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应用动能定理解多段过程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2010·河南郑州·一模
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某中学举办的奥林匹克竞赛中,有一个叫做 “保护鸡蛋”的竞赛项目,要求制作一个装置,让鸡蛋从两层楼的高度落到地面且不被摔坏.如果没有保护,鸡蛋最多只能从0.1m的高度落到地面而不被摔坏;有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个装置来保护鸡蛋,用A.B两块较粗糙的夹板夹住鸡蛋,A夹板和B夹板与鸡蛋之间的摩擦力都为鸡蛋重力的5倍,现将该装置从距地面4m的高处落下,装置着地时间短且保持竖直并不被弹起.求:
(1)如果鸡蛋不被摔坏,直接撞击地面速度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2)如果使用该装置,鸡蛋夹放的位置离装置下端的距离至少为多少?(小数点后面保留两位数字)
2016-12-08更新 | 602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安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理)
2 . 2022北京冬奥会激发了很多冰雪爱好者的热情。如图所示为某滑雪场的示意图,倾斜轨道的高h=24m,滑雪爱好者第一次从倾角为的倾斜雪道的最高点A点由静止滑下,滑到水平雪道上的C点停下,此过程滑板与雪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第二次仍从A点由静止沿倾斜雪道滑下,滑到B点时,改变滑板的方向,从而改变滑板受到的阻力,使滑雪爱好者在水平雪道上滑行的距离不超过20m。不计空气阻力及滑雪爱好者滑到倾斜雪道最低点时因碰撞产生的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则(  )
A.滑雪爱好者滑到B点时速度大小为
B.BC点间的距离为88m
C.第二次,在水平雪道上滑板受到的阻力至少为滑雪爱好者和滑板总重的0.88倍
D.第二次滑雪过程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比第一次滑雪过程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多
3 . 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利用乐高拼装积木搭建一游戏轨道,其结构简图如图乙所示。该轨道由固定的竖直轨道AB,半径分别为、0.5r、1.5r的三个半圆轨道,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长度的水平轨道EF组成,轨道和轨道前后错开,除水平轨道EF段外其他轨道均光滑,且各处平滑连接。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恰好可以通过轨道的最高点D,不计空气阻力。
(1)求AC两点的高度差h
(2)要使物块至少经过F点一次,且运动过程中始终不脱离轨道,求滑块与水平轨道EF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范围;
2023-04-20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丰中学、宜春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创新班第一次联考物理试题
4 . 如图所示,CDEG是两段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竖直光滑圆弧轨道,G为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圆连线水平,DE错开的距离略大于小滑块的大小,将一轻弹簧放置在水平轨道AC上,弹簧左端固定在A点,右端位于B点,并与质量为m的小滑块接触但不连接,此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现将小滑块推至O点并由静止释放,小滑块向右运动进入圆弧轨道,通过G点后落到水平轨道ANP点(P点未画出)。已知G点在水平轨道上的投影点为M,滑块与水平轨道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BC部分光滑且与竖直圆弧轨道相切于C点。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大小,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的最大压缩量为2.5R。求:
(1)小滑块运动到圆弧轨道最高点G时,对轨道的压力F
(2)弹簧被压缩到O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3)若保证小滑块能够进入圆弧轨道且在圆弧轨道上运动过程中中途不脱离圆弧轨道,小滑块释放点到B点的距离范围(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其形变量的平方成正比)。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所示,从A点以某一水平速度v0抛出一质量m=1 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当物块运动至B点时,恰好沿切线方向进入∠BOC=37°的固定光滑圆弧轨道BC,经圆弧轨道后滑上与C点等高、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长木板上,圆弧轨道C端的切线水平。已知长木板的质量M=4 kg,A、B两点距C点的高度分别为H=0.6 m、h=0.15 m,R=0.75 m,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7,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g=10 m/s2求:(sin 37°=0.6,cos 37°=0.8)
(1)小物块的初速度v0及在B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物块滑至C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
(3)长木板至少为多长,才能保证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
2021-04-13更新 | 4711次组卷 | 36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二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训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6 . 如图所示,从A点以v0=4m/s的水平速度抛出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当物块运动至B点时,恰好沿切线方向进入光滑圆弧轨道BC,经圆弧轨道后滑上与C点等高、静止在粗糙水平面的长木板上,圆弧轨道C端切线水平,已知长木板的质量M=4kg,AB两点距C点的高度分别为H=0.6m、h=0.15m,R=0.75m,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取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物块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5m/s
B.小物块滑动至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7m/s
C.小物块对圆弧轨道C点的压力为10N
D.长木板至少长2.8m,才能保证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
7 . 如图所示,光滑的半圆形轨道OAAB位于竖直面内,它们的半径分别为r=0.3m和R=0.4m,两轨道相切于最高点A,半圆形轨道AB与水平轨道BC相切于最低点B,轨道BC的长度可以调节,轨道BC的右端与一倾角为45°的斜面CD相连,C点离地的高度为h=3.2m.现用弹簧装置将一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从半圆形轨道OA的最低点O弹出,小滑块在运动过程中恰好不脱离圆弧轨道OAB,滑块与BC段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g取10m/s2

(1)求小滑块从O点弹出时的速度大小;
(2)改变水平轨道BC的长度,使小滑块能够落在斜面CD上,求轨道BC的长度范围.
2019-08-30更新 | 26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物理试题
8 . 如图所示,从A点以的水平速度抛出一质量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当物块运动至B点时,恰好沿切线方向进入光滑圆弧轨道BC,经圆弧轨道后滑上与C点等高、静止在粗糙水平面的长木板上,圆弧轨道C端切线水平。已知长木板的质量AB两点距C点的高度分别为,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长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求:

(1)小物块滑到至C点时,对圆弧轨道C点的压力;
(2)长木板至少为多长,才能保证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
2016-12-08更新 | 8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江西省吉安市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9 . 如图,一轨道由倾角、长的倾斜轨道和一水平光滑的长直轨道连接而成,点平滑连接。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点,的长度大于弹簧的原长,一质量的小滑块从点由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大小取,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若滑块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始终为,求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2)若滑块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始终为,求滑块在上运动的总路程
(3)若滑块与上各点的动摩擦因数满足为该点与点的距离,通过计算说明,滑块最多经过点几次。
2021-11-20更新 | 37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余干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翌鸿班)
10 . 如图所示,C是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一块木板,木板的质量为,在木板的上表面有两块质量均为的小木块A和B,它们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最初木板静止,A、B两木块同时以相向的水平初速度滑上长木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B始终未滑离木板也未发生碰撞,则木板至少长为
B.木块B的最小速度是零
C.从刚开始运动到A、B、C速度刚好相等的过程中,木块A所发生的位移是
D.木块A向左运动的最大位移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