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最大静摩擦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重力均为40 N的AB两木块,它们之间夹有被压缩了2.0 cm的轻质弹簧,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400 N/m,两木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F=10N的水平力推木块B,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力F作用后(  )
A.木块A所受静摩擦力大小为10 NB.木块B所受静摩擦力大小为2.0 N
C.木块B所受静摩擦力为0D.弹簧的压缩量变为2.5 cm
2021-09-10更新 | 4070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2 . 电动平衡车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如图所示。当人站在电动平衡车上和车一起匀速水平前进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和平衡车的总机械能一直保持不变
B.平衡车车轮往往做得比较粗糙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C.人和平衡车匀速运动的速度越快,惯性越大
D.平衡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心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外
B.放在桌面上的书,受到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产生的,支持力的方向与桌面发生的形变方向相同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当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时,可以用F = μFN计算最大静摩擦力
D.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在接触处如果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
多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受到水平力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其中。若撤去,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为()
A.B.C.D.
5 . 某物理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中看到书籍中记载:两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成正比,且比例系数由材料决定。于是他们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将长木板A水平固定,在木板上放置装有拉环的滑块B,用测力计的挂钩钩住拉环,缓缓增大拉力,直至拉动滑块B。在______时,记下测力计示数
在B上加放砝码,同样拉动滑块B,记下砝码质量和方力计示数
重复上述过程多次,记下每次砝码的质量和测力计示数

在坐标纸上建立坐标轴,以测力计示数为纵坐标,以作为横坐标,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画出图像。发现是一条______(选填“过原点”或“不过原点”)的直线;
由于图像是一条直线,他们得出结论:木板A与滑块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的比例系数在误差范围内是一个定值。
若该直线的斜率为,则比例系数______
2021-07-04更新 | 67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6 . 重量为1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35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木箱从原地移动以后,用30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继续做匀速运动。由此可知:木箱与地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___________;木箱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___________,木箱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___________。如果用20N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_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用双手水平夹起一摞书,并停留在空中。已知手掌与书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3,书与书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设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若每本书的质量为0.2kg,该同学对书的水平正压力为200N,每本书均呈竖直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本书受到的摩擦力的合力大小不等
B.书与书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均相等
C.他最多能夹住42本书
D.他最多能夹住60本书
2021-05-10更新 | 2723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图,手握一个水瓶,处于倾斜静止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松手时瓶容易滑下,是因为手和瓶之间动摩擦因数变小
B.增大手的握力,瓶更难下滑,是因为瓶受的摩擦力增大
C.保持瓶静止时的倾斜程度不变,增大握力,手对瓶的摩擦力不变
D.手握瓶竖直静止时与倾斜静止时,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所示,用手握住竖直方向悬空的水杯保持静止,为防止水杯脱落,往往会用力握紧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增大手握杯子的力,则杯子所受的摩擦力增大
B.若往杯中加水,则杯子所受的摩擦力增大
C.若往杯中加水,则杯子所受的摩擦力不变
D.若往杯中加水,则必须增大手对杯子的压力
10 . 2020年12月,学校在钟楼前举行了拔河比赛,师生积极参与,营造了奋力拼搏、团结向上良好氛围,师生受到了锻炼,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针对甲、乙两组拔河比赛的场景,不计绳重,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比赛时,选体重较大的运动员,能增大对地面的压力
B.比赛时,运动员身体后倾,两腿弯曲,可以降低重心
C.比赛时,受到地面摩擦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
D.比赛时,拉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