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带电粒子在直边界磁场中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虚线MN上边区域存在磁感应强度为2B的匀强磁场,下边存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从虚线上A点发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速度为v,与虚线夹角为30°,经过两个磁场区域后再次回到虚线某位置,则该位置与A点间的位置关系是(  )
A.还能回到AB.在A点左侧处
C.在A点左侧处D.在A点右侧处
2 . 如图所示,a、b是两个匀强磁场边界上的两点,左边匀强磁场的磁感线垂直纸面向里,右边匀强磁场的磁感线垂直纸面向外,两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电荷量为2e的带正电的质点M以某一速度从a点垂直磁场边界向左射出,与静止在b点的电荷量为3e的带负电的质点N相撞,并粘合在一起,不计质点M和质点N的重力,则它们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是(     
A.B.
C.D.
3 . 如图所示,矩形虚线框MNPQ内有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abc是三个质量和电荷量都相等的带电粒子,它们从PQ边上的中点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磁场,图中画出了它们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粒子重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a带负电
B.粒子c的动能最大
C.粒子b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
D.粒子b在磁场中运动时的向心力最大
2017-05-05更新 | 1704次组卷 | 3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11-12高二·河北石家庄·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带电微粒从磁场边界d点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沿曲线dpa打到屏MN上的a点,通过pa段用时为t。若该微粒经过P点时,与一个静止的不带电微粒碰撞并结合为一个新微粒,最终打到屏MN上。若两个微粒所受重力均忽略,则新微粒运动的(  )

A.轨迹为pb至屏幕的时间将小于t
B.轨迹为pc,至屏幕的时间将大于t
C.轨迹为pa,至屏幕的时间将大于t
D.轨迹为pb至屏幕的时间将等于t
2017-03-13更新 | 1923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5 . 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ABC区域中存在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已知AB边长为L,∠C=30°,比荷均为的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以不同的速率从A点沿AB方向射入磁场,则

   

A.粒子速度越大,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越短
B.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
C.粒子速度越大,在磁场中运动的路程越短
D.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路程为
6 . 如图所示,在直角三角形abc区域(含边界)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B=60,∠B=90°,边长ac=L,一个粒子源在a点将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以大小和方向不同的速度射入磁场,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的粒子中,速度的最大值是(          )
A.B.
C.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所示,在一个边长为a的正六边形区域内存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三个相同带正电的粒子,比荷为,先后从A点沿AD方向以大小不等的速度射入匀强磁场区域,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磁场力作用,已知编号为①的粒子恰好从F点飞出磁场区域,编号为②的粒子恰好从E点飞出磁场区域,编号为③的粒子从ED边上的某一点垂直边界飞出磁场区域,则(  )
A.编号为①的粒子在磁场区域内运动的时间为
B.编号为②的粒子在磁场区域内运动的时间为
C.三个粒子进入磁场的速度依次增加
D.三个粒子在磁场内运动的时间依次增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如图,MN为铝质薄平板,铝板上方和下方分别有垂直于图平面的匀强磁场(未画出).一带电粒子从紧贴铝板上表面的P点垂直于铝板向上射出,从Q点穿过铝板后到达PQ的中点O,已知粒子穿越铝板时,其动能损失一半,速度方向和电荷量不变,不计重力.铝板上方和下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

A.2
B.
C.1
D.
2016-12-08更新 | 10334次组卷 | 61卷引用:衡水中学2020届高考一轮专题复习:第8章 静磁场
2012·江西上饶·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一束带电粒子以同一速度,并以同一位置进入匀强磁场,在磁场中它们的轨迹如图所示.粒子q1的轨迹半径为r1,粒子q2的轨迹半径为r2,且r2=2r1,q1、q2分别是它们的带电量,则(  )
A.q1带负电、q2带正电,荷质比之比为=2∶1
B.q1带负电、q2带正电,荷质比之比为=1∶2
C.q1带正电、q2带负电,荷质比之比为=2∶1
D.q1带正电、q2带负电,荷质比之比为=1∶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