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22 道试题
1 . 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并判断实验中两个小球的碰撞是否为弹性碰撞:

(1)若入射小球的质量为,半径为;被碰小球的质量为,半径为,则要求___________                    
A.      B.
C.        D.
(2)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注意的事项___________
A.斜槽必须光滑
B.斜槽末端必须水平
C.入射小球必须从同一高度释放
D.水平槽放上球时,球落点位置必须在斜面上
(3)实验中,经过多次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入射小球,在记录纸上找到了未放被碰小球时,入射小球的平均落点,以及A球与球碰撞后,两球平均落点位置,并测得它们到抛出点的距离分别为。已知两球的质量分别为,如果两球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之间需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
(4)如果两球的碰撞是弹性碰撞,则之间需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
2 . 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半径相同的小球在轨道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同一组实验中,入射小球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B.入射小球的质量必须小于被碰小球的质量
C.轨道倾斜部分必须光滑
D.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2)图中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小球多次从斜轨上位置S由静止释放,通过白纸和复写纸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测出平抛射程。然后,把被碰小球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末端,仍将入射小球从斜轨上位置S由静止释放,与被碰小球相碰,并多次重复该操作,两小球平均落地点位置分别为。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有______
A.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质量       B.入射小球开始的释放高度
C.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       D.两球相碰后的平抛射程
(3)在某次实验中,记录的落点平均位置几乎与在同一条直线上,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______,则可以认为两球碰撞前后在方向上的总动量守恒;[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
(4)某同学在上述实验中更换了两个小球的材质,且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质量关系为,其它条件不变。两小球在记录纸上留下三处落点痕迹如下图所示。他将米尺的零刻线与点对齐,测量出点到三处平均落地点的距离分别为。该同学通过测量和计算发现,两小球在碰撞前后动量是守恒的。

若进一步研究该碰撞是否为弹性碰撞,还需要判断关系式______是否成立。[用(4)中的物理量表示]
2022-11-17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物理试题
3 . 某校同学们分组进行碰撞的实验研究。
(1)第一组利用气垫导轨通过频闪照相进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这一实验,甲图两滑块分别装有弹性圈,乙图两滑块分别装有撞针和橡皮泥。若要求碰撞动能损失最小测应选下图中的__________(填“甲”或“乙”);

(2)第二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两个半径相等的小球,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①在平木板表面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该木板竖直立于紧靠槽口处,将小球a从斜槽轨道上固定点处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O
②将木板水平向右移动一定距离并固定,再将小球a从固定点处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上得到痕迹B
③把小球b静止放在斜槽轨道水平末端,让小球a仍从固定点处由静止释放,和小球b相碰后,两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AC
Ⅰ.若碰撞过程中没有机械能损失,为了保证在碰撞过程中a球不反弹,ab两球的质量间的关系是________(选填“>”“=”或“<”)
Ⅱ.为完成本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
A.小球a开始释放的高度h
B.木板水平向右移动的距离l
C.a球和b球的质量
D.O点到ABC三点的距离y1y2y3
Ⅲ.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其关系式应为________
(3)第三组利用频闪照片法去研究。某次实验时碰撞前B滑块静止,A滑块匀速向B滑块运动并发生碰撞,利用频闪照相的方法连续4次拍摄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已知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T,在这4次闪光的过程中,A、B两滑块均在0到的范围内,且第1闪光时,滑块A恰好位于处,若A,B两滑块的碰撞时间及闪光持续的时间极短,均可忽略不计,则A、B两滑块质量比__________
4 . 某学习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采用质量分别为两个小球,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
②安装实验装置,将斜槽固定在桌边,使槽的末端水平;
③先不放小球,让小球从斜槽顶端S处由静止释放,标记小球在地上的落点位置
④将小球放在斜槽末端,仍让小球从斜槽顶端S处由静止释放,两球发生碰撞,分别标记小球在地上的落点位置
⑤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各落点位置到斜槽末端的水平距离。图中点是实验过程中记下的小球在地面上的三个落点位置,到斜槽末端在地面的投影点的距离分别为
依据上述实验步骤,请回答下面问题:
(1)下列器材选取或实验操作符合实验要求的是______
A.可选用半径不同的两小球
B.选用两球的质量应满足
C.小球每次必须从斜轨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D.需用秒表测定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测量(填选项前的符号)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
A.小球开始释放的高度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
(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用题目中所给的物理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该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用题目中所给的物理量表示)。
2022-11-15更新 | 29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物理试题
5 .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的实验.实验装置示意如图甲所示,A是一块平面木板,在其上等间隔地凿出一组平行的插槽(如图甲中、……),槽间距离均为d。把覆盖复写纸的白纸铺贴在硬板B上。实验时依次将B板插入A板的各插槽中,每次让小球从斜轨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每打完一点后,把B板插入后一槽中同时向纸面内侧平移距离d。实验得到小球在白纸上打下的若干痕迹点,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痕迹点就可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1)实验前应反复调节实验装置,直到斜轨__________、A板__________、插槽垂直于斜轨末端且在斜轨末端正下方.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使小球每次做平抛运动的__________________
(2)每次将B板向内侧平移距离d,是为了使记录纸上每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_____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该同学在实验中记录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位置为为小球运动一段时间后的位置,根据图中所示平抛运动的部分轨迹,求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
6 .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O点是小球抛出时球心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点。实验时,先让入射小球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由静止释放,找到多次落地点的平均位置P,测量平抛水平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2静置于水平轨道的末端,再将入射小球1从斜轨上S位置由静止释放,与小球2相撞;多次重复实验,找到两个小球落地的平均位置MN

(1)用天平测出小球1、2的质量分别为,根据实验要求,应满足____(选填“>”、“<”或“=”);
(2)图乙是小球2的多次落点痕迹,确定其落点的平均位置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在某次实验中,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与O点的距离分别为OMOPON。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即验证了碰撞前后两小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用所给已知量表示);若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则说明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2022-11-15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西海岸、平度、胶州、城阳四区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物理试题
7 . 用气垫导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时,由于没有天平,实验小组调节好气垫导轨水平后进行了两种操作:操作一、在两个滑块A、B相对的一端均安装上弹簧片,其中滑块A静置在导轨中央,滑块B以一定速度v撞向滑块A,结果撞后B静止而A以速度v向前滑动。让B以不同速度撞向A,多次实验结果相同;操作二、卸下弹簧片,换上橡皮泥,同样让A静置于导轨中央,B以一定速度撞向A,测得撞后A、B一起运动的速度是B撞前速度的,让B以不同速度撞向A,多次实验结果相同。
(1)由操作一___________守恒可求得A、B质量关系是___________,因而___________(填“还需要”或“不需要”)测A、B质量来证明操作一、二A、B作用过程中___________守恒。
(2)实验小组欲利用操作二测定滑块A的质量,在完成上述操作二后,在滑块A上放一个质量为的砝码,测得A、B一起运动时滑块B上遮光板的挡光时间是B撞前的,由此可知滑块A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022-11-1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8 . 如图甲所示,用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先让质量为的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C由静止开始滚下,进入水平轨道后,从轨道末端水平抛出,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复写纸上,在下面的白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质量为的B球放在水平轨道末端,让A球仍从位置C由静止滚下,A球和B球碰撞后,分别在白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操作10次。如图乙所示,MPN为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未放B球时,A球的落点是P点,O点是水平轨道末端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点。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
A.安装轨道时,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B.实验前应该测出斜槽末端距地面的高度
C.实验过程中,复写纸可以移动,白纸不能移动
D.用半径尽量小的圆把10个落点圈起来,这个圆的圆心可视为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2)在某次实验中,测量出两个小球的质量记录的落点平均位置MN几乎与在同一条直线上,测量出三个落点位置与O点距离的长度。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则可以认为两球碰撞前后的总动量守恒。(用测量的量表示)
(3)完成上述实验后,某实验小组对上述装置进行了改造,如图丙所示。在水平槽右方竖直固定一木板,使小球1仍从斜槽上C点由静止滚下,重复上述实验的操作,得到两球落在木板上的平均落点MPN,用刻度尺测量木板上与B等高的点NPM三点的高度差分别为,则验证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2022-11-13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9 . 如图甲所示为“验证碰撞中动量守恒”实验的装置示意图,a是入射小球,b是被碰小球,ab是质量分别为m1m2,直径分别为d1d2,轨道末端在水平地面上的投影为O点。实验中,先将小球a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释放,a从斜槽末端飞出后落到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落点痕迹,重复10次,描出a的平均落点位置P,再把小球b放在斜槽末端,让小球a仍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与小球b碰撞后,两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落点痕迹,重复10次,描出碰后小球ab的平均落点位置MN,如图乙所示。

(1)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需要测出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B.需要测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C.为完成此实验,天平和刻度尺是必需的测量工具
D.斜槽轨道末端应该保持水平
E.斜槽应尽量光滑
(2)实验中重复多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释放,其中“同一位置释放”的目的是_______
(3)实验中对小球的要求是:质量m1___________(选填“ > ”“ = ”或“ < ”)m2,直径d1___________d2。(选填“ > ”“ = ”或“ < ”)
(4)在图乙中,用毫米刻度尺测得O点与MPN三点的水平方向的距离分别为x1x2x3,若关系式________成立,则说明该实验碰撞前后动量守恒。
(5)若两球间的碰撞是弹性碰撞,下列等式正确的是_________
A.             B.
C.             D.
2022-11-12更新 | 38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10 . 为了验证弹性碰撞中的动量守恒,某同学选取了两个体积相同、质量不相等的小球,按下述步骤做了如下实验:

A.用天平测出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m2,且m1>m2)。
B.按照如图所示的那样,安装好实验装置。将斜槽AB固定在桌边,使槽的末端点的切线水平。将一斜面BC连接在斜槽末端。
C.先不放小球m2,让小球m1从斜面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滚下,记下小球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
D.将小球m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让小球m1从斜槽顶端A处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记下小球m1和小球m2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
E.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各个落点位置到斜槽末端点B的距离。图中DEF点是该同学记下的小球在斜面上的几个落点位置,到B点的距离分别为
根据该同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小球m1m2发生碰撞后均做_______运动,m1的落点是图中的________点,m2的落点是图中的________点。
(2)用测得的物理量来表示,只要满足关系式________,则说明两小球m1m2在碰撞中动量守恒。
2022-11-12更新 | 27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汉中市部分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期中)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