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应用动能定理解多段过程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一半径的光滑竖直半圆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c点,一质量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静止于水平面a点,现用一水平恒力F向左拉物块,经过时间到达b点速度的大小,此时撤去F,小物块继续向前滑行经c点进入光滑竖直圆轨道,且恰能经过竖直轨道最高点d。已知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g,求:
(1)水平恒力F的大小;
(2)bc间的距离L

2 . 随着2022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人们对冰雪运动的了解越来越多,许多人投身其中。山地滑雪是人们喜爱的一项冰雪运动,一滑雪坡由ABBC组成,AB是倾角为的斜坡,BC是半径为的圆弧面,圆弧面和斜面相切于B,与水平面相切于C,如图所示,AB竖直高度差为,台阶底端与倾角为斜坡DE相连。运动员连同滑雪装备总质量为75kg,从A点由静止滑下通过C点后飞落到DE上,运动员经过C点时轨道受到的压力大小为4590N,不计空气阻力和轨道的摩擦阻力,运动员可以看成质点(g),求:
(1)AB竖直高度差h1为多大;
(2)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022-05-28更新 | 4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全真模拟考物理试题
3 . 如图甲所示。光滑曲面PO和一条水平轨道ON平滑连接,水平轨道右侧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左端恰好位于M点。一质量为的物块A从距离地面高为h=1.8m处由静止开始下滑,下滑后与静止于O点的物块B发生碰撞。现以O点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建立x轴,得到物块B开始运动的部分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水平轨道OM长度为L=1.0m,两物块与OM段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其余部分光滑,物块A、B均可视为质点,碰撞均为弹性碰撞,重力加速度g。求:
(1)物块B的质量
(2)弹簧最大的弹性势能
(3)ⅰ物块B最终停止位置的坐标;
ⅱ在图乙中把物块B运动全过程的图像补充完整(仅作图,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022-05-13更新 | 105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4 .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A点静止开始沿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下滑,在B处撞到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C处,AB之间距离为L。已知小滑块与斜面AB段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C段为光滑,小滑块在压缩弹簧过程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滑块速度最大时,离B点的距离;
(2)小滑块第一次运动到B点的时间;
(3)小滑块第n次在B点与弹簧脱离后的动能。
2022-05-09更新 | 5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下学期三模物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所示,AC水平轨道上AB 段光滑、BC段粗糙,且BC段的长度L=1m,CDF为竖直平面内半径R=0.1 m 的光滑半圆绝缘轨道,两轨道相切于C点,CF 右侧有电场强度大小E=1×103N/C、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一根轻质绝缘弹簧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与质量m=0.1kg 的滑块P接触。当弹簧处于原长时滑块在 B点,在 F点有一套在半圆轨道上、电荷量q =1.0×10-3C 的带正电圆环,在半圆轨道最低点放一质量与圆环质量相等的滑块 Q(图中未画出)。由静止释放圆环,圆环沿半圆轨道运动,当圆环运动到半圆轨道的最右侧 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FN=5 N。已知滑块 Q与轨道 BC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²,两滑块和圆环均可视为质点,圆环与滑块Q的碰撞为弹性碰撞且碰撞时间极短,QP两滑块碰撞后粘在一起。求;
(1)圆环的质量 M
(2)圆环与滑块Q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
(3)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p
2022-05-08更新 | 2680次组卷 | 8卷引用:2022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6 . 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θ=37°,物体1放在斜面紧靠挡板处,物体1和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0.5,一根不可伸长的柔质轻绳跨过光滑轻质的小定滑轮,绳一端固定在物体1上,另一端固定在物体2上,斜面上方的轻绳与斜面平行物体2下端固定一长度为h的轻绳,轻绳下端拴在小物体3上,物体1、2、3的质量之比为4:1:5,开始时用手托住小物体3,小物体3到地面的高度也为h,此时各段轻绳刚好拉紧,已知物体触地后立即停止运动、不再反弹,重力加速度为g=10m/s²,物体3从静止突然放手后,物体1沿面上滑的最大距离为(  )

A.3hB.hC.2hD.h
2022-04-29更新 | 46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福建省龙岩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训练(三)物理试题
7 . 2022北京冬奥会后,冰壶运动成为了广大冰雪爱好者热捧的一个运动项目。下图是一个冰壶大本营的示意图,内环R1=0.61m,中环R2=1.22m,外环R3=1.83m。某次比赛中,红壶以某一速度和停在Q点的蓝壶发生正碰之后,质量相等的红、蓝两壶分别停在 MN点。设红、蓝壶与冰面间的摩擦因数相同,则:
(1)碰后红壶和蓝壶的速度大小之比;
(2)红壶和蓝壶碰撞过程损失的机械能与碰前瞬间红壶动能之比。
2022-04-25更新 | 67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福建省龙岩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模拟物理试题
8 . 把某一物体以20J的初动能竖直向上抛出,在抛出的同时,恰好有风沿水平方向吹来,物体到达最高点时的动能为5J,已知在整个过程中风对物体的作用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水平,求:
(1)从开始到最高点风力对物体做的功;
(2)物体的重力是风力的多少倍;
(3)物体再次回到与抛出点等高处的动能为多少。
9 . 工地上工人用“打夯”的方式打桩。质量的木桩立在泥地上,木桩两旁的工人同时通过轻绳对质量的重物各施加一个拉力,从紧靠木桩顶端处由静止提起重物的过程中,每个拉力的大小恒为T=300N,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始终保持。离开木桩顶端L=24cm后工人同时停止施力,重物继续上升一段距离,接着自由下落撞击木桩后立即与木桩一起向下运动,此次木桩打进的深度h=15cm。取。求:
(1)工人提起重物时两拉力的合力大小F
(2)重物刚要落到木桩顶端时的速度大小
(3)木桩打进泥地的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
2022-03-04更新 | 89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物理试题(三)
10 . 2021年3月,8辆编组高速动车组首次在符合实际工况的线路上进行的整列车被动安全碰撞试验,试验有效采集了列车吸能系统的变形次序等重要数据。其列车吸能系统中的多个吸能装置可以有效吸收碰撞或挂接过程中损失的动能。假设在编组站进行的某次挂接实验中,共有3节车厢,当动力车1以某速度匀速运动到距静止的编组车2距离为L时撤掉动力,动力车1与编组车2相碰,并以共同速度运动距离L后与编组车3相碰,最后三车又以共同速度运动了距离L后停止。已知每辆编组车的质量均为m,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恒为车所受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为g,碰撞时间很短,忽略空气阻力。求:
(1)整个运动过程中摩擦阻力所做的总功;
(2)动力车1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3)因摩擦系统损失的动能和因碰撞系统损失的动能之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