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球同步卫星与其他卫星的对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我国北斗三号导航卫星共有三种卫星,地面静止轨道卫星P、倾斜同步轨道卫星Q、中圆轨道卫星M。卫星P与Q的轨道高度相同,M的轨道半径为Q的轨道半径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P、Q运行的线速度相同
B.卫星P、Q运行的周期相同
C.卫星P、M运行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D.卫星P、M运行时受到地球引力的大小之比为
2023-01-13更新 | 32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段考物理试题
2 . 中国空间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中的一个空间站系统,空间站不仅与地面进行信息传输,还可以与我国的卫星系统进行信息交互共享,为了研究空间站与同步卫星的信息交互,可将整个情境简化如图所示,其中A表示空间站,它离地球表面的高度B为一颗同步卫星,图示时刻AB与地心连线的夹角。已知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地球半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间站和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B.空间站的速度变化率约为同步卫星速度变化率的36倍
C.若要实现空间站与同步卫星间的全时段通讯至少需要两颗同步卫星
D.此时同步卫星与空间站的通讯时间约为最短通讯时间的1.1倍
3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由若干地球静止轨道卫星A、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B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C组成。如图所示,三类卫星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C距地面高度为hC,地球自转周期为T,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则(   
A.卫星A距地面高度为B.卫星B的加速度大小为
C.卫星C的线速度大小为D.地球的密度为
2022-10-27更新 | 117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部分市(州)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物理试题(二)
4 . 建造一条能通向太空的电梯(如图甲所示),是人们长期的梦想。材料的力学强度是材料众多性能中被人们极为看重的一种性能,目前已发现的高强度材料碳纳米管的抗拉强度是钢的100倍,密度是其,这使得人们有望在赤道上建造垂直于水平面的“太空电梯”。图乙中r为航天员到地心的距离,R为地球半径,图像中的图线A表示地球引力对航天员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与r的关系,图线B表示航天员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与r的关系,关于相对地面静止在不同高度的航天员,地面附近重力加速度g,地球自转角速度,地球半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随着r增大,航天员受到电梯舱的弹力减小
B.航天员在处的线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
C.图中为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
D.电梯舱停在距地面高度为的站点时,舱内质量的航天员对水平地板的压力为零
2022-09-07更新 | 2743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物理试题(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的“风云四号”是一颗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高度约),关于“风云四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把该卫星定位在北京正上空
B.运行周期大于地球近地卫星的运行周期
C.运行速度小于天宫二号轨道舱(距地高度约)的运行速度
D.加速度大于天宫二号轨道舱(距地高度约)的加速度
2022-08-11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雅礼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6 . 2019年4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了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该卫星与同步卫星轨道半径、周期均相同,但是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有一定夹角。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卫星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有关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卫星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卫星运行时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为
C.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D.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022-07-07更新 | 39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7 .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科学家钱学森做出特殊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目前我国在轨人造地球卫星有上千颗了。某颗地球同步卫星A与另一颗地球中轨道赤道卫星B,都在轨且正常运行,B卫星的周期是A卫星周期的一半。某时刻B卫星在A卫星的正下方。则(  )
A.A的线速度比B的大
B.至少要经过24小时,B才能再次经过A的正下方
C.A距地心的距离是B距地心的距离的
D.B卫星向运动的正前方喷气,可使B变轨,从而运动到A的轨道上
2022-07-02更新 | 36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湘东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
8 . 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嫦娥五号”探月工程获得圆满成功,它代表着中国探月工程正式完成绕、落和回的循环过程。“嫦娥五号”发射过程可以简化为如图所示的过程,O点是近地点,I是地球同步卫星轨道,II是从地球上发射“嫦娥五号”的转移轨道,III是“嫦娥五号”在近月球点P附近的圆形轨道,M点是I、II轨道的交点,假定在转移轨道上经过M点前后是无动力飞行。已知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嫦娥五号”和地球同步卫星在M点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
B.“嫦娥五号”和地球同步卫星在M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C.“嫦娥五号”运动到P点时需要向后喷气才能进入III轨道
D.可以由“嫦娥五号”在III轨道上的周期估算月球密度
2021-09-24更新 | 41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