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体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环绕村庄的灯盏和铃音

赵会宁

①村庄的影子本已瘦小不堪了,但执拗的灯光和铃声斜插进记忆,迫使村庄一次又一次在复苏中丰饶。

②倾斜的村庄不该羸弱,否则缺了烟火味的诗该如何牵绊远方,立在炊烟梢头的雀儿如何呼告白云和清风?

③你瞧,腊月二十三一到,一盏盏红红的灯笼从村庄升起,高悬在空中眺望或俯瞰,如一汪深情的眸,引得树杈上的鸟巢也生动了起来,鸟雀们学着灯盏的样子开始守望。美好的诗意就在村庄悄悄流泻。

④回乡的脚步声越来越密集,寂寂的村道也苏醒了。一到夜晚,笼着村庄的灯盏睁大眼睛盯着每一个午夜归来的人,以便准确无误地把他们引到属于自己的大门口。屏住呼吸,按住喜悦,连续轻轻叩击门环,只听得腾腾的脚步声透过门缝传出来,也逗得心儿愈加腾腾地跳起来。门开的那一刻,身子就瘫软在满院的橘红里。顷刻间,风尘尽洗,满身轻松。母亲嘴唇嗫嚅了几下,还是未说出一句话,只拉了手,反复摩挲着。屋内,一床新棉花缝制的大红棉被早早地捂在了偌大的土炕上。灯益不薄候鸟,归者也把它种在了心里。

⑤除夕之夜的灯是不能灭的,这是每个庭院的规矩,也是村庄的规矩。在风里,把魂引进来;在黑暗处,给晚归的脚步指路;在年关,把今昔聚拢。灯知道除夕在庭院和村庄里的分量

⑥特别是到了元宵节,一盏天灯唤醒了村庄所有的灯,它们成喇叭状倒扣在村庄上空时,孩子们的灯笼便在村庄的心窝上游弋起来。孩子们的笑声肯定是村庄这首诗的诗眼,锃亮而活泼。脚步被灯光牵着,稚语被灯光兜着,笑声被灯光笼着,灯光聚敛了村庄所有的财富,但它却毫不吝啬,撒下万片橘红把村庄熨得更加舒展了。

⑦即便日子庸常,灯光也从未远离过村庄。当每一个黄昏逝去的时候,灯光就会破土而出,引着一些丢失的东西回归。你瞧,一盏马灯跨出门槛,穿过一条长长的洞子,缓缓向村庄的小路上移动。到了十字路口,马灯折身,沿原路返回时,只听得一声轻声地呼唤:狗蛋——回来!接着便是一声急切地回应:回来了,回来了!长短有致,急缓交错。游弋的灯光蜿蜒成路。循着路,声音在一呼一应中形成无数个扣。扣连扣,连成了一条线,线把丢失的魂儿从十字路口牵回了窑洞。蹲在炕头的马灯把母亲映上窑壁时,孩子的呼吸匀称了,母亲的心才落了地。

⑧最惬意的是严冬腊月,大雪把村庄捂得严严实实的,大人孩子足不出户,全都窝在一方土炕上,热气从身下慢慢地沁出来,透过缝隙,弥漫上升,再悬在窑洞里,悬在只有簌簌飞雪声的夜里。此时,煤油灯的烛焰登场了,它把娘纳鞋底的影子映在窑壁上,调皮的孩子们白天睡完了瞌睡,夜晚便钻在烘热的被窝里消受娘曲臂穿针、埋首啃针、伸臂出线的样子,一面窑壁上都安放着娘佝曲的背,背也踏实地安放着孩子们的目光。脱得精光的孩子的童心苏醒了,只见他们举起手臂、伸出脚踝,用手指、脚丫做出各种造型,投影到窑壁上:一会儿是狗向门外狂吠,一会儿是猫跃上墙头,一会儿是两鸡斗架,一会儿是老鼠逡巡……窑洞里长大的孩子在冬天从不寂寞,灯烛给梦想插了翅膀,母亲用细密的针脚把雪花缝到了窗外。日子在烛尖上轻轻舞蹈,夜更加绵密而厚实。

⑨村庄就是佛堂,村庄的灯是佛性的,一灯明亮,万念归一,村庄一边播种着温柔,一边融化着坚硬。

⑩灯是村庄的魂,灯活着,魂就在,村庄便踏实。除了灯,村庄还会被一声声铃铛声挠醒。

⑪清晨,羊圈门打开的那一刻,系在头羊脖颈上的铃铛发出号令,一群羊被铃声牵着沿小路洞穿村庄。铃声如星子,撒在了村庄的各个角落,洞穿了家家户户的门窗。雾被铃声驱赶后,早早就清脆地落到了人间。数柱炊烟升起,村庄里那些沉睡的声音被羊铃声唤醒;梢头,雀儿聚首喳喳;墙上,公鸡引颈高歌;窑中,风箱呼呼喘气。

⑫被铃声唤醒的村庄里,小路上人影多了起来,一角一角的红领巾在绿色护佑的小路上艳丽成朵朵红花,孩子们的笑声撞了绿色一个满怀,绿色又把这被撞碎的、数不清的笑声扶上村庄的上空。一个村庄就彻彻底底、清清凌凌地醒了。

⑬学校卧在村子的正中央。此时,在屋檐下悬了十几年有些生锈的铃铛庄严肃穆。神圣的殿堂就该有神秘的东西,铃铛就是学校的秘密。这不,一声铃铛响,整个村庄瞬间就静了,任何虚妄的声音都不敢再造次,任何肤浅的脚步都不能再叨扰,一向疲沓的小刚听到铃声后,都不顾一切地朝着学校跑去。

⑭铃声就是娘手心里紧攥的那根绳,攥住了铃声就攥住了孩子。给孩子脚踝上系铃铛,这是村庄立的规矩。铃铛的样子像颗大豆,腰里勒着腰带,两头半开缝,一个小石子衔在中心,脚一抖搂,石子连续碰撞铃壁,一连串的脆音响起,整个庭院都生机勃勃。一个庭院装满孩子腾腾的脚步时也就装下了满院的铃声,虎虎的脚步声催生欻数的铃声,一个梦也就种在了庭院里。

⑮傍晚,羊铃声再次回响在蜿蜒的小路上时,鸟雀知趣而归,轻轻的啁啾声碎在巷子里,匆忙和疲惫消弭,安静被聚拢起来。这时,窗棂上的灯光染着夜,夜就丝般浮散在了村庄里。

⑯铃声和灯光该是村庄的胎记,可惜人去了,草便撒开了欢儿,荒芜的北洼里,仅有的几棵树难掩落寞,塌败的窑洞眼神忧伤。

⑰这一场风太长了,但总有回头的时候。村口,老柿子树上又长出一树灯笼。灯笼里,红色的铃音燃得正旺。回头的风里,一些时间醒了,正召唤着一些背着时间奔跑的人。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⑤段“灯知道除夕在庭院和村庄里的分量”,写出了除夕灯光不灭的规矩,体现了敬畏祖先、看重团聚、辞旧迎新的传统习俗。
B.第⑥段“财富”一词意蕴丰富,既有游子对乡村的依恋,也有孩子带给乡村的生机、活力与希望,还有乡村家庭生活的幸福感。
C.作者写学校屋檐下的铃铛庄严肃穆,赋予了村庄秩序感和神秘感,令人感到宁静且心生敬意,写出了乡村人们对教育的敬畏。
D.给孩子脚踝上系铃铛,包含着中国家庭对孩子的牵挂和对家庭未来的期许,也体现了乡土社会家族统治的力量。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③段写红红的灯笼升起守望村庄,引起了下文关于灯盏的多个层面的描写,从而展开对村庄诗意美好生活的叙写。
B.提着马灯找孩子的场景描写,对话质朴,比喻生动,表现出母亲对贪玩的孩子的担忧,是为了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愧疚之情。
C.“舞蹈”一词写出了烛火的跳动,与上文窑壁上影子的相关描写呼应,体现出乡村生活的温馨有趣,给人带来梦想和希冀。
D.清晨羊铃声唤醒沉睡的村庄,夜晚村庄在羊铃声中归于宁静;作者以羊铃声串联起乡村一天的生活,构思精巧。
3.有人评价赵会宁的文字有乡土气、烟火气、灵气,结合第④段谈谈你的理解。
4.本文的标题是“环绕村庄的灯盏和铃音”,其中“环绕”一词颇有韵味,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4-04-0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十八岁出门远行

余华

①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我走在这条山区公路上,我像一条船。

这年我十八岁,我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②那是第一批来这里定居的胡须,所以我格外珍重它们

我就这样从早晨里穿过,现在走进了下午的尾声,而且还看到了黄昏的头发。但是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现在我真想搭车,因为黄昏就要来了,可旅店还不知道在哪。

公路高低起伏,那高处总在诱惑我,诱惑我没命奔上去看旅店,可每次都只看到另一个高处,中间是一个叫人沮丧的弧度。尽管这样我还是一次一次地往高处奔,次次都是没命地奔。

眼下我又往高处奔去。这一次我看到了,看到的不是旅店而是汽车。汽车是朝我这个方向停着的,停在公路的低处。我看到那个司机高高翘起的屁股,屁股上有晚霞。司机的脑袋我看不见,他的脑袋正塞在车头里。我现在需要旅店,旅店没有就需要汽车。

我兴致勃勃地跑了过去,向司机打招呼:老乡,你好。

司机好像没有听到,仍在弄着什么。

老乡,抽烟。

这时他才使了使劲,将头从里面拔出来,并伸过来一只黑乎乎的手,夹住我递过去的烟。我赶紧给他点火,他将烟叼在嘴上吸了几口后,又把头塞了进去。

于是我心安理得了,他只要接过我的烟,他就得让我坐他的车。我就绕着汽车转悠起来,转悠是为了侦察箩筐的内容。可是我看不清,便去使用鼻子闻,闻到了苹果味。

不一会他修好了车,就盖上车盖跳了下来。我赶紧走上去说:老乡,我想搭车。不料他用黑乎乎的手推了我一把,粗暴地说:滚开。

我气得无话可说,他却慢慢悠悠打开车门钻进了车子。我知道要是错过这次机会,将不再有机会。我知道现在应该豁出去了。

于是我跑到另一侧,也拉开车门钻了进去。我准备与他在驾驶室里大打一场。我进去时首先是冲着他吼了一声:你嘴里还叼着我的烟。

然而他却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这让我大惑不解。他问:你上哪?

我说:随便上哪。

他又亲切地问:想吃苹果吗?

那还用问。

到后面去拿吧。

汽车朝我来时的方向驰着,我舒服地坐在座椅上,看着窗外,和司机聊着天。现在我和他已经成为朋友了。

可是这汽车抛锚了。汽车是在上坡时抛锚的,像死猪那样突然就不动了。于是他爬到车头上去了,又把那上嘴唇翻了起来,脑袋又塞了进去。

修好了?我问。

完了,没法修了。他说。

那怎么办呢?我问。

等着瞧吧。他漫不经心地说。

我仍在汽车里坐着,不知该怎么办。眼下我又想起什么旅店来了。

司机这时在公路中央做起了广播操,他从第一节做到最后一节,做得很认真。做完又绕着汽车小跑起来。司机也许是在驾驶室里呆得太久,现在他需要锻炼身体了。

这个时候我看到坡上有五个人骑着自行车下来,他们停在汽车旁,有两个人爬到了汽车上,接着就翻下来十筐苹果,下面三个人把筐盖掀开往他们自己的筐里倒。我一时间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那情景让我目瞪口呆。我明白过来就冲了上去,责问:你们要干什么?

他们谁也没理睬我,继续倒苹果,我上去抓住其中一个人的手喊道:有人抢苹果啦!这时有一只拳头朝我鼻子上狠狠地揍来了,我被打出几米远。

司机此刻正在慢慢地散步,我朝他喊:你的苹果被抢走了!可他根本没注意我在喊什么,仍在慢慢地散步。

这时又有几辆手扶拖拉机从坡上隆隆而下,跳下一帮大汉开始往拖拉机上装苹果,那些空了的箩筐一只一只被扔了出去,③所有人都像蛤蟆似地蹲着捡苹果

我大声骂着:强盗!扑了上去。于是有无数拳脚前来迎接,我全身每个地方几乎同时挨了揍。那司机此刻正站在远处朝我哈哈大笑。

那个时候我连愤怒的力气都没有了。我只能用眼睛看着这些使我愤怒极顶的一切。我最愤怒的是那个司机。

这时我看到那个司机也跳到拖拉机上去了,他在车斗里坐下来后还在朝我哈哈大笑。我看到他手里抱着的是我那个红色的背包。背包里有我的衣服和我的钱,还有食品和书。他把我的背包抢走了。

我看着拖拉机爬上了坡,然后就消失了。

天色完全黑了,四周什么都没有,只有遍体鳞伤的汽车和遍体鳞伤的我。④我无限悲伤地看着汽车,汽车也无限悲伤地看着我。我打开车门钻了进去,座椅没被他们撬去,这让我心里稍稍有了安慰。我就在驾驶室里躺了下来。外面风越来越大,但我躺在座椅上开始感到暖和一点了。我感到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我躺在汽车的心窝里,想起了那么一个晴朗温和的中午,那时的阳光非常美丽。我记得自己在外面高高兴兴地玩了半天,然后我回家了,在窗外看到父亲正在屋内整理一个红色的背包,我扑在窗口问:爸爸,你要出门?

父亲转过身来温和地说:不,是让你出门。”“让我出门?

是的,你已经十八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

后来我就背起了那个漂亮的红背包,父亲在我脑后拍了一下,就像在马屁股上拍一下。于是我欢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

1986.10.11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通过“我”在十八岁时第一次出门远行的离奇遭遇,深刻地写出了成长的烦恼与痛苦,人生的无奈与残酷。
B.小说情节十分荒诞,如“司机”对“我”乘车态度的转变、在汽车抛锚后的举动、加入抢劫者的队伍等,呈现了一个看似荒谬的成人世界。
C.小说中的“旅店”具有象征意味,既象征着人们在追求理想途中渴求的安全港湾和温馨归宿,也象征着“我”心底的希望和力量。
D.小说中的“父亲”用心良苦,知道“我”缺乏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所以毫无准备地将我推入成人世界,让我自己去体验感悟。
2.对文中划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把“走路”比作“航海”,表现了即将出行的少年对外面世界充满了好奇,也暗示着此次远行会一帆风顺。
B.句子②中胡须是逐渐长大、成熟的一种生理标志,所以“我格外珍重它们”,表明“我”正在为自己的长大成熟而骄傲。
C.句子③把抢夺苹果的山民比喻成“蛤蟆”,对一群人蹲在地上抢苹果的场面进行了讽刺,显现了“我”对抢夺者的厌恶。
D.句子④运用拟人手法,通过“我”和汽车的对视,写出了“我”远行遭遇挫折后、理想破灭之时的悲伤和无奈。
3.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中“我”的形象特点。
4.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品成

晚饭时分,各家早已上灯。松明火在狭小的屋子里灿灿地燃亮。田野里蛙噪虫鸣,热浪裹挟蚊群,在浓黑的夜幕里四处骚扰。

瘦小寻思要去祠堂里识字班听那穿长衫便服的红军官长讲学问道理,讲天地人口手……长衫先生的话讲得十分在理,他疤胖不就是仗着能识文断字,能玩几分花样,才越发明火执仗地欺压咱穷苦人吗?这样,识字就尤其重要了。识了字便能明白许多道理,再不是睁眼瞎糍粑团任人欺任人捏了。

瘦小一边想,一边就踏上那架子桥。

突然,瘦小听到前面什么地方喧响一片,扭头望去,晒坪方向通亮的一片火光。瘦小便疑惑了,他在桥帮上站住,为好奇心驱使,于是反转身,急切切朝晒坪走去。

第一眼看见的便是疤胖那张恶脸。

疤胖被人五花大绑地捆缚在那棵古樟树上,周边围了许多人,举着火把,吵嚷一片。隐约看见几个汉子朝疤胖喊叫,最响亮的是赤卫队队长老耿的大嗓门。

瘦小朝人群挤去,有人却扯住他。他回头看,认出是木崽。

瘦小说:这是做什么?

木崽说:做什么?开心的事情,轮到咱有事做了。瘦小,你要真是好汉,就用烂泥糊疤胖的脸!

瘦小说:到底是桩什么事?

木崽晃晃头,朝那边一指:你看!

瘦小望去,老耿正抡了那厚重巴掌,在疤胖脸上造出一声脆响。随之,声音严厉地说:好你个胆大劣绅,你竟敢破坏红军的标语!

疤胖可怜兮兮地嚅动嘴巴。

另一个汉子就吼道:什么?!还说没有!你看!汉子拿火把照照那标语,火光映着那粗笔大字。瘦小看见那土豪字周围一片泥糊,着实将那字完整封住。瘦小霎时明白了是桩什么事,可是那些泥巴不是白天自己胡乱扔上墙去的吗?

汉子嚷道:疤胖!你这黑心恶霸!你这不是成心戏弄红军赤卫队吗!打‘土豪’,咱要打的就是你!

响起一片嚷声,就有拳头雨点般朝疤胖身上擂去,又有痰涎飞泻到疤胖那丑陋的面孔上。那本来就哭丧走样的面孔就更不成人样了,瘦小心里那复仇欲望拱动了一下。

这时,一只手从黑暗中探过来捏住瘦小的小手。那是木崽,他另一只手捧了大团稀泥。

你瞄了他脸上那疤痕,试你眼力行不行。木崽说。瘦小接过那泥,在掌心不断抓捏着,念头上来时,却被另一种东西压下去,他弄不清那东西是什么……

瘦小惶然,但看到长衫的红军官长,他立刻镇定下来,手心一使劲,稀泥就全从指缝间挤出来。这情形让木崽发觉,不由得瞪大惊疑的眼睛。瘦小却不理会,他从人缝里往前挤,挤到那穿长衫的红军官长面前。

那边汉子们还在拷打疤胖:快说,是你不是?

突然,听到身后有个细小的嗓音回答:不是!

众人回头,愣住,惊疑的目光都烙在瘦小脸上,四周顿时静了下来,只听得竹篾火把燃烧时噼啪的轻微声响。穿长衫男人的眉毛紧拧在一起,突然又舒展开来,他和气地问瘦小:瘦小,你说不是这土豪所为,那是哪个?

旁边有个汉子紧接着喊:瘦小,你昏了脑壳吧?

瘦小对长衫男人说:是我!

众人又是一愣。木崽在人堆里喊:瘦小,你发癫啦?

瘦小不做理会,依然仰头望着高个长衫红军官长的那张脸,是我!真的是我!瘦小说,晒谷时我觉得烦腻无聊,就抠了田泥打那树疤。他指了指疤胖身后,有些就打歪了,不小心弄坏了标语。

那边壮汉猛地顿了一下脚,嘿!他怨怨地朝瘦小喝了一声。

长衫男人俯下身,在瘦小耳边轻声笑了两声,说:我答应过给你安个名的,我会给你个好名字!

瘦小弄不懂这笑里话里的意味,他低着头,呆呆地看一块火光照亮的滚圆卵石,他听到长衫朝人喊:把人放了……大家去祠堂上课……随之响起四散的脚步声。

众多的脚杆在瘦小眼前晃动,步子懒软,显出失望和扫兴。

木崽爷才要返身,却冷不丁听到崖边树林里蹦蹿出说话声。听听,听出是木崽和瘦小。木崽说:你哑啦?你哑了!你说话呀,你怎么做出那事?你不是在帮疤胖忙吗?瘦小说:我做错什么啦?我……

木崽说:你忘了是疤胖害死了你爹你娘还有你叔?……瘦小说:他该千刀万剐,可标语不是他涂的,不能无中生有冤枉人……木崽说:疤胖不是常冤枉好人?那回他家少了只鸡,不是栽赃到你头上,把你一顿死打?瘦小说:所以疤胖是坏人恶人……木崽说:反正你今晚不该吭声,让疤胖吃点苦头……瘦小说:木崽,你让我也做疤胖那种坏人?

木崽声音小下去:你……你不恨疤胖……

瘦小立即答道:恨!恨得能吃他一钵肉……可……可我不想做他那样的坏人!

声音哑下去,四周又归于平静。

到半夜暑气还未消散,星星却缀满了天空。

补记

两年后,红军撤离江西苏区开始长征。瘦小参加了少共国际师随队伍远征。过雪山草地,枪林弹雨,经历无数战斗。一九四一年九月,在著名的百团大战中,瘦小消灭了三个鬼子,肉搏中被日本兵刺穿胸脯而牺牲。烈士簿上,记下他的名字,这名字叫董真,这个字,是那长衫红军官长为瘦小取的。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瘦小接过木崽递给的大团稀泥,在掌心不断抓捏着。“抓捏”这个细微的动作真实地刻画了他此时犹豫、顾虑、矛盾的心理。
B.村人们因为不能再对疤胖进行审判而显出失望和扫兴,内心也怀有对瘦小承认弄坏标语的事是自己所为的疑惑和抱怨。
C.小说中的“长衫红军官长”有文化,有信仰;为人襟怀坦荡,做事实事求是;有勇有谋,履职尽责,是我党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
D.本文属于革命题材的小说,以孩子的视角进行叙述,展现了血与火的年代里人性的挣扎与闪光,构思巧妙,意旨深远。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小题材写大时代,以小故事写大内涵,精选典型材料反映中国人民的情感与理性,这与《大战中的插曲》中的艺术追求是一致的。
B.小说多处使用对比,如瘦小的诚实善良与疤胖的作恶多端,瘦小的清醒理智与木崽的意气用事;善与恶、成熟与幼稚,映照之间突出了人物特征。
C.小说结尾的环境描写,句子简短而意味深长,“星星缀满了天空”一句,赞美了瘦小身上体现的美好人性给世间带来的希望和光明。
D.小说中“红军”“土豪”“百团大战”等词语,都展现了战争时期复杂严峻的形势,富有时代气息,以此作为背景叙事,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3.小说中有关审判疤胖的文字写出了瘦小的多重身心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
4.本文选自张品成小说集《赤色小子》,书中的每篇小说后均附有“补记”,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本文“补记”的作用。
2024-04-0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大数据语文调研联合测评(V)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孩子与老人

参卡尔

孩子们有个习惯,喜欢在睡觉前聊一会儿天。他们坐在宽阔的炉顶上,彼此谈着心里想到的一切。暮色从污黑的窗口往里窥视,眼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梦;沉默的暗影从各个角落里袅袅上升,随身带着奇怪的童话。

孩子们想到什么就讲什么,可是他们所想到的,都是些美丽的故事,故事里不是谈太阳和它的温暖,就是讲爱情和梦想交织成的希望。他们的将来仅仅是个又长又愉快的假日;在他们的圣诞节和复活节之间,是没有灰色星期三的。在华丽的幕帘后面的某个地方,生命正在泛滥奔放,默默地闪烁着,在一簇簇光华之间闪来闪去。他们说的话,是似懂非懂的悄言低语:他们的故事既没有开头,也没有鲜明的形象;他们的童话从来没有结尾。

孩子们长得那么相像,在朦胧的暮色中,谁也分辨不出哪个是汤塞克——四个里面最小的一个,或者哪个是他们最大的妹妹——十岁的路丝卡。他们都有同样纤小的脸庞,有同样睁得大大的、富于幻想的大眼睛。

可是那一天晚上,忽然从国外飞来了某种神秘的东西,它举起粗暴的手,伸到天上的光华之中,又无情地击下来,在假日、故事和童话中间一阵乱打:绿衣人带来了信息,说爸爸已经在意大利“倒下了”,是的,爸爸已经战死了,一种新的、奇怪的、毫无办法控制的神秘东西已经踏入了他们的道路:它耸立在那里,又高又大,可是却没有脸,没有眼睛,没有嘴唇。它在什么地方都不合适,不管在教堂门口或者街上的热闹生活中也好,在炉子上朦胧的暮色中也好,或者甚至在他们的童话中也好。它既不显得有丝毫快乐,却也不显得有什么悲哀,因为它是死的;它既没有眼睛可以显露表情,也没有嘴可以用言语说出它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来,那幽灵走近了墙,一声不响地站在那里,睡眼看着它。

“呃,那么现在他到底几时回来呢?”汤塞克迷迷糊糊地问。

路丝卡生气地看了他一眼。

“爸爸已经倒下了,怎么还能回来?”

大家都不作声。四个都在黑色的高墙前站着,没法越过它看到前面。

“我也要去打仗!”七岁大的马佳突然嚷了起来。他好像灵机一动,已经抓住了正确的想法,知道应该说什么话。

“你还太小。”还穿着裙子的四岁大的汤塞克用他那种特有的响亮嗓门劝告说。

维尔卡是他们中间个子最小、身体最弱的一个,身上裹着一条她母亲的大肩巾,看上去就好像是一个旅客的行李似的,这时她用一种平静柔和的声音提出一个请求,她的声音就好像从暗影底下冒出来似的;

“马佳,告诉我们战争是什么样子的……讲一个故事给我们听!”

于是马佳解释说:“咳,战争就是人们互相残杀,用刀斩,用剑砍,用枪打。你杀死的人越多越好;谁也不会责怪你,因为这是应该如此的。这就是战争。”

“可是他们为了什么要拼命杀人呢?”纤弱的小维尔卡问。“为了皇帝!”马佳嚷道,接着四个孩子全都默不作声了。远处,出现了一样令人害怕的东西,是耀眼的光圈下一道光芒四射的毫光,他们睁着迷糊的眼睛看着。他们一动也不动,几乎连气也不敢喘:他们好像在教堂里望着。

马佳举起一只颤巍巍的手,又指手画脚地说起话来,再一次表示他自己的想法。他之所以这样做,也许是为了要赶走那已经笼罩在他们头上的抑郁的沉静。

“我也要去打仗,”他嚷道,“打倒敌人!”

“敌人是什么样儿的?……他头上长角不?”维尔卡出人意料地问,声音很低弱。

“他头上当然长角……要是头上不长角,怎么会是敌人呢?”汤塞克严肃地,几乎是生气地肯定说。连马佳听了他的话也不知道怎样说才好。

“我不相信他头上有角。”最后,他慢吞吞地说,接着又顿了一顿,不知该怎么说。“他怎么能长角呢?”他说,“他也是人,跟我们一样的人啊!”

汤塞克想了很久,又说:“一个人在战争里倒下是什么样子的?他是不是往后倒?”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们伤害了他……把他杀死了。”马佳镇静地解释说。

“爸爸答应我回来的时候要把枪带回来!”

“他要是倒下了,怎么还能带枪回来呢?”路丝卡愤愤地反驳说。

“那么他们已经把爸爸杀死了?”

“是的,杀死了!”

八只年轻的、睁得大大的眼睛含着满眶热泪,恐怖地往黑暗里瞪着,瞪着某个神秘的东西,这东西不管是心也好,脑也好,都是没法理解的。

同一个时候,他们的祖父和祖母都在屋前的长凳上坐着。夕阳发出最后的茶色的光芒,穿过暗黑的叶丛,照射到花园里。黄昏很静,只有他们年轻的母亲在照料牛羊,从牲畜棚里传来一阵阵伤心的、哽咽的、断断续续的饮泣声。

两个老人紧挨着坐在一起,伛偻着身子,彼此握着手,就像好多年前那样。他们瞪着无泪的眼睛,默默无言地凝视看即将消逝的夕阳。

(节选自《外国短篇小说欣赏辞典》)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孩子们“眼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梦”,这里以优美的语言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孩子们世界的天真烂漫和他们充满幻想的性格特点。
B.作者模仿儿童的想象,把战争描绘成又高又大,但却没有脸、眼睛和嘴唇的奇怪幻象,符合儿童对战争的神秘认知。
C.孩子说“我也要去打仗!”,其用意也许只是想要打破压抑的气氛,也可能是想要去消灭敌人,为被杀的爸爸报仇。
D.小说以得出爸爸被“杀死了”的结论而结束孩子们的争论,但孩子们对美好世界的幻想和讨论并没有受到很大影响。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虽然主要写孩子们的对话,但同样注重对孩子们的外貌、表情和神态的刻画,展现了孩童的稚嫩和思维未成熟的特点。
B.小说对孩子们语言的详细描写,不仅塑造了孩子们的形象,推动了情节发展,还引发了读者对战争的思考。
C.小说以刻画母亲的哀伤和两位老人沉默的场景结束,运用突转的手法给读者造成心理的冲击,耐人寻味。
D.小说将故事的时间设置为黄昏,即将消逝的夕阳与文中的两位老人相互映衬,为故事涂抹上悲哀的色调。
3.小说第二段详细地叙述了孩子们日常睡前谈话的具体内容,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参卡尔《孩子与老人》和孙犁《荷花淀》的题材都与战争相关,但又有很大的不同。请从叙述视角、描写角度这两个方面分析两篇作品不同的表达效果。
2024-04-0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屋的灯光

许道军

父亲去世后,我就开始特别地照顾母亲,虽然那些年,她依旧健壮,一个人在家,种植了所有的庄稼,还新开了许多荒地,每年的农作物收成,远远超过父亲在世的时候。但我依旧怕她饿着,怕她冻着,怕她委屈,总是顺着她的脾气。她现在老了,我在城里给她买了房子,还给她开了银行账户,存够她根本用不上的钱,虽然她是文盲,连取钱都不会。我时时怕她不好,怕她不测,最怕她死了。这种怕深入骨髓,甚至在梦里,现实中做的一切,我依旧在做。

事实上,母亲对我所有的付出丝毫不领情。有一次她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以后她不用我管,死了也不用。而我在青少年时期,也曾多次产生报复她的念头:辍学,离家出走;或者去当兵,战死沙场;或者出家,断绝尘缘。之所以这么想,只是因为我是她唯一的儿子,毁掉我自己,就是断绝她的希望。

三十年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对她这么好。故乡人人夸我孝顺。这种道德上的加持,自然给了我鼓励。我懊恼自己的软弱,曾反复细数她在生活上与工作上带给我的困扰,试图形成新的怨恨,稍解我的纠结。大舅生前对我说过,大意是一切可以选择,母亲则不能,但她既然是这样的人,我也不必太在意。但我做不到。

有天晚上,我又做了一个梦。这个梦,跟以前做过的无数次的梦有所不同。

依旧是在夜里。一片漆黑,比榨材里还黑;一片安静,比坟地里还安静。我奔向村庄。

是飞奔,要飞起来,奔向我的老屋。我飞奔至老屋房前,房子里外漆黑一片。我冲到母亲卧室前,咣咣敲打窗户,几乎要将窗棂敲断。好像过去了许多年。在我已经绝望的时候,屋子里才有个声音发问:“是谁?”听到这个声音,我感觉“轰”一声巨响,周遭瞬间安静下来,然后自己也突然平静。我低声说是我,母亲“哦”了一声,“啪”拉开电灯,屋子里顿时亮起昏黄的灯光。她起床抽开大门门栓,看也没看我一眼,兀自转身回卧室,继续睡觉。她依旧没有问我为什么深夜回家。我也没有问她一个人在老屋是否害怕。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好像一切都是走程序。只是这次,梦醒后一个念头突然冒出:我总是抱怨一次一次赶回老家的辛苦,假如有一天,我在梦中回来,老屋里再也没有亮起灯光。再也没有人给我开门,任我喊叫,敲破窗棂,天地间只剩下我一人,独自站在无边的黑夜与荒野。那又如何?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不是我怕母亲害怕,而是我自己害怕:我在梦中深夜返回老屋保护母亲。实际上我是在寻求母亲的保护。一次一次地赶回老屋,其实也是在确证,老屋是否还在,老屋里的灯光是否能够依旧亮起。

我们这个家族人丁不旺,命运多舛。大家庭在祖母带领下,低眉顺眼地过日子,与世无争,极度隐忍。我母亲来自另一个苦家庭。姥爷性格懦弱,舅舅不请人情,母亲被迫像男人一样撑门户。她嫁过来后,立刻与这个家族格格不入。她从不认同“吃亏是福”,只是问“为什么是我”或者“为什么不是我”。她曾独自与一个健壮的族人死磕到底,这个族人先后打了我祖父,打了我二叔,也打了我,男人们都忍了,唯有她像愤怒的狮子,咆哮撕扯,奋不顾身,直到对方认错。

我特别羡慕别的孩子,他们都有那么温柔的母亲,能够享受那么充分的母爱。②我生病的时候,多么期望我的母亲能用粗糙的大手抚摸我的头;拿到奖状的时候,夸我一声真聪明;晚上入睡的时候,能够在昏黄的油灯下,和颜悦色地讲姥爷姥姥的故事。但这些场景似乎从来没有出现。倒是我的耳边不时响起她用锄柄敲我头的“邦邦”声。

我希望走出她的管控,摆脱她的阴影,直到一步一步成为另一个她。作为母亲的反抗者,我最终成为她性格的继承人。然而这种莫可奈何的继承,却让我受益无穷,帮我度过许多人生关卡。之所以能够多次坚持下来,完全是靠着身上流淌着的一股不管不顾的血性。这种血性,它只可能来自母亲。

当我不知不觉走出母亲的“威压”的时候,明显感觉到了她的弱小,尤其在父亲去世的那一刻。看到她无助的样子,我手足无措。一座大山要倾倒了,我要把它扶起来,然后能够继续依靠。就这样,我开始竭力保护母亲。

我的被保护人——骨子里最依赖的人——我的母亲,也感受到了自己的衰老。一旦失去强悍,失去力量,需要我们保护的时候,她感到万分羞愧。她接受不了这个现实,为了证明自己还强大,开始变本加厉地折腾。就像当初与邻居死磕,不让家人受人欺侮;就像父亲去世后她死命地种庄稼,不让孤儿寡母受人轻慢。

有一年年三十,我们让她许个愿。她想了半天,认真地对我和爱人说:“我倒是也想多活几年,但会拖累你们,丢人现眼,活到七十岁就算了吧。”

她突然的“服软”让我们措手不及。当时我就泪奔了。现在我正式恳请:不要啊,母亲,您一定要强大,像过去一样,不向苦难低头,不向命运低头,更不要向您的儿子低头。您已经在梦中给他亮了一千次灯,那就再亮一千零一次;您给他开了一千次门,那就再开一千零一次。

您在,老屋的灯光就不灭;老屋灯光亮起,他就有家可归!

(摘编自《上海文学》 2023年第9期)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刚嫁到我们家族时,以个人利害为行事标准,拒绝“吃亏是福”的观念,与我们这个家族显得格格不入。
B.父亲去世后,“我”出于作为儿子的责任感和情感上对母亲的依赖和爱,替她安排生活,顺着她的脾气,特别地照顾她。
C.母亲性格形成是存在一定原因的,原生家庭尤其是成家后我的祖辈、父辈们的软弱隐忍,让母亲性格格外强势。
D.母亲有着骨子里的自尊。父亲去世后,我感受到了母亲的弱小、无助,但她以自己的方式去抗争,想要证明自己还强大。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善用比拟,写祖父和二叔被族人欺负时,母亲像“愤怒的狮子”,形象地刻画了母亲的强势和不管不顾的血性。
B.文章写“我”“梦回老屋”时,运用“飞”“奔”“飞奔”“冲”“敲打”等动作描写,写出我害怕失去母亲,想见到母亲的急切心情。
C.文章标题“老屋的灯光”意蕴丰富,这一意象既是写实,又具有象征意味,“灯光”既照亮前路,又温暖心灵,灯光亮起,意味着母亲还在,作者的情感才有寄托。
D.文章人称富于变化,对母亲的称呼由第三人称转向文末的第二人称,由对现实生活的叙写转入抒情,具有浓浓的抒情意味。
3.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依旧是在夜里。一片漆黑,比棺材里还黑;一片安静,比坟地里还安静。
②我生病的时候,多么期望我的母亲能用粗糙的大手抚摸我的头;拿到奖状的时候,夸我一声真聪明;晚上入睡的时候,能够在昏黄的油灯下,和颜悦色地讲姥爷姥姥的故事。
4.《我与地坛》中,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随时间的沉淀而愈发深刻,本文的作者亦是如此,若要以“时间、我、母亲”为关键词为本文写一篇短评,请结合文章内容列出评论要点。
2024-04-0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的桥

谭谈

①老汉今年八十岁。年岁一大,记忆力就越来越差了。眼面前发生的事,一转过身就忘了。而小时候的事,却愈来愈清晰。近日,故乡一座古桥复修竣工,友人发来请柬,要我回去看看。猛然间,这触动了我儿时有关桥的记忆……

这座桥,是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最早看到的桥。它是我去外婆家的必经之地。几岁的时候,常常跟着妈妈走在这条外婆路上。从有记忆时起,我第一次看到它,觉得它是一栋房屋。只见这座盖着黑黑瓦片的屋子,立在一条小河上。真奇怪,于是扭转头去问妈妈:这栋屋子怎么起在河面上呀?”“蠢宝,这是一座桥,一座屋桥。落雨天,可给过路的人避雨。热天里,可给赶路的人歇脚,桥立在河面上,风大,凉快。就像建在河面上的亭子。从此我朦朦胧胧地知道了,世间还有这样的桥,兼供路人过河与歇脚,有桥与亭的功能。大了,走南闯北,见识广了,知道这是风雨桥,也叫屋桥、花桥。叫它屋桥,顾名思义,它上面盖了瓦,像房屋。叫它花桥,是因为这种桥的廊柱、屋檐上一般都画有花(画)——我们那一带把画画叫做画花。这种桥,体现了我们祖先的生活智慧,也是一种文化标志。

我故乡建这座桥的地方,就叫做花桥。是不是因为建了这座花桥,因桥名地,把桥名变为地名了呢?不得而知。②但这里大一点的地名,叫做洞冲。两座山脉之间,形成一个长长的峡谷。洞冲就在这个峡谷里,所以有十里洞冲之说。又因为居住在这里的人,大多数都姓谭,所以又叫洞冲谭家。尽管我老家的村子,早已属涟源市的另一个镇了,但到外面,我还是按老的讲法,对外人说,我是湖南涟源洞冲谭家的。

十来岁的时候,我到过离家二十里地的桥头河。在我儿时的见识里,那是一个大地方,好多好多的房子挤在一条河边。后来我才晓得那里叫镇。那次在桥头河镇上,见到了一座石孔桥。桥垱头,有一个老头煮了一大锅南粉(红薯粉)在卖,两分钱一小碗。妈妈给我买了一碗,味道鲜美极了。这大概是肉汤或骨头汤煮的。这份记忆,几十年了,还暖暖地留在我的心头。想到这里,一首小时候常唱的儿歌,又涌了出来:白米饭,肉汤淘,呷十二碗还肚漕(不饱)……多么温馨的儿时记忆啊!

到了十三岁,我去县城蓝田读初中。蓝田的涟水河上,也有一座石孔桥,叫蓝溪桥。桥垱头有一家面馆,特有名。做出的面,特别好吃。可是当时家里穷,兜里没有钱。记得当时的肉丝罩子面,每碗一毛八分钱。最便宜的光头面,也要一毛钱一碗。自己真想去尝尝,于是邀了一个同学,每人出五分钱,合买了一碗光头面,一人分一半。那味道,至今还留在心里……

桥头河的桥、粉,蓝田的桥、面,那份美好的记忆,伴随我终生!

这是故乡的味道啊!

这一天,是2024年元旦,一个好日子。天气真好啊!暖阳高照,惠风和畅。已是隆冬,却暖意融融。前两天看天气预报,还说有小雨,降温近十摄氏度。心里真为乡亲们捏了一把汗。也许是天公作美,开恩送给修复当地风物、保护地方文化的这一方山民一个大太阳,送来一个好天气。

修复的花桥,屹立在河面上,威武挺拔!披红挂绿,一桥喜气。河岸两边,一个个彩球,拖着一幅幅巨型喜庆标语,从空中落下。彩幅标语悬挂的两边山坡,立着一栋一栋的崭新的农舍。每一栋都亮丽、别致,造型也都有特色。如果在城里,那就是别墅了。这是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乡村新气象啊!而此时此刻,那些住在新屋里的人,都往桥边、河边走来了。③放眼看去,河乐了,山乐了,田园乐了,人乐了。整个山村,十里洞冲,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竣工庆典的会场,就设在刚刚复修竣工的新桥一侧的河岸。此时,桥边,河边,村街边,人潮涌动。十里洞冲沸腾起来了………

这是十里洞冲的节日。

相会在这里的人群,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也不管是老人还是孩童,闪动在阳光下的,都是笑脸!不少人都拿着手机在拍照,在摄像。时代发展到今天,中国十四亿多人口,大概除了幼小的孩子外,几乎都是摄影家。而每一个家庭,都是电视台。他们摄下的新闻,随时可以发布给公众。我看到,一个七旬老妪,也举起手机,在熟练地摄像,拍短视频。虽然脸上布满了皱纹,但她的每一条皱纹里,几乎都溢满了从内心沁出的甜蜜的笑容……

主持人邀我上台讲几句。我面对着这座四百八十多年前修建、如今复修并威武地立在自己面前的花桥,面对一片欢乐的乡亲父老,动情地说:

这座桥,是四百八十多年前我们的祖宗建起的,是我们十里洞冲的文化标志、历史记忆,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如果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损坏消失了,那是一件上对不起祖宗、下不好向子孙交代的事情。如今,通过广大乡亲父老的努力,它又屹立在这里了。你们做了一件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的好事。④我特意从省城赶回来,为你们喝彩,为你们叫好,为你们鼓掌,为你们点赞!

故乡的桥,一头连着祖先,一头连着子孙。

故乡的桥,骄傲的桥,幸福的桥!

(《人民日报》2024年1月22日)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花桥的廊柱、屋檐上一般都画有花,是作者家乡人的独创,体现了他们祖先的生活智慧,成为当地的文化标志。
B.作者的家乡,因为花桥而命名,洞冲也是也用类似方式命名,可见地名的命制有时和当地的建筑、地理等相关。
C.作者对桥头河镇的石孔桥印象深刻,是因为妈妈让作者在那里品尝到家乡的美食,让自己的童年充满温馨的记忆。
D.蓝溪桥垱头面的味道至今让作者记忆犹新,是因为那时家里贫穷吃一次面难能可贵,吃面见证着同学间的友谊。
2.对文中画线部分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处写“老汉眼面前发生的事,一转过身就忘了,而小时候的事,却愈来愈清晰”衬托出其对故乡刻骨铭心。
B.②处写洞冲名字的由来以及称自己的家乡为洞冲谭家,意在说明自己的故乡叫花桥是因桥名地的可能性较大。
C.③处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把乡村的新气象写得生动、具体,可知可感,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赞美之情。
D.④处中的“喝彩”“叫好”“鼓掌”“点赞”,从内容上看似重复,但十分贴切,符合当时的场景和作者的心理。
3.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故乡的桥”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4.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落实这一讲话精神的。
2024-04-04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孙少平上这学实在是太艰难了。像他这样十七八岁的后生,正是能吃能喝的年龄。可是他每顿饭只能啃两个高粱面馍。以前他听父亲说过,旧社会地主喂牲口都不用高粱——这是一种最没营养的粮食。可是就这高粱面他现在也并不充足。按他的饭量,他一顿至少需要四五个这样的黑家伙。现在这一点吃食只是不至于把人饿死罢了。如果整天坐在教室里还勉强能撑得住,可这年头开门办学,学生们除过一群一伙东跑西颠学工学农外,在学校里也是半天学习,半天劳动。

但是对孙少平来说,这些也许都还能忍受。他现在感到最痛苦的是由于贫困而给自尊心所带来的伤害。他已经十七岁了,胸腔里跳动着一颗敏感而羞怯的心。他渴望穿一身体面的衣裳站在女同学的面前;他愿自己每天排在买饭的队伍里,也能和别人一样领一份乙菜,并且每顿饭能搭配一个白馍或者黄馍。这不仅是为了嘴馋,而是为了活得尊严。他并不奢望有城里学生那样优越的条件,只是希望能像大部分乡里来的学生一样就心满意足了。

可是这绝对不可能。家里能让他这样一个大后生不挣工分白吃饭,让他到县城来上高中,就实在不容易了。大哥当年为了让他和妹妹上学,十三岁高小毕业,连初中也没考,就回家务了农。至于大姐,从小到大连一天书也没有念过。他现在除过深深地感激这些至亲至爱的人们,怎么再能对他们有任何额外的要求呢?

他在眼前的环境中是自卑的。虽然他在班上个子最高,但他感觉他比别人都低了一头。而贫困又使他过分地自尊。他常常感到别人在嘲笑他的寒酸,因此对一切家境好的同学内心中有一种变态的对立情绪。就说现在吧,他对那个派头十足的班长顾养民,已经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反感情绪。每当他看见他站在讲台上,穿戴得时髦笔挺,一边优雅地点名,一边扬起手腕看表的神态时,一种无名的怒火就在胸膛里燃烧起来,压也压不住。

每天,只要学校没什么事,孙少平就一个人出去在城里的各种地方转:大街小巷,城里城外,角角落落,反正没去过的地方都去。除过这种漫无目的的转悠,他现在还养成了一种看课外书的习惯。这习惯还是在上初中的最后一年开始的。有一次他去润生家,发现他们家的箱盖上有一本他妈夹鞋样的厚书,名字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一下子就被这书迷住了。记得第二天是星期天,本来往常他都要出山给家里砍一捆柴;可是这天他哪里也没去,一个人躲在村子打麦场的麦秸垛后面,贪婪地赶天黑前看完了这书。保尔·柯察金,这个普通外国人的故事,强烈地震撼了他幼小的心灵。

天黑以后,他还没有回家。他一个人呆呆地坐在禾场边上,望着满天的星星,听着小河水朗朗的流水声,陷入了一种说不清楚的思绪之中。这思绪是散乱而飘浮的,又是幽深而莫测的。他突然感觉到,在他们这群山包围的双水村外面,有一个辽阔的大世界。而更重要的是,他现在朦胧地意识到,不管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不管人在什么样的境况下,都可以活得多么好啊!在那一瞬间,生活的诗情充满了他十六岁的胸膛。他的眼前不时浮现出保尔瘦削的脸颊和他生机勃勃的身姿。他那双眼睛并没有失明,永远蓝莹莹地在遥远的地方兄弟般地望着他。这一天,他忘了吃饭,也没有听见家人呼叫他的声音。他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一直等到回到家里,听见父亲的抱怨声和看见哥哥责备的目光,在锅台上端起一碗冰凉的高粱米稀饭的时候,他才回到了他生活的冷酷现实中……从此以后,他就迷恋上了小说。

现在,他在学校和县文化馆的图书室里千方百计搜寻书籍。渐渐地,他每天都沉醉在读书中。没事的时候,他就躺在自己的一堆破烂被褥里没完没了地看。就是到学校外面转悠的时候,胳膊窝里也夹着一本——转悠够了,就找个僻静地方看。后来,竟然发展到在班上开会或者政治学习的时候,他也偷偷把书藏在桌子下面看。

那天班上学习《人民日报》社论《领导干部带头学好》的文章,班主任主持,班长顾养民念报纸。孙少平一句也没听,低着头悄悄在桌子下面看小说。他根本没有发现跛女子给班主任老师示意他的不轨行为。直等到老师走到他面前,把书从他手里一把夺过之后,他才猛地惊呆了。全班顿时哄堂大笑。顾养民不念报了,他看来似乎是一副局外人的样子,但孙少平觉得班长分明抱着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看老师怎样处置他呀。

学习完了以后,老师把他叫到宿舍,意外地把书又还给了他,并且说:《红岩》是一本好书,但以后你不要在课堂上看了。去吧……

孙少平怀着感激的心情退出了老师的房子。他从老师的眼睛里没有看出一丝的谴责,反而满含着一种亲切和热情。这一件小小的事,使他对书更加珍爱了。是的,他除过一天几个黑高粱面馍以外,再有什么呢?只有这些书,才使他觉得活着还是十分有意义的,他的精神也才能得到一些安慰,并且唤起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某种美好的向往——没有这一点,他就无法熬过眼前这艰难而痛苦的每一个日子。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纵使学校生活艰难,饱受身心折磨,但他仍对家里能让他上学十分知足,且心存感激。
B.作者写孙少平认为艰难的物质生活还可以忍受,而贫困给自尊心带来的伤害更令人痛苦,意在凸显其爱慕虚荣。
C.孙少平对班长顾养民早就心存芥蒂,因而在看书被抓后,他总觉得顾养民抱有幸灾乐祸的态度。
D.孙少平十分迷恋阅读小说,这使他在艰难的现实生活之外,感受到了一种精神的慰藉。
2.下列对文本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部分,通过对孙少平在校期间的伙食和父亲的话,正面交代了他学校生活的艰难状况。
B.文中插叙孙少平因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而大受震撼,思绪翻飞,使他在冷酷的现实中获得暂时的解脱。
C.全文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行文,使叙述更加自由灵活,更能全方位地展示孙少平的经历及心理活动。
D.选文语言大体上平实质朴,而部分语句又富于哲理,令人于平常的叙述中受到启发。
3.文中孙少平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事始末,写出了他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4.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自卑·自尊·自强;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饥饿。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2024-04-04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强基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草垛印象

金克巴

草垛,在我看来是一个温暖的名字。草垛,是有生命的,总是想站起来,稳稳地站着,双脚着地就有无穷力量。

各种农作物经过收获时一番折腾之后都被堆成一垛垛的,村庄周遭应时隆起的实体的高度意味着这一年的汗水浇灌有了不错的回馈。大大小小的草垛是各种秸秆的集中展示,有稻草垛、麦垛、油菜垛、荞麦垛、黄豆垛、芝麻垛……

我们就生于各种各样的堆堆垛垛中,俨然城堡里优游卒岁的贵族,成天在自己领地上闲逛,一个个心意无羁,顾盼自雄,绝不至于患上大自然缺失症。因为我们原本就是大自然的孩子,是山泽的孩子,是草垛的孩子,受惠于各种大美不言的堆堆垛垛的滋养。那是一种休戚与共的深度关联,乡亲们兀兀穷年,用汗水浇灌了庄稼,让它们在天野之下茁壮生长,继而颗粒饱满。它们还有另一套适用于一切众生的法则,那就是: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于是它们一茬茬地怒发,一茬茬地枯萎,总是生生不息。

草垛才不屑于落人言筌。在我的经验里,草垛的草是丰赡的,每一种草都别具风容。就拿稻草来说,它曾伫立于平川,席地幕天,栉风沐雨,直至有一天时光积淀成金黄的稻粒,沉甸甸地压弯了它们的腰杆,它们接受收割,被攒成一垛一垛。在我的凝视之下,每一枝稻草依然有着各自的色泽,它们拒绝被以“草垛”之名一言蔽之。一枚稻草虽然至微,亦有着各自的生长际遇,它在泥水里躲过猝至的侵害:天旱、水涝、虫害,就连憨厚的阿牛哥也惦记着它们的好,总是伺机闯入大快朵颐,但一枚水稻绝不放弃任何一线存活的希望。摩挲稻草,它身段柔软,到了秸秆阶段依然恬淡温柔。

一个个形状各不相同的草垛的共性是醒目而稳妥,就像仓颉造字,人们创造了那样一个个象形文字,亦赋予其穰穰满家的美好寓意。林林总总的草垛各具特色,体量不同,微闻芗泽,稻粱菽麦从不掠人之美,而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人们正是通过一个个曾经掇菁撷华的草垛获得闲庭信步的底气。因为可以种豆南山下,相形之下为五斗米折腰便令人不堪其重,那么便“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在我们村庄常见的是稻草垛,稻草柔软,散发出淡淡的稻香。如果说“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那么对于一只随性的母鸡来说,它也总是乐于将蛋下在稻草垛里。仿佛只要假以时日,让它身心释然的稻草垛就会变成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伊甸园,那应该是一个充满爱的世界,而非沟通无效的巴别塔。现在,一个个草垛静如处子,待到林寒洞肃的冬日,稻草便成了阿牛哥赖以果腹的唯一指望,它只好躺在堂屋里咀嚼和反刍,通过一捆稻草去回味水草丰美的好日子。

在印象中,一把稻草即便偶尔参与人类的恶作剧也是温文有趣的。有时,我们的菜地里同时晃荡着几个外强中干的稻草人,在风的助力之下它们长袂飘飘,俨然以肢体语言见长的哑剧演员。但它们就算可以暂且吓阻深谙空气动力学的羽族,对四蹄的饕餮之徒也大概率以警告无效而告终。总之,稻草就那样进入我的童话世界。

稻草支撑过一个少年的尘梦。那一年他去县城讨生活,闭塞的年月荆棘塞途,即使只是置身于一个群山环抱的小邑也居大不易。他铩羽而归,一文不名,仅有的选项是徒步六十余里返回家去。夜空点缀着无数星光,他时而矫首仰望,恍兮惚兮失落于星丛之中。时值中秋,他以骨髓体会到人间的清凉。夜宿道旁,所幸每隔不远便有一个草垛,似殷勤侍者。他走走停停,实在走不动了就穷猿奔林一般,投入草垛的怀抱里数星星。

倘若你即便命蹇时乖寄身于草垛还不忘仰望深邃的星空,那你定然是痴迷于造物神奇的人。

再看看一垛垛麦秸吧。经过脱粒的蹂躏,针锋相对的麦芒虽然锐气不再,但风采仍在,通体是那种养眼的黄。我知道它的好,却莫之奈何。但同样一把麦秸,到了邻居驼背老爹手里,他就能点石成金,让麦秸向神奇转化。只见他从草垛抽出一把黄灿灿的麦秸,攒齐,摆放到脚边,随后长满老茧的手指舞动起来,似有抟土造人的魔力,未几,一顶草帽就呼之欲出,似乎只要哈一口气就能让它获得新生。他还会编草鞋,自给自足对他来说全然不是诳语。令我啧啧称奇的是,这身体畸形的老农居然是隐匿的手艺人,只是他藏得太深,在万丈红尘的底层隐鳞藏彩,十八般武艺用得着时又信手拈来,游刃有余。曾几何时,我也戴着一顶草帽,在大气层和地心引力无形的彀中拔足狂奔,只因为血管里奔流不息的江河总令我心潮澎湃,我深深服膺于这世界的妙处。乔山中在《草帽歌》中这样唱道:“妈妈,你可曾记得你送给我那草帽?很久以前我失落了那草帽,它飘摇着坠入了雾积峡谷……”初次听到这首歌,我就不由得怅然若失又潸然泪下,因为就在我周遭,顶着烈日的草帽随处可见,像飞碟一样在大地上飘来飘去,只是它们仍然遮挡不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到如今,那些草帽不知都飘到哪里去了。

我也想说:“妈妈,④很久以前,我也丢失了我的草帽。”维特根斯坦曾经相信,“诚实的劳动”可以令混乱的心灵沉淀下来,然而对我来说,道阻且长的漂泊之旅有如迷宫,遍布着下落不明的歧途,屡屡令诚实的劳动也沦为一种奢望。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赋予草垛以丰富的精神内涵,它具有生命,稳稳地有力地站着,不畏艰难困苦,甘于奉献。
B.草垛是值得信赖的,它可以让人释然,陶渊明情愿种豆南山下,老母鸡也乐意来草垛里下蛋。
C.外强中干的稻草人,在菜地里舞动着它们那飘飘的长袂,吓跑了四蹄的饕餮之徒,立下赫然战功。
D.麦秸失去了针锋相对的锐气,但通体的黄依然养眼,且有的麦秸经过民间艺人之手变成了草鞋、草帽。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其中的“温暖”是文章的文眼,与郁达夫《故都的秋》开篇方法颇似。
B.句子②写作者对于草垛给予人们的自由、享受的认识和感受,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草垛的感激之情。
C.句子③“再看看一垛垛麦秸吧”承上启下,使文章由上文写稻草垛,自然过渡到下文写麦秸垛。
D.句子④中,作者赋予了“草帽”以深刻的内涵,丢失“草帽”表达了作者逃离艰辛的劳动的幸运。
3.第七段,“稻草支撑过一个少年的尘梦”这个段落,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4.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组关键词:家乡·草垛。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2024-03-31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创新联盟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杀死一个鬼子有多难   

   

1)日本人的报复迟早会来。

2)腊月里平安无事,正月里也平安无事。出了正月,过了二月二龙抬头,二月初三一大早,天未亮,一声尖厉的枪声划破了关帝庙的黎明。哨兵慌里慌张跑来报告,说坏了,不知从哪冒出来十二三个鬼子。祖父赶紧从被窝里爬出来,戴上眼镜,镇定地问:你看清楚了?十二个还是十三个?哨兵说:有点眼晕。反正不是十二个就是十三个。祖父道:离咱这儿还有多远?哨兵道:不到二里。

3)祖父原想带队伍即刻转移的,转念一想,敌人只有十三个,自己手下有四十多人,而且熟悉地形,优势明显。这一瞬间,祖父改主意了,他要与日本人在关帝庙前痛痛快快干一场!让关老爷看一看,八路军清水县武工队不是吃素的!是不会给列祖列宗丢脸的!

4)真要打了,祖父担心的是己方火力差,毕竟全队才有不到十支钢枪,其余的不过是土枪、土铳、大刀、斧头、镰刀、棍棒什么的。但是随着日军露头,日本人并没有隐蔽,也没有放枪,而是直挺挺扛着枪走过来,走在前头的鬼子官儿高举指挥刀,挥动几下,呜里哇啦说着啥。祖父听出来了,他说要同八路军近距离格斗,子弹退膛,谁也不能放枪。

5)听罢,祖父的第一个感觉是,鬼子缺心眼儿。你明明火力强,你却不用,这正中祖父下怀——三个打一个,不用刀,老子用木棍也能把你鬼子的脑浆打出来!

6)这是清水大地上一场少有的白刃战。十三个日军,清一色的三八大盖,散开来,咔咔咔都上了刺刀;三十八个武工队员,挥举着刀枪剑棍、铁锹鱼叉、镰刀锤子,五花八门,叫骂着拥过来。近了,近了,双方吼叫着冲卷到一起,抡起各自的兵器,进行最原始的搏杀。祖父的队伍除了他是个文化人,其余全是干粗活、重活的庄稼汉,年龄在十七八至四十五六之间,不能说个个是壮汉,但个个都能吃苦耐劳,最不缺的是力气。因此尚未交手,祖父就盘算着,十三个鬼子,最好一个不放走,他将取得一场堪称辉煌的胜利!

7)然而双方甫一交手,祖父立马就感觉不对劲。这些鬼子个头虽然都不高,腿短脖子粗,看上去不那么壮实,但是他们非常灵活,个个身手敏捷,动作出神入化,三个人围住他一个,看上去场面占优,却很快发现有点奈何不得他,他们手中的三八大盖像长了眼睛一样,出其不意就刺中你。阵地上,武工队员被刺伤之后发出的惨叫声吓得头顶上飞的燕子全钻进了云层里。

8)祖父身形消瘦,眼力不济,又身负指挥之责,不能冲到前头厮杀。哑巴和徐大奎手握大刀片、粪叉子分列左右护卫他。一个黑脸鬼子发现了他,挺着刺刀嗷嗷叫着斜刺里冲过来,哑巴和徐大奎上前迎敌。一眨眼之间,徐大奎被刺中肚皮,肠子扑噜噜窜将出来。哑巴提刀从后面扑向鬼子,那鬼子后脑勺仿佛长了眼睛,极快地反手刺向哑巴胸口,只见哑巴上身鲜血狂喷,挺立片刻,倒地而亡。

………

9)关帝庙前,祖父的队伍留下了十六具尸体。搞战斗总结的时候,人们都以为至少杀死了五个鬼子,后来得到准确数字,鬼子只死了两个;另外重伤一个,轻伤三个。

10)这是一九四〇年春天发生的一场重要战斗,损失如此之大,祖父做梦都想不到。尤其是徐大奎和哑巴的牺牲,让祖父感到异常痛惜。这二人是队伍最早的火种,徐大奎无比英勇,向来不怕死,不惜命,是队伍里最能干的兵,哑巴不会说,不会写,谁也不知道他的真名实姓,乡关何处,花名册上一直都标着哑巴二字。哑巴和徐大奎是为保护他而死的。祖父万箭穿心一般痛苦。他向全体同志作检讨,当场痛哭流涕,扇自己耳光。

11)然而却没有人责怪他。小眼代表大伙对祖父说道:陶队长,不怪你。三个人打不过人家一个,那是俺们自己没本事,是怂包!怎么能怪领导呢?祖父道:不对!这仗可以不打的,是我误判形势。小眼道:当时那情况,大家都想打。你不让打,弟兄们反而会怪你。吃点亏不是坏事,俺老家有句话:先亏后赚。咱都会赚回来的!

12)小眼张二根,原先不过是一名看大门、敲钟、掏厕所的校工,每天说不了几句伶俐话,现在竟然能讲出这么透彻的道理,可见队伍是锻炼人的。祖父感谢同志们的理解,但他不能原谅自己,写信要求上级处分自己。军分区回信说,经上级研究决定,清水县武工队整编为八路军清水县县大队,任命陶其亮同志为队长。还交代,以后仍以发动群众为主,不打无把握之仗,尤其不能和训练有素的日军拼刺刀。

13)以后,县大队尽量不跟敌人硬碰硬,都是零打碎敲。虽然没怎么打仗,队伍却日渐壮大,有了七八十号人,三十多杆枪。祖父腰间终于挎上了真枪——一把德国擂子,但后来他回忆,整个抗战期间,似乎没开过一枪。

14)祖父去世前,抓住我的手说:用不了几年,打过鬼子的人就都不在了。我给你讲过的那些,你有机会也给别人讲讲。吹大牛不好,千万不要让人以为打鬼子很容易,那是会贻害子孙后代的。我含着泪点点头。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部分时间的描述,看似重复,却给人以紧张感,说明每一月每一天,武工队都在数着日子盼着日本人的到来。
B.“他们手中的三八大盖像长了眼睛一样,出其不意就刺中你”中,人称的改变仿佛将读者拉到战斗现场,增强了感染力。
C.小说语言看似朴实却极具特色,“黑脸鬼子”“嗷嗷”等词暗含厌恶之情,“窜将”“只见”等词语又极具说书意味。
D.小说的标题“杀死一个鬼子有多难”意蕴丰富,似是祖父告诉孙子时的口吻,又似是孙子接受祖父临终叮嘱后的诉说。
2.对文中(6)~(8)段战争场面描写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既有对场面的总体概括,使读者对总体面貌有所了解,也有敌我双方的分别描述,做到有详有略。
B.双方打斗场面的气氛各不相同,写敌人动作出神入化是一种轻松氛围,写武工队流血牺牲是一种紧张氛围。
C.场面描写以场面为辅,以人物为主,有大量的人物语言和心理描写,而且场面描写也是为了表现人物,
D.文中场面是人、事、景、物的综合画面,作者巧妙布局,展示出一幕幕精彩场面,使人顿觉身临其境。
3.“抑扬”指在同一表达过程中,对特定描述对象进行“揉直使曲、叠单使复”的褒贬或渲染,使所描述对象的某些方面前后形成反差,从而掀起波澜的一种艺术手法。请据此分析战前、战后祖父的心情变化。
4.小说最后一段的去留问题引发了同学们的辩论,甲组觉得去掉更简洁,乙组觉得留着更丰富,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有理有据地反驳对方观点。
2024-03-30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强基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下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打捞

刘庆邦

1)一日午后,正是一天最热的时候。就在这个时候,冯淮海到塌陷湖的湖边来了。冯淮海此行的目的,是要下到湖水里打捞一样东西。

2)他向塌陷湖的湖心眺望。这里原是淮北大平原上的一片村庄,因村庄底下压着煤,国家的煤矿要把煤采出来,就出资在靠近城镇的地方盖了新房,动员各村的村民搬到新房里住去了。那些不避艰险的矿工钻进地心,把挖走了,把煤掏空了。失去支撑的重重包裹,一重一重往下脱落,地下水慢慢地浸上来,就形成这么一大片湖泊。湖面白茫茫的,似乎与天空连到了一起。没有风,湖水一点波纹都不起,平静得跟镜面一样。

3)冯淮海看了看四周和天空,像是给他打捞东西的地方确定一个大概的方位,才开始脱衣服下水。他要去的地方,是他原来所在的村庄冯营。冯营是他祖祖辈辈所生活的家乡,也是他度过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乐园。

4)湖水的表面一层,被阳光晒得有些热乎乎的,但下面的水还是凉飕飕的。冯淮海准备打捞什么呢?他要打捞一只石头碓窑子。拆房子搬家时,唯一没搬走的老东西,就是那只石头碓窑子。搬家的事一切由冯淮海负责,在取舍时,他看到碓窑子了。那只碓窑子在大门外面的一棵弯枣树下放着,他围绕着碓窑子转了三圈,看了三圈,最后还是决定把碓窑子舍弃掉。。

5)在水里凫了一会儿,冯淮海估计自己已经凫到冯营所在的地方,并估计了一下自家的院子和碓窑子所在的大概方位,就开始潜水下沉,用脚探底。然而他潜入水底两次,瞪大眼睛左看右看,眼前一片灰蒙蒙的,只能看到水底黑色的淤泥,别的什么都没发现。炽白的阳光仍照着湖面,无风无浪无飞鸟,湖面一片静寂。冯淮海现在也是一名矿工,他听矿上的技术员说过,在亿万年前,这里原就是一片湖泊。以前的湖泊,都是在自然的作用下形成的。现在的湖泊,是人工所为。

6)这天冯淮海回到家,见母亲正仰靠在客厅里的沙发上打瞌睡。冯淮海一进家,母亲就醒了过来,看着他说:你今天回来得有点儿晚哪。冯淮海没有马上去楼上睡觉,他在沙发上坐下了,要陪母亲坐一会儿。母亲把他的胳膊看了看,问他是不是到塌陷湖里凫水去了。他说,他想试试湖里的水有多深,就下去蹚了一下。

7)母亲说:你说怪不怪,咱家搬到这里这么长时间了,我连一次都没做过在新房子里的梦,梦是咋回事呢?难道人的梦都是念旧不念新吗?就在你刚才进家的时候,我还在做梦呢,我又梦见了咱家的那棵弯枣树,又梦见了放在树下的碓窑子。我梦见回到了1960年,食堂断粮了,停火了,生产队里给每家分了一把棉籽儿。我把棉籽儿放在碓窑子里用碓头砸……

8)他不记得母亲对他说过多少次了,说碓窑子是他的曾祖父买的,到他这一代,碓窑子已经传到了第四代。父亲弟兄三个,当年爷爷给他们分家的时候,三个人都想要碓窑子。爷爷想了个办法,看弟兄三人谁能把碓窑子扶起来,父亲一口气就把碓窑子扶得倒扣在地上。

9)母亲说:有些东西是用不着了,用不着了不等于忘记了。越是用不着的东西,越是容易让人想起来。想想哪样东西用不着了,也看不着了,心里就像空了一大块。

10)再去塌陷湖里打捞碓窑子时,冯淮海没有像上次那样单打独斗。冯淮海买了香烟和白酒送给堂叔,跟堂叔说了想坐堂叔的打鱼船打捞碓窑子的意思。

11)这下面的煤你也挖过吗?

12)冯淮海承认挖过。

13)把煤挖出来值吗?我看不值,不如留着好好的地种庄稼。煤只挖一茬就完了,种庄稼呢,可以年年种,上一辈的人没了,下一辈的人可以接着种。你们把平地挖成了塌陷湖,就什么都种不成了。

14)冯淮海扩大了搜寻范围,仍一无所获。在他的想象里,碓窑子会突然出现在他面前。碓窑子赫然在水底站立着,他双手上去,一下子把碓窑子抱住了,像抱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可是,他每次的希望都变成了失望,每次想象都化成了泡影。他想到可能永远找不到碓窑子了,可能永远都无法向母亲交代了,失望的情绪低落,几乎落下泪来。

15)事已至此,难道关于寻找难窑子的事一点儿希望都没有了吗?夏天过去,转眼到了中秋节。这天,女儿在客厅里翻看家里的相册,翻着翻着,她喊爸爸,问:这是啥东西?你道怎的,他在塌陷湖里寻觅碓窑子无觅处,却在相册里看到了变成相片的碓窑子。他想起来了,在搬家之前,为了留念,他用傻瓜相机,为老院子、老房子、老物件等,照了一些照片。他照了堂屋、灶屋、窗户、院门楼,还照了石榴树、竹园、压水井、柴草垛等。他不记得给碓窑子也照了相,眼前有照片佐证,可能是他照着照着照顺了手,把碓窑子也顺便照进了镜头。他说:这是咱家的碓窑子呀!

16)他马上上楼,把碓窑子的照片拿给母亲看,说:娘,娘,我总算把碓窑子找到了。他激动的声音有点儿发抖。

17)母亲戴上花镜看了照片,说,好,好,有照片碓窑子就留下了,啥时候想起碓窑子,看看照片就啥都有了。

(选自《北京文学》2023年第7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塌陷湖是“打捞”的地点,这个名称,实际上交代出了这块地区曾经有过的动迁历史。
B.母亲告诉儿子做梦总梦到老家,正是母亲的念旧让冯淮海选择再一次前往塌陷湖打捞。
C.在回忆里,父亲兄弟分家时争夺碓窑子,可见其意义重大,为打捞它给出了合理解释。
D.两次打捞不成功,看到照片冯淮海才“声音有点发抖”,母亲不动声色是因为更加老成。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冯淮海的“打捞”现场活动开篇,给读者展示了人物活动的重要场景,拉开了小说的帷幕,为下文设置了悬念。
B.小说以“打捞”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运用补叙的手法,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使情节更加完整并且使故事更加跌宕起伏。
C.小说交代冯淮海的矿工身份,给冯淮海思考塌陷湖的“前世今生”提供了不同的角度,同时展现了他复杂的情感态度。
D.小说以碓窑子照片的发现为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戛然而止的结局似乎解决了打捞问题,却饱含无奈的味道。
3.小说标题有丰富的意蕴,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4.小说(5)(6)段之间原有这样一些回忆性文字:矿上来人给母亲做搬迁的思想工作,承诺让冯淮海当正式矿工,母亲才最终同意搬迁;冯家从普通的四间平房搬到了宽敞的二层小楼。这段文字是否可删,请说明你的态度,并结合文本给出依据。
2024-03-29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