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应用动能定理解多段过程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斜面体OAB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斜面底端AB处夹角分别为,斜面体与桌面材质相同,在顶端O处同时静止释放完全相同的两物块ab,两物块均沿斜面向下滑行最终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块在AB处没有机械能的损失。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块运动全程的位移大小相等B.两物块运动全程的路程相等
C.两物块一定同时到达水平桌面D.两物块刚到达水平桌面时动能相等
2 .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逆时针匀速转动,AB为两轮圆心正上方的点,,两边水平面分别与传送带上表面无缝对接,弹簧右端固定,自然长度时左端恰好位于B点;现将一质量为小物块(视为质点)与弹簧接触但不栓接,并压缩至图示位置后由静止释放,已知小物块与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小物块与轨道左端挡板P碰撞后原速率反弹,小物块刚好返回到B点时速度减为零,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物块与挡板P碰撞后返回到A点时,速度大小为
B.小物块从BA一定是先加速后匀速
C.开始时弹簧和小物块组成的系统具有的弹性势能满足
D.小物块对传送带做功的绝对值与传送带对小物块做功的绝对值一定相等
2014·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3 .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轨道都由两段细直杆连接而成,两轨道长度相等。用相同的水平恒力将穿在轨道最低点B处的静止小球,分别沿推至最高点A,所需时间分别为t1t2;动能增量分别为。假定球在经过轨道转折点前后速度的大小不变,且球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  )

A.t1t2B.=t1t2
C.t1t2D.=t1t2
2019-01-30更新 | 4427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
4 . 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Q水平。一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P点上方高为R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点进入轨道。小球滑到轨道最低点N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4.5mg,重力加速度为g。用W表示小球从P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

A.小球恰好可以到达Q
B.小球冲出Q点后可上升的最大高度大于
C.小球不可能第二次经过P
D.小球从N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
2022-10-21更新 | 1081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如图所示,水平面O点左侧光滑,O点右侧粗糙且足够长,有6个完全相同的质量均为m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用轻细杆相连,相邻小滑块间的距离为L,滑块1恰好位于O点,滑块2、3……依次沿直线水平向左排开,现将水平恒力大小未知的力F作用于滑块1,经观察发现,第6个滑块刚好到达O点时,系统静止,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滑块与O点右侧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平拉力F大小为
B.第1个滑块进入粗糙水平面后,系统的加速度为
C.第3个滑块经过O点后到第4个滑块尚未到达O点前,滑块3和滑块4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0
D.第5个滑块经过O点后到第6个滑块尚未到达O点前,滑块5和滑块6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
2021-04-13更新 | 1110次组卷 | 6卷引用:学科网2021年高三3月大联考物理试题(新课标Ⅰ卷)
6 . 如图,在竖直平面内有一个半径为R且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轨道下端B与水平面BCD相切,BC光滑且长度大于RC点右边粗糙程度均匀且足够长。现用手捏住一根长为的匀质细杆的上端,使杆下端与A点等高,然后由静止释放杆子,让杆子保持沿轨道内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及杆与圆弧轨道的撞击,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杆子前端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B.杆子前端在过C点后,一直做匀减速运动
C.杆子前端在过C点后,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来,在此过程中,若将杆子分成任意两段,其前一段对后一段的作用力大小不变
D.若杆子前端在过C点后,滑行s距离后停下,且,杆子与粗糙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7 .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xOy坐标系中分布着与水平方向成45°角的匀强电场,将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以某一初速度从O点竖直向上抛出,它的轨迹恰好满足抛物线方程x=ky2,且小球通过点P,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B.小球初速度的大小为
C.小球通过点P时的动能为
D.小球从O点运动到P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少
8 . 在水平路面上AB段光滑,BC段粗糙,两段长度相同,如图所示。在A处静止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在水平恒力作用下,从A点开始运动,到C点恰好停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平恒力在两段路面上做功不相等
B.全程水平恒力做的功大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C.水平恒力段的平均功率等于段的平均功率
D.水平恒力段中点位置瞬时功率大于在段中点位置瞬时功率
2022-05-04更新 | 40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情调研物理试题
9 . 如图,人们有时用“打夯”的方式把松散的地面夯实。设某次打夯经过以下过程:两人同时通过绳子对重物各施加一个恒力,力的大小均为300N,方向都与竖直方向成37°,重物离开地面50cm时人停止施力,之后重物先上升,再自由下落把地面砸深10cm。已知重物的质量为40kg,g取10m/s2,sin37°=0.6,cos37°=0.8。忽略空气阻力,则(  )

A.绳子对重物所的功为180J
B.重物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为70cm
C.重物刚落到地面时的动能为2000J
D.重物对地面平均冲击力的大小为2800N
2022-05-02更新 | 26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10 . 如图所示小物块与三块材料不同但厚度相同的薄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2μ3μ三块薄板长度均为L并依次连在一起.第一次将三块薄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让小物块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v0a点滑上第一块薄板结果小物块恰好滑到第三块薄板的最右端d点停下;第二次将三块薄板仍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让小物块从d点以相同的初速度v0水平向左运动;第三次将连在一起的三块薄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让小物块仍以相同的初速度v0a点滑上第一块薄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次小物块一定能够运动到a点并停下
B.第一次和第二次小物块经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不相等
C.第三次小物块也一定能运动到d
D.第一次与第三次小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相等
2018-05-26更新 | 859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定远县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