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体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9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酱油王

孟宪岐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个酱字,指的是大酱,酱油即是由大酱演变而来的。大酱家家会做,可酿造酱油者却寥寥无几。

民国时期,热河有三王:一是酱油王,二是陈醋王,三是香油王。

说白了,就是做酱油的姓王,做陈醋的姓王,做香油的姓王。先说酱油王。

其实,热河做酱油的不止一家,但味道好的只此一家。啥叫味道好?人有百口,味有百家。八成人都说好吃,就是味道好了,没啥统一标准。

人的舌头就是唯一的标准。

酱油王的店铺临街,门面只一间小屋,屋里放着一口大缸,缸盖木制,厚有寸许,里面用棉花和布蒙上,盖上后严丝合缝,蝇子进不去。蝇子进去就糟了,下了蛆,酱油就完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摆了一个小铁架,架上挂着三个打酱油用的提子,提子有一斤装的,有半斤装的,还有一两装的。一般人家买酱油,也就是一斤半斤的,多了一时吃不完,就变质了,只有饭馆买得多一些。

门面后院有三间房子,就是酿造酱油的地方。

酱油这东西,做多了不行。时间长了就长白酸,长了白酸的酱油虽说味道差不多,但颜色变了。本来是纯酱紫色的,夹杂了些许白点点,一看就恶心人没来买,这酱油就白搭了。做少了,又不够卖,这其中如何拿捏,就全靠酱油师傅了。

酱油王少年时流浪在山东平原县一家酱油铺当学徒。他忠诚老实,跟着师傅做酱油,累活脏活抢着干,很得师傅喜爱。师傅只有一个女儿,见酱油王虚心好学,为人厚道,就把女儿许配给了酱油王,同时也把酿造酱油的秘方传授给了酱油王。

后来,酱油王偕妻儿回到热河,也开了一家酱油铺。

酿造酱油,主要原料是大豆饼和麦子及麦麸混合制曲发酵而成。

热河这地方很少有麦子,但大豆谷子的质量相当好。酱油王摸索着用小米代替小麦,酿出的酱油味道与众不同。后来,酱油王又将松蘑晒干后混在豆饼和小米里发酵,酿出的酱油棕褐色,有光泽,用于给红烧菜肴上色最好。

此独家绝技,秘不外传。

酱油王的小店开了很多年,房子还是那么旧,丝毫看不出酱油王发达了。

有人说,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酱油王是装穷。

有人说酱油王这些年应该挣了不少大洋。

①酱油王就抿嘴笑:“包子有肉是不在褶上,可我不是包子啊!”

酱油王乐呵呵地说:“我挣了不少这个!”他扬扬手里的记账簿。

大家都知道,来酱油王这里记账的人多,以物抵顶酱油账的人也多。

附近来酱油王这里买酱油的,有时钱不凑手,便说一声:“记账,年底一并算清。”

酱油王就说:“好!记账!”

有的记了好几年,人都没了,酱油王还记啥账,一笔勾销了。

有的人买了酱油,记账,等秋后送来一升大豆或一串松蘑。酱油王也不计较多少,随便就把账目清了。

老张头吃饭离不开酱油王的酱油。他喜欢用酱油泡饭,还喜欢用酱油腌大葱,反正,餐餐必有酱油王的酱油佐饭。

②老张头每年腊月初五来结账,许多年都是这样。

这年腊月初五,老张头没有来。酱油王看看账簿,老张头也只有三块大洋的账,他皱皱眉头,看看窗外飘飘的大雪,就往棉袍里塞了两块大洋,推门踏着大雪去了老张头家。果然,老张头躺在炕上,脸色蜡黄,眼窝深陷。见酱油王来了,挣扎着坐起来,给他作揖:“多有得罪了,王掌柜的,这厢赔礼了!”

酱油王忙还礼:“大哥何罪之有?”

老张头说:“今天是我还账的日子,可惜,不能前往。”

老张头从褥子底下摸出三块大洋:“嗯,早就准备好了!让你跑了一趟!”

酱油王没有收。酱油王从棉袍里掏出两块大洋:“大哥,不知你有病,过来看看,一点心意!”

老张头高低不肯收。酱油王扔下便走了。没过五天,老张头撒手西归。

③酱油王叹一声:“人间又少一知己啊!”流着眼泪把老张头的账勾了,几滴眼泪洇湿了账簿。

酱油王在热河有二三知己。老张头算头一个。老张头几十年如一日,只吃酱油王的酱油。他曾说过,酱油王的酱油,是用心酿造出来的,从不勾兑水掺假,没有一点儿邪味儿。人们闹不清老张头说的邪味指的是什么。

陈醋王算第二个。陈醋王也只吃酱油王的酱油,他说酱油王的酱油地道。

陈醋王走南闯北,是见过世面的人,他说的话,很有分量。不过,酱油王的酱油怎么地道?人们却说不出来。酱油王也只吃陈醋王的醋,他也说陈醋王的陈醋地道。可人们也说不出陈醋王的陈醋怎么地道。

香油王是第三个。香油王吃酱油王的酱油,吃陈醋王的醋。酱油王不但吃香油王的香油,还抽香油王亲自种出来的旱烟。

酱油王说,香油王的旱烟都有一股子清香。酱油王做了一件事,令热河人刮目相看。

19333月,长城抗战打响,酱油王请朱铁匠打五十把大砍刀,要亲自送往古北口。

见此,④朱铁匠也慷慨地说:“保家卫国,人人有份,我只收你铁钱,工夫白送!”

五十把大砍刀,被抗战勇士挥舞着,寒光闪闪,势不可挡。

热河人都对酱油王竖大拇指:“真爷们也!”

(选自《作品》,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标题“酱油王”一语双关:既指“做酱油的姓王”,又指他做酱油技艺高超,做出来的酱油味道地道,堪称业界之“王”。
B.小说较为细致地描写酱油王店铺以及其中的陈设、器具,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读后使人如见其形,如临其境。
C.脸色蜡黄、眼窝深陷的老张头躺在炕上,但见到酱油王仍挣扎着坐起来,给他作揖,赔礼道歉,可见老张头是一个诚信知礼之人。
D.酱油王和陈醋王都互相称赞对方产品“地道”,而人们却说不出来“怎么地道”,这是因为两人的制作方法都是独家绝技,秘不外传。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酱油王的动作和语言,含有几许轻蔑之意,软中带硬,巧妙地回应了“装穷”说法。
B.句子②表明老张头是酱油王的酱油的忠实客户,既照应前文,也为下文他没有来埋下伏笔。
C.句子③借助酱油王叹息和流泪的细节,真实地表现出他对于失去知己老张头的痛惜与悲伤。
D.句子④中朱铁匠的慷慨话语是在酱油王感召下说出的,凸显了人物形象,拓展了小说境界。
3.小说题为“酱油王”,为什么还写了陈醋王和香油王?
4.酱油王身上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024-04-0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将军的部队

李浩

我老了,现在已经足够老了,我坐在屋檐下。我坐着的姿势有点像眺望。

是的,我是在眺望,我做这样的姿势从来都显得非常认真。我的这个动作是模仿一个人的,一个去世多年的将军。这种模仿根本是无意的,直到三个月前我才突然地发觉,我的这个动作和将军是那么的相像。

我越来越多地想到他了。

想到他,我感觉脚下的土地,悄悄晃动一下,然后空气穿过了我,我回到了将军的身边,我重新成为了干休所里那个二十一岁的勤务员。

我再次看到了将军,看到了将军的部队。将军的部队装在两只巨大的木箱里,那两个木箱上面已经绿漆斑驳,充满生锈的气味和木质的淡淡霉味。

对住在干休所里已经离休的将军来说,每日把箱子从房间里搬出来,打开,然后把刻着名字的一块块木牌从箱子里拿出来,傍晚时再把这些木牌一块块放进去,就是生活的核心,全部的核心。直到他去世,这项工作从未有过间断。

我猜测这些木牌上的名字也许是当年跟随将军南征北战的那些阵亡将士们的名字吧。可后来,我在整理这些木牌的时候,却发现,上面有的写着“白马”“黑花马”“手枪”,而有一些木牌是无字的。

我用这种眺望的姿势,望见站在槐树底下的将军打开了箱子上的锁。他非常缓慢地把其中的一块木牌拿出来,看上一会儿,摸了摸,然后放在自己的脚下。一块块木牌排了出去。它们排出了槐树的树阴,排到了阳光的下面,几乎排满了整个院子。那些木牌大约有上千个吧。将军把两个木箱的木牌全部摆完之后,就站起身来,晃晃自己的脖子、胳膊、腰和腿,然后走到这支部队的前面。将军只有站在这支部队前面的时候才像一个将军;其他的时候,他只能算是一个老人。

我老了。尽管我不明白将军在向远处眺望时想的是什么,但我明白了将军的那些自言自语。他根本不是自言自语,绝对不是!他是在跟身边的伴儿说话,跟自己想到的那个人,或者那些人说话,跟过去说话。就像我有时和将军说会儿话,和我死去的老伴,和死神说话。当年和将军我可不是这样说的,尽管他对我非常和蔼,可我总是有些拘束,和他说话的时候用了很多的心思。现在,我觉得他就像一个多年的朋友似的,我和他都是一样老的老人了。

将军摆弄他的那些木牌的时候,我就用根竹棍遮逗路过的虫子和蚂蚁,或者看一只蝉怎样通过它的声音使自己从稠密的树叶中显现出来。将军的那种自言自语一片一片地传入我耳朵。

将军说,你去吧。

将军说,我记得你,当然。我记得你的手被冻成了紫色。是左手吧?

将军说,你这小鬼,可得听话呀。

将军说, ……

有两次将军指着木牌上的名字问我,赵××你知道么?王××呢?我只得老实地回答,我不知道,将军。②将军有些恍然和茫然的样子。看我这记性,将军一边望着他所说过的名字,一边摇头,人真是老了。

有时将军也和我聊一些和他这支部队相关的陈年旧事,他选取的不是战争而是一些非常微小的细节。譬如某某爱吹笛子,吹得很好,有点行云流水的意思。譬如一个战士特别能睡,即使他站着也会马上鼾声如雷。他脚还特别臭。将军说我原本想让他当我的警卫员来着,可我受不了他的臭脚。说到这里时将军的声音很细,并且有种笑意。他笑得有些诡秘,他笑起来的样子让他年轻了很多。当时我是想对将军这么说的,我有点冲动——可最终我却没有把它说出来。③现在想起来我是应该说的

我在向旧日的时光眺望中看到这一细节的时候,我就跟他说了。将军愣了愣,然后粗犷地笑起来:你这小鬼。我不是小鬼了,我已经老了。

将军还跟我说过逗蛐蛐、抓毒蛇、吃草根一类的小事,说过某某和某某的一点琐事,他很少跟我谈什么战争。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不谈。要知道将军一生戎马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要知道将军在这无数次的战争中很少失败,要知道他现在指挥的这支木牌上的部队,很可能是在战争中牺牲的将士啊。

在将军去世之后我搜集了不少和将军有关的资料,只要是哪本书上提到将军的名字,我就毫不犹豫地把它买下来。原本我还想把将军的两个木箱也留下来的,后来我想将军比我更需要这支部队。那些木牌,燃烧的木牌,在将军的墓前变成了一缕缕的烟。它们升腾的样子就像一支远征的部队,将军重新见到自己的这支部队时,露出的会是怎样的一副表情?

我悄悄地留下了两块木牌,那是两块没有写字的木牌,上面画的是圈。

曾有一个宣传干事向我了解过将军的晚年,我向他叙述了将军每日如何摆放他的部队。他是不是怀念自己的戎马生涯?是不是想继续战斗,消灭敌人?

不,好像都不是,将军在晚年基本上没想到战争,他好像只是,只是……怎么说呢?他好像就是把木牌摆出来,想一想过去的事,就这样。就是这样。

那个干事对我的回答很失望。

我坐在屋檐下,低着头,低上一会儿就抬起头来,向一个很远的远处进行眺望。我越来越多地想到将军,我觉得他的某些部分正在我身体内的某些部分里得到复活,有时候,一个生命是会成为另一个生命的。

我的手指,抚摸着我一直收藏着的两块木牌。在我混乱的生活里它们的位置却是一直都没变过。而现在,我抚摸着它们,④感觉上它们变小了,但比以前更重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木牌是将军阵亡将士的象征,也是将军的精神支撑,将军在一次次排出木牌的活动中慰藉着自己的晚年。
B.“眺望”这一动作在文中多次出现,在反复中推进叙事,“我”在眺望中回望将军,将军在“眺望”中回望昔日荣光。
C.宣传干事对“我”的回答很失望,因为“我”没有提供他想要的答案,这样写意在揭示他与“我”之间的隔膜。
D.小说与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一样,以两个不同年龄段的“我”的感知,丰富、深化了文章意蕴。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我越来越多地想到他”既说明将军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深刻,又自然引出下文对将军故事的叙述。
B.句子②中“恍然”与“茫然”,看似矛盾,其实写出将军从回忆回到现实的清醒与面对现实又不知所措的复杂内心。
C.句子③中“应该说的”体现了“我”对将军的理解与善意,也写出“我”因没有说而陷入懊悔与自责的痛苦。
D.句子④中“变小”是因为“我”经历了岁月的沉淀,“更重”是因为“我”认知的深化。“小”与“重”构成小说的张力。
3.有人评价这篇小说故意忽略了将军铁血金戈的传奇色彩,“补充了我们对将军的侧面理解”,请据此简要分析小说中“将军”这一人物形象。
4.小说采用“足够老了的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4-04-0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刘正权

三七,止血,散血,补血,定痛,金不换。

看见这行字,他在心底喟叹了一下,面上是微哂的表情。

表情是稍纵即逝的,却依然被老中医眼角余光捕捉,不愧出身于中医世家,“望、闻、问、切”乃看家本领。

可别小看这三七!老中医友情提示的口吻很浓。

怎么能让人高看呢?区区一味中药而已。他用话外音质疑。

人这一生吧,凭你怎么努力,也不外乎三成收获,七成损失。老中医那并非话外音的回应不亢不卑。

他是来看病的,口鼻出血,头痛欲裂,谈人生,相比区区一老郎中,他自认绝不逊色。

教而优则仕,是他这个年龄混迹官场的人的最大的共性。

还有一个任期就到站了,选择见好就收,还是胜勇追寇,成为困扰他官场生涯至关重要的当务之急。

急惊风偏遇上个慢郎中。老中医对三七青眼相看也就罢了,居然还摆出喋喋不休的架势,直接不把他这个父母官放在眼里。

爱屋及乌,他理解。但心头,或多或少有了不快。

三七,一味中药而已,纵是高看,又能看出人生几重境界?

还金不换,虎皮真能扯,傍上医圣李时珍大旗就猎猎作响了?

案头发黄的《本草纲目》翻在三七那一章,被老中医悄无声息地合上。

合不上的,是他心头剧烈翻滚的念头。停,改,关,境内十多个磷化工企业都悄无声息等待着他的决定,确切地说是等待着他去与留的决定。

一企一决策,面对国家环保部大力整治污染企业的要求,他要求那些污染企业,停产一年时间,第二年若还整改不到位,第三个年头直接关停。

环保,关乎国家民生大计,必须重拳出击,“上面有政策,下面有对策”的把戏,在他这里行不通。

行不通不怕,有阳奉阴违的污染企业老总私下扬言,他不怕老了葫芦,我们还怕老了南瓜?

本地老话,“葫芦老了两个瓢,南瓜越老越上粉”。

污染企业老总言下之意再明白不过,眼前缺失点利润不怕,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依照官场升迁惯例,他是日头薄暮的西山,他们则可东山再起,怎么说这些本土企业根系都扎根在自己的营盘,他这条过江龙不可能一辈子待在这个地方兴风作浪。

这些污染企业老总的想法他心知肚明,要不然咋会为这事茶饭不思,头昏脑涨,口鼻出血。

单单止血、散血,三七是配不上“金不换”这响亮名头的!老中医目光越过他的肩头,看向高远处。他不顺着老中医视线都知道,高远处是小城几家知名的磷化工企业,林立的大烟筒,已不再吞云吐雾。

停产当天,多少百姓为政府此举鸣炮相庆。

要知道,这些污染企业都是小城的利税大户,他这是壮士断腕呢。

那三七是如何配上“金不换”名头的?他迎上老中医收回的目光,不耻下问。

他得的是心病,自然不指望老中医能开出心药,跟老人家胡诌几句中药药理,权当分散一下注意力,缓解一下心结。

不畏浮云遮望眼呗!老中医捋一下胡子,竟然扯的不是药理,说三七在中草药中除了有补血第一美誉,还有一个特别功效——定痛。

定痛?他脑海中电光火石一闪。

企业能够补血,老百姓能够定痛,于他,何尝不是一种救治之道,非得政府陷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境地?

是啊,定痛!这三七,听听名字就晓得,它对成长环境要求可高了!

愿闻其详,他由衷地生出了好奇心。

三七的生长土壤必得三分潮湿七分干燥,外部环境须是三层阳光,七层阴凉。而且每株三七只长三茎,每茎七个叶片。至关重要的是,三七只有长到三至七年才有功效。否则,何以定痛?

老中医意味深长地望着手中的三七,似笑非笑,看着他。

何以定痛?老中医这一诘问如迎头棒喝,他顿时神清气爽,离开诊所时,脚步沉稳了许多。

痛定才能思痛。

一周后,上级环评组和考核组如期而至。

环评过关是毋庸置疑的,考核满意是人心所向。

偏生,提拔在即时,他犯了书生意气,提出留任要求。

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面对组织部门的最后征询,他态度很是坚决,搬出了《乐羊子妻》里这句人们耳熟能详的话,向上级明志。

消息不胫而走,“越老越上粉”的“老南瓜们”百思不得其解,他还真不怕“葫芦老了两块瓢”?

两块瓢就两块瓢吧,一瓢为企业造血,一瓢为百姓定痛,同样是金不换呢。

口鼻早已不再出血的他,窃笑起来,颇为得意地把玩着手中几粒以铜皮铁骨著称的三七籽。

(有删改)

【注]①乐羊子远寻师学,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后汉书》)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他”对三七态度的转变,既体现了“他”对药物功能渐深的理解,也表现出“他”对人生境界由浅入深的感悟。
B.主人公引用《乐羊子妻》中的句子,向组织表达了留任的坚定决心的同时也有对陷入迷途与错误行为的反思。
C.最后一段呼应开头,通过对主人公情态、动作的描写,含蓄地表现了他彻底治理当地污染企业的坚决态度。
D.“金不换”作为题目,表面看是老中医对三七补血效果的美誉;内里看是主人公对治理污染企业能收到为企业造血、为百姓定痛效果的自信。
2.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3.这篇小说在叙述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分析。
2024-04-0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毕业歌(节选)

严歌苓

夜上海舞厅,王沐天匆匆地在跳舞的人群里穿梭。

香水、鸦片烟、人身上的汗气、高档丝绸衣料上的樟脑气,一股脑儿沤在燠热的房间,搅和成一种黏嗒嗒的气息,将王沐天淹没在里头。震人的西洋音乐里,台上一个搂着舞伴的舞男正不顾廉耻地朝着台下飞吻。王沐天嫌恶地偏头避开,①生怕那个没形没影的飞吻会跟鼻涕一样甩在自己身上。他护着鼓鼓囊囊的胸口,蹭到了舞厅角落。

有些抗日活动,王沐天觉得没有人可以信赖,所以就只有由他自己去完成。他觉得只有抗日老手才能胜任那些危险的任务,比如说,这一次。

王沐天在灯红酒绿的光线下,悄然把手伸向角落里的开关电闸。

大厅里的灯突然熄灭,音乐骤停的短暂寂静中,王沐天把捂在胸口的传单一把扯出,哗啦一声朝天撒出。

黑暗里男人女人们惊叫起来。②王沐天怀着兴奋与货真价实的愤怒大喊:无耻的亡国奴们,你们还有心思跳舞呢!

他扔下这句话,趁着混乱扭身便逃,跌跌撞撞挤过混乱的人群冲到门口时,手臂却被人一把钳住。

屋里的灯光很快重新亮起,王沐天回头,看到抓住自己的是个陌生男人。他挣扎,男人连个轻蔑的表情都懒得做,顺手把他的膀子反拧到了背后。别住筋的剧痛让王沐天脑子里轰轰作响,他想这回搞砸了,这男人是个便衣。

那个时候的上海便衣无处不在。

整个舞厅的所有人都在乱,于是门口的这场小小的骚乱没有引来过多注意。便衣拧着王沐天的胳膊把他往门外拖。王沐天拳打脚踢地被拽着,挣扎中看见据守在舞厅另外两个角落的几个便衣迅速向这里移动过来。王沐天懊恼了,他愕然于自己的失察,更让他懊恼的是,当联想到自己将要付出的代价的时候,他害怕了。他竟然会害怕!这简直不可原谅。

一瓶子汽水不知从什么地方飞了出来,准准地砸中了顶棚上的吊灯。一时之间轰然作响,汽水的泡沫和碎裂的玻璃一齐在人们的头顶炸开,舞厅再次陷入黑暗。③这下子,重新亮灯怕没那么快了。

在人们的尖叫声中,王沐天听到了两声枪响。

舞厅里炸了窝,比刚才的骚乱更甚,所有人都在尖叫着往外挤,门口却被便衣堵住。王沐天趁乱疯狂地挣扎,他用力过猛到差点把自己摔倒,扭头才发现刚刚揪住自己的便衣像条人皮口袋一样向下瘫软,额角正汹涌地往外冒着黑糊糊的液体。那只能是血了。

王沐天愣着,背后却被粗暴地推了一把。他要回头,推他的人已经一把抓住他的手,揪扯着他朝与门口相反的方向奔去。逆流而上的一顿狂奔后,王沐天跟着那人跌跌撞撞上了楼梯,被直接扔进了舞厅的厕所,嘴巴啃在墙上。他回过头,看到一个手中持枪的陌生男人正在迅速地把门插上。

男人个头不高,看着瘦,可隐藏着力量感,背影里一身精壮肌肉隔着衣服隐隐浮现出轮廓来。他穿着一身王沐天看来不可能上得了街的衣服,头顶甚至用了发胶,猛地回过头时,王沐天从那张下颌咬紧、微微带汗的英俊脸庞上,看出了他飞吻时的表情——那个舞男。

舞男马不停蹄地奔到厕所窗边,一把推开窗朝下看了一眼,扭头冲着王沐天一别下巴:你先下,不要慌。

王沐天从怔忪中恢复过来,他消化着如今的局面。此刻自己被一个持枪的舞男给救了,这舞男让他先下……下去哪里?他奔到窗口,看到窗外一道防火梯通往楼下。④那么个摇摇欲坠的陡峭的高度,让他趴在原地眼晕了一秒。下一秒,沉重的砸门声已经在身后响起。

舞男背对王沐天,把枪对准了门口。

王沐天咬牙攀住窗口,翻身跃了出去。

此时的舞厅里,四五个越南巡捕和两个便衣打着巨大的电筒,一边查看着钻在桌下、趴在地上或者躲在吧台后的男女们,一边吼叫:都出来!站好!拿出证件!

人们惊魂未定地按照指令行动。

窗外的防火梯上,王沐天已经爬了一半,他的脚哆嗦着伸向下一级梯阶。

踩稳了。舞男压低的声音从头顶上传来。他一级一级紧跟着王沐天向下爬。

王沐天颤抖地向下看去,细长的阶梯仿佛还有天之于地那么高似的。爬树真的不是他的长项,爬梯子亦然。王沐天感觉过了半辈子那么久,终于还有八九级梯阶就要落地了。突然一声枪响,王沐天惊得一个失手差点翻滚下去。

枪声是从头顶传来的,王沐天抬头时,原本还在他上方的舞男撒手而下,越过王沐天直接坠落在地上。王沐天瞪着从厕所窗口伸出来的两只黑洞洞的枪口,眼神发晕,心想那个人被打中了,他被打中了……

跳!”“被打中的人好端端地站在梯子下方,冲着王沐天伸出手来。漆黑夜幕中唯见他两只眼睛炯炯到吓人。王沐天惊喜交加地瞪着他。

又是两声枪响,这一回的子弹简直是削着王沐天的头皮呼啸而过的。舞男忍无可忍地大叫:跳啊!

于是,王沐天再无思考,一跃而下。

舞男一把把他接在怀里,下坠的撞击让两个人都趔趄了一步。枪声又响,舞男拉起他的手奔向夜色深处。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沐天“护着鼓鼓囊囊的胸口”,在跳舞的人群里匆匆地穿梭,这反常的举动应该早已引起据守在舞厅里的便衣的注意。
B.汽水瓶“准准地砸中了顶棚上的吊灯”,使整个舞厅再次陷入黑暗,这为舞男趁机击毙便衣、救走王沐天创造了有利条件。
C.在门外有追兵、性命攸关的危急时刻,舞男说“你先下,不要慌”,意在体现他的英勇无畏和能够成功逃脱的自信。
D.便衣居高临下从窗口向下射击,舞男顺着防火梯“向下爬”,无法用枪还击,在千钧一发之际他果断地从空中一跃而下。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王沐天对“朝着台下飞吻”的舞男的厌恶之情。
B.句子②用“货真价实”形容愤怒极为新颖,也顺带讽刺了当时那些假装愤怒的国人。
C.句子③与“大厅里的灯突然熄灭”形成照应,也为舞男和王沐天得以逃走做了铺垫。
D.句子④写防火梯太陡以致王沐天心生畏惧,这与下文舞男“撒手而下”形成了对比。
3.故事发生时,王沐天是一个16岁的中学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形象特征。
4.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云:“文似看山不喜平。”请简要分析本文主要是如何做到“不平”的。
2024-04-05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迎春花开

田光明

程宏发是企业家。去年,他返乡投资创办了现代综合农业开发公司,种植花木、果蔬,发展生态农业。今年,为了家乡经济发展,公司扩大规模,他又与镇政府签订了合同,征用红岭小学的校园。

程宏发手拿盖有镇政府红印的合同,来校园里准备施工,却被看守校园的校长王文治骂出了门。王文治是程宏发的启蒙老师,他骂学生理直气壮。他当了三十年的校长。

三年前,红岭小学撤了,教师们被分流,留下了空空荡荡的校园。王校长和赵守信老师自告奋勇看守校园。王校长说,有他在,谁也别想打学校的主意。无奈,程宏发请我回老家去,帮他做老校长的工作。我俩既是同学又是好朋友,我就答应了他。

那天,我踏进红岭小学的校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簇一簇的迎春花,清香扑鼻。两位老师看见我,无比激动。一番寒暄后,王校长领着我在没有了学生的校园里走着,他边走边回顾红岭小学的历史。

红岭小学原名灯塔小学,新中国成立前,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秀岭之上这座庙,就成了地下党组织秘密活动和联络的场所。为方便开展工作,党组织筹办了灯塔小学。地下党员康文贤任校长,他是护送一位首长,从湖北那边过来的,留在了这里。又聘请了当地两名教师,边教书,边从事革命工作。革命胜利后,康校长不愿意做官,坚持在学校任教。

王校长继续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我在这里上学,走进低矮的教室,课桌是土坮上架着块厚厚的木板,凳子是从家里带的。坐在教室,向屋顶观看,能看见天空的亮光。我上四年级那个深秋,绵绵的阴雨下了长达二十多天,河水猛涨,山体滑坡。那天,康校长正为我们上作文课,突然,山坡上滑下的泥石流涌向了教室西墙,靠东墙坐的同学,翻窗户逃了出去,靠西墙坐着我和三名同学,其中就有程宏发他爹,看着墙在垮塌,就傻站着,不知道逃。这时,康校长冲了过来,伸手用力把我们四个按在了木板下,让我们蜷缩着。瞬间,教室就垮塌了。在人们把我们救出来后,我和程宏发他爹受了点儿轻伤,那两名同学,一个腿骨折了,一个胳膊压断了。康文贤校长被一根木料砸中了头部,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恢复高考那年,我选择了师范学校。毕业后,我就回到了红岭小学教书,未离开过。

唉!王校长说着叹着气,泪水充盈在他的眼眶,学生没了,学校也就没能保住。回家养老管孙子,我又说服不了自己,就守在学校里。

王校长和赵老师是同学。过去,赵老师是负责学校后勤的副校长,俩人在一起共事几十年。赵老师有点不乐意,但又拧不过他。

死心眼,不开窍,我看你是校长还没当够。赵老师数落着王校长,心中很无奈。

就这样,他俩住在学校里,刮风下雨,都没能动摇过他们。像上班一样准时,每天打开校门,清扫卫生,修剪树木。他们还把学校教学用过的旧物件收拾起来,登记造册,一件一件,摆放在空教室里。王校长常向人们说,②城市的发展像漫过水坝的水,每时每刻都在向外漫延,有朝一日,也会漫延到咱这岭上,红岭小学也会重生的。

这几年,盯上校园这块地的人不少,建养殖场的,开发山庄别墅的,办化工厂的,王校长都在阻挡着。我告诉王校长,程宏发想聘请他担任企业的高级顾问,给他发工资。

我爱钱吗?听了我的话,王校长重重地甩过来一句话,我两年前就退休了,看着相处了几十年的校园,没了学生,我心里有万分不舍。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咱这乡上大大小小的学校十四五所,学生把校园撑得满满的。这些年,村民们向外跑,生源少了,学校也就没了,秀岭上再也听不到琅琅的书声。

赵老师打开学校会议室的门,让我进去参观。这三年,他俩走遍全乡撤掉的学校,从倒塌的校舍里搜寻来校牌、风琴、黑板、书柜等,琳琅满目,③从上课下课用的半块铁犁片,到手摇的铜铃,再到生铁铸造的钟,再到后边用的电铃……

王校长有个心愿,他想建个乡学馆,把乡村学校所有的旧物件,陈列出来,让那些头顶白发的学生,回来看看,记住曾经的乡村学校。他还计划把学校后边山梁上那三亩荒芜了的土地,开垦出来,种瓜种豆,让城市里的老师带领他们的学生来这里上劳动课,体验田园生活,争取给红岭小学挂上城里实验小学实践基地的牌子。

聆听着王校长的讲述,往昔红岭小学欢乐的时光,一幕一幕在我脑海上演。

走出会议室,绕过花园,踩着青砖小道,我们来到了康文贤校长的坟前。坟茔被迎春花的枝条一年又一年编织得严严实实,青枝黄花,在春风里盛开。

我们默默站在坟前,向康校长鞠了三个躬,我抬头,看着泪眼婆娑的王校长,我没有了说服他的想法。

夕阳挂在天空,金灿灿的余晖洒向校园的角角落落。我和王校长漫步在夕阳里。

一年后,市实验小学实践基地的牌子,挂在了红岭小学的校门上。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程宏发是企业家,只想着办公司谋利,而王文治是校长,坚守学校不离不弃,两个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红岭小学原名灯塔小学,“灯塔”的寓意是中国共产党像灯塔一般,为人民指明了方向,给人民送来了光明。
C.第五段和第六段回顾了红岭小学的历史和康文贤校长牺牲的经过,补充了情节,有助于下文展开。
D.小说结局美好,且前文有伏笔,王校长早就有计划“争取给红岭小学挂上城里实验小学实践基地的牌子”。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的“数落”“无奈”,包含了赵老师对王校长“死心眼”的不理解,以及自己并非完全不同意的心理。
B.句子②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城市的飞速发展,写出了王校长对红岭小学重生的期待,与小说的结尾形成呼应。
C.句子③以小见大,展现了社会的进步,“半块铁犁片”说明条件艰苦,“电铃”说明教学设备已经实现电子化。
D.句子④中“我”被两位校长的精神打动,“金灿灿的余晖”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暗示了美好的结局。
3.“王校长继续说”这个段落,写出了多重的身心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
4.文中两次写到“迎春花开”的场景,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2024-04-0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树下

铁凝

项珠珠从省会调至老于的城市,做了副市长。

老于老婆说,女市长和你不是同学么。老于说是。老于女儿说,中学还是大学?老于说,中学,同班。女儿说,都说中学同学比大学同学亲。老于老婆就说,能不能跟市长说说,给咱们找两间有暖气的房。老于说,怕不好开这个口。女儿说,她不是你的中学同学么。正吃晚饭,老于盯住女儿的双手,手肿着,青一块紫一块的。女儿有数学天赋,前不久参加全省高中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拿了第二,回家后,她对老于说,她的目标是北大、清华。老于支持女儿,可他拿什么支持呢,至少他应该让女儿住在有暖气的房子里吧,至少他不该让女儿冻得攥不住笔吧。①也许真应该去找项珠珠同学,项珠珠市长

找找她又有何妨?谁让她是父母官呢,难道老于不是归她管辖的一个市民么。再说找她又不是为我老于,是为我的女儿啊,她是个人才,人才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是属于民族属于国家的,让属于民族和国家的人有好一点的居住条件又有什么不对呢?他想起前两天,深夜苦读书的女儿双脚踩在炭火盆的边沿上,炭火烤着了女儿的棉鞋。要是有暖气,女儿何至于要围着一只小小的炭盆取暖呢。②老于越想越觉得理直气壮

老于给项市长打了电话。电话里的项珠珠是很热情的,稍事寒暄,便问老于是不是有什么事找她。老于连连说着没事没事真没什么事,声音挺大就好像谁说有事谁就是诬陷了他似的。项市长说有事也没关系只要她能帮忙。这边老于仍高声坚持说没事,只是想见面聊聊。项珠珠就把家里电话、地址告诉了老于。

这晚,老于骑五十分钟自行车赶到项市长家。谈话一开始老于就觉得浑身燥热,他没有意识到,那是他穿了厚厚的棉袄、棉裤和棉鞋的缘故。在他的没有暖气的家里,他整日这样穿戴,老婆和女儿甚至整日把毛线帽扣在头上。而在项市长温暖的家中,一件薄薄的开司米就足够了,项珠珠就身穿一件薄薄的开司米圆领衫。老于一下子意识不到这些,他甚至看不见客厅里都摆列了些什么。房间阔大,地板很亮,果盘里的水果鲜美,杯中的绿茶馨香……这些和老于无关,或者,越是置身此情此景,老于便越要使自己的谈话配得上这气氛和这气氛中的女市长。他于是就谈文学。

为什么谈文学?记得有一回,几个同学在一起议论文学名著,老于说了陀思妥耶夫斯基,项珠珠连忙问道:谁?老于故作漫不经心且快而流利地又说了一遍陀氏大名,项珠珠就对他说,你能不能念慢一点?老于内心得意着,那一次的得意始终存在老于的记忆里。

如今的项珠珠对文学仍然保持着并不虚假的爱好,她很轻易地就说出了一大串当代作家的名字和他们的小说,并和老于探讨这些作家的长短、得失。老于谈着自己的见解,他发现项珠珠脸上是信服的神态。

他提到了作家的想象力。他说到新近读过的美国小说《热冰》,他称赞《热冰》的想象力,那是一个投湖死亡的少女被父亲藏进冰库永远凝固了青春的故事。老于想起了自己的女儿,想起了今晚的使命。这使他有点内疚,因为直至现在他也没能使谈话赶上正路。可难道项珠珠不该知道这个美国小说么,不该知道他老于涉猎文学范畴之广么,不该知道他生活角色的平淡和他内心世界的高贵丰富不成正比么?

他滔滔不绝着。他的话题越是宽泛,他说出房子的可能就越是狭窄;他说的人物越是高雅,他的房子问题就越是俗不可耐;他越是想说出房子,就越是说不到房子上去。他以为他是会步步逼近房子的,却不知为什么一直在朝相反的方向奔逃。他在点点滴滴、一分一寸地折磨自己枪毙自己,他同情自己又痛恨着自己,可是他必须讲,③老于差不多要声嘶力竭了

时间太晚了,有十一点了吧,他的事还没说呢,可他已经没有理由再坐下了。他站了起来,项珠珠也站了起来。以她的经验和洞察力,会猜出他是有求于她的,于是她又问老于真的没有别的事么?没有没有没有真的没有……④老于边摆手边大步向门口走,叫人觉得你若再问反而是你对他的不礼貌了

出得门来,老于推起自行车在便道上走了几步,站在一棵龙盘槐下。他一晚上都说了些什么呀!什么热冰啊莫扎特啊陈寅恪啊,他们和他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他本是带着一肚子请求从家里赶来的,他不能再将这请求原封带回家。他应该说出来,他必得说出来。他鼓动自己又朝龙盘槐靠近了一点,把这棵树想成了项珠珠,对着树说出了他那难以启齿的请求,然后骑车离开了它。

回到家,已是夜半时分。房间还亮着灯,老婆和女儿还没睡,她们在等待他带回的消息。他没有立即进屋,因为他发觉自己又把另一个难以启齿的请求带回了家来:他准备请求老婆和女儿再也别让他请求市长了。老于坚信一年后女儿肯定能考上大学离开家,那么她就会住进学校里有暖气的宿舍。剩下他和老婆两人,又有什么对付不了的事呢。

日子会好起来的。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于虽然家里穷,但女儿数学天赋好,有望考上名牌大学,他决定去求同学项珠珠市长,为女儿创造好一些的生活、学习条件。
B.老于找老同学帮忙的理由看起来很充分:当官就应该为民做主;女儿是人才;想到女儿受苦,他很心疼……
C.项珠珠工作繁忙,却依旧经常阅读文学著作,她不仅能说出很多当代作家作品的短长,还能一定程度懂得作为行家的老于的见解。
D.老于的失误在于,他和项珠珠高谈阔论了一个晚上的《热冰》、莫扎特、陈寅恪,而这些东西和他并没有什么关系。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说明,老于很难把握他与项珠珠相处的分寸,对他来说,她的身份是多重的,既是同学又是领导,他不知道如何向她开口。
B.句子②表明:老于想到很多去找项珠珠的理由,好像真是理直气壮的,其实没有一条理由站得住脚,说到底,他是心虚的。
C.句子③精彩地描画出老于的行为特征:他喜欢跟人聊高级的话题,这个滔滔不绝到近乎声嘶力竭的自己才是他本真的样子。
D.句子④话中有话:自尊心让老于不能听到项珠珠再追问自己,其实他渴望她再追问下去,只能用如此突兀的举止来掩饰自己的尴尬。
3.谈论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一细节,潜藏多重信息和意蕴,请结合上下文,加以梳理概括。
4.最后,老于对树说出了自己的请求,并相信日子会好起来。你觉得这个结尾好还是不好?请说明理由。
2024-04-0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爷爷遇见过神仙吗?

作者:一树繁花

鸡窝窝,一下子飞出了七只金凤凰,这件事轰动了乡里。

爷爷的几个儿女,个个都很有出息,成了十里八村饭后茶余津津乐道的话题。人们都在传说,爷爷遇见过神仙,沾了仙气,孩子们才这么出众。

这故事传得神灵活现,有板有眼,不由人不信。

大家都说,有一天天蒙蒙亮,爷爷就起早下地,走到我们村东头河套的乱树林边上,远远就听见一群狗在狂吠乱叫,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白眉白发白胡子老头迷路了,被狗追得乱跑。爷爷赶走了狗,救下老头,老头儿感激不尽,就留了点仙物给爷爷,保佑子孙后代出大人物……

我将信将疑,拿这事来询问爷爷,爷爷笑着说:“咄!哪有的事,净瞎胡诌……”然后又看到我充满期待的眼神,不忍拂却我的一腔热切,就寻思了一下说:“不过呀,倒真有过这么一回……”我忙搬来小板凳,专心听爷爷讲故事:

“那一年,咱们东河里发大水,把小木桥都冲垮了,这一片全是汪洋。有位先生提着行李过不去了,犯愁哩。你爸爸跟你现在一样大的年纪,成天光着屁股在河里扑腾,水性好着哩,就用咱家大木盆,凫着水,把先生和行李来回几次运了过去。先生千恩万谢,拉着我的手说:‘老哥,咱这娃儿不错,别让他成天在外顽皮了,该上学识字了,我就在河东那个学堂里教书。咱们逢上了好时代,可不能再让娃儿当睁眼瞎呀,读书才会有前程,将来用处大着呢。’先生还交代我说,‘老哥,不能再割这河边的树条子了,树割光了,这河脾气就越大,得多种树才能制服它………’”

爷爷讲到这里,赞叹道:“先生不愧是识文断字的,有见识,不然,我哪能铁了心砸锅卖铁供你爸读书,这小子还真行,当年黄榜一揭,全乡就考上他一个,是头一个飞出咱这草窝窝的金凤凰。”爷爷又指着院子东墙外那片树林子说,“这也是我照先生说的,种的树,一年一年,都成这么一大片啦。”

爷爷的房子建在村子最东头的河套边上,离浩浩荡荡的大河,只隔一个树林子的距离,里面全是各种参差不齐的杂树。只在紧靠东墙之外,有两棵特别高大的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是合抱粗的参天白杨,挺直向上,树干不枝不蔓,亭亭如伞。树上有一家喜鹊,终年在枝头喳喳叫。到了繁殖季节,爷爷院子可热闹了:白杨树头上的小喜鹊,屋檐下的小燕子,成天张着大嘴巴嗷嗷待哺,忙得他们爸妈飞来飞去一刻不息。

爷爷说:“喜鹊是报喜的吉祥鸟,跟小燕子一样要保护。那一年你小叔正是半大的浑小子,家里条件好了,却不好好念书,整天捉鸡打狗,攀屋子上树,不知啥时就盯上了咱这白杨树上的小雏鸟,亏这么粗这么高的树也爬得上去,快得像只猴子,在摇晃的树梢间掏喜鹊窝,抓小喜鹊。我登时气得拿着一根棍子就出去了,把你小叔结结实实揍了一顿……”   小叔是几兄妹当中,最小最顽皮能干的,也是后来职位最高、出息最大、最为耀眼的一只七彩凤凰。

“小叔还挨揍呀!”我吐了吐舌头,惊讶地望着爷爷。爷爷说:“那古书不是说,人不打,不成器嘛?”

“不对不对,我刚学了《三字经》,是‘玉不琢,不成器’呢。”

“反正都是一样的理,”爷爷继续说,“后来你小叔一毕业就参了军,这可正对上了他的脾性,读书不走心,摸爬滚打样样在行,每次部队练兵,准得第一,奖状喜报年年往家里送。”爷爷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爷爷家以前是三间小泥草屋,垣墙颓圮,快要坍塌了。爸爸工作以后,立马带动弟妹,给爷爷翻修了这一座宽敞明亮的大房子。房子建在一个高高的青石台上面,青砖青瓦白粉墙,隐匿于一片高高低低郁郁青青的树林之中,清晨与傍晚时分格外似有仙气笼罩。

爸爸说爷爷年纪大了,该好好享福了。可是爷爷却咋也闲不住,就连给我讲故事的时候,手里也不停地忙着活计。爷爷的手也很灵巧,我疑心是被神仙施了魔法,我眼睁睁看着几条寻常麦秸在他手里上下翻飞,一会儿就变成了一个蝈蝈笼子,或者一只小蝴蝶……我欢呼雀跃,总是在他干活的时候陪在旁边,倒个水递个东西,作爷爷的小帮手。

爷爷满意地点着头说:“家里富裕了,人也不能忘了本,还得勤俭持家呀。你不是问神仙给了咱啥仙物吗?你看看咱乡下,小麦秸子,玉米皮子,柳树条子,山草秆子,可都是宝物哩。”爷爷一边说一边用玉米皮子,替我编织一个盼望已久的小提包,我更屁颠屁颠地卖力帮忙。爷爷说:“当年你二姑在县工艺品厂工作,那带回些啥东西回来,塑料做的成品,有啥工艺?我就让她带咱编的东西回去给领导看,咳,还真有眼力,识货,卖到国外,外国人可喜欢了。咱这一带的乡亲才知道这些东西的好处呢!”后来二姑的工艺品厂,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带动乡里乡亲都有了赚钱的门路,她自己也是第一批住上县城宽敞明亮高楼大厦的人呢。

可是,爷爷究竟有没有遇到神仙?看来,他自己也说不清,他说:“这每一天村里村外,左邻右舍来来往往那么多人,哪能不遇到一两个有急难的,顺便帮人一把、救个急,尽点力,也不算啥呀,谁知道哪个就是神仙?”

显然,这回答根本不能令十里八乡的人们信服:鸡窝窝,咋能一下子飞出七只金凤凰?……大家质疑之余,就七嘴八舌讨论,有的说是住处风水好,有的说是房子建得正,还有的说那棵有喜鹊窝的白杨有灵气……总之就是爷爷幸运,沾了神仙的光,才会这么家道兴旺。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鸡窝窝,一下子飞出了七只金凤凰”中用“金凤凰”的形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爷爷的子女们很有出息,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B.乡人们疯传爷爷遇到神仙的故事,是为了批判乡人们深入骨髓的迷信落后思想,对神仙有着无限的崇拜之情。
C.文中的爷爷是一个勤劳淳朴的普通劳动人民,但他有着超越普通农民的教育理念,依据孩子们的不同性格特点进行教育。
D.文章时间跨度较大,多处用语暗含时代特征:例如“学堂”“先生”“黄榜”属于建国初,“二姑是第一批住上县城里的大楼房的人”属于改革开放初。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爷爷遇见过神仙吗?”为题,设置疑问语气,既增强了小说的神秘性,又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语言清新质朴,在口语化的语言中运用了很多乡野俚语,又具有浓郁的乡村气息。
C.小说中对白杨树的描写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上文爷爷对先生种树意见的采纳,又引出下文爷爷对调皮小叔的教育。
D.小说结尾与开头部分形成照应,富有神话色彩,从而佐证了爷爷家道兴旺就是沾了神仙的光。
3.对爷爷家道兴旺,村人们都认为是遇到了神仙,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4.小说在叙事谋篇方面很有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2024-04-0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夜色如水   

朱以撒

有几个晚上,从这个城市驾车前往另一个城市。夜色深浓起来,整个空间感觉全然不似白日了。这个时段没什么车,路就显得特别宽阔,让人的心绪放松下来。路两边的林壑由于昏暗而变得氤氲一片,如水墨落在宣纸上,渐渐晕开。暗夜使人的视觉无从施展,岭上的草木短长疏密各有不同,现在看来却是一样的迷蒙。视力被阻挡在物象之外,无从深入——除非深夜过去,晨曦到来。

晚间出门常常伴随一些情调,这不可否认。很多人了解王徽之的名士风采,是从他夜间访戴开始的。一个人在夜里醒来,想起老朋友,不顾及正下着大雪,乘船前往,船在风雪中行了一夜方至。一个人在夜里不待在家中,而执意往外走,那一定是有原因的,有的是关乎物质,有的则是情调使然。王徽之的夜行是从情调上出发的,情调往往不可理喻,却可流传。无事而有闲的人会利用夜晚这个时段,做一些非常规之事,让内心之兴,有一个去处。

有人选择晚间来访,以为这段时间对谁来说都是闲暇、充足的,可以长坐不起。正事很快说完,余下的便是道听途说的展开。白日是很有意义的——从白日的功能来说,它是人用来维持生存的时段,教书的、经商的、务农的,各行各业,不可懈怠,人们都在为生存这一意义下力,使物质财富得以创造。晚间说不上有什么意义,更多的是有情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兴趣、小爱好,尽管不足与人说,只是自己悄悄地赏玩,却是开怀之至,满足自己的兴味也只能利用夜晚这一段闲暇。可是有人来访,只好陪说陪笑,心不在焉。有几次客人有起身的动作,主人心中暗喜,谁知他又坐了下来,开启另一个话题。是不是此时主人有很重要的事要做?也不是,好像没有一件事是重要的——文士大抵如此。夜间,我常常有些小事想做,比如想趁这个夜晚研一小盅墨。很发墨的砚台,很上乘的松烟墨,慢慢地磨着,时间慢慢过去,身心越发松弛。磨一晚上墨,得一小盅墨汁,用它来写小楷,适宜之至。病夫一般地研磨似乎太浪费时间了,然而浪费的也是私人的时间——我乐意浪费一些夜晚的时间,延续渐渐远去的古风。我二十多岁的时候写信最勤,末了落款最喜欢煞有介事地写上“书于灯下”。那时我对草书的法则已经知道不少,“灯下”两个字用草书来表达,可以化为许多个点,犹如星辰散落,一封信就活起来了。我想象对方读我的信时,想到我所处山乡的夜景,孤灯如豆,寒蛩悲吟,读懂我在灯下的愁苦思绪。选择在夜里写信,一是那时时间充足,可以写得很长,其中难免有卖弄文采的脾性溢出,短话长说,多了许多闲笔。再一个就是夜晚助长了情调的延伸。那时物资匮乏,情调反而增长了,日子寡淡也能饶有兴致地把一封信写得神采飞扬,写信成了夜间自我陶醉的一种方式。很多年后,我还是会在晚间写信,却再也不在末了标明“书于灯下”。情调是游移不居的,既然走远就不必回来。

况周颐说:“人静帘垂,灯昏香直。”这是他书斋的夜间状态。古人房间的亮度大抵如此,不亮,带着昏黄。就是辛稼轩笔下的元夕,灯火也不会亮到哪里去,灯火阑珊是一种常态。古时,晚间的茶舍、酒肆、香坊、客栈,定然都是迷迷蒙蒙的古典气氛,让人看得到,又看不清楚,让视觉受囿,又让感觉延伸。来的人静静坐下来,喝一泡茶,闻一炷香。这类空间能够营造沉浸感,动作慢一点,话题轻松一点,养一养白日耗费的精神和肉身。对比之下我联想到自己的书房,晚间的灯火是不是太亮了,亮到纤毫可辨、不可逃遁,会不会把一些夜晚给予的精神上的福利驱散了?况周颐坐在昏黄的灯下,最后居然能“吾心忽莹然开朗如满月,肌骨清凉,不知斯世何世也”。如此幻境,我从未有过。

夜间的持守者往往让人赞赏。像头悬梁、锥刺股这种故事,居然作为正面例子传了下来,至于凿壁偷光、囊萤借光,当然也不值得仿效,却也让人津津乐道,只能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一个人如何心怀渴望,从而在夜间苦学。古人的志怪小说喜欢把文弱书生放在夜里,让他获得奇遇,然后铺陈细节,常常写到鸡叫时分就戛然而止。作者把白日都放过,专挑夜间来写,将许多神秘诡谲连缀起来,笔下大胆了许多,任意而为,荒唐玄乎亦无不可。夜间,书写的可能性无限,不可羁绊。蒲松龄就是写夜的好手,他说:“松落落秋萤之火,魑魅争光;逐逐野马之尘,魍魉见笑。”于是,白日里不曾出现的灵异,都会在夜间纷至沓来,纳于笔下。

每一个夜晚都如期而至,为我们享用。夜晚和夜晚是不同的,缘于人对待夜晚的不同态度。很多年前,我想通过高考改变命运,于是常常穿过整个夜,苦读无休,恨不能长夜无边。这也使夜晚的空气紧张不已,如箭在弦,随时等待发出。现在,我则常常在夜间遣兴于文字,信手翻翻一些前人的碑帖,写三两行字,或者像前面说的,有气无力地研磨一盅墨汁。显然,如今夜间的我是闲适之至的,更是远离了熬夜。

每一个穿过白日进入如水夜色的普通个体,日间的生活总是丰富而斑斓的。不过我还是喜欢夜间的朦胧恍惚。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客人有“起身的动作”时,主人“心中暗喜”,从中可看出主人其实希望客人早点离开,以便做自己想做的事。
B.作者认为在写信落款时,“灯下”二字适合用草书书写,好像“星辰散落”,表明自己当时对草书法则的理解。
C.作者在文章中引用况周颐之语,并且描述了辛弃疾词中之境,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增强了文章的文化意蕴。
D.作者将过去在夜晚备战高考的紧张和如今在夜晚遣兴的闲适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少年时期不曾享受夜晚的惋惜。
2.“我”为什么喜欢夜间的朦胧恍惚?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3.有评论认为,朱以撒的散文具有“闲散”的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本文的“闲散”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024-04-0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迎春花开

田光明

程宏发是企业家。去年,他返乡投资创办了现代综合农业开发公司,种植花木、果蔬,发展生态农业,今年,为了家乡经济发展,公司扩大规模,他又与镇政府签订了合同,征用红岭小学的校园。

程宏发手拿盖有镇政府红印的命同,来校园里准备施工,却被看守校园的校长王文治骂出了门。王文治是程宏发的启蒙老师,他骂学生理直气壮。他当了三十年的校长。

三年前,红岭小学撒了,教师们被分流,留下了空空荡荡的校园。王校长和赵守信老师自告奋勇看守校园。王校长说,有他在,谁也别想打学校的主意。无奈,程宏发请我回老家去,帮他做老校长的工作。我俩既是同学又是好朋友,我就答应了他。

那天,我踏进红岭小学的校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簇一簇的迎春花,清香扑鼻。两位老师看见我,无比激动。一番寒暄后,王校长领着我在没有了学生的校园里走着,他边走边回顾红岭小学的历史。

红岭小学原名灯塔小学,新中国成立前,由干特殊的地理位置,秀岭之上这座庙,就成了地下党组织秘密活动和联络的场所。为方便开展工作,党组织筹办了灯塔小学。地下党员康文贤任校长。他是护送一位首长,从湖北那边过来的,留在了这里。又聘请了当地两名教师,边教书,边从事革命工作。革命胜利后,康校长不愿意做官,坚持在学校任教。

王校长继续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来,我在这里上学,走进低矮的教室,课桌是土坮上架着块厚厚的木板,凳子是从家里带的。坐在教室,向屋顶观看,能看见天空的亮光。我上四年级那个深秋,绵绵的阴雨下了长达二十多天,河水猛涨,山体滑坡。那天,康校长正为我们上作文课,突然,山坡上滑下的泥石流涌向了教室西墙,靠东墙坐的同学,翻窗户逃了出去,靠西墙坐着我和三名同学,其中就有程宏发他爹,看着墙在垮塌,就傻站着,不知道逃。这时,康校长冲了过来,伸手用力把我们四个按在了木板下,让我们蜷缩着。瞬间,教师就垮塌了。在人们把我们救出来后,我和程宏发他爹受了点儿轻伤,那两名同学,一个腿骨折了,一个路膊压断了。康文贤校长被一根木料砸中了头部,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恢复高考那年,我选择了师范学校。毕业后,我就回到了红岭小学教书,未离开过。

唉!王校长说着叹着气,泪水充盈在他的眼眶,学生没了,学校也就没能保住。回家养老管孙子,我又说服不了自己,就守在学校里。

王校长和赵老师是同学。过去,赵老师是负责学校后勤的副校长,俩人在一起共事几十年。赵老师有点不乐意,但又拧不过他。

死心眼,不开窍,我看你是校长还没当够。赵老师数落着王校长,心中很无奈。

就这样,他俩住在学校里,刮风下而,都没能动摇过他们。像上班一样准时,每天打开校门,清扫卫生,修剪树木,他们还把学较教学用过的旧物件收拾起来,登记造册,一件一件,摆放在空教室里。王校长常向人们说,城市的发展像没过水坝的水,每时每刻都在向外漫延,有朝一日,也会漫延到咱这岭上,红岭小学也会重生的。

这几年,盯上校园这块地的人不少,建养殖场的,开发山庄别墅的,办化工厂的,王校长都在阻挡着。我告诉王校长,程宏发想聘请他担任企业的高级顾问,给他发工资。

我爱钱吗?听了我的话,王校长重重地甩过来一句话,我两年前就退休了,看着相处了几十年的校园,没了学生,我心里有万分不舍。二十世记八九十年代,咱这乡上大大小小的学校十四五所,学生把校园撑得满满的。这些年,村民们向外跑,生源少了,学校也就没了,秀岭上再也听不到琅琅的书声。”

赵老师打开学校会议室的门,让我进去参观。这三年,他俩走遍全乡撤掉的学校,从倒塌的校舍里搜寻来校牌、风琴、黑板、书柜等,琳琅满目,从上课下课用的半块铁犁片,到手摇的铜铃,再到生铁铸造的钟,再到后边用的电铃……

王校长有个心愿,他想建个乡学馆。把乡村学校所有的旧物件,陈列出来,让那些头顶白发的学生,回来看看,记住曾经的乡村学校。他还计划把学校后边山梁上那三亩荒芜了的土地,开垦出来,种瓜种豆,让城市里的老师带领他们的学生来这里上劳动课,体验田园生活,争取给红岭小学挂上城里实验小学实践基地的牌子。

聆听着王校长的讲述,往昔红岭小学欢乐的时光,一幕一幕在我脑海上演。

走出会议室,绕过花园,踩着青砖小道,我们来到了康文贤校长的故前。坟茔被迎春花的枝条一年又一年编织得严严实实,青枝黄花,在春风里盛开。

我们默默站在坟前,向康校长鞠了三个躬。我抬头,看着泪眼婆娑的王校长,我没有了说服他的想法。

夕阳挂在天空,金灿灿的余晖洒向校园的角角落落。我和王校长漫步在夕阳里。

一年后,市实验小学实践基地的牌子,挂在了红岭小学的校门上。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程宏发是企业家,只想着办公司谋利,面王文治是校长,坚守学校不离不弃,两个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红岭小学原名灯塔小学,“灯塔”的寓意是中国共产党像灯塔一般,为人民指明了方向,给人民送来了光明。
C.第五段和第六段回顾了红岭小学的历史和康文贤校长牺牲的经过,补充了情节,有助于下文展开。
D.小说结局美好,且前文有伏笔,王校长早就有计划“争取给红岭小学挂上城里实验小学实践基地的牌子”。
2.“王校长继续说”这个段落,写出了多重的身心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
3.文中两次写到“迎春花开”的场景,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2024-04-0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鱼雏

王宇

也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说龟潭有鱼王,通体金黄,长过五尺,重逾百斤。众人好奇,问鱼雏,鱼雏不语。某日,有黑衣人来龟潭,不言不语,不知所求。等潭边只剩他和鱼雏时,便说:求购鱼王,价钱好说。鱼雏没有搭话,张嘴,轻轻吐出一个烟圈。

五柳河在槐树岭拐了一道弯,冲出一个潭。此潭状若爬行的乌龟,故名为龟潭。龟潭少龟,多鱼。

槐树岭人爱吃鱼,却不善捕鱼。唯鱼雏显得例外,响当当的捕鱼高手。鱼雏捕鱼,不抛钩,不撒网,用手。要啥鱼抓啥鱼,要几斤就抓几斤。只要谈好价钱,鱼雏一个猛子扎进水里,半根烟的工夫,鱼雏露出半截身子,在水中滑行,如履平地。鱼雏上岸,手指插在鱼鳃里,倒钩,鱼一动不动。买鱼人撇撇嘴:死鱼,不要。鱼雏微笑,不语,手离鱼鳃,将鱼搁在草丛中,鱼活蹦乱跳,摇头摆尾。买鱼人不解,忙问其故。鱼雏燃起一支烟,慢悠悠地说:鱼大,劲大,水中不好控制。手指插进鱼鳃,捏紧,就像捂住人的口鼻,鱼就听话。买鱼人点点头,似有所悟。

鱼雏扔掉烟头,目光还在龟潭。黑衣人不急不躁,凑上来,笑,递烟,鱼雏摆手,不接。黑衣人说:一条鱼王,半套房。如何?鱼雏眯眼,蹙眉,猛吸烟,腾云驾雾。

鱼雏善捕鱼,不吃鱼,好喝茶。鱼雏在潭边用青石垒茶台,台上置一炉一壶一杯。捕鱼之余,鱼雏煮茶,手捧瓷杯,口含茶水,眼瞅潭水,看鱼儿在水面上蹦起,落下,蹦起,落下。茶凉了,不要紧。鱼雏慢腾腾地烧炉,煮水,烹茶。鱼雏喝茶,嘴刁,遇上好茶,不问贵贱,买。

鱼雏捕鱼,都在上午进行。鱼雏说,上午的鱼精气神足,肉香。鱼雏捕鱼,自立规矩,每日最多抓三条,逢年过节也不例外。

一年中秋,午后,有人来龟潭,一身汗,声色凝重:老娘病重,只想今天吃一口龟潭鲤鱼。说着,那人躬身奉上一罐茶,放在鱼雏手中。鱼雏开罐,茶香扑鼻。鱼雏暗忖,此乃百年普洱,稀罕之物。鱼雏轻轻放下茶罐,一个猛子扎进水里。那人站在潭边,自语:谁说鱼雏不会破戒?继而大笑。谁知那人笑声未收,鱼雏从水中冒出,空手,面有愠色,大步来到青石茶台前,砸炉摔壶碎杯,取茶罐奉还主人,朗声说:鱼雏此生不再喝茶。那人双手抱拳:鱼雏果然名不虚传。

鱼雏喝足茶,从兜里摸出一支烟,炉中取火,燃烟,深深吸一口,脸上顿时荡漾着小酌的陶醉,黑衣人脸色平静,就在鱼雏身边站着,张了张嘴,似乎有话,又没说。

鱼雏年少时不会水,怕水,从来不去龟潭。在槐树岭,鱼雏是出了名的淘气王,折腾起来没完没了。他把一串鞭炮挂在牛尾,点火,炮响,牛惊,狂奔,失足摔下悬崖。鱼雏他爹生气,手持擀面杖追打鱼雏,鱼雏慌不择路,一头扎进龟潭。等他爹把鱼雏拖上岸,鱼雏双目紧闭,气息全无。他爹倒提鱼雏,置于岸边陡坡,猛叩后背,只听的一声,鱼雏吐水,醒了。

至此,鱼雏不再淘气,整日坐在龟潭岸边,目光痴呆,一句话也不说。他爹急,急也没用,索性听之任之。事实上,鱼雏坐在岸边,一刻也没闲着。他看青蛙在水中前腿划水,后腿蹬水,一耸一耸的,轻松至极,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他看乌龟,乌龟蒙在水里,一动不动,淹不死,他不解;他看鱼儿两鳃一张一合,就想,要是捂住鱼鳃,鱼还会不会游。

也记不清是哪一天,鱼雏下水了。他学青蛙游泳,学乌龟憋气。日子久了,他就和青蛙一样,在水中忽上忽下,来去自如。或者,和乌龟一样,蹲在水里,看鱼儿来回穿梭。鱼雏似乎就是龟潭的主人,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只要想抓鱼,伸手便是。

鱼雏粘在躺椅上,像生了根。黑衣人沉不住气了。蹲下身,轻咳一声:一条鱼,一套房,如何?风起,云涌。鱼雏扔掉烟头,一跃而起,看潭水,沉沉地说:成交。

鱼雏入潭水,不见踪影,一层层巨浪朝潭边涌来。黑衣人吸烟,手抖,烟抖。半根烟燃过,水平静,不见鱼雏出水。黑衣人在潭边踱步,不时往潭中看。烟头落地,黑衣人轻叹一声,搓搓手,意欲离去。

天边堆起一团云,遮住太阳,隐隐有雷声传来。风大,潭水响。黑衣人转身看龟潭,鱼雏站在潭水中,怀里抱着鱼王,金光闪闪,格外惹眼。黑衣人甚喜,满脸都是笑。鱼王搁在车厢里,甩尾,车厢砰砰响。鱼雏抬头看天,一道闪电,一声惊雷。

雨来了,铺天盖地。车喘着粗气,爬行在曲折的山路上。转过一道弯儿,鱼雏站在路中间。车厢里的鱼王大嘴翕动,鱼尾摇得不再欢实。鱼雏眼睛湿润,伸出蒲扇般的大手,从车厢中抱起鱼王,发疯似的奔向龟潭。鱼王入潭水,欢快地游动,不时跃出水面回望鱼雏。鱼雏站在潭边的雨中,一动不动。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雏抓鱼不抛钩,不撒网,以手指插进鱼鳃控制大鱼,要什么鱼就抓什么鱼,凸显了他捕鱼技艺高超。
B.有人以茶请鱼雏午后捕鱼,得意于让鱼雏破戒。但当鱼雏摔壶奉还茶罐时,他也不由得赞叹起鱼雏来。
C.鱼雏开始好茶,但因百年普洱之事坏了规矩摔壶碎杯,就转而爱上了抽烟,与黑衣人交锋时抽烟频繁。
D.鱼雏入水,黑衣人在潭边等候。烟抽完,黑衣人一声轻叹,搓手准备离开,他以为鱼雏捕不到鱼王了。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鱼雏少时调皮、溺水,后来慢慢入潭、会水,成为抓鱼的一把好手,他的经历富有传奇色彩。
B.小说在叙述黑衣人和鱼雏的交谈时,善于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刻画人物的形象,场面感强。
C.鱼雏捕鱼王时,天上的云、风、隐隐的雷声,和后来的闪电、惊雷、大雨,描写出雄浑壮丽的环境。
D.小说语言颇具特色,短句较多,简洁明快。“重逾”“暗忖”等别具文言气息,文白相间,相得益彰。
3.小说结尾写鱼雏放回鱼王,有何作用?
4.小说在叙述上别具匠心,请根据全文简要分析。
2024-04-0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