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任务驱动型作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9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辛弃疾《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辛弃疾借诗句表达了自己对考生的美好祝福:明年的今天,你已平步青云,那时你可以轻松愉悦地笑看世间的举子还在奔忙。

高考,是人生的一个乐章。备战高考,是人生的一次历练;走过高考,你的人生将会翻开崭新的一页。

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封信,题为《致走过高考的你》。统一以“一位即将毕业的高三生”为写信人。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

我曾说人的学习是向一套已有的方式的学习……上边所谓那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积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还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

——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随着科技进步,许多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如机器人Chat GPT会聊天、写论文代码等。有人说机器什么都会,我们还需要学习吗;有人说我们需要更努力学习,调整学习内容和方式,以维护人类安全和尊严……

以上材料带给你怎样的启示?请以新时代学生李蟠的身份给费孝通先生写一封信,谈谈你对“学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1000字。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4年春节档热播电影《飞驰人生2》里有一句台词:“我努力过无数次了、我很清楚真正的机会只有那么一两次。”但是,也有人说:“幸运每月都会来临,想哪天开始,哪天就是好日子。”

作为一名高三学生,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以上材料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5-16更新 | 2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天空、土地、太阳、月亮、星辰、山岳、河流、花草,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承载着成长的记忆;也是中国传统文学常见的意象,连接着民族的文化基因。每每观之或念之,你内心会涌起怎样的怀想或遐思?

学校校刊准备开设“成长物语”征文专栏,请结合其中一个意象,任选下面一个写作任务,完成投稿。

(1)讲述你与这个意象相关的故事,记录你的成长。

(2)描绘你面对它时的遐思,揭示其寄寓的文化内涵,并反思当下人们的精神世界。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5-13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想要作文写得好仅是抓好阅读就够了吗?某班级正在探究写作问题:假如你是班级中的一员,你有什么看法?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3-22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名校考试联盟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3亿。正在使用智能手表、智能台灯、词典笔、智能屏等新型智能设备的未成年网民均超过20%。

——202312月《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围绕有害内容隐形变异、网络欺凌、隔空猥亵、网络诈骗、不良内容、网络沉迷、新技术新应用风险等7个方面开展为期2个月的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36月,中央网信办

引导未成年人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20241月,《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参考上面的材料,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围绕“给青少年撑起一片‘数字晴空’”问题,谈谈你的感受和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3-1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

②天下之事,未尝不败于专而成于共。(司马光)

③假如我拥有一切,我就无所用心。(帕斯卡尔)

④致知在格物。(《礼记》)

⑤爱真理,忠实地生活,这是至上的生活态度。(巴金)

⑥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葛洪)

名言警句是思想智慧的结晶,能给人启迪,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选择其中两三句,在理解内涵的基础上,建立关联,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3-08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人类之目的在实现自我而已。实现自我者,即充分发达吾人身体及精神之能力至于最高之谓。——毛泽东

②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

请结合材料,以“做自己与为他人”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1-18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一学生小麓热爱读书。王佐良在《上图书馆》中回顾上图书馆的几段经历,让小麓感受到了读书的奇趣及人类创造知识的伟大,而黑塞的《读书:目的和前提》则让他领略到了读书的价值和路径。

周末休息,小麓与朋友上图书馆阅读,朋友拍了张他托着眼镜看书的照片,小明顺手就上传到社交网络。不少网友纷纷留言。

网友甲:晒读书有啥意思,晒美食不是更实在,更有意思!

网友乙:Chat GPT作为人工智能的杰出代表已经问世,只要你输入问题,它就会生成一份“近乎完美”的答案,既然这样,我们还有必要去图书馆读书吗?

网友丙:高中学习时间紧任务重,一周学习身心俱疲,与其去图书馆读书,不如去喝杯奶茶,看个电影放松一下!

要求:请你以小麓的身份,针对材料中某一位网友的看法写一篇驳论文;结合材料,联系现实,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有人认为应该常给自己念念紧箍咒,还有人认为不需要给自己念紧箍咒,放开手脚更重要。这引起了人们广泛的讨论。

请选取上述一方观点进行立论,同时对另一方观点进行反驳,写一篇辩论稿。

要求:自选立场,文体明确,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1-15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