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体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月白湖荡

余显斌

六月,湖里绿了一片,绿的是苇草,是荷叶,是其它水草。水草下当然有鱼,有虾。水面有菱角,青嫩嫩的,随手捞起一个,洗一洗就可以生吃,味道青鲜鲜的。水下呢,还有嫩嫩的藕。这儿的湖泥很软,提一根荷梗,轻轻地扯起来,就带出一根藕来,白嫩嫩的。用水一洗,吃上一口,满嘴都是莲藕的香味。

棒子捞了几个菱角,还有几个嫩藕,不是自己吃,是给小王叔叔的。

每次等待小王叔叔时,棒子都会这么做。等到芦苇那边传来两声鸟鸣,小王叔叔就会出现,来时,骑着匹大白马。小王叔叔吃着菱角,还有嫩藕。棒子就跑过去,羡慕地摸着大白马的鬃毛。

小王叔叔笑道,想骑?棒子点点头,当然。

小王叔叔就老气横秋地说,小鬼,太矮了,脑袋高过马背时,才能骑。

棒子噘着嘴,暗地里和白马比比,头刚刚挨着马背。

他想,再过一年就高过马背了,就可以骑了。

可是,离开后,小王叔叔却再没有来过。那天,棒子撑着一只小划子,藏在苇草里,等着小王叔叔送信来。没有等到,几声鸟鸣后,他等来的是一个陌生人,是张叔叔。棒子忙问,小王叔叔呢?

张叔叔红了眼圈,轻声告诉他,小王叔叔遭遇了小鬼子,牺牲了。

棒子眼睛顿时模糊了,远处的天,近处的水,还有苇草、荷叶、荷花,都一片朦胧。他喃喃地道,怎么会?小王叔叔有大白马,又高又大,跑起来飞快。

张叔叔叹息,小鬼子的东洋马比新四军的马更高更大,跑起来比小王叔叔的大白马快多了。

棒子咬着牙,狠狠地道,东洋马,真可恨!张叔叔也点点头咬着牙说,我们要报仇。

报仇的机会就在眼前。原来,张叔叔这次来,是传达上级命令的,最近,一支新四军骑兵营要经过这儿,准备和湖东新四军二团会合,端掉小鬼子的碉堡。张叔叔告诉棒子,骑兵营来时,希望棒子能给带路。

棒子高兴极了,说声是。

张叔叔拍拍棒子的肩膀叮嘱,小鬼,注意安全啊。

棒子点点头,送走了张叔叔,撑着小划子,出没在密密的苇丛里,等着骑兵营的到来。

骑兵营来时是在一个晚上。①月光水亮亮的一片,笼罩着湖面。湖面浮荡着淡蓝的雾,苇草和荷叶在雾里如淡墨画的一般,朦朦胧胧的。

张叔叔带头,将骑兵营长介绍给棒子。

骑兵营长笑着夸棒子是好样的。

棒子很高兴,看看这匹骏马,又摸摸那匹。骑兵营长开玩笑说,没骑过吧?棒子使劲地点头,傻乎乎的样子,逗得骑兵营长笑了,张叔叔也笑了。

湖里芦苇丛中隐藏着一条暗道,在湖中间,有新四军的监察哨把守着,有可疑人经过,监察哨马上鸣枪报警,对岸的新四军二团听到枪声,立即做好战斗准备。因此,鬼子几次来袭,都大败而归。

棒子当然能带人顺利通过,因为棒子是新四军的通讯员啊。

他手一挥,带着骑兵营出发了。

已经是后半夜了,湖上月光变得更亮更白。苇草深处,不时传来露珠滴落声,还有的一响,是青蛙跳水的声音。棒子带着部队,静静地走着,沿着那条路走着,新四军监察哨看见了,没有阻拦。棒子带着骑兵营走到一处湖湾处,将两根手指插入嘴里,地吹响一声口哨。在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时,他已抱着身边的张叔叔,噗通跳入湖水深处的苇草丛里。

湖里的月光顿时碎了。枪声响起,打破湖面的寂静。

骑兵营士兵一个个在枪声中倒下,不一会儿,全被消灭。

新四军战士划着水,从苇丛里浮出来打扫战场,同时寻找着棒子。一片荷叶下,一个声音道,在这儿呢。随着声音,棒子浮出水面,拖着肚子已经灌满水的张叔叔。

张叔叔不是什么通讯员,是日军间谍大木三郎。

大木三郎一直想破获新四军的交通线,就悄悄盯上了小王叔叔,摸清一切后,他枪杀了小王叔叔。然后,自己扮成通讯员,哄骗棒子,准备带着日军特种部队,假扮做新四军骑兵营,将湖东新四军一举歼灭。

他最终自投罗网,却弄不清自己究竟在哪儿露了马脚。

棒子得意地说,是你自己吐露了真相的。

棒子说,大木三郎曾告诉自己,东洋马比小王叔叔的大白马高大。当骑兵营出现时,自己走过去,站在马旁暗暗一比,那些马都高过了自己的脑袋,而大白马和自己脑袋齐平。他终于清楚,他遭遇了日军。因此,发出信号,让提前防备着的新四军出击。

大木三郎一听,傻了眼。

棒子随着新四军战士押着垂头丧气的大木三郎,迅速消失在月光下的苇丛中。③月光慢慢变淡了,照着湖面。苇丛里有只小划子,如一牙月亮,一晃一晃的。

(选自《小小说月刊》)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湖里绿了一片”“水草下当然有鱼,有虾”,展现了一幅优美的六月湖荡图,暗示这里的人们生活安定,衣食富足。
B.棒子捞菱角和嫩藕给小王叔叔吃,当听说小王叔叔牺牲的消息时,棒子眼睛顿时模糊了,说明他和小王叔叔感情深厚。
C.“老气横秋”一词表现了小王叔叔和棒子互动时的温馨画面,也体现出小王叔叔对棒子的宠溺和爱护。
D.面对敌人的不怀好意,棒子不动声色,不打草惊蛇,而是诱敌深入,一网打尽。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描写湖荡的风光和物产,展现自然环境和人物生活,为小说增添了诗情画意,也为情节发展做了铺垫。
B.“苇丛里有只小划子,如一牙月亮,一晃一晃的”,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画面感十足,引发读者思考。
C.小说的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增强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D.小说的语言清新自然,如写月下苇草深处的露珠滴落声、青蛙跳水声,目的是突出夜晚的湖荡也很热闹。
3.小说中多次写到“月光”,请分别指出文中三个画线句的作用。
4.小说最后才揭开张叔叔的真实身份,他“不是什么通讯员,是日军间谍大木三郎”。但前文已有多处细节予以暗示。请找出相关细节。
2024-04-0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炕上家国

梁 衡

我在《光明日报》当驻站记者时跑的还是乡村。①北方的村庄孰能无炕?新闻就在炕头上。虽然《光明日报》以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以高端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但我的这些炕头新闻仍然敢与都市新闻一拼头条。

一九九三年七月我到山西岢岚县保护区采访,回来时遇大雨。进招待所后衣服拧一把水就放在炉子上去烤,再往灶膛里加一把火,人就直接钻到炕上的被子里了。两个县委通讯员也陪我说话,不知怎么就说到农村教育上去了。说现在的教材是为考大学设计,而农民子弟考大学很难。县委认为应改革现行农村教材和教学体制。我一听,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

在炕头披着被子就着炕桌,让他们继续说,随即整理成一份“群众来信”内参稿,立即发报社。一个月后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我回报社值班。一天中午,报社教育部的朱主任突然推门进来,高喊:“今天咱们报纸可露脸了!上午全国教育会议闭幕,请万里副总理到会讲话。他说,我就不讲了,这里有一份《光明日报》的群众来信,我念一下,这就是我的意见。”万里念的正是我写的那个内参。第二天,内参公开登上头条。有谁能想到,那稿子来自一条山中雨后的热炕头上。小炕头直接连着大会堂。

中国的改革开放新时期是从农村开始的,风起青萍之末,春江水暖“炕”先知。改革大潮,“炕上窥变”可见一斑。

一九八〇年我到山西五台山下忻州的一个小村子里去采访。这里出了一个奇人叫岳安林。他考上了清华大学,因为出身不好又被退回到村里。但岳很淡定,回乡之后居然静心研究农村科技。有点像左宗棠落第还乡后再不读经书,而修农、水、地理、军事等实用之学。等到乡村经济的旧体制稍有松动,他就承包了公社养猪场,一年扭亏,并创造了一套科学饲养法,用华罗庚优选法设计饲养流程。我是在猪场的大炕上采访他的。共三间房三个大炕,一间他住,炕上堆满了饲料麻袋和书本;一间炕头上烧一口大锅,兼做粉房;一间火炕的温度严加控制来做菌苗实验。我惊喜于这个“深山藏古寺”和“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发现。在这个猪场的土炕上住了几天,写了一篇《一个养猪专家的故事》,见报后收到五千多封来信。岳随即办了一个炕头养猪培训班,一下轰动全国。这篇稿也获得当年全国好新闻奖。

还有一位更神奇。这个县有个八角村,一个农民在六十五岁那年组织了七个平均年龄已经七十一岁的老汉,进山栽树。十六年,这七个老人共打起了三十六座土坝,绿化了八条沟。说到水土保持,我们立即会想起那些大水库、国家防护林,而在这里我真切地看到他们手植的绿柳白杨已经淤积了两米多高的泥沙。近几十年来黄河下排的泥沙量已经减少了一半。有谁想到其中还有几个乡村野老之功呢。

最感人的还不是数字,而是在他炕头的一席谈话。那天我们盘腿坐在正房的土炕上聊天。他说:“我就是栽树的命,老伴走了,女儿接我进城,我不去。”一边又用烟杆敲着墙说:“我的棺材已经备好,就摆在隔壁的炕上,哪一天树栽不动了,躺进去就是。”我大惊,这等以命相许的故事,只有在战场上才会有。②历史上左宗棠收复新疆,曾带棺西行。可现在,我却在一个普通农家的炕头上,听着这位八十一岁老农以烟杆敲墙说棺材,笑谈生与死。谁说农村炕头上尽是些老婆娃娃、芝麻绿豆的事儿,且听一个劳动者怎样谈生命的价值。老人姓高名富,我建议县里为他和这个群体立一块碑,并当即为报纸写了一稿《青山不老》。

等到我退休之后,再不为记者的使命所累,而因文学采风做乡间自由行时,仍见炕生情。在陕北旅行,几乎每一个炕头上都有动人的故事。在佳县窑洞里的一个土炕上,毛泽东深夜工作,饿急了,只好拿红枣充饥。第二天,警卫员收拾房间,只见地上满是枣核和烟头,而炕桌上却有一篇新写就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西北坡村的小土炕更是神奇,毛泽东从这个炕头上发出了190封电报,指挥了三大战役。当时的五大领袖:毛、周、朱、刘、任,全是南方人。他们小时也都未睡过土炕。然自南方兵败之后长征北上,转危为安,节节胜利,盖因睡土炕而接地气乎?神奇的土炕,③真是“既能下得厨房,又能上得庙堂”,小戏、大戏都能唱

有一年我到青海湖边采访王洛宾的旧事。高原气候寒冷,虽是盛夏仍然要烧炕,我是盘腿坐在土坑上完成采访的。当年王洛宾就是因为在一个车马店的土炕上,看着灶口的火光,听着老板娘美妙的歌声,一念心动留下来采风,才有了那首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我盘腿在炕,口问笔录耳听,面前的尕妹子唱着一首又一首的“花儿”,好像泉水淙淙,永远也淌不完。

外面微风过野,雨声潇潇,你不能不承认这大炕就是一张生发艺术的温床。我又想起民歌里许多与炕有关的唱词:“烟锅锅点灯半炕炕明,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穷。”而李季、贺敬之这些大诗人更是直接从土炕上走出来的。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交代《光明日报》的性质,突出了“我”的炕头新闻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在下文的新闻事件中也不断被证实。
B.万里副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念“我”的稿子,体现了他对“小炕头”的关注及对改革农村教材和教学体制的重视。
C.岳安林三间房里有三个大炕,土炕之上的书本及菌苗实验使这里具有了浓厚的科学氛围,这也是“深山藏古寺”的言外之意。
D.王洛宾因在土炕上听到美妙歌声决定留下采风而成就名曲,许多民歌唱词也与土炕有关,体现出土炕既连接人们的生活,也是生发艺术的温床。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用反问的方式,说明北方农村“炕”的普遍性,为下文突出炕的重要作用作了铺垫。
B.句子②中的“左宗棠”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以岳安林、高富与朝廷大员类比,丰富了文章内容。
C.句子③写“土炕”既关系着普通百姓,又连接着人民领袖,从而突出了土炕“神奇”的特点。
D.句子④是环境描写,营造了凄冷的氛围,衬托出炕的温暖以及“大炕”所孕育出的艺术气息。
3.文中列举了“我”所见到的两个“奇人”,他们分别“奇”在何处?请简要分析。
4.梁衡在《穿行在新闻、文学与政治之间》中说:“写文章,切入点要新颖独特,与众不同,一定要抓住国家、民族、社会这条主线,并把责任感融入其中,才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4-04-0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春季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肥皂(节选)

鲁迅

学程!四铭记起了一件事似的,忽而拖长了声音叫。

不一会,学程已站在四铭和四太太面前了,只穿短衣,肥胖的圆脸上亮晶晶的流着油汗。你在做什么?怎么爹叫也不听见?四太太谴责的说。

我刚在练八卦拳……。他立即转身向了四铭,笔挺的站着,看着他,意思是问他什么事。学程,我就要问你:‘恶毒妇’是什么?

恶毒妇’?……那是,‘很凶的女人’罢?……

胡说!胡闹!四铭忽而怒得可观。我是‘女人’么!?

学程吓得倒退了两步,站得更挺了。他虽然有时觉得他走路很像上台的老生,却从没有将他当作女人看待,他知道自己答的很错了。

‘恶毒妇’是‘很凶的女人’,我倒不懂,得来请教你?——这不是中国话,是鬼子话,我对你说。这是什么意思,你懂么?

我,……我不懂。学程更加局促起来。

嚇,我白化钱送你进学堂,连这一点也不懂。亏煞你的学堂还夸什么‘口耳并重’,倒教得什么也没有。说这鬼话的人至多不过十四五岁,比你还小些呢,已经叽嘰咕咕的能说了,你却连意思也说不出,还有这脸说‘我不懂’!——现在就给我去查出来!

学程在喉咙底里答应了一声,恭恭敬敬的退出去了。

这真叫作不成样子,过了一会,四铭又慷慨的说,现在的学生是。其实,在光绪年间,我就是最提倡开学堂的,可万料不到学堂的流弊竟至于如此之大:什么解放咧,自由咧,没有实学,只会胡闹。学程呢,为他化了的钱也不少了,都白化。好容易给他进了中西折中的学堂,英文又专是‘口耳并重’的,你以为这该好了罢,哼,可是读了一年,连‘恶毒妇’也不懂,大约仍然是念死书。吓,什么学堂,造就了些什么?我简直说:应该统统关掉!

对咧,真不如统统关掉的好。四太太糊着纸锭,同情的说。

秀儿她们也不必进什么学堂了。‘女孩子,念什么书?’九公公先前这样说,反对女学的时候,我还攻击他呢;可是现在看起来,究竟是老年人的话对。你想,女人一阵一阵的在街上走,已经很不雅观的了,她们却还要剪头发。我最恨的就是那些剪了头发的女学生,我简直说,军人土匪倒还情有可原,搅乱天下的就是她们,应该很严的办一办……。

对咧,男人都像了和尚还不够,女人又来学尼姑了。”“学程!

学程正捧着一本小而且厚的金边书快步进来。便呈给四铭,指着一处说:这倒有点像。这个……。

四铭接来看时,知道是字典,但文字非常小,又是横行的。他眉头一皱,擎向窗口,细着眼睛,就学程所指的一行念过去:

““第十八世纪创立之共济讲社之称’。——唔,不对。——这声音是怎么念的?他指着前面的鬼子字,问。

恶特拂罗斯(Oddfellows)。

不对,不对,不是这个。四铭又忽而愤怒起来了。

我对你说:那是一句坏话,骂人的话,骂我这样的人的。懂了么?查去!

学程看了他几眼,没有动。

这是什么闷胡卢,没头没脑的?你也先得说说清,教他好用心的查去。她看见学程为难,觉得可怜,便排解而且不满似的说。

就是我在大街上广润祥买肥皂的时候,四铭呼出了一口气,向她转过脸去,说。店里又有三个学生在那里买东西。我呢,从他们看起来,自然也怕太噜苏一点了罢。我一气看了六七样,都要四角多,没有买;看一角一块的,又太坏,没有什么香。我想,不如中通的好,便挑定了那绿的一块,两角四分。伙计本来是势利鬼,眼睛生在额角上的,早就摄着狗嘴的了;可恨那学生这坏小子又都挤眉弄眼的说着鬼话笑。后来,我要打开来看一看才付钱:洋纸包着,怎么断得定货色的好坏呢。谁知道那势利鬼不但不依,还蛮不讲理,说了许多可恶的废话;坏小子们又附和着说笑。那一句是顶小的一个说的,而且眼睛看着我,他们就都笑起来了:可见一定是一句坏话。他于是转脸对着学程道,你只要在‘坏话类’里去查去!

学程在喉咙底里答应了一声,恭恭敬敬的退去了。

他们还嚷什么‘新文化新文化’,‘化’到这样了,还不够?他两眼钉着屋梁,尽自说下去。学生也没有道德,社会上也没有道德,再不想点法子来挽救,中国这才真个要亡了。——你想,那多么可叹?……

她不等说话,便慢慢地站起来,走到厨下去。昏黄只显得浓密,已经是晚饭时候了。

四铭也站起身,走出院子去。天色比屋子里还明亮,学程就在墙角落上练习八卦拳:这是他的庭训。他赞许似的微微点一点头,便反背着两手在空院子里来回的踱方步。不多久,那惟一的盆景万年青的阔叶又已消失在昏暗中,破絮一般的白云间闪出星点,黑夜就从此开头。四铭当这时候,便也不由的感奋起来,仿佛就要大有所为,与周围的坏学生以及恶社会宣战。他意气渐渐勇猛,脚步愈跨愈大,布鞋底声也愈走愈响,吓得早已睡在笼子里的母鸡和小鸡也都唧唧足足的叫起来了。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铭因为儿子不懂“恶毒妇”的意思,就否定整个新式学堂,认为应该统统关掉,其无知浅薄和守旧可见一斑。
B.四铭买肥皂时大骂别人“撅着狗嘴”“挤眉弄眼”,其实跟他自己浑身充满戾气有关,暗示了他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C.小说塑造学程的形象,正是对四铭之类封建大家长的一种批判,绝对的父权压抑了孩子的天赋和个性,引人深思。
D.四太太处处附和四铭,表现了封建女性对男子的依附态度,但她最后沉默着走开,鲜明传达了女性的觉醒和反抗。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程的语言中多有省略号,用以表达语义停顿,或者断续不连贯,充分塑造了学程胆小怯懦的形象,细致入微。
B.文末的环境描写颇有深意,万年青的阔叶消失,暗含了几千年封建思想枷锁已经被破除,星点代表着新希望的诞生。
C.小说运用了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多种描写方式,着力于塑造人物形象,借此来表达深沉的意旨。
D.小说看似一场喜剧,实则是悲剧。四铭等封建卫道士顽固自大,阻碍新时代的步伐。学程却引发我们对新一代的担忧。
3.四铭这个人物形象颇有讽刺意味,小说是如何来表现这一点的?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4.《肥皂》写作之时,正值“五四”落潮期。出于对新文化运动的仇恨,文化战线上的封建守旧势力掀起了一阵阵封建复古主义逆流。鲁迅对封建复古主义逆流予以有力回击。请就四铭这一人物形象对小说中的封建复古主义逆流的表现进行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流光似水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圣诞节一到,孩子们又提出了买一条手划艇的要求。

行,爸爸说,等咱们回到卡塔赫就买。

但九岁的托托和七岁的乔尔比父母想象的执拗得多。

不,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现在就要,在这儿就要。

可是,妈妈开口了,要想在这儿航海,你们只能打开浴室喷头放水了。

她和丈夫的话都没有错。他们在西印度卡塔吉娜的家有个带海湾船坞的院子,还有一个可容两艘大游艇的棚舍。而在马德里,他们全家挤在卡斯特拉纳街47号的五楼公寓里。可是他俩曾经答应孩子们,如果他们得了全班第一,就送他们一艘有六分仪和罗盘针的划艇,孩子们做到了。于是爸爸把这些都买来,那是一艘漂亮的铝艇,吃水线有一道金色条纹。

小艇在车库里。午饭时爸爸说,问题是车库也没多大地方了,而且没法拿上来,走电梯或者楼梯都不行。

可是第二个礼拜六下午,孩子们请同学帮忙把小艇搬上楼梯,好不容易才搬到女佣房。

爸爸说:恭喜!现在呢?

男孩子们说:没怎么样啊,我们只是要把小艇搁在房间里,现在已经放进来啦。

又一个礼拜三,爸爸妈妈照例看电影去了。孩子们成了家里的大王兼主子,他们关上门窗,打破客厅里一个亮着的灯泡。一股清凉如水的金光流泻出来,他们任由它流到近三尺深,于是关掉电门,拿出划艇,就在屋内的小岛之间随意航行。

这次神奇的冒险是我参加一期家用品诗歌研讨会,说了几句玩笑话的结果。托托问我为什么一碰开关灯就会亮,我没有勇气多思考。光就像水,你一扭开龙头,它就出来了。我说。

于是他们每礼拜三晚上继续行船,学习使用六分仪和罗盘针,等他们的父母看完电影回家,总发现他们在干干的陆地睡得像天使。几个月后,他们渴望走更远,就要求全套的潜水装,包括面具鳍状肢、氧气和压缩空气枪。

父亲说:你们把一艘不能用的划艇放在女佣房间已经够糟了。现在你们还要潜水装备,岂不更糟糕。

如果我们第一学期赢得金栀子花奖呢?乔尔说。

他们的母亲惶然说,不,已经够了。

他们的父亲责备她太强硬。

她说,这两个孩子该尽本分的时候,连根钉子都赢不到。可是为了得到他们要的东西,他们什么奖都拿得到,连老师的职位都能抢到手。

最后父母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可是到七月,托托和乔尔各获得一个金栀子花奖,且获得校长公开表扬。那天下午,他们没有再开口,就在卧室里发现两套未拆封的潜水用具。于是下一个礼拜三,他们的父母在电影院观赏《巴黎最后探戈》的时候,他们把公寓注满了深约两寻(约十二尺)的金光,像温驯的鲨鱼在床铺等家具底下潜游,从光流底部打捞出不少几年来迷失在黑暗里的东西。

在年终颁奖大会上,两兄弟被赞誉为全校典范,获颁杰出奖状。这次他们用不着开口,父母主动问他们要什么。他们非常讲理,只要求在家开个宴会招待同班同学。

下一个礼拜三,他们的父母正在观赏《阿尔及尔战役》时,卡斯特拉纳街的行人都看见一道光瀑从一幢树影掩映的旧楼流泻下来,溢出阳台,一股一股沿着房屋正面倾注而下,呈金色洪流急奔下大道,一路照亮了市区,直亮到瓜达拉巴。

救火队为应付这个紧急状况,撞开五楼的门,发现公寓满是金光,一直淹到天花板。豹皮沙发和安乐椅在吧台流出的酒瓶和大钢琴间高高低低漂浮着,钢琴上的马尼拉罩巾载浮载沉,像一条金黄色的软骨鱼不停地扇动。家用品诗意盎然,自己长了翅膀在厨房的天空飞翔。孩子们跳舞用的军乐队乐器,在母亲水族箱里游出来的彩色鱼儿间漂来漂去,那些鱼是浩瀚的金光沼泽里惟一活生生而且快快乐乐的动物。每个人的牙刷、爸爸的计生品和妈妈的面霜及备用假牙都浮在浴室里;主卧室流出来的电视机则侧浮着,画面上还在播午夜电影的最后一段情节。

大厅那一头,托托戴着潜水面具和仅够抵达港口的氧气,坐在船尾,随浪潮摆动,手握紧双桨,正在找灯塔;乔尔浮在船头,还在用六分仪寻找北极星;满屋子漂浮的是他们的三十七个同学,有的正在窥视天竺葵盆栽,有的正在唱改了歌词来嘲弄校长的校歌,有的正从爸爸的酒瓶偷喝一杯白兰地酒,就这样化为永恒。他们同时扭开太多灯,公寓泛滥成灾,医院传教士圣茱丽安纪念小学的整整两个班学生遂淹死在卡斯特拉街47号五楼——在西班牙的马德里,一个夏天像火烧、冬风冷如冰、没有海洋也没有河流、内陆根性的居民永远学不会光海航行术的遥远城市。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看似扎根于凡俗生活的截面,但通过“又”这个字暗示背景情境,提示此前孩子们已提过类似要求,表明其对划艇的执着。
B.兄弟俩天真顽皮、富有想象力和行动力,他们利用父母不在家的时间进行了三次光海航行,表明他们向往追逐自由诗意的生活。
C.爸爸妈妈定期会去看电影,暗示父母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从买皮划艇的事件中也可以看出他们愿意给予孩子一定程度的自由。
D.孩子得到全班第一名,后来又获得“金栀子花奖”,直接地表现了孩子们好学进取,也直接表现了父亲教育得好。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拜三”形成了一个循环的叙事结构,隐喻一个摆脱一切世俗束缚与标准的自由时空,这段时间刚好是父母为给孩子自由而去看电影的时间。
B.皮划艇和潜水装备具有象征性,它隐喻在世俗标准下无用的某种追求,在这一点上,本文和庄子的《五石之瓠》有异曲同工之处。
C.小说具体写了三次奇航,一次比一次离奇,最后一次奇航,把小说推向高潮,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D.小说结尾交待淹死学生的种种信息,如学校完整的名称,学生的数量,以及具体的地点,采用了长句叙述,给读者一种庄严肃穆之感。
3.马尔克斯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曾宣称:“在我的小说里,没有任何一行字不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的。”结合这句话,从“魔幻”与“现实”的关系角度简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4.有人说这是一个悲剧,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结合小说结尾谈谈你的看法。
2024-04-0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北风刮了一夜

齐延中

黄豆岭的冬天,脾气不好,尖酸刻薄。 虽然没有落雪,但冷得透骨。

老槐树上的高音喇叭正在广播,村支书像羊啃了臭椿叶子一样,吭哧地播道:上级通知,上级通知,这两天会有一股西伯利亚冷空气抵达,老少爷们儿注意了啊。

遥不可及的西伯利亚竟然与黄豆岭扯上关系,这让黄豆岭的村民们匪夷所思。村里人惊叹,敢情这刮了几辈子的西北风,竟然是从那里刮来的。后来大伙一致认为,为了黄豆岭这个偏僻的小地方,实在没有这个必要。看法归看法,丝毫不能阻止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往这刮。

风从村子西北一波又一波涌来,起初只是一小缕,一阵风,见村子的狗都不叫唤一声,就放心大胆地蹿进来。那时候,狗也困得要命,毕竟小河边草垛后,你追我赶地跑了一天,也累了。

风就这样打个呼哨,从村子西北角长驱直入,席卷了全村。经过三结巴家时,还顺便把他家大瓦房后沿的瓦片扯下三四片。

三结巴是个鱼贩子,买卖做得好,这两年赚了不少钱。 有了钱就盖房子,他的房子是全村第一户用砖瓦盖的,高出东邻黑碗儿家一个檐头,为此黑碗儿跟他翻了脸。

风还把村子西北面那几户家里的气味刮到了村东南面,把东南面住户的气味刮到了村外。这些气味乱七八糟,有小雪家的玉米粥味,有三结巴家的咸鱼味,有光棍子老董窗户外的尿桶味,有痨病客三老汉用瓦罐熬的草药味,也有广顺牲口棚里的粪水味。不过,最多的还应该是老黄家兄弟三个豆腐坊的豆浆味。这些味道本来在各家屋里荡漾,温润着各家的人和物,互不相干,却被一夜西北风,从土墙上的裂缝里,从戳破的窗棂间刮了出来,灰头土脸地混在一起,吹出村子,成了流浪的风。谁也不知道这些风如果被夜行的路人闻到,能否分辨出哪一股是来自黄豆岭的哪户人家。

同时刮走的,还有各家各户生火做饭的热量。光棍老董的晚饭通常是一碗水,馏块黄玉米饼子,炕上自然不暖,一阵风就冻透了屋子;贾鲜英的屋里火力足,没什么大碍;②三老汉弓起身子蹲在炕上,努力地将脖子伸向窗外透气,胸腔里呜呜得像一架破旧的风箱;村里史三儿媳将要过门,这两天忙着蒸馍蒸肉,锅底下没断过柴火,烙得儿子史四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黄老三家正在烧豆腐汁子,滚滚白气从他家灶房门口涌了出来。

毕竟村子小,盛不下那么多风。挤不进村里的大多数风,就在收完庄稼的田野里乱蹿一气。黄豆岭人厚道,秋收时,不会把地里打扫得一干二净,哪块地头地梢都会故意留下三四穗玉米,半垄黄豆秸,半截子高粱,几个地瓜,这些是给田野上的兔子、老鼠、喜鹊、刺猬、狐狸、麻雀准备的。老辈人立村之前,这片土地是这些小动物的领地,后来,是我们占了它们的地盘,就算是交地租吧。本来是合情合理的事情,谁知让不讲究的西北风,一夜就把田野收拾个精光,连村里懒汉大燎壶家那块懒得收割的瘪谷子也没放过。

田野空了,本来留给老鼠、兔子、刺猬的粮食刮进土里,掉进沟里,丢失了一大半。这就预示着它们今冬要半饥半饱地过日子,实在熬不过去,就得拖儿带女地进村觅食、寻活路。③到那时候,不知谁家的粮仓,又要遭殃。

次日,早起拾狗屎的炳坤爷,斜挎着粪篮子,抄着手,缩着脖子,慢吞吞地走出来,边走边骂,刮得狗都不出来了。

炳坤爷家境富足,家中的田产和冒尖的粮仓,是几辈人从牙缝里省出来的。他是全村第一个开门的人。出门从不空手,不是挎个烂筐头,就是半截子牛缰绳,回来更不空手,一筐草料,一捆柴火,实在没东西带,石头蛋子也得捎两块回来,铺天井。按村里二晃荡的话讲,不捡点便宜就是吃亏。炳坤爷的习惯,是他爹一烟袋锅子敲出来的。炳坤爷小时候,喝水喝半杯洒半杯,他爹一烟锅敲在脑门上,骂,茄子有把儿,水也有把儿吗?

还有些心高气傲的风,不屑于在地上折腾,就跑到天上刮。白天,天空上懒散地飘着几朵云彩,一直在村子上空游荡。自打八月十五就有,让村子里的炊烟喂熟了,轻易不离开,有时顶多飘到东岭,再或者飘到西岭。有风来的时候,无非是换个姿势,或坐或躺,这一堆,那一堆。村里人也都习惯头顶上那几片云了,就像习惯夏天出门顶着草帽,干活回家洗把脸一样。

清晨,蒜锤子披衣出门。大地铺满了白霜,蒜锤子打了一个冷战。抬头望天,天上干干净净,哪里还有那几片云彩的影子了,蒜锤子大惊失色,他急切地想把这个消息告诉所有人。于是他跌跌撞撞地奔跑在大街上,见人就拉住对方,托起他的下巴,让他看空荡荡的天空,并告知,④长在村子上空的云彩飞走了。

这时候,刮了一夜的西北风已经停歇,太阳已一丈多高,阳光懒散地照在了大地上。

这个冬天,屋檐下的冰凌二尺多长,一直挂到来年二月。卖豆腐的老黄,出门吆喝半条街,差点冻成冰疙瘩。蒜锤子用胶皮带做了一副弹弓,没事就朝大喇叭瞄,为此挨了村支书不少踹。蒜锤子跑老远后,对着村支书的背影喊,谁让它把西伯利亚的什么气招惹来的。

其实,西伯利亚冷空气只是个幌子,它与黄豆岭的寒冬无关。

(选自《参花〈中〉》2023 年 10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豆岭的村民认为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往这偏僻的地方刮,实在没必要,此处写村民的看法意在突出黄豆岭村的落后和封闭。
B.文章写风的凶猛,写了村内,如“从土墙上的裂缝里,从戳破的窗棂间刮了出来”,也写了村外,如“把田野收拾个精光”。
C.炳坤爷家有良好的家风,“茄子有把儿,水也有把儿吗”充满了训斥意味,教育了炳坤爷,让炳坤爷成为会过日子的人。
D.为了表现黄豆岭冬天的寒冷,文章详细描绘了西北风,还简要提到了屋檐下的冰凌,对它们的描写,突出了冬天的酷寒。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①表达了对黄豆岭冬天的态度,为下文写西北风带来令人难受的寒气奠定基础。
B.句②中“弓起身子”“一架破旧的风箱”传神地写出了三老汉虚弱不堪的身体状态。
C.句③中“遭殃”一词表现了村民们对小动物们只能进村觅食致使粮食受损的无奈。
D.句④用语新颖,富有想象力,“长在”赋予云彩生命力,“飞走”侧重突出云彩的灵动。
3.文章叙述了黄豆岭村民的日常生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村民们什么样的生活状态?请简要概括。
4.文章主要是展现黄豆岭的村风村貌,却花费笔墨描写了西北风,写西北风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024-04-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优质高中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三皮

三窝村的人发觉月光不见了。

最新发觉月光不见的人是渔夫。渔夫每天早出晚归,天还没有亮,他就乘着月光摇着小船出海,天一落黑,他就会蹬着月光回家。回家之前,他会把月光牢牢地缠在小船上。

这天早上,渔夫像往常一样,天还没有亮就出门了。渔夫发现到码头的路黑乎乎的,一点儿光亮也没有。渔夫倒不是很在意。这条路他走过上万遍,就算没有月光,他也一样可以稳稳当当地走到码头。这条路的任何起伏,哪怕一个拇指大小的坑洼,就像大海里的每一条鱼,渔夫都心中有数。

天落黑时,渔夫回到了码头。渔夫抬头仰望星空,没有看见月光,月亮连影子也没有。渔夫这才慌了。

渔夫惊慌失措地跑到了族长家,一路上连跌了好几跤,但渔夫完全顾不上疼痛。渔夫把族长的木门擂得像战鼓,族长极不情愿地开了门,嘟囔着把渔夫让进了屋里。族长有早睡的习惯,一旦睡下,就不喜欢他人打扰。但也有例外,比如月光不见了这般大事,族长也就不会去责怪渔夫。

族长让渔夫好好回忆一下,月光是何时不见的。渔夫挤破脑袋想了又想,实在想不出来。渔夫只是记得,他前天晚上回到码头时,他着实把月光牢牢地和小船缠在了一起。早上他到码头时,小船还在,绳索也还在,只是月光不见了。渔夫补充说,应该是早上出门时,月光就不见了。

族长持着山羊胡子思考了一会儿,说这样的事情也不是没有过,他就听他爷爷说过,在很久以前,月光也走丢过一次。但月光是怎么找回来的,他爷爷并没有告诉他。族长还说,有一种可能是月光烦腻了这种日子,自己躲了起来,还有一种可能是月亮被天狗吞掉了。如果是第一种可能,那倒不用着急,月光也就和大伙儿躲个猫猫,大伙儿也不用找它,等它自觉得无趣了,自然就会出来。但是如果是第二种可能,那麻烦就大了。

听族长这么一说,渔夫就更慌了。要是月光真被天狗吞掉了,他还怎么出海捕鱼?捕不到鱼,他的妻子孩儿又该怎么办?渔夫央求族长想想办法,无论如何得把月光找回来。

族长打着长长的哈欠说,等睡醒再说吧。

渔夫愁得一整夜都没有合眼。一整夜,月光明晃晃地挂在渔夫的脑海里。渔夫不断地祈求月光只不过是厌烦了这种日子,偷偷地躲起来几天,几天后就会回来。

一大早,族长就敲锣把大伙儿聚拢在晒谷场。族长神情凝重地告诉大伙儿月光不见了。族长说,也许是月光自己躲了起来,也许是被天狗吞掉了,不管是哪种情况,作为三窝村的一分子,任何人都有责任,都得尽力去把月光找回来。族长话音刚落,人群就慌乱起来。一些女人拉扯着男人的衣袖,不停地问,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男人被问得一脸烦躁,没好气地噎了女人一句,如何是好?如何是好?你问俺的膝盖去。

最按捺不住的是渔夫的女人。渔夫从族长家出来,并没有回家,而是去了码头,在小船的船舷上坐了整整一夜。渔夫的女人早早睡了。丈夫回不回家,不影响她睡觉。她丈夫原先也有过乘着月光彻夜捕鱼的情况。但是,一听说月光不见了,她便慌了。没有了月光,她的丈夫就没法出海捕鱼,或者出海捕鱼就没法摸清回家的路,这才是要命的事情。

族长毕竟是族长,他一点儿都不慌乱。族长把大伙儿分成两批人,一批人出去寻找月光,另一批人去采集阳光。族长有族长的盘算,要是月光找不回来,他就用大伙儿采集的阳光打造一个新月亮。

寻找月光的那批人,③他们从北山到南山,从南山到西山,从西山到东山都寻了个遍,连月光的影儿都找不着。他们垂头丧气地回到了三窝村,悲戚地告诉族长,或许月亮真被天狗吞掉了。族长仿佛已经心中有数,④他持着山羊胡子安抚他们说,吞掉就吞掉了,天塌不下来。

采集阳光的那批人,包括渔夫和他的女人在内,马不停蹄地采集阳光。他们把阳光装在透明的玻璃瓶里,盖好盖子,细心的人还贴上封条,怕一不留神就让阳光给跑掉了。那批寻找月光未果的人们也都加入了采集阳光的队伍,⑤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屋顶,在沙滩,在山腰,甚至还有人爬到树上,在一切可能采集到阳光的地方孜孜不倦地把阳光装进他们的玻璃瓶。

时光就这么过了一年又一年,在族长认为他们采集的阳光已经足够打造一个断月亮时,族长敲着锣把大伙儿再次聚拢在晒谷场。族长动情地肯定了大伙儿的功绩,豪情万丈地告诉大伙儿,他将按照他爷爷留下的配方,用大伙儿采集的阳光打造一个新月亮,届时大伙儿就可以再次恣意地拥抱月光了,而渔夫再也不用担心没法出海捕鱼或出海捕鱼摸不清回家的路的问题。

三窝村的人们面面相觑,互相小声地探问,月光是什么东西?可是没有人答得上来。而渔夫趁着族长讲话的空隙,悄悄地溜到码头,爬上小船,在船舷上睡着了。

渔夫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提着一个玻璃瓶走在黑夜里,半路上遇着他的爷爷,他爷爷问他手里提的什么东西这般亮眼。渔夫告诉他爷爷说,是月光。

注释   ①本文选自小小说《三窝村故事》,该文包含《月光》《炊烟》两个小故事。苏三皮的小小说虽平淡朴实,却蕴含着温馨的哲理和迷人的真情。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极为凝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背景;“月光不见了”照应标题的同时又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阅读。
B.当渔夫的女人得知月光不见后就慌乱起来,因为这关系到丈夫能否顺利捕到鱼、能否顺利把鱼带回家,这是“要命的事情”。
C.文中人物只有身份或性别,并没有具体的名字,这一处理方式增强了小说抽象的叙事风格,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
D.小说特意安排并未出场的“族长的爷爷”这一形象,表明三窝村处理丢失月光这件事的方法是由来已久的。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句①用“最新”修饰“发觉”,说明在这之前曾经有人发觉过月光不见了。
B.语句②和语句④都写到族长捋胡子的动作,但展现出的心理活动并不相同。
C.语句③和语句⑤都运用短句,表现了村民在寻找月光和采集阳光时的坚定。
D.语句⑥形象地说明村民对“月光”已不了解,寻找月光只是听从安排行事。
3.在发现月光不见之后,渔夫的心情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梳理。
4.本篇小说是虚构的,同时又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请分析文本中“虚构”与“现实”的体现。
2024-04-05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高考全真模拟卷(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放鸭

莫言

青草湖里鱼虾很多,水草繁茂。青草湖边人家古来就有养鸭的习惯。这里出产的鸭蛋个儿大,双黄的多,半个省都有名。有些年,因为割资本主义尾巴,湖上鸭子绝了迹。这几年政策好了,湖上的鸭群像一簇簇白云。

李老壮是养鸭专业户,天天撑着小船赶着鸭群在湖上漂荡。沿湖十八村,村村都有人在湖上放鸭。放鸭人有老汉,有姑娘,大家经常在湖上碰面,彼此都混得很熟。

春天里,湖边的柳枝抽出了嫩芽儿,桃花儿盛开,杏花儿怒放,湖里长出了鲜嫩的水草,放鸭人开始赶鸭子下湖了。

湖水绿得像翡翠,水面上露出了荷叶尖尖的角。成双逐对的青蛙呱呱叫着。真是满湖春色,一片蛙鸣。老壮一下湖就想和对面王庄的放鸭人老王头见见面,可一连好几天也没碰上。

这天,对面来了个赶着鸭群的姑娘。姑娘鸭蛋脸儿,黑葡萄眼儿,渔歌儿唱得脆响,像在满湖里撒珍珠。

两群鸭子齐头并进,姑娘在船上递话过来:

大伯,您是那个村的?

湖东李村,老壮瓮声瓮气地回答,你呐?姑娘?

湖西王庄。

老王呢?

老了,退休了。姑娘抬起竹篙,用力一撑,小船转向,鸭群拐了弯儿。

再见,大伯!

他们就这样认识了。

有一天,老壮又和姑娘在湖上碰了面。几句闲话之后,姑娘郑重其事地问:大伯,你们村有个李老壮吗?

老壮愣了一下神,反问道:有这么个人,你问他干什么?

①姑娘的脸红了红,上嘴唇咬咬下嘴唇,说:没事,随便问问。

不会是随便问问吧?老壮耷拉着眼皮说。

这户人家怎么样?姑娘问。

难说。

听说李老壮手脚不太干净,前几年偷队里的鸭子被抓住,在湖东八个村里游过乡?游过。老壮掉过船头,把鸭子撵得惊飞起来。

姑娘提起的这件事戳到了李老壮的伤疤上。四人帮横行那些年,上头下令,不准个人养鸭,李老壮家那十几只鸭子被生产队里共了产,老壮甭提有多心疼了。家里的油盐钱全靠抠这几只鸭屁股啊!那时,村子里主事的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主任,共产来的鸭子,被他和他的造反派战友们当夜宵吃得没剩几只了。老壮本来是村子里有名的老实人,老实人爱生哑巴气,一生气就办了荒唐事。他深更半夜摸到鸭棚里提了两只鸭子——运气不济——被巡夜的民兵当场抓住了。

主任没打他,也没骂他,只是把两只鸭子拴在一起,挂在他的脖子上,在湖东八个村里游乡。主任带队,一个民兵敲着铜锣,两个民兵端着大枪。招来了成群结队的人,像看耍猴的一样。为这事老壮差点上了吊。

姑娘提起这事,不由老壮不窝火。从此,他对她起了反感。他尽量避免和她碰面,实在躲不过了,也爱理不理地冷淡人家。姑娘还是那么热情,那么开朗。一见面,先送他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再送他一堆蜜甜的大伯。老壮面子上应付着,心里却在暗暗地骂:瞧你那个鲤鱼精样子,浪说浪笑,不是好货!

一转眼春去夏来,湖上又换了一番景色。荷田里荷花开了,湖里整日荡漾着清幽的香气。有一天,晴朗的天空突然布满了乌云,雷鸣电闪地下了一场暴雨。李老壮好不容易才拢住鸭群,人被浇成一只落汤鸡。暴雨过后,天空格外明净,湖上水草绿得发蓝,荷叶上、苇叶上,都挂着珍珠一样的水珠儿。在一片芦苇边上,老壮碰到了十几只鸭子。他知道这一定是刚才的暴风雨把哪个放鸭人的鸭群冲散了。好鸭!老壮不由地赞了一声。只见这十几只鸭子浑身雪白,身体肥硕,像一只只小船儿在水面上漂荡,十分招人喜爱。老壮突然想起在湖西王庄公社农技站工作的儿子说过,他们刚从京郊引进了一批良种鸭,大概就是这些吧?老壮一边想着,一边把这十几只肥鸭赶进自己的鸭群。

第二天,老壮一进湖就碰上了王庄的放鸭姑娘。

大伯,你看没看到十几只鸭子?昨儿个的暴风雨把我的鸭群冲散了,回家一点数,少了十四只,是刚从农技站买的良种鸭,把我急得一夜没睡好觉呢!”“姑娘,你可是问巧了!老壮看到姑娘那着急的样子,早已忘记了前些日子的不快,用手一指鸭群,说:那不是,一只也不少,都在我这儿呢。”“太谢谢您啦,大伯。我把鸭赶过来吧?”“我来,李老壮挥动竹篙,把那十四只白鸭从自家鸭群里轰出来。放鸭姑娘呷呷的唤着,白鸭归了群。

大伯,咱们在一个湖里放了大半年鸭子,俺还不知道您姓甚名谁呢!姑娘把小船撑到老壮的小船边,用唱歌般的发音发问。

姓李,名老壮!

呀!④您就是苇林、李苇林,不,李技术员的……

不差,我就是李苇林他爹,李老壮胡子翘起来,好像和姑娘斗气似地说,我就是那个因为偷鸭子游过乡的李老壮!

姑娘又一次惊叫起来。她双眼瞪得杏子圆,脸红成了一朵粉荷花。

大伯,谢谢您……她匆匆忙忙地对着老壮鞠了一躬,撑着船,赶着鸭,没命地逃了。

姑娘,你认识我家苇林?见到他捎个话儿,让他带几只良种鸭回来!李老壮高声喊着。一片芦苇挡住了姑娘和她的鸭群。

李老壮长舒了一口气,感到十分轻松愉快。他自言自语地说:这姑娘,真好相貌,人品也好,怪不得人说青草湖边出美人呢!

(选自《莫言中短篇小说散文选》)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用富有年代感的词语展开故事,同时也反映了改革开放后农民发展个体经济的高涨热情。
B.在动荡的特殊年代,人的尊严被无情地践踏,勤劳、老实的李老壮,被逼得走投无路最终差点轻生。
C.小说写村主任的好吃懒做、假公济私,是为了在对比中烘托李老壮形象,表现青草湖农民在特殊时期的痛苦经历。
D.小说插叙李老壮因“偷”鸭游乡这一情节,意在与后文他的主动还鸭形成对照,以消解放鸭姑娘对其品行的疑问。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暗示了放鸭姑娘可能和李老壮儿子之间有恋爱的关系。
B.句子②简短的回答,“掉”“撵”的动作,表明老壮因姑娘戳到了他的伤疤而不痛快。
C.句子③反映了放鸭姑娘在得知眼前老人就是自己曾经打听过的李老壮后的惊讶与尴尬。
D.句子④称呼的变化,折射出放鸭姑娘在李老壮面前对他儿子李苇林技术员的尊重。
3.巴尔扎克说:“偶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中国也有“无巧不成书”的俗话。巧合,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构思情节的手法,请概括这篇小说情节上设置了哪些巧合。
4.这篇小说意蕴丰富,既反映出改革开放新时代农村的变迁,也展现了农民的精神风貌,还寄寓了作者对中国重大历史问题的思考。请结合文本概括。
2024-04-0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打捞

刘庆邦

午后,正是一天最热的时候。知了热得在柳树上不断发出尖叫,黄狗热得在树阴下不停地吐舌头。在炽热阳光的直接照耀下,连一向不怎么怕热的柳树叶子似乎都有些打蔫、泛白。

就在这个时候,冯淮海到塌陷湖的湖边来了。①冯淮海此行的目的,是要下到湖水里打捞一样东西。这里原是淮北大平原上的一片村庄,下面压着煤,国家要把煤采出来,就出资在靠近城镇的地方盖了新房,动员村民搬到新房里住去了。村庄的废墟和土地沉下去,地下水慢慢地浸上来,就形成这么一大片湖泊。②湖面白茫茫的,似乎与天空连到了一起。没有风,湖水一点波纹都不起,平静得跟镜面一样。

冯淮海看了看四周和天空,像是给他打捞东西的地方确定一个大概的方位后,才开始脱衣服下水。他要去的地方,是他原来所在的村庄冯营。冯营是他祖祖辈辈所生活的家乡,也是他度过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乐园。冯营虽说被塌陷湖吞没了,成了水底的村庄,但那毕竟是留在他心底的故乡。

湖边的水比较浅,他拨开芦苇和香蒲,踩着淤泥往水里走,越走水越深。③冯淮海准备打捞什么呢?他要打捞一只大号石头碓窑子。

拆房子搬家时,他们家的砖瓦、梁檩都卖掉了,家具都搬到新家去了。祖上传下来的一些老物件,他们也装车拉到新房子里去了。唯一没搬走的老东西,就是那只石头碓窑子。原因有三:一是用石头凿成的碓窑子太沉了,很难搬,二是碓窑子太老了,恐怕用了上百年都不止,中间都快要穿了底;三是现在用不着碓窑子了。

在水里凫了一会儿,冯淮海估计了一下碓窑子所在的大概方位,就开始潜水下沉。湖底软软的,脚下都是淤泥。他双脚蹬泥,将头和口鼻一下子露出水面,换了一口气,再次潜入水中。小时候在水塘里玩水时,他多次在水中睁过眼,在水底看见过石子、蚌壳、水草、游动的小鱼。在他的想象里,立起来的石头碓窑子有半人多高,在水底的存在应该比较突出,他一看就能看到。然而他潜入水底两次,瞪大眼睛左看右看,眼前一片灰蒙蒙的,只能看到水底黑色的淤泥,别的什么都没发现。淤泥的泛起,不但使水底的能见度更低,还让他担心淤泥的泥浆会沾到眼珠子上,使眼睛的视力受到损害。于是他结束了当天的打捞,从水中冒出头来。

回到家中,冯淮海没有对母亲说他下班后去了塌陷湖寻找碓窑子。他想等找到碓窑子再告诉母亲,好让母亲高兴一下。他轻易不敢对母亲提起塌陷湖,一不小心说到塌陷湖,或说到冯营,母亲的样子就有些难受,好像永远失去了家园一样。当初矿上动员搬家时,④母亲坚决不同意,说老冯家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根扎在这里,怎么能说搬走就搬走呢?矿上到各家各户反复动员后,母亲还是不答应。有人对母亲讲,等地下的煤一采空,地面就会房倒屋塌。地下的水涌出来,这里会变成一片汪洋。母亲说,那不是天塌地陷了嘛,那不是活人遭到报应了嘛!反正她哪儿都不去,死也要死在这里。后来人家分头做冯淮海和他妻子的工作,母亲才答应,迁到了新村。

搬到几里外的新村后,条件比住在冯营时好多了,有两层小楼。冯淮海一进家,母亲问他是不是到塌陷湖里找碓窑子去了?石头不烂,碓窑子不烂,这件事就不会烂,母亲会一直把事说下去。他不记得母亲对他说过多少次了,说你父亲弟兄三个,当年分家的时候,三人都想要碓窑子。结果,叔伯都没能把碓窑子扶起来。你父亲一口气就把碓窑子扶得倒扣在地上。你大伯和你叔叔只得同意碓窑子归咱家所有。现在碓窑子到他这一代,已经传到了第四代。其实虽然碓窑子属于他们家,但邻居们谁家想用都可以。寒来暑往,舂米声声,一只碓窑子不仅为别人家提供了便利,也为自家积累了公德。所以,每到春节,家里人都不会忘记在碓窑子上贴一方大红的福签子,以表示对碓窑子的祝福和尊重。

冯淮海有些自责,说:都怨我,我想着现在想砸点儿什么都有粉碎机代劳,碓窑子过时了,用不着了,就没带回来。

母亲说:用不着了不等于忘记了。想想哪样东西用不着了,也看不着了,心里就像空了一大块。

夏天过去,转眼到了中秋节。这天,女儿在客厅里翻看家里的相册,她喊爸爸:这是啥东西?

冯淮海伸头一看,不禁欣喜异常。他在塌陷湖里寻觅碓窑子无觅处,却在相册里看到了变成相片的碓窑子。他想起来了,在搬家之前,为了留念,他照了一些照片,他不记得给碓窑子也照了相。他说:这是咱家的碓窑子呀!

他马上把碓窑子的照片拿给正在楼上的母亲看,说:娘,娘,我总算把碓窑子找到了。他激动的声音有点儿发抖。

母亲戴上花镜看了照片,说:好,好,有照片碓窑子就留下了,啥时候想起碓窑子,看看照片就啥都有了。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节奏较为舒缓,以动静结合的手法对夏季炎热的环境和景物进行了细致描写,从而为冯淮海的下水提供了场景。
B.冯淮海游泳技术水平高,但塌陷湖水域广阔,湖底的情况又十分复杂,根本不易看到碓窑子,这与他的想象完全不一样。
C.冯淮海回家之后不敢告诉母亲他到塌陷湖去找寻碓窑子了,而是想等找到碓窑子再告诉母亲,因为冯淮海担心找不到碓窑子。
D.小说内容集中,情节紧凑,结尾以冯淮海将搬家时给碓窑子拍的照片拿给母亲看用以了却思念收束,情节反转,使叙述产生了波澜。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交代了小说主要事件,推动情节发展,“打捞一样东西”则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句子②运用景物描写,烘托了冯淮海打捞碓窑子前内心的兴奋,也暗示了打捞的结果。
C.句子③自问自答,既照应了句子①,又自然引出了下文对没有搬走碓窑子原因的叙述。
D.句子④写出了母亲对不肯搬家的坚决态度,语气强烈,体现了母亲对故土的深厚情谊。
3.文中画波浪线处是关于碓窑子内容的插叙,请分析其作用。
4.小说标题“打捞”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2024-04-0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平汝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敏儿

孙犁

黄敏儿原来不是豹子营的人,他的爹娘全到延安去了,临走把他托给一个老朋友,已经有三年了。自从敌人来了,他整天待在家里,实在闷得慌。他看见灶户前面的柴火少了,就对老师说:“我到地里去拾些柴火来烧吧!”

“你还是好好地在家里待待吧!”老师说。

可是,家里实在缺柴烧了,黄敏儿又请求,师母就准许了他。他背上一个柴筐,在腰里束上一条麻绳,到野外去了。

过去,他走起路来,像他爹和娘的样子,两条腿左右分开点,迈着大步,好像一个将军刚刚从飞跑很久的马上跳下来走在大街上的样子。他把两手插在衣服两边的口袋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望着前面,长长的头发散在宽宽的明亮的前额上,薄薄的通红的嘴唇闭得很紧。现在他是按着一个拾柴割草的孩子的样子走路,好像饿了两顿没吃饭了,右手拿着的镰刀,有意无意地打着路上的土块儿。

正是春天,遍地是荒草,地里的人也很少。他走到河边,举眼看见的是土黄的、像支架起来的坟头一样的炮楼。

他拾了不到半筐柴,就回去了。快进村的时候,后面有一个穿着黑细布长衫,戴着黑色礼帽,黑黄脸的中年人追上来:“喂!别走!陈青湖到底在家里没有?”

黄敏儿想了一想说:“他呀?没有在家!你准和他不错吧,也费心给打听着点,他爹和他媳妇一定要知你的情哩!”

“你敢和我说谎?”

“为什么就不敢和你说谎,你知道现在的情形,汉奸又这么多,我知道谁是汉奸哩!”

那个人甩开黄敏儿的手骂骂咧咧地走了。

黄敏儿也骂着就家去了。他对老师学说了一遍,老师说:“汉奸是吃硬不吃软的。”

话还没说完,枪响了。

敌人把村里的男女老幼全圈到街中央那个大池子边上去,黄敏儿看见那个穿黑细布长衫的人也来了。他一闪闪到老师的背后去,可是那个人好像早就看见他了,跑过来,拉出黄敏儿,指了指鬼子说:“大人要看凫水,你来。”

黄敏儿望望池子的水,把眼皮微微一抬,说:“好,我脱了衣服就来凫。”

他立在大池子的边沿,脱去衣服,把衣服卷了卷,回身抛给他的老师,就跳进水里去,一个水花翻上来,人不见了;水花渐渐扩大,水波击打着水岸,什么也寂然无声了。

他的老师心里像插上了一把刺刀,叫了一声,呆呆地望着平静的池水。很久很久,对面的水上却又打起一个水花,黄敏儿从水里钻了出来,抹一把脸,望望这边,他那长头发上淋着水,跳上岸去,拐过一个胡同跑了。

汉奸绕过池子去追他,又招手叫了两个鬼子一同去。全村的男女为黄敏儿担心。很久,他们把黄敏儿带回来。

敌人决定把黄敏儿带到据点里。黄敏儿穿上老师送来的衣服,望一望老师,就跟在他们身后走了,又把两只手插进上衣两边的口袋里,用他那有些蹒跚,像一个将军刚从他奔跑的马上跳下来走路的姿势走路。到了槐林镇,天就黑了,敌人把他关到一间临时改造成的监狱里面。

这一夜过得很慢。天明了,有三个小孩子闪进来,小声喊:“黄敏儿,小黄!”

黄敏儿一瞥眼看清是槐林镇的三个同学,原先常在一起玩的,立时把头转回来对着墙。

一个孩子跑过来,伸进手去拉住黄敏儿的衣服,说:“小黄,你这是干什么?”

另一个说:“他以为我们全是汉奸了?小黄,我们是他们抓来当勤务的,我们谁也不是汉奸!”

黄敏儿回过头来说:“你们不是汉奸是什么呢?”

三个人同时回答:“我们是抗日的儿童团!”

这时候,那个穿黑细布长衫的人也进来了。他吆喝着三个孩子走了,说是中队长已经起来了,还不快去。

是在中队长的房子里过的堂。黄敏儿两只手插在口袋里、微微斜仰着头;中队长坐在一张黑漆椅子上,桌子上摆满了吃过的饭菜。中队长问:“说,你是谁的儿子?”

这时候,一个小勤务走进来,走到中队长的身边说:“中队长,赵八庄又送了几只大红公鸡来了。”

中队长笑了笑,小勤务把桌子上的饭菜拿了下去。中队长又问:“你说,谁是你的爸爸?”

这时候,另一个小勤务走进来,走到中队长的身边说:“中队长,翻译官那个好看的媳妇过来了,正在院子里。”

中队长赶快立起来,走到窗口的小玻璃上一看,回过头来瞪着眼说:“哪里?”

小勤务说:“到东屋里去了。”

中队长坐不下去了。他叫小勤务先把这个小犯人带到笼子里去。两个孩子走出来,从此,就谁也不知道黄敏儿和那三个小勤务到哪里去了。有的人为黄敏儿一天一夜没吃饭担心,可是他却不会饿着,他们带走了中队长剩下来的那些饭菜。

第二天,鬼子和汉奸们到豹子营搜捕他老师的家。可是就在那天夜里,老师和他的家人也一同不见了,谁也不知道他们跑到哪里去了。只有一天,一个抗日干部带着黄敏儿写给他父母亲的一封信,里面也有那个老师给他的老朋友的信,带过路西,带到那在黄敏儿想来是非常遥远的延安去了。

一九四三年春

(节选自《白洋淀纪事》,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看见灶户前柴火少了之后,黄敏儿提出“到地里去拾些柴火”,在老师不同意后,他又向师母“请求”,因为他整天待在家里,实在闷得慌。
B.在写现在黄敏儿拾柴走路的姿态时,使用“饿了两顿”“有意无意”等词语,表现了他的聪明机警,暗示了日寇对我国平民百姓的迫害是多么的残酷狠毒。
C.在第二次看到那个穿黑细布长衫的人时,黄敏儿“一闪闪到老师的背后去”,这一细节表明黄敏儿担心汉奸打击报复,也说明他有些胆怯。
D.在槐林镇监狱里,黄敏儿与他的三个同学只进行了短暂的交流,面对质疑,三个同学主动亮明自己的身份,这个过程解开了他们之间的误会。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介绍了黄敏儿的“爹娘全到延安去了”,结尾叙述他给父母的信也被抗日干部带到延安去了,这样写暗示了时代背景,首尾呼应,连贯一体。
B.本文两次写黄敏儿像一个将军“刚从他奔跑的马上跳下来走路的姿势走路”,这一细节呈现出他从模仿英雄走路到勇敢直面敌人成长为真正的英雄的过程。
C.“举眼看见的是土黄的、像支架起来的坟头一样的炮楼”,以坟头比喻炮楼,突出炮楼的外形与颜色,这一比喻表达了黄敏儿对敌人的诅咒与仇恨。
D.本文以黄敏儿的活动为线索,形象地描写了他与敌人斗智斗勇的言行,细腻地揭示了人物心理活动,反映了抗战时期农村的真实状况。
3.文中多次出现了黄敏儿两只手插在口袋里的细节,请概括分析其作用。
4.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本文的叙述角度及其表达效果。
2024-04-0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幻梦中涌动的海

【澳大利亚】理查德·弗兰纳根

尚未查收的信息来自汤米,发送时间是早上四点零七分——

午夜的时候妈发生了第二次脑出血,比第一次糟糕多了,看起来非常严重。抱歉打扰。

安娜看了看时间,六点多钟。在医院,安娜看见弗朗西躺在重症监护病房里,意识模糊,几乎难以辨认,呼吸管蜿蜒进她的嘴巴,弗朗西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

在两个小时沉默的恐慌过后,安娜看见一位年轻的住院医生走了过来,稍稍松了口气。住院医生只待了一小会儿,嘟囔着缺氧、神经系统问题,说她会立刻给兰姆先生打电话。过了一小时,她和兰姆先生一起回来了。兰姆先生把手放到弗朗西的额头上,这动作似乎并非为了诊断,而更多是出于同情,或只是为了让自己有片刻思索的时间。

他低头站着,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前一天的乐观情绪已经离他而去。

终于,他把手拿开,抬起眼睛。他带着一种巨大的倦怠感开始说话。他告诉他们,他可以给弗朗西动手术。他可以在她颅骨上开一个孔,把血抽出来,给大脑减压。但干预后可能会很不理想。

很不?汤米问道,

风险无法忽略不计,兰姆先生说。在他们母亲的这个岁数,这些风险很可能是难以克服的。

泰尔佐紧接着问他,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兰姆先生解释说,意思是,她的大脑有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

一段长时间的沉默,其间兰姆先生的脸颊抽动了一下。

意思是,他说,她有可能会死在手术中,即使她能活下来,她也有可能说不了话,或者更糟的是,她的大脑会萎缩成接近植物人的状态。他们的母亲真的想那样吗?他说,他们其实还有一个选择。他说,一个亲人最后的日子也可能是一个家族的美好时光。他说,他见过太多次这种情况。他继续问道,她有没有留下生前遗嘱?

没人回答。

兰姆先生问,他们是否知道母亲的意愿。

他们不知道。泰尔佐和安娜转向汤米。毕竟,汤米经常和弗朗西交谈。他甚至表示他喜欢和她讲话。

汤米的回答也没帮上什么忙。

当她生病的时候,汤米说,她会说让我死吧。但当她身体恢——恢复的时候,她会说,修修补补,让我继续活着吧。

兰姆先生继续说……多器官功能衰竭……尊重……尊严……他说着说着忽然停下了。

他撇撇嘴笑了。

他说他可以让他们自己来做决定,然后点点头,退出了病房。

三个孩子站在离弗朗西病床不远的地方,一言不发。从没有人告诉过他们,他们最后不得不做出选择,而不是直接交给死亡来决定。

尊严,泰尔佐终于小声对自己说道,这就是弗朗西想要的。

汤米似乎在嘟囔着表示赞同,但他没法把话说完。仿佛不确定“尊严”一词是什么意思。泰尔佐这个对大部分事情都很有把握的人表示,真正的问题是选择轻视还是尊重:母亲应该悲惨地死去,还是安详地死去?医生们的意见似乎是:第一,弗朗西已经准备好离世了;第二,如果采取医学干预手段,只会延续她慢慢死去的痛楚。

然而,安娜一边听着大家的讨论,一边感到他们自己还没有准备好。他们在各个层面上都还没准备好。他们还是母亲的孩子。为什么母亲不能为他们决定呢?安娜还没想好。

当泰尔佐继续谈论尊重时,她什么也没说,等待着离开的时机。兰姆先生回来了,泰尔佐立即告诉他,一家人觉得已经没有必要继续手术,这时她看见汤米走到床前俯下身去,低声对母亲诉说他有多么爱她。她的左臂从床上抬起来,举到比脸稍高一点的地方,好像要做出拥抱儿子的姿势。汤米亲吻她时,这只手在半空中踌躇,皮肤从骨头上松垂下来,因为轻微的颤抖和强烈的情感而摆动。

他们去吃午饭了,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

安娜和泰尔佐被一种未曾说出的愧疚之情联系起来:这些年来,他们没有待在母亲身边,这种愧疚此时变成了一种几乎难以承受的负担,因为他们知道她快要死了。安娜和泰尔佐都拥有人们口中所说的优越条件:一点点钱,一点点权力。他们已经习惯了操控外界,而不是让外界来摆布他们。

但是,如果他们拥有的东西不能帮助母亲,它们又有什么用?

这份重担落在了他们最年长的兄弟汤米身上。但他们不觉得汤米和自己完全一样,因为汤米没有钱,没有权力,更奇怪的是,他好像对二者都没有兴趣,于是,以某些难以解释的方式,汤米让他的姐姐和弟弟觉得丢脸。

然而,他,卑微的那个人,充满缺陷的人,为他们的母亲做了他们俩没做到的一切事情。

这个事实冒犯了他们对自己的权力和财富的感受。也许正是这种冒犯,这种未曾言明的愤怒,解释了为什么当汤米赞同泰尔佐,即考虑到各种情况,也许最好就让弗朗西这么死去,尽管这么做很糟的时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泰尔佐的叉子停在半空,某种结构复杂、工艺感很强、带有缀饰的东西巧妙地平衡在叉子上。他的手指修长,白皙而骨感。它们很稚拙,像是有袋类动物的爪子,只是凸出的指关节非常显眼,令它们看上去像是萎缩的竹风铃落在叉子上。

不可能!他说,他绝不可能说这种话。

泰尔佐和安娜精明地投资,并认为自己的身体应成为其中最宝贵的一笔,他们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钱用于不断地锻炼、保持体形、保养和提升身体机能,以此抵抗时间和疾病,延缓自己的衰老,推迟自己的死亡,以至于当汤米概述他们之前达成的关于母亲的共识时,他们俩却感到了冒犯。

泰尔佐放下叉子,他的石头盘子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一开始就详细交代了信息接收的时间和内容,表明弗朗西的病情确实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B.兰姆先生在介绍完病情后“撇撇嘴笑了”,这一表情反映了兰姆先生对泰尔佐、安娜、汤米不知道母亲的意愿的不满。
C.汤米以某些难以解释的方式让姐弟觉得丢脸,是因为他与姐弟不同,更重亲情,而不是金钱和权力。
D.在泰尔佐和安娜看来,锻炼身体就是一种投资,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对汤米的行为,他们感到了冒犯。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间兰姆先生的脸颊抽动了一下”,运用细节描写,表明了他不愿意将不幸讲出来,但又不得不讲出来的矛盾心理。
B.“兰姆先生继续说……多器官功能衰竭……尊重……尊严……”一句,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兰姆先生说话时吞吞吐吐的样子。
C.“仿佛不确定‘尊严’一词是什么意思”中的“仿佛”一词运用恰到好处,表面上是说汤米不懂“尊严”,其实是说汤米践行了“尊严”。
D.小说最后写道“他的石头盘子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这“沉闷的响声”颇有用意,以一种隐喻的方式,表示了对泰尔佐的否定。
3.文中画横线句子对“手”的描写颇具特点,并暗含了某种意义,请简要分析。
4.有人说,《幻梦中涌动的海》具有奇妙力量,反映了人物内心的冲突与迷失,请结合文本对此加以分析。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