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任务驱动型作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颜回是孔子杰出的弟子,他终生贫困,并不幸早逝。按照世俗的看法,颜回的一生是不幸而凄惨的。但是我们看到的颜回却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虽居陋巷,箪食瓢饮,内心世界却充盈着无比的快乐。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孔颜之乐”,留给后人的问题是,高度的精神修养是否能够冲淡现实生活中的不幸?或者说,当人们面对简陋匮乏的现实生活时,内心的幸福感究竟源自何处?

对此你一定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议论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运用理性思维深入思考,有理有据地把道理说清楚,是发表言论、阐述见解的基本要求。结合以上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认识事物时,我们的判断常常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笃信古人、权威和书本,听信大多数人的意见等。“自古以来”“著名专家表示”“书上说”“大多数人认为”等常见说法,就体现了这些影响。

围绕这样的短语,延伸思考,充实依据,选取合适的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2023-05-05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三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孔子曾自述心志:“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又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与颜回乐在何处,所乐何事,周敦颐也曾要求程颐、程颢好好参悟。

作为儒家思想重要内容的“孔颜之乐”,千百年来,一直启迪与引导着无数人积极探索人生真谛,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它对生活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的青年人,仍然有着重要意义。

语文老师计划在课堂上举行“品孔颜之乐,做幸福青年”主题交流会。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4-08更新 | 550次组卷 | 5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三中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华诗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诗经》《楚辞》到汉乐府,从唐诗、宋词到元曲,千百年来,中华诗词以其无限的魅力超越时空,其动人的诗句、丰富的情感、人文的光辉,历经岁月洗礼而历久弥新。在现代忙碌的生活中,古诗词究竟是必需品还是调味品?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你能看到哪些古诗词的"渗透"?你感觉古诗词的学习到底对自己的语文素养提升有哪些帮助?

围绕这些问题,以“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古诗词”为主题,举办一次班级研讨会。请结合学习古诗词的心得,写一篇发言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3-30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滕州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

②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

③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

⑤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礼记》)


请以上述经典语句中的两三句为基础,任意组合,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年10月12日,正在国际空间站执行驻留任务的意大利女性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在个人推特账号上发布了一组太空摄影作品,并以中英双语配上了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名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浩瀚星辰的辽远背景、跨越时空的“梦幻联动”、多元文明的碰撞交融,让简单的图文一下子鲜活了起来,也传递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看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呢?请写一篇文章投给校刊“中华文化,国际舞台”栏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庄子衣衫褴褛地见魏王。魏王问道:“何先生之惫邪?”

庄子回答:“贫也,非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

所谓“贫”,是指物质上的贫困,所谓“惫”是指精神上的困顿。

目光炯炯、贫而不惫的庄子以强大的精神力量指引代代后人。同学们生活在一个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时代,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我们已经渐渐远离物质的贫困。那么,生不逢时的庄子贫而不惫的故事,能给生逢其时的你怎样的启示呢?

请结合以上材料作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前人总结修改文章的做法,一是“吟于口”,通过反复诵读来检查修改;二是“待于时”,写好后先放一放,等有新的想法后再修改;三是“求于友”,与师友切磋交流,虚心向别人请教。


这些修改文章的做法,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也颇具启示意义。请就其中你感受深刻的方面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展开厚重的历史长卷,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纷至沓来。读他们的故事,我们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也会对人物作出评价。


学校组织一次题为“历史人物纵横谈”的专题讨论会,从你所熟悉的历史人物中选择一位,谈谈你对他的认识和评价,以及从他身上汲取的精神力量或获得的经验教训,写一篇发言稿,在讨论会上发言。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01-0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八中(东校)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02年前,以北京高校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共同参与,反帝反封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

72年前,革命先烈经过浴血奋战,流血牺牲,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从此摆脱百余年的屈辱,屹立于世界东方。

今天,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全面脱贫指日可待,小康社会即将全面建成,青年才俊干事创业,大国工匠匠心为本,中国科技产品被西方国家大量购买……

一代代中华儿女的接续奋斗,成就了今日的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召唤着新一代的青年。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从以上相关历史中选择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写一篇文章,给他(他们)阅读。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