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万有引力常量的测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在物理学中,常常用等效替代法、类比法、微小量放大法等来研究问题。如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百多年后,卡文迪什利用微小量放大法由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由G的数值及其他已知量,就可计算出地球的质量,卡文迪什也因此被誉为“第一个称量地球的人”。如图所示是卡文迪什扭秤实验示意图。

(1)若在某次实验中,卡文迪什测出质量分别为m1m2且球心相距为r的两个小球之间引力的大小为F,则引力常量G=___________
(2)若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请推导出地球质量的表达式m=___________
2 . 下列关于天文学发展历史说法正确的是(  )
A.哥白尼建立了日心说,并且现代天文学证明太阳就是宇宙的中心
B.开普勒提出绕同一恒星运行的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平方跟公转周期的立方之比都相等
C.牛顿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该定律可计算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的引力
D.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其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N·m2/kg2
3 . 牛顿说:“假如我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关于牛顿对物理学的贡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伽利略和笛卡尔的工作基础上,牛顿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B.牛顿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低速、宏观、弱引力的物体,都可以用实验验证
C.笛卡尔最先提出了“动量”的概念,牛顿用质量和速度的乘积修正了这一概念
D.胡克、哈雷等认为行星绕太阳运动是由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牛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4 . 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尔、开普勒、惠更斯等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物理学从此成为一门成熟的自然科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
C.牛顿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
D.牛顿运动定律在微观领域也适用
2022-01-25更新 | 30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八章 牛顿力学的局限性与相对论初步 单元测试 沪科版2020必修第二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处于超重状态的物体其重力增加
B.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一定变化,加速度可能不变
C.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分别是kg、m、N
D.牛顿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出万有引力常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6 .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围绕万有引力的研究,物理学家们经历了大量曲折顽强而又闪烁智慧的科学实践。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历程中,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A.开普勒通过分析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经过多年的天文观测和记录,提出了“日心说”的观点
C.卡文迪什通过实验推算出来引力常量G的值,被誉为第一个能“称量地球质量”的人
D.伽利略利用“地-月系统”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使得万有引力定律得到了推广和更广泛的应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牛顿时代,好些科学家已经认识到万有引力的存在,且猜测万有引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距离存在“平方反比”关系,但在那个时代证实这一关系存在诸多困难。当时坊间有两种传言,一是牛顿已经证明了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存在“平方反比”关系,二是胡克已经证明了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存在“平方反比”关系。为此,前者的支持者哈雷与后者的支持者打赌。为使朋友哈雷赌胜,牛顿重新进行了证明,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独特的视角,克服了重重困难,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以下不是牛顿的创造性观点或做法的是(  )
A.将太阳和行星都视为质点B.发明微积分
C.用实验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的值D.只考虑太阳对行星的作用
2021-09-22更新 | 254次组卷 | 5卷引用:第四章 万有引力定律及航天 单元检测试题1-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8 . 下列关于物理史实正确的是(  )
A.开普勒根据前人对行星的观测记录,最终总结出了行星运动规律
B.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就可以估算出天体的质量,因而牛顿被称为“称出地球质量的人”
C.天王星被称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
D.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通过扭秤实验比较准确测出的数值
10 . 下列物理量的单位正确的是(  )
A.静电力常量B.万有引力常量
C.比荷D.电场强度
2021-06-11更新 | 219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一章 静电力与电场强度 单元检测试题-鲁科版(2019)必修第三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