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推导及适用范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54 道试题
1 . 关于天体运动、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水星比离太阳最远的海王星围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长
B.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也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
C.开普勒把天空中的现象与地面上的现象统一起来,成功解释了天体运行的规律
D.开普勒第三定律中,k值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无关
2024-01-06更新 | 2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 . 关于万有引力公式FG的理解,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看作质点的两物体间的引力可用公式FG计算
B.由公式FG可知,两物体紧靠在一起时万有引力无穷大
C.卡文迪什首先用试验测定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D.两个质点质量不变,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将变为原来的
3 . 关于万有引力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适用于天体之间引力的计算
B.只适用于地球上物体之间引力的计算
C.卡文迪什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D.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万有引力
2023-12-29更新 | 4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黑龙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物理试题(真题)
4 .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687年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正式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  )
A.爱因斯坦B.牛顿C.奥斯特D.安培
2023-12-23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6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物理试题
5 . 阅读教材,并回答:
1.行星的实际运动是椭圆运动,能把它简化成什么运动呢?

2.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由什么力来提供呢?这个力的方向怎样?
3.(1)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由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的,计算式是什么?
(2)一般的,天文观测容易观测到行星运动的什么物理量?
(3)不同行星的公转周期是不同的,引力F跟太阳与行星间的距离r关系的表达式中不应出现周期T,该如何办?
(4)在(3)中,等号右边除了mr以外,其余都是常量,对任何行星来说都是相同的,则有,该式有何意义?
4.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类比上式,如何写出行星对太阳的引力的表达式?要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2023-12-22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第二册人教版(2019)第七章 2 万有引力定律
6 . 根据是否可以得出当r趋近于0时,F=∞?
2023-12-22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必修第二册人教版(2019)第七章 2 万有引力定律
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F,这个关系式实际上是牛顿第二定律,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
B.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v,这个关系式实际上是匀速圆周运动的一个公式,它是由速度的定义式得来的
C.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k,这个关系式是开普勒第三定律,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证明的
D.在探究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时候,牛顿认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
2023-12-22更新 | 328次组卷 | 2卷引用:必修第二册人教版(2019)第七章 2 万有引力定律
8 . 阅读教材,并回答:
1.“月—地检验”的目的是什么?
2.完成检验采用了什么方法?
3.试表述“月—地检验”所得到的结论。
2023-12-22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第二册人教版(2019)第七章 2 万有引力定律
9 . 阅读教材,并回答:
1.胡克的观点是什么?
2.牛顿的观点是什么?
2023-12-22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第二册人教版(2019)第七章 2 万有引力定律
10 . 二、航天技术
从东方红一号到天宫空间站,我国的航天技术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1.1970年,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某种波向太空发送《东方红》乐曲信号,该波属于(  )
A.机械波B.引力波C.物质波D.电磁波
2.长征5号运载火箭长为L,发射初期火箭总质量为m,平均推力为F,估算火箭离地上升距离L所需的时间t
3.天舟二号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二者对接前、后瞬间的总动量大小分别为;总动能分别为,则(  )
A.B.
C.D.
4.天宫空间站的质量为m,绕地球运行的线速度大小为v0以无穷远处为零势能面,求空间站的机械能E
2023-12-21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上学期一模物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