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概括要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最近,一款名为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彻底火出了圈。上线仅两个月,其活跃用户已突破一亿,让曾经创造无数增长奇迹的TiKTok都“自愧弗如”。吟诗歌、写论文、敲代码、进行数据分析,这也让很多人惊呼:“打工人的饭碗是不是保不住了?”

ChatGPT无所不能,人们还能做什么?ChatGPT无所不为,人们还用做什么?ChatGPT无所不包,人们还能有什么?失去了工作,人们不仅是失去了劳动的权利,。不用去工作,人们不仅失去了劳动的乐趣,更可能失去生存的能力。当一切都成为数字和程序,还有什么是人类值得骄傲和满足的地方?

其实,大可不必焦虑和沮丧。人类自然有着无可取代之处,但仅从现实的就业上来看,一些重复性高、创造性及思想性低的工作,势必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不过,就像ChatGPT在回答中所说,与其担心工作被AI取代,不如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性,利用好新技术、新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③     

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加点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当你大笑时,神经会产生相应的激素,引发一连串消除压力的反应。
B.我想我一定使母亲做过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
C.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D.要是你一定要嫁人,我就把这一个咒诅送给你做嫁奁。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3.请简要谈谈如何看待“ChatGPT”人工智能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湖的魅力究竟在哪里?西湖神奇的谜底到底是什么?我从历朝历代文人们留下的诗篇中寻找这一答案。

西湖有历史,这历史联系着杭州的由来,这历史让人浮想联翩,北宋和南宋,明朝和清朝,让人情不自禁产生思古之幽情,引起一番对人生和命运的沧桑之感、感怆之感。不是吗,精忠报国的岳飞和决战制胜的于谦,最终都得到了一个冤死的结局,难道不令人感愤哀叹。

西湖的人文更因所蕴含的历史内容而无比丰厚。那传之久远的神话,那一段一段佳话,那湖畔的各式建筑里一个一个凄美动人的传奇,沈秋水和秋水山庄,《秋春事记》的创作本源,还有广为流传的苏小小和《白蛇传》的故事,风月案,人鬼情……人们尽可以从这些既像传说又似真情的悲景剧之中,读出人物所处时代的风情俚俗、世态演变。

西湖的湖山、林泉、路堤,四季分明的美景,更是吸引着人们一次一次走近它、游历它、热爱它。秋日里的满陇桂雨,春季里的新鲜龙井茶,让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还有冬日的梅,夏天的荷。这些都让西湖这一泓碧水,环湖生长的绿树浓荫,有了比他处更诱人之处。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要求语言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30个字。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列举多个传奇故事,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3.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进行扩写并改成整句,要求不改变原意,可以适当删改。
2023-02-20更新 | 2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2-2023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语文试题(一)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现当代舞蹈作品中,现代科技和舞美已成为______的辅助项目。曾经,一些作品的舞台效果受到道具限制,比如,用很粗的尼龙绳子吊威亚,台下观众看得一清二楚,演出效果______。如今,这些问题早已得到解决,不仅如此,一些暴雨、瀑布、高山、迷雾、海战以及电闪雷鸣的大场面等几乎可以依靠舞台科技做到和电影一样的逼真效果,舞台布景也能通过控制设备切换自如。

近年来,各地剧场建设发展迅猛,地标建筑频频______。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在硬件设备的配置上,不求最好但求最贵,剧场舞台尽显高端华丽。剧场科技、智能舞台、多媒体等技术的应用也成为一些地方的宣传噱头。在各地纷纷打造文艺作品的过程中,______的情况并不少见:不讲主题和内容,盲目求“大”,追求舞台的“燃”“炸”和视觉冲击,把科技元素的堆砌当高级,而本应作为舞台“主角”的作品和演员却几乎沦为可有可无的点缀。往往是经费在燃烧,舞台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不可或缺       大打折扣       拔地而起       本末倒置
B.不可或缺       事倍功半       破土而出       本末倒置
C.缺一不可       大打折扣       破土而出       舍本逐末
D.缺一不可       事倍功半       拔地而起       舍本逐末
2.下列与原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B.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C.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D.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3.概括上文语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2022-02-0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二)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