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诗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无衣

《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塞上曲(其一)

[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注释】紫骝:紫红色的骏马。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衣》采用了问答和复沓的艺术形式,唱响了雄浑的远古战歌。
B.第二首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切入,运用多种意象刻画了战场的荒凉。
C.第二首颈联写幽并客共赴沙场建功立业,笔端饱含诗人感佩之情。
D.同样是反映战争,两首诗分别呈现出矫健爽朗和肃杀苍凉的风格。
2.请结合两首诗歌内容,简要分析作者对待战争的不同态度。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2 .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1.下列对《无衣》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经》又称“诗三百”,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
B.首章结句“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是说我们有共同的敌人,是发出号召,统一思想。
C.第二章结句“与子偕作”是说“我与你一同行动起来”,是统一行动。
D.第三章句式与前两节相同,但表达的感情与上文不同,主要强调了一同出发这一愿望。
2.诗歌在结构上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2021-10-27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