10 . 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保持小车质量一定时,验证小车加速度α与合力F的关系。
(1)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以下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调整长木板上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B.在调整长木板的倾斜度平衡摩擦力时,应当将砝码和砝码盘通过细线挂在小车上
(2)某同学得到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由此得到小车加速度的大小a=_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在本实验中认为细线的拉力F等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mg,由此造成系统误差。设拉力的真实值为,小华的质重为M,,为了使,应当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