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现当代小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复活(节选)

列夫·托尔斯泰

这时候,探监的人纷纷出去。副典狱长走到聂赫留朵夫跟前,说探望的时间结束了。

“再见,我还有许多话要对您说,可是,您看,现在没时间了。”聂赫留朵夫说着伸出一只手。“我还要来的。”

“话好像都已说了……”

她伸出一只手,但是没有同他握

“不,我要设法找个可以说话的地方再同您见面,我还有些非常重要的话要对您说。”聂赫留朵夫说。

“好的,那您就来吧。”她说,做出一种要讨男人喜欢的媚笑。

(以上节选自教材69页结尾部分:第一次探监结束。)

……

“您好!”她拖长声音说,脸上挂着微笑,使劲握了握他的手,这跟上次大不一样。

“喏,我给您带来了状子,您来签个字。”聂赫留朵夫说,对她今天见到他时表现出来的那副活泼样子,感到有点奇怪。

“行,签个字也行。干什么都行。”她眯缝着一只眼睛,笑嘻嘻地说。

他指点她该怎么签,签在什么地方。

她拿起笔,用心在墨水缸里蘸了蘸,抖掉一滴墨水,写上自己的名字。

“我有些话要跟您说。”聂赫留朵夫接过他手里的笔,说。

“好,您说吧。”她说。

典狱长站起来,走了出去,屋子里剩下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两个人。

他说:“要是这个状子不管用,那就去告御状。凡是办得到的事,我们都要去办。”

“唉,要是当初有个好律师就好了……”她打断他的话说,“要是当初人家知道我跟您认识,情况就会大不相同了。”

“我还有一件事要跟您说。我们那儿有个老婆子,人品挺好。可是有人控告她放火,她就坐了牢。她呀,说实在的,知道我跟您认识。怎么样?好人儿,您就给她帮个忙吧!”玛丝洛娃说,对他瞧瞧,又垂下眼睛笑笑。

“好的,我来办,我先去了解一下。”聂赫留朵夫说,对她的态度那么随便,越来越感到惊奇,“但我自己有事要跟您谈谈。您还记得我那次对您说的话吗?”他说。

“您说了好多话。上次您说了些什么呀?”玛丝洛娃一面说,一面不停地微笑。

“我说过,我来是为了求您的饶恕。”聂赫留朵夫说。

“嘿,何必呢,老是饶恕饶恕的,用不着来那一套。”

“我说过我要赎我的罪,”聂赫留朵夫继续说,“我决定跟您结婚。”

玛丝洛娃脸上顿时现出恐惧的神色。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发呆了,又像在瞧他,又像不在瞧他。

“这又是为什么呀?”玛丝洛娃愤愤地皱起眉头说。

“我觉得我应该在上帝面前这样做。”

“怎么又弄出个上帝来了?您说的话总是不对头,上帝?什么上帝?咳,当初您要是记得上帝就好了!”

聂赫留朵夫这时闻到她嘴里有一股强烈的酒味,才明白她激动的原因。

“您安静点儿!”他说。

“我可用不着安静。你以为我喝醉了吗?”玛丝洛娃突然急急地说,脸涨得通红,“我是个苦役犯,是个……您是老爷,是公爵。还是找您那些公爵小姐去吧,我的价钱是一张红票子。”

“不管你说得怎样尖刻,也说不出我心里是什么滋味,”聂赫留朵夫浑身哆嗦,低声说,“你不会懂得,我觉得我对你犯了多大的罪!”

“‘我觉得犯了多大的罪……’”玛丝洛娃恶狠狠地学着他的腔调说,“当初你并没有感觉到,却塞给我一百卢布。瞧,这就是你出的价钱……”

“我知道,我知道,”聂赫留朵夫说,“如今我决定再也不离开你了,”他重复说,“我说到一定做到。”

“可我敢说,你做不到!”玛丝洛娃说着,大声笑起来。

“卡秋莎!”聂赫留朵夫一面说,一面摸摸她的手。

“你给我走开!我是个苦役犯,你是位公爵,你到这儿来干什么?”她尖声叫道,气得脸都变色了,从他的手里抽出手来,“你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玛丝洛娃继续说,迫不及待地把一肚子怨气都发泄出来,“你今世利用我作乐,米世还想利用我米拯救你自己!我讨厌你,讨厌你那副眼镜,讨厌你这副又肥又丑的嘴脸。走,你给我走!”她霍地站起来,嚷道。

聂赫留朵夫站在她前面,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这时看守又走过来,提醒他们该分手了。玛丝洛娃站起来。

“您今天有点激动。要是可能,我明天再来。您考虑考虑吧!”聂赫留朵夫说。

玛丝洛娃一句话也没有回答,也没有对他瞧一眼,就跟着看守走出去。

“嘿,姑娘,这下子你可要走运了!”玛丝洛娃回到牢房里,柯拉勃列娃就对女人说,“看样子,他被你迷住了。趁他来找你,你别错过机会。他会把你救出去的,有钱人什么事都有办法。”

“怎么样,我的事你提了没有?”那个老婆子问。

玛丝洛娃没有回答同伴们的话,却在板铺上躺下来。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呆呆地望着墙角。她就这样一直躺到傍晚。聂赫留朵夫那番话使她回到了那个她无法理解而对之满怀仇恨的世界。她在受尽了折磨后离开了那地方。现在她已经无法把往事搁在一边,浑浑噩噩地过日子,而要清醒地生活下去又实在太痛苦了。到傍晚,她就又买了些酒,跟同伴们一起痛饮起来。

(以上节选自教材同译本《复活》第一部47-48章:第二次探监。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柯拉勃列娃和老婆子等次要人物既衬托了主要人物玛丝洛娃的形象,又反映出牢房中成员和环境的特点。
B.小说主要借助对话描写来展开情节,其中个性化的语言和玛丝洛娃的几次“笑”的描写,多角度地刻画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C.“你今世利用我作乐,来世还想利用我来拯救你白己”,面对聂赫留朵夫急于赎罪的表现,玛丝洛娃出奇的清醒和镇定。
D.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见面时一般用“您”称呼对方来表示尊敬,中间改用“你”,说明此时的他急于拉近与玛丝洛娃的距离。
2.关于小说选文的最后一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玛丝洛娃已有酗酒的习惯,与上文聂赫留朵夫闻到她“嘴里有一股强烈的酒味”相呼应。
B.聂赫留朵夫把玛丝洛娃从麻木不仁的状态中唤醒了,但她又无法摆脱困境,因而要借酒浇愁。
C.“买酒”和“痛饮”等动作描写,让人感受到玛丝洛娃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引发读者的同情。
D.聂赫留朵夫的求婚让玛丝洛娃十分痛苦,对他的抗拒表明玛丝洛娃已经顺利走上“复活之路”。
3.小说画线部分在玛丝洛娃的动作背后是人物心理的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托尔斯泰认为“人在失足后仍可以重新站起来,并在道德上获得新生”,即“托尔斯泰主义”中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小说节选片段中男、女主人公在哪些方面表现了“道德的自我完善”?请根据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2024-01-02更新 | 26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深圳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岔路口

陈毓

坐在山下岔路口读书的人,并不反感一个问路人。我看见他就坐在这样的一个岔路口,膝盖上摊本书,正读得投入。来路上,我遇见过扑蝶的捕蝉的钓鱼的摘花的,但遇见一个安坐读书的,还是稀罕。他手脸黑而粗糙,为了脚舒服,鞋跟也不挂上,一只脚索性踩在鞋面上。

想让他把眼睛从书里移出来,我就向他问路:请问从你坐着的台阶走,能不能上到山顶?

我的问话像一颗石子投进深潭,泛起涟漪需要等待。他转过脸,看清我这个问路人,却又回转脸,望向那条向上延展的石阶,答:能走一段,再往前,就无路了。

那是一个不紧不慢、使用本地方言但我完全能听懂的腔调。

那我要上山,咋走合适呢?

就顺你脚下的路走,要上山,只管往前走。

可我就是从这条路折返的,我已走了一大截,我想走到更静僻的路上。

他想了好一阵子说,那你就沿台阶走,到一个打算盖房子的屋场再回转来,小路只到那里。

有没有狗?

有狗,是人家养着看场子的。

这让我犹豫,我不想因为本是要寻清静却惹得狗吠连天。索性站着不走了。

我确信不必问“你是本地人吧”这样的话。我说,你坐在这里看书,家里不用你帮忙啊。我的语气甚至不是询问而是更接近感叹。我想到山门口那几家并没几个人吃饭的农家乐,替他找答案,是不是这段日子因为疫情的缘故,进山吃饭游玩避暑的人少,家里不需要你帮忙?

他慢慢露出笑容,像是说,你都知道了我就不说了。但我其实很想让他说话。我说,你是不是开年就没出去打工,一直待在家里。他这次回答得利索:我从没离开过这里。

这让我吃惊,我说你多少岁了你没离开过这里?

他说快六十岁了。

一点也不像,我由衷说,你看上去顶多五十岁。

他说祖上就在这里,上小学也在这里,后来结了婚,就一直在这里了。

我再看一眼他的书,他停下来和我说话的时候手指一直卡在那正读的一页书中,是预备随时再回到那页书里去,见我并没快速离开的意思,索性把那一页书折个角,合上,放在石阶上,把手解放出来。

待要看清书名,显然书原先的封皮已经无存,又用了一张不相干的硬纸褙上了。

你从没离开家,那你在家里做些什么?我尽量显得漫不经心,掩饰我对他的探究之意。

他咧嘴笑,却没说话,像是思考一个快六十岁,从没离开一座山,一条沟的人到底都在这里做了些什么可以拿来说。

溪流的声音很响地浮起来,风吹在不同树叶上发出不同的声响组成和鸣,叫我出神。他放在石阶上的书一会儿哗啦啦向左翻页,一会儿又扑啦啦向右翻页。

我说,你很爱看书啊。

爱看老书。

你的书看上去倒是很旧。

他说有些书是他父亲以前留下来的,还有的,是住在城里的妹妹送给他的。

他好像忽然有了可以言说的,决心要和我这个站在他面前不走的人说一说。这时我发现他其实是个很爱说话的人。于是,我听到一个回到语言的河流边的人的讲述。

你手中拿的,是猕猴桃的花,你知道不?

我努力避开“不知道”三个字,我说我真的是吃过猕猴桃没见过猕猴桃开花,为加强吃过,我说我吃过红色果肉、黄色果肉和绿色果肉的猕猴桃。

但他说,这座山里,猕猴桃有十三种味道。

有那么多?

有的。他肯定。在山里遇见猕猴桃,见熟了的,尝一尝。总共有十三种味道,新的,再没遇见过。

黑熊上树比人厉害,他笑。像是笑熊,更像是笑人。

人见了黑熊,是否只恨跑得慢。这话是我说的,他只是笑。

村里有人被黑熊挖了脸,眼睛珠子差点坏了。也有一个被豹子咬坏了胳膊。我父亲打过一只黑熊。铁珠子枪,枪里能装五颗铁珠子。熊肉好吃,野猪肉粗。熊是个宝疙瘩,黑熊油神得很。有一回上山,一只脚踏上个断树茬,树茬钉进脚心,自己弄出来一半,脚伤半年没好,后来抹了黑熊油,第二年,脚心里剩下的树茬子自己退出来了。

黑熊、麝香、豹子多年没见,野猪多。以前村里都种玉米土豆,野猪爱下来吃。现在地叫人糟蹋得差不多了,都不种地,野猪也下来得少。动物更怕人,人还是厉害。大路上难见,就是见了,你不惹它,它也不惹你。

你讲的都是你自己的事情吗?话说出来,我立即就后悔了。

他倒不以为意,反问我,书上的事情,都是写书人的经历不?

尽管他回答我为啥爱读书的时候说,读书除了会叫日子好过点外,读书还可以和别人有话说。但我宁愿相信那些故事是他的亲历亲闻而不是书上别人写的被他讲给了我。

这时我的电话突然响起,是在山下饭后打牌的朋友喊我返程了。

我看见他捡起地上的书,站起来,向我招了招手,立即就走远了。

于是,他向山里,我向山口。

我闻见空气中互为融合却又保持独立的香气,分辨出属于猕猴桃花朵的那份香气。

文本二

陈毓的几百篇微型小说,基本上可用都市情感题材和乡村振兴故事来归类。她的乡村振兴故事,又可用“小切口+深探针”来总结其基本的构思特征。所谓“小切口”,是说陈毓写乡村故事的微型小说选材,常常是由一个物品细节滚动裂变为“1个核心细节+3、5个卫星细节”的经典形态;或者是从一个生活的小场面起笔讲述,让一个动作性较强的冲突场面暗含着一种生活哲理;再或者是以人物某一段特别的情绪为抒情的聚焦点,让这段诗化的情绪描写能概括人性和时代的某种特别的内涵。

(节选自刘海涛《微型小说的小切口与深探针——评陈毓的微型小说新作》)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来路上,我遇见过扑蝶的捕蝉的钓鱼的摘花的,但遇见膝盖上摊本书,正读得投入的读书人,让“我”很稀罕。
B.当“我”听到读书人说他自己快六十岁了,但是从来没离开过这里时,“我”更加好奇,对他产生了更多探究之意。
C.读书人向“我”讲述黑熊伤人的故事,我质疑故事不是老人自己的故事,老人的反问显示了他的不满与生气。
D.小说结尾,“我”和读书人,两人走向不同方向,暗示了“我”和读书人不同的生活状态和“和而不同”的思想。
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限制视角讲述故事,以对话式推进情节的发展,作者的叙述从容细腻。
B.文中结尾处的环境描写,渲染了诗意的氛围,也暗示人物的心理,意蕴丰富,引人深思。
C.作者采用补叙的手法写读书人讲述山里黑熊伤人的故事,再次激起“我”对他的好奇。
D.作者几乎没有对读书人分析议论,而是用“反常+空白”的人物塑形法,塑造了一个乡村振兴中的新农民形象。
3.文本一中,激发“我”的好奇与探究的读书人,有哪些“反常”的地方?请简要概括分析。
4.文本二中,有人认为陈毓写的关于山乡变化的微型小说具有“小切口+深探针”的构思特征。

《岔路口》就是这样一篇“小切口构思+深探针立意”的小说。请结合文本一分析这篇小说中的“小切口”和“深探针立意”。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芦花深处是老家

走过那弯弯的河堤,在芦花村六组的路口下坡,是一条两边长满白杨树的小路。小路的尽头,有一条静静流淌的松滋河;白杨树林尽头,小河边上,有一间破旧的瓦房。这瓦房,据说是当年在这块种地的老李头留下的,老李头无儿无女,他过世后,这房子就一直废弃着。现在这瓦房里住着我的婆婆——杨玉兰。

婆婆原先不是这边的人,是河那边杨家垴的姑娘。年轻时在河边洗衣服,识得芦花村的打渔郎曾哲友,眉目传情,芳心暗许。

因为河两岸长久以来的土地之争,遗留下来的一些历史问题,有一个大家默许的“潜规则”——不可通婚。那曾哲友,也是血气方刚少年郎,拒了家里安排好的亲事,撑着一只小渔舟,随波而去……

后来有人说,他的渔船翻了,五大三粗的个头被大鱼给吞了。还有人说,他撑着小渔船,搭上了人家的大船,到了上海,做起了买卖,成了有钱的大老板。

且不说他,这人再也没出现过了。

河那边的杨玉兰,家境不错,读过几年私塾,不说是大家闺秀,也算得上是小家碧玉,偏偏心随那打渔郎去了。杨玉兰有点小性子.过了适婚年龄,不想给家里添堵,卷了几件衣裳几本诗书,在冬季河水枯竭的时候,半摸半趟地过了那条河,到了河这边,过了大半辈子。

这些故事,也是我零零星星从别人那儿听来的,婆婆从未对我提过。

婆婆其实也不是我的婆婆,我是婆婆捡来的孩子。不知是生来瘦弱难养,还是女孩遭嫌弃。婆婆把我捡来的时候,是深秋,河边芦花开得最盛的时候。

当时婆婆正在砍芦苇杆子,准备回家扎晒花帘子。听见我嘤嘤的哭声,先是一惊,随后慢慢扒开深深的芦苇丛,在芦花深处发现了我。我躺在一只旧的竹编篮子里,身下垫着一件红被褥,小脸已经皴得很难看。

婆婆丢下镰刀,在裤子上拍拍双手,小心翼翼地把我搂起来,亲我,抚摸我,像是在芦花地里捡起了一颗珍珠,我笑了。

婆婆养了两头羊,我是喝羊奶长大的,婆婆还有一亩七分地,种点杂粮和棉花。

我们住在村子的最远处,好像与世隔绝,好像世外桃源,无非是日子艰苦一些。到了上学的年龄,我也是上不起学的,婆婆便教我读诗写字。竟然不是从一二三写起,而是先学写名字“玲珑”,太难了,学了很久很久。

春天的时候,我与婆婆一起种棉籽。三月底的时候便开始培土,小河边有很多好的土,用小板车拉到我们的田当头,堆好。

婆婆便用一种叫“栽钵器”的东西,插到土堆里,再提起来,用脚一蹬,一个圆圆的实心土筒子就掉了出来,顶上还有一个窝窝,那儿专门用来放棉籽,这个圆土筒子叫“营养钵”。

婆婆年纪大了,一天蹬不了多少个,好在我们的田也不多。婆婆蹬,我就摆,把营养钵们摆成小方阵,然后将买来的棉籽一粒粒放进窝窝里。直到每一个窝窝里有了一颗棉籽,婆婆就用一些碎土,在小方阵上铺上薄薄的一层,为了保暖,最后还要给它们架起塑料薄膜,夜晚的时候密封起来,边上用土或者砖压住,早上气温升了后,掀开塑料薄膜,让它们呼吸。

我每天蹲在田边等那些棉籽发芽,它们发芽了,就可以移栽到大田里,再慢慢长高,再开花,结棉桃。等棉桃相继炸开成雪白的棉花,便已经是金秋十月了。

婆婆说攒够了钱就送我去学校,而那时候我已经快十岁了。但上不上学的,对我来说真没多要紧。那些在土地里学到的东西,夯实了我一生的力量。

我小的时候,婆婆总说一些我听不懂的话。比如她说大青虫和蛾子是庄稼的攻击者,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守护春天,守护好了春天,米缸才能满满的。她说棉花是天上掉下来的星星,我们采集星星去卖钱是很有趣的事。

寒风刺骨的时候,她推开我们那吱吱呀呀的木门出去搬柴火进来,还要说一句:“好尖好尖的风啊,辣得脸疼!”我就不明白了:风是看得见的吗?是有形状有味道的吗?为何不仅是尖的,还是辣的?

长大后,我发现,她真是天生的诗人啊!她的诗意,她不切实际的浪漫,在悲苦的一生里竟然越活越浓烈,继而影响了我。

深秋的时候,地里没什么活了,婆婆便在河边静坐,抽叶子烟,时不时敲一下烟锅。望着小河流去的方向,河对岸是她的老家,她却一生没有再跨过去。那岸边的芦花都开了,轻轻盈盈的,随风摇摆,沙沙沙。

我越来越大,她越来越老。我用采集星星挣的钱去上了学,由于她教我的很多字,还有许多的生活基础,追到同龄人竟也没有那么难。

等我念到大学,不用她种地供我了,我做家教,勤工俭学,寒暑假打工,我可以养活婆婆了。但彼时的她也是八十有余,已到暮年。开始耳背,与她说话要用吼的才能勉强听得见。

“婆婆,你说我是你捡来的,真的假的哦”

“你是芦花变的,小妖怪夹的”她又开始胡说八道。

“婆婆,他们都说你在等一个人,他是谁呀?”

我不止一次打探她年轻时候的秘密。

婆婆好像没听见,呆呆地望着小河流去的方向,吧嗒了一口叶子烟。她的脸已经皱得像当年被遗弃在芦花地里的我了,但眼里还有光,大概便是那一丝光,支撑着她这一生的浪漫,这一生的诗意,这一生的等待吧!不然她为何为我取名“玲珑”呢?玲珑骰子安红豆,这是入骨的相思啊!

我们都没有说话,风吹芦苇,沙……沙……沙……

(节选自农视网)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大家默许的“潜规则”毁掉了一桩本该美好的姻缘,也从一个侧面暗示了两岸土地之争的激烈,矛盾的不可调和。
B.“杨玉兰有点小性子”,这“小性子”写出了婆婆的任性与执拗,也是导致她爱情悲剧的原因。
C.“在土地里学到的东西”,不仅仅是劳动的本领,也不乏直面生活艰难的信心与勇气。
D.“我”称婆婆是“天生的诗人”,指生活中的婆婆在有意无意间表现出的诗人素养,如婆婆口中的风有形状还有味道。当然,还有不切合实际的浪漫。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全知视角,讲述婆婆的故事,娓娓道来,不徐不疾,亲切自然。
B.小说充分运用语言、动作描写等手法,成功刻画了婆婆这一大胆追求爱情、执着坚守的鲜明形象,感人至深。
C.曾哲友撑小舟随波而去,人们的传言以及这个人再未出现过,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也给读者留下了足够想象的空间。
D.小说里画横线句子中的“老家”,婆婆却一生都没有再跨过去,在表现婆婆决绝的同时,字里行间也透露出些许的悲凉。
3.小说两次写到婆婆为“我”取名“玲珑”,请结合小说简要说明其作用。
4.与孙犁的“诗化小说”《荷花淀》相比,《芦花深处是老家》同样注重诗化意境的营造,请结合小说进行赏析(至少两处)。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长安的荔枝

马伯庸

①六月初一,贵妃诞辰当日,辰时。

②一骑朝着长安城东侧的春明门疾驰而去。

③马匹是从驿站刚刚轮换的健马,皮毛鲜亮,四蹄带劲,跑起来鬃毛和尾巴齐齐飘扬。可它背上的那位骑士却软软趴在鞍子上,脸颊干瘪枯槁,全身都被尘土所覆盖,活像个毫无生命的土俑。一条右腿从马蹬上垂下来,无力地来回啷当着。

④与其说这是活人,更像是捆在马革上的一具丧尸。

⑤在过去的七日中,李善德完全没有休息。他从骨头缝里榨出最后几丝精力,把从江陵到蓝田的水路驿站摸排了一遍。今日子时,他连续越过韩公驿、青泥驿、蓝田驿和灞桥驿,先后换了五匹马,最终抵达了长安城东。

⑥马匹快要接近春明门时,李善德勉强撑开糊满眼屎的双眼。短短数日,他的头发已然全白了,活像一捧散乱的颓雪,根根银丝映出来的,是远处一座前所未见的城门。

只见城楼四角早早挂上了霓纱,寸寸挽着绢花,向八个方向连缀着层叠彩旗。城门正上方用细藤和编筐吊下诸品牡丹,兼以十种杂蕊,眼花缭乱,将城门装点得如仙窟一般

⑧不只是春明门,全城所有的城门、城内所有的坊市都这般装点。为了庆祝贵妃诞辰,整个长安城变成了一片花卉的海洋。要的正是一个万花攒集、千蕊齐放、香馥冲霄、芳华永继,极绚烂之能事。城门尚是如此,可以想象此时那栋花萼相辉楼该是何等雍容华丽。

⑨以往贵妃诞辰,都是在骊山宫中,唯有这一次是在城中。现在这场盛宴,只差最后一样东西,即可完美无瑕。

⑩在距离春明门还有一里出头的距离,李善德的身子突然晃了晃。他的力量已涓埃不剩,毫无挣扎地从马背上跌落下去,重重摔在一块露出泥土的青岩旁边。

⑪李善德迷茫地看向身下,发现那不是一块青岩,而是一块劣质石碑。碑上满是青苔和裂缝,字迹漫滤不清。他再向四周看去,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矮丘的边缘。坡面野草萋萋,灰褐色的砂土与青石块各半。矮丘之间有很多深浅不一的小坑,坑中不是薄棺便是碎碑,偶尔还可以看到白森森的骨头。几条野狗蹲在不远处的丘顶,墨绿色的双眼朝这里望来。

⑫李善德认出来了,这是上好坊,长安附近的乱葬岗。这里和不远处的春明门相比,简直就是无间地狱与极乐净土的区别。

⑬李善德没有急切地逃离这里。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也许这里才是自己最终的归宿。他想站起来,那条右腿却一点也不争气。它在奔波中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基本上算是废了。他索性瘫坐在石碑旁,让身躯紧紧依靠着碑面。上好坊的地势很高,从这个角度看过去,春明门与长安大道尽收眼底。

⑭理论上,现在荔枝转运应该快要冲过灞桥驿了吧?在那里,几十名最老练的骑手和最精锐的马匹已做好了准备,他们一接到荔枝,便会放足狂奔,沿着笔直的大道跑上二十五里,直入春明门,送入邻近的兴庆宫去。

⑮当然这只是计算的结果。究竟现在荔枝是什么状况,能不能及时送到,李善德也不知道。

⑯能做的,他都已经做完了。接下来的,只剩下等待。

⑰他吃力地从怀中拿出一轴泛黄的文卷,就这么靠着石碑,入神地看起来,如老僧入定,如翁仲石像。大约在午正时分,耳膜忽然鼓动起来,有隆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李善德缓缓放下纸卷,转动脖颈,浑浊的瞳孔中映出了东方大道尽头的一个小黑点。

⑱那个小黑点跑得实在太快,无论是马蹄掀起的烟尘、天顶抛洒下的阳光,还是李善德的视线,都无法追上它的速度。转瞬之间,黑点已冲到了春明门前。

一骑,只有一骑

⑳骑手正弓着脊背,全力奔驰。马背上用细藤筐装着两口鼓瓮,瓮的外侧沾着星星点点的污渍,与马身上的明亮辔头形成鲜明对比。

21)李善德数得没错,只有一骑,两坛。

22)后面的大道空荡荡的,再没有其他骑手跟上来。

23)从岭南到长安之间漫长驿路中,九成九的荔枝因为各种原因中途损毁了。从化出发的浩浩荡荡的队伍,最终抵达长安,只有区区一骑、两坛。坛内应该摆放着各种竹节,节内塞满了荔枝。

24)至于荔枝到底是什么状态,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25)春明门的守军早已做好了准备,二十面开城鼓同时擂响,平时绝不同时开启的两扇城门,罕见地一起向两侧让开。

26)在盛大的鼓声中,飞骑毫不减速地一头扎进城门洞子。与此同时,城内更远处也传来鼓声。一阵比一阵更远,一浪比一浪更高,似乎兴庆宫前的城门、宫门、殿门正在次第展开,迎接贵客的到来。

27)没过多久,一阵悠扬的钟声也加入这场合奏,那是招福寺的大钟,这种事他们可是从不落人后的。随后钟鼓齐鸣,交相嗡鸣,所有的庙宇、道观,所有的坊市都加入庆祝行列,整个城市陷入喜庆的狂欢。

28)李善德低下头,依靠着上好坊的残碑,继续专心读着眼前的纸卷。他的魂魄已在漫长的跋涉中磨蚀一空,失去了对城墙内侧那个绮丽世界的全部想象。

文本二:

《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文本三:

杜牧诗《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注]李善德:作者虚构的小说人物。在贵妃诞辰前,他接到从岭南运送新鲜荔枝到长安的任务。荔枝“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为了家人,李善德决心放手一搏:“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开篇描写李善德骑马奔向长安的情景,极具镜头感,先远景展现一骑疾驰的动态画面,再聚焦特写,突显骑士的疲惫。
B.文本一中装扮华丽的春明门与残败荒凉的上好坊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社会繁华之下,底层百姓生活艰辛画面,讽刺意味浓厚。
C.文本一以小见大,通过刻画一个与“荔枝”发生关联的小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思来展开故事,深刻书写了历史深处小人物的命运与悲欢。
D.与文本一相比,文本二中《新唐书·杨贵妃传》叙事整体上更细腻生动,一个“必”表现出杨贵妃恃宠而骄的蛮横。
2.对文本一的标题与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通过长安城和荔枝两个意象的组合,点明本文线索,让读者联想到杜牧的诗《过华清宫》,产生对杨贵妃嗜食荔枝以及千里运送荔枝等历史故事的遐想。
B.第⑦段画线句对城门的描写,展现了贵妃寿辰庆祝活动的盛大隆重,表现皇帝对此的重视,旨在引发读者对大唐帝国繁华与风流的向往。
C.第⑲段画线句短句单独成段,词语重复,强调李善德看到结果时的怅然失落,“只有”二字也体现出运输荔枝的过程之艰难与代价之大。
D.第(23)段画线句,引发读者想象荔枝成功运达长安过程前,经历的各种艰难险阻,以及李善德等人付出的不懈努力。
3.文本一中第⑬至⑯段写出李善德的多重心理感受,请结合文本梳理概括。
4.同一历史事件,文本一与文本三都通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来表现主旨,就此方面,结合文本分析两文的不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河流

申平

这场大火,其实就是猎人引发的。

猎人在树下抽烟,突然有猎物跑过。他立即丢掉烟头,去追赶猎物。当他带着猎物,心满意足地回窝棚吃饭睡觉的时候,那个没被踩灭的烟头,已经慢慢燃成了一场漫天大火。

半夜,猎人被什么声音惊醒了。他探头往外一看,山林已经成为一片火海。他惊慌失措,连枪都没有来得及带,胡乱套上衣服就开始逃窜,样子极为狼狈。

大火急速蔓延,猎人一路狂奔!他的逃命方向,就是山下那条河。当他扑通一声跳进那条河里时,才大喘了一口气。

这条河,是山里的生命之河。

河流是从深山老林里流过来的。起初河水只是涓涓细流,但是它一路兼收并蓄,终于成为一股汤汤大水。它川流不息,不舍昼夜,顺着山势左弯右拐,哺育着两岸的生灵。现在,大火携带着轰隆隆的咆哮和噼噼啪啪的声响,朝着这条河扑了过来。

望着狂舞乱蹄的火舌,猎人惊恐至极,也悔恨至极。他移动身体,向河的对岸靠拢。这时借着火光和星光,他突然发现河里出现了更为恐怖的一幕。

野兽,野兽!河里到处都是野兽!

啊呀呀,原来野兽也都跳水逃命来了。他在山里打猎多年,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野兽。整个河面上,到处都拥挤着逃命的生灵,黑暗中也分不清都是啥野兽。在他背后,还不断传来好像下饺子一般的声音。

猎人的本能使他立即伸手去背上取枪,这才想起枪没有带出来。好在,他的衣袋里有一把锋利的匕首。他立即摸出来,紧紧地握在手里,准备随时防御或者是进攻。这时他已经看清,在他的周围,游动着许多平日难觅踪迹的猎物,它们近在咫尺,只要他挥刀刺出就是……

然而他很快就收起了匕首。因为他发现,此时此刻,周围所有的动物都已经混为一体。无论大小强弱,它们好像全都忘了“丛林法则”,大火使它们无暇四顾,只管惊恐不安地奋力向对岸游去。他不由得想道,这些动物都是你害的,现在都这种情况了你还想杀害它们,你还算个人吗?!他抽了一下自己的脸,也开始往前游去。但是他很快感觉到,水中有一股巨大的推力,推着他顺流而下。借着火光看去,原来对面的河岸是峭壁,根本就爬不上去。所有的野兽都在顺流而下,寻找着容易攀登的地方。

大火已经烧到河边来了,火舌喷吐,几番想跃过水面。但是因为这里水面宽阔,都没有成功。河里的动物们更加惊慌了,它们争先恐后,挤挤攘攘,拼命地往下游冲,没有一个愿意被烧死。

猎人此时已经是身不由己了。他被众多动物推着往前走,前面就到了一个壶口。他抬头望去,暗叫不好。因为他知道,壶口这地方有多危险。就在两岸,生长着许多树木,其中有几棵大树,树枝互相伸向对岸,几乎就要相接起来。如果大火烧到这里,只要轻松一扑就会过河了……

不行,祸是我闯的,我不能再让大火过河了,那样我的罪孽就更大了。他听见自己吼叫了一声:让开!就挥舞着双手,拼命向壶口游去。一路上他的身体与其他动物碰碰撞撞,不同动物的面孔在他眼前闪过:老虎的脸,狗熊的脸,大象的脸,野狼的脸……什么脸他都不在乎了。他一口气游上河岸,就那么湿淋淋地爬上树去,掏出匕首猛砍那些伸向对岸的树枝。猛砍,猛砍!

开始,河里的动物都呆呆地看着他,不知道这个人类要干什么。很快,猴子反应过来,它们吱吱叫着,成群结队爬到两边岸上,开始上树去掰树杈,还有的在底下拔小树。第二个反应过来的是大象,这些大家伙,上来就用象鼻猛推大树,而且它们还懂得不能往水里推的道理。接着,野猪、狗熊、野狼等动物也上岸了,它们用嘴和爪子,开始清除杂树。猎人第一次发现,原来动物竟然也如此聪明!

事实立刻证明,猎人的决策是多么正确。他们刚刚弄完树枝,大火就扑过来了。这地方虽然河道狭窄,但是因为没有了草木,火舌扑了几次都失败了。这时,动物们其实可以上岸了。但是猎人觉得,还是留在水里比较安全。水里既隐蔽又逃得快,如果上山就不好说了。没想到他的决定竟然影响到大批动物,无数动物都跟着他继续顺流而下,去寻找最安全的地方。

前面来到了一处地河。说是地河,其实就是水流通过山洞。这条地河,猎人早就知道,但是从来没敢靠近过。大白天那里都是黑云缠绕,传说有恶龙把守。现在要不要过呢?他犹豫着,转身看着身后的大批野兽,再看看顺着河岸一侧追过来的大火,他咬了咬牙,心说今天,就算是刀山我也要往前闯了。

他硬起头皮,开始往山洞里游,眼睛渐渐适应着黑暗。但是人类的眼睛却远不如动物的眼睛明亮,嗅觉也远不如动物灵敏。动物们一进山洞,就立刻感到阴风扑面,气味不对。洞内到处怪石嶙峋,暗藏杀机。猎人也觉得有些不对,但是等他闻到一股腥臭味道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

陡然,前面的河水巨浪翻腾,只听见扑通一声巨响,有一个巨大的怪物跃出水面,拦住了去路。猎人抬眼看去,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但见眼前昂首挺立的竟是一条白色巨蟒,一条水缸那么粗的巨蟒。它头似磨盘,眼如灯盏,血盆大口里吐出的信子嘶嘶作响。啊呀,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恶龙啊。

身后的动物立刻潮水般退却,它们互相冲撞践踏,哀叫声声。猎人也想跑,但是他身体发抖,胆战心惊,根本就跑不了。无奈,他只能拔出匕首,与巨蟒对峙,又朝身后吼叫:不要怕,一起来跟它干呀!

动物们当然听不懂他的话,但是都被他的气势鼓舞了。它们重新聚拢在猎人的身边,和他一起昂首挺胸,与巨蟒对峙。

啊——!他突然用尽全身力气大叫起来。随即,所有的动物都开始用自己的声音大叫起来。哇——!呜——!呕——!嗷——!人类和动物的声音混在一起,宛如霹雳在山洞里炸响,惊天动地,穿云裂石,直击前面的巨蟒。那条巨蟒好像真的被击中了,它的身体晃了几晃,缩回水里,向前游去,它瞬间变成了给大伙儿带路的向导。

猎人大吼:走啊!到山那边就安全了!他带领所有的动物跟着巨蟒向前游去。前面,隐隐约约有光亮出现。猎人知道,那里,就是地河的出口了。

摘编自《小小说选刊》2021年11月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猎人本能地去肩上取枪,发现枪没带出来,不仅写出了猎人的职业惯性,也从侧面表现了大火来得突然和凶猛。
B.一场山林大火因猎人而起,小说围绕逃生,深刻揭示了人和动物趋利避害的本能和大灾面前自身安全的重要性。
C.本文展现出来的猎人是一个丰富多面的人物形象,一场大火使猎人思想发生了转变,实现了自我的成长。
D.本文题目为“河流”,“河流”不仅是猎人和动物们逃生的通道,还寓指人类及动物的生命之河、母亲之河。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一场火灾开篇,再写引起火灾的原因及其发展态势,看似突兀,实则为后文人与动物都逃向河流做铺垫,环环相扣,步步惊心。
B.小说设置的壶口和地河等几处场景,为下文砍树、巨蟒等情节做铺垫。绝处逢生柳暗花明成功调动读者思维,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
C.小说中的主人公没有姓名,只显现出身份特征,但作者却综合运用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等方法来塑造他的形象,使其立体可感。
D.小说语言极具特色,多次使用拟声词,真实还原了小说的情境,同时使用叠词,富有节奏感,增强语势,烘托出紧张恐怖的氛围。
3.小说最后写猎人和各种动物历经艰险,终于看到了地河的出口,请你结合全文,试分析猎人此刻会有哪些心理。
4.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借哈姆雷特之口说:“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性是多么高贵!……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有人认为,《河流》这篇小说体现了“人类凭借理性成为万物的灵长”这一思想,你认同这一观点吗?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2023-10-29更新 | 48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南粤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风雪友情

金克木

这位来教小学的小学毕业生到校时只见史校长和一个看门兼做饭的工人。史校长有三十来岁,态度严肃,总像有什么心事。相处半年,见面不多,少年总记不起什么时候曾经见他大笑过。校舍是一所破旧的大庙,主要建筑只是一座大殿,算是各班共同教室。殿两旁隔开的两小间屋,一边是校长卧室兼办公室,一边是教员卧室。中间是吃饭等共同活动的场所,用板壁和后面大教室隔开。

几天内又来了两位教员。一位姓石,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本县一位石烈士的本家侄子。一位姓王,曾在武汉进过什么干部学校,大革命失败,才回家来。

王老师总爱弹风琴唱“老头陀,古庙中,自烧香,自打钟”的《道情》。石老师身体不好,总爱躺在床上,但并不睡觉。他们都比这个小老师大几岁年纪,又多了不少阅历。有一天王老师忽然板着脸问他:

“你读过《共产主义abc》没有?”

“没有。”

“没读过《共产主义abc》的,能是共产主义者?我来教你。”

“书在哪里?我去拿。”

“你拿不到。书在这里。”王老师用手掌拍一拍肚子。石老师斜靠在旁边的破藤椅上,笑了起来。

“这本书是危险读物,怎么能带来带去?我一章一章、一句一句背给你听。好好用心记住。第一章,商品。”

“怎么?你把全书都背下了?”

“那是当然。”

小老师也不感惊异,因为他早就背过古书和一些白话文。不过还没有背诵过犯禁的翻译外国人的书。第一章的题目“商品”,他就不懂。可惜王老师的背诵和讲解开始没有多久就开学,只匆匆说了全书大意,没有工夫也不可能再这样大声讲什么价值、价格、资本了。

眼看就到冬天了。一天,史校长把这个小老师叫进了自己的屋子,对他说:

“现在有件非常重要的紧急事,我不能亲自去,只能你去办,听我讲完就出发。你的课我来教。注意听清楚了:先到团城子小学,那里有一位毕校长等着你。什么介绍信都不能带,你只要对他说是我叫你去的就行了。一切听从他的。他会带你去堰口集。他是那里的小学校长。在那里,这一两天内有一次重大会议,不过并不要你参加。一切由毕校长主持。毕校长会把结果告诉你。你立刻回来向我报告。任何文字记录都不许有,只有凭心里记。明白了吧?立刻出发。到团城子只找毕校长。对任何人,不论是谁,都不能说你的事,不能提到我,只除了对毕校长一个人。有什么不明白的没有?好!快走。”

小老师悄悄走出校门。学生都中午回家了。老师和工人都在自己屋里。他快步溜出村子,向团城子进发。

刚到团城子小学门口,只见一个约莫三十岁的穿着长袍的人站在那里。没等他开口,那人便问:“你是哪里来的?来找什么人?”他刚说出是来找毕校长的,就听那人放低声说:“我姓毕。谁叫你来的?”“史校长。”“好,随我马上走。”

不由分说就上路。不料这位毕校长身高体壮,一步至少有这大孩子的一步半,没走几步路就把他抛在后面。他连赶带追,毕校长头也不回。出了村子,两人之间已经隔了一截路。毕校长仍然大步流星往前走,好像后面没有人同路。走了几里路以后,毕校长的步子放慢了,可仍不回头看。直到走出十里以外,大人才让小孩儿赶到约莫一丈开外之处。

毕校长站住了,回头了,笑呵呵地说:“累坏了吧?亏你赶上了。现在可以一起走了。”原来他是有意撇开同伴的。

“现在已经走出快十五里了。还得走十几里,走得动吧?天冷,出点儿汗不要紧,只是不要被风吹。”毕校长用手摸摸同伴的头,看看没有什么汗,很满意,说了句:“不赖。”

又走了一段路,毕校长忽然脱下了长袍,往肩上一扛。这时露出了他身上挎着的一件东西。他一伸手把那些东西举起来,问:“认识吗?”

“盒子炮(长筒手枪)。”

“会打吗?”

“不会。”

“我打一只鸟给你看。以后我就可以教你打靶子。”

“还是不要放吧。”

“怕什么?这里是我的地界儿了。”

“不是怕,是不想你浪费一颗子弹。”

“那好,不打了。”

“要打,也得穗子撩高些(往天上打枪)。”小孩子不由得卖弄一句新学来的江湖黑话。

“哈!你还会问两句。告诉你,会不全,就不要卖弄。三句话答不上来,就会闯大祸。你懂不懂?干这一行,不是靠嘴皮,是靠本领,靠名声。记住了?干大事不是耍嘴皮子。尽管我有这个(他一拍手枪),在团城子里也不能露相。靠嘴上几句话是不管用的。那是编故事或者闲谈的人用的。”

毕校长这番教训给了他很深印象。史校长很少对他这样教训过。两人都是实干派,但表现性格不大相同。

到了毕校长的小学,天已经阴了下来,不过黄昏,已像黑夜。呼呼的北风也吹起来了。

吃完晚饭,毕校长嘱咐他不要出屋,不论听到什么响动都不要管。早早睡下,一切明天早上再说。

这一夜大风大雪。一觉睡醒,雪停风止,太阳从云中时隐时现,房檐上滴起水来了。

起来后吃早饭时,毕校长一言不发,面色阴沉,和前一天大不相同。

早饭后,天晴了,毕校长告诉他立刻回去。化雪,路上泥泞,给他一双旧棉鞋,叫他慢慢走,小心别滑倒。雪深,又给他一根棍,探着路走,莫掉进路旁沟里。都嘱咐完了,没说一句正事。毕校长送他到校门外,又讲了讲回去的路怎么走。然后,他昂起头来,看看天色,嘴里咕叽几句,先高后低,忽高忽低:

“霜后暖,雪后寒,现在还不算冷,快点趁有太阳走,说不定下午还会阴,尽快在中午赶到才好。见到史校长说我问他好。(低声)谈崩了。(声音高起来一些)你认识路了,有空来玩。(又低声)谈不拢,完了。(又高声)快走吧。(低声)快撤。”说完转身进校门。

本来不知道这位校长为什么要这样演戏,这时才明白了。不但门前有人走过来,而且斜对面的一大门里也走出来人。这时校内校外到处都有人。

他赶回学校,两脚和两腿都成了泥糊的,身上也沾了不少泥。尽管有根棍,仍然滑跌了几次,幸好没有掉下沟。史校长等得不耐烦了,一听声音,跑出屋门,一把拉他进屋。

“毕校长说:‘谈崩了。谈不拢,完了。快撤。’就这几句话。”

史校长眉头一皱,吁了一口气,伸头向门外一望,转身把他推出去,说:“快回屋,把泥鞋、泥衣裳都换掉。你到什么地方去,做了什么,对任何人也不许说。”

他换好罩衣、罩裤、鞋袜,再出来时,史校长门上一把锁。他不知哪里去了,饭也没吃。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校舍是一所破旧的大庙”,既点出了学校设施简陋,也暗示了当时开展革命工作条件艰苦。
B.王老师主动提出给小老师讲《共产主义abc》,表现了王老师作为共产主义者时刻不忘发展革命力量。
C.由于革命斗争形势非常紧张,为了防止被人怀疑,毕校长向小老师传递情报时,语调故意忽高忽低的。
D.史校长“等得不耐烦了,一听声音,跑出屋门,一把拉他进屋”,可见史校长胆小慎微,革命经验不丰富。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多久就开学,王老师没有工夫也不可能大声讲解书的内容,暗示革命斗争形势严峻,为下文传递情报的不易作了铺垫。
B.小说结尾戛然而止,既展现了史校长为革命奔忙的形象,也以此升华了主题,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C.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是通过两位校长的话交代的,这样不仅使情节结构更加紧凑集中,而且展现了两位校长不同的性格特点。
D.小说以“小老师”的视角叙述故事,虽然所知有限,但是叙述更有悬念,增加了读者的代入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3.小说体现了毕校长哪些革命家风范?
4.小说直接写“风雪”和“友情”的笔墨不多,请分析为什么以“风雪友情”为标题。
2023-10-2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漆园吏游梁

郭沫若

庄周自从他夫人死后,率性把漆园吏的徽职丢掉,他的门徒们也就逐渐地风流云散了。

他回到宋国来,寄居在一所陋巷里面,把剩下的余钱去买了些个麻来打草鞋过活。他一面打草鞋,一面却在冥想着宇宙间消长盈虚的道理。

“苎麻的种子播在田地间,受着温暖的阳光护摄,受着清和的春风吹煦,无端地抽出了青春的苗条。苗条枯萎了,筋骨成了麻,我如今在把它打成草鞋。我这打成的草鞋,被人践踏穿了的时候,又要委弃在不知道什么地方的污潴里了。……”

“人的一生不就是这样的吗?青葱自乐的时代没有多时,成了可供人利用的器皿,也没有什么荣幸。”

他一面冥想,一面打他的草鞋,因此他的工程也进行得很慢。一双草鞋三天也打不成,五天也打不就。

卖得好的时候,可以卖个一两双,卖得不好的时候,只有原样而去、原样而回。

有一次,接连几天一双草鞋也卖不出,他是饿得不能忍耐了。他记起有一位旧友在管河堤的事情,他便挨着饿,提了几双草鞋想去向他贳两升小米。

他好容易才走到了河边,他觉得不象他自己在走,好象有股风吹送一团野火在路上蔓延。那时候他实在是一团火,一团饥火好象把他身上穿的一件破布衣裳,把他手上提的草鞋都要燃毁了的一样。火看看快要熄了,被风一吹又渐渐燃炽起来,他好容易才燃到了河边。在河水里面照了照自己的面孔。

——“啊,你就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庄周夫子吗?我几乎不认识你了。你的颈子怎瘦得那么细长,就好象白鹤的颈子一样?你的面孔怎变得那么黄熟,就好象臃肿的南瓜?啊,假如你真是南瓜的时候呵!”

正当他在照影自嘲的时候,他听见有得得的马蹄声走来。他抬头一看,才看出就是那位做河堤监督的朋友。

他看见他的朋友,就好象炉火遇着油煤一样,热烈烈地便去接着:

——“啊啊,朋友,你来得真是恰好!我有好几天没吃馒头了。我这里有几双草鞋作抵押,请你贳几升小米给我煮粥吃罢!”

——“啊啊,朋友,你来得却是不凑巧。我这个月还没有领薪水呢!”河堤监督毫不踌蹰地回答。

庄周只听了他这一句话掉头便跑,一直跑到听不见马蹄声的时候,他才稍微息了一息脚。但是等他息了一忽之后,他饿得来连动也不能动弹了。他便无意识地把手里提的草鞋来乱嚼,足足嚼尽了一只。但也奇怪,他觉得好象享用了太牢一样。

——“啊啊,我真感谢你这真宰!真是道在屎溺,道在瓦甓,而且道在麻屑了。”

麻屑嚼多了,虽然可以勉强充饥,但是有时总想要点有血有肉的鲜味。有血有肉的鲜味!

他一面想,一面早把一个铁针来敲成钩,把麻条来续成线,想去钓几只鱼儿。

——“蚯蚓呀,罪过,可怜你不该有能够引诱鱼儿上钩的质。因为你有用,所以你才被人利用了。”

小河边上的田野中偃着一个髑髅,他把那髑髅翻开,又才发现了几条蚯蚓。

他把蚯蚓穿在针上,把麻线投在水里的时候,他看见鱼儿一对对地衔尾接首在水里面优游。直到这时候才回想起了他死去了的夫人。才为她挥洒了几行清泪。

夫人在生的时候,他待她真是太淡漠了,他总以为是受了她的拖累。因为有了她,所以不得不过些不洁的生活;因为有了她,才去做了一场小官;因为有了她,才教了几个无聊的弟子。但是,如今呢?他只对着孤影嚼麻屑了。

——“啊啊,我是饥渴着人的鲜味,我是饥渴着人的鲜味呀!”

他一连叫了几声,把钓缗投在河中,跑去抱起那个髑髅。

——“啊啊,我是饥渴着人的鲜味,我是饥渴着人的鲜味呀!”

一回想起他夫人死时,他想起那时唯一的一个吊孝者来了,唯一的知己惠施。

一想起他的惠施,他恨不得立刻就飞去和他见面。于是,庄周提起那个髑髅,便一个人飘飘然往大梁走去。

——“一位提着一个髑髅的疯子!”

——“一位不吃面包,只嚼麻屑的骗子!”

庄周走一路,便引起一路惊怪的风声。风声愈张愈大,人还没有走到大梁,风声早走到惠施的耳朵里了。

“哼,奇怪,老庄这一来,是想夺我的宰相了!管他是真是假,总要先事提防。”

可怜饥渴着友情,饥渴着人的滋味的庄周,一面嚼麻屑,一面走长路,人还没有走到大梁,惠施早搜拿了他三天三夜了。他才抵大梁城,便被人逮捕着,把他送到惠施的面前。

庄周一见惠施,便说不出来的欢喜。但是惠施向着他,骂道:

——“老庄呀!你真是太丑!你要来夺我的宰相,你正大光明地来就是了,何必要做出那种妖异惑俗的行径!”

——“啊,惠施!你这说的话,才是‘孤驹未尝有母’啦!”

——“你别要尽那样假装疯蒙!国法是国法,友情是友情。我已经捉拿了你三天三夜了!”

——“唉!”庄周到此才长叹了一声,他接着说道,“惠施!你听我向你说一段趣话罢。南方有一种奇鸟名叫‘鹓雏’,它吃的是竹实,饮的是清泉,宿的是梧桐古树。它有一次从南海飞到北海,它是想着北海的冰天雪地何等清洁的。它在路上遇着一只含着死老鼠的鸱鸮,它因为都是同类便招呼了鸱鸮一下。鸱鸮鼓着两个鹅蛋大的眼睛,抬起头向上怒吼:‘哼,你是要来夺我的死老鼠啦!’——啊,朋友,你知道这死老鼠是什么?”

惠施被庄周抢白了一场,面上虽是发烧,却立刻倒堆一脸的笑容来向庄周赔罪:

——“朋友,我们打是心疼骂是爱呢,请你别误会罢。”

庄周默默不作一声,只是飘然走出大门。他举起手中的髑髅向白云流荡着的青天掷去:

——“唉,人的滋味就是这么样!人的滋味就是这么样!”

1923年6月22日

(有删改)

链接:据郁达夫的回忆:“当时,我和他(指郭沫若)穷极无聊,寄住在上海滩上,度比乞儿还不如的生活。忽然有一个人,因为疑沫若去夺他的编辑的饭碗,就促使了许多的人出来,在他的机关月报和一个官僚新闻上,大放攻击之辞。沫若把这时的感情,不好全部发泄出来,所以只好到历史上去找了一个庄子和惠施来代他说话。”“因为创作的动机是由现实人生得到的实感,所以写来容易动人,也容易成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庄周打草鞋时的哲思认真而巧妙,从中可以看到庄周丰富的内心世界,也渗透着作者在当时环境下的乐观主义思绪。
B.庄周求助管河堤的旧友,但吃了闭门羹;他历尽磨难寻找到当宰相的旧友,却遭到逮捕,凸显了人情淡薄,现实残酷。
C.惠施知道自己宰相之位无恙时说“朋友,我们打是心疼骂是爱呢,请你别误会罢”,细致传神地描绘出惠施惭愧后悔之情。
D.小说中的庄周是个不谙世事、书生气十足的反动知识分子,迂腐古板,老实懦弱,思想单纯,头脑简单,结果一再碰壁。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一问一答的形式,推动了情节的进展,“庄子”的独白则是借人物语言给抒情达意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
B.“啊啊,我是饥渴着人的鲜味,我是饥渴着人的鲜味呀!”重复两次,有诗的节奏感和意蕴,有效加强了感情色彩和行文力度。
C.小说的语言流畅、华美、抒情味重、哲理性强,生动的比喻、铺陈的排比,如泉喷涌,流贯全篇,具有触动人灵魂的魅力。
D.这篇历史小说直抒胸臆、直白易懂,“笔调太直”,作者在文中直接表述了自己的写作意图,也因此而影响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3.小说将庄周在颠沛流离中起伏不定、跌宕多姿的心路历程生动地描绘了出来,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历史小说作为一种特殊文体,处在纪实与虚构之间,由历史、现实、自我三种成分组合而成,请就历史和自我两个角度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巴金

父亲旁边那棵银杏树下有一块青石。他便在那上面坐下,取出一支烟来,点燃了,放在嘴上抽着。他长嘘似的吐着烟雾。他那略带苍老的脸上渐渐地浮出了安闲的笑容,他忽然带笑地对我招手,一面说:孩子,过来,在这里坐,我给你讲个故事。

我眼睁睁地望着父亲的脸,尤其是他的嘴,静静地等着他开始讲故事。

从前有过一个孩子,就像你这样大的年纪。他家里很穷。父亲是乡下教书先生,在破庙里开个蒙馆,教几个小学生糊口度日。

有一年年景不好,遇着天旱,田里的稻子都枯死了。种田的人没有收成,衙门里的差役却来逼着收税。他们挨门挨户勒索,得不到钱,就把可以拿走的东西都带了去。那些吃树皮草根的人被逼得没法生活,就闹起事来。然而不久大队兵马从城里开来了。枪声、喊声、哀号声响成一片。整个乡村里就剩下一些老太婆、小孩子守住那些未烧尽的破屋叹息流泪。

那个教书先生没有给抓去,这个时候全亏得他出来照料那些老太婆、小孩子。但是过了两天差役又下乡来把他也捉去了。

为什么捉他?他一点罪也没有!我不平地嚷起来。

父亲看我一眼,但过后又微微地笑了。不知道怎样我总觉得这笑里带着不愉快的神气。

父亲接着说:那个教书先生给关起来。人家说他鼓动种田人闹事,可是又找不到证据,把他关了几天,说是要放他出来。然而事情又突然变了。据说有人向县官告发了教书先生,说他家里藏着一颗珠子,这是一件宝物,人带着它,就可以做任何事情,不会给人看见,这叫作隐身珠。告发的人是教书先生的一个朋友,他说这颗隐身珠便是教书先生鼓动闹事的一个大证据。县官用严刑拷打教书先生,要他交出珠子。可是教书先生矢口否认,说他自己根本就没有见过什么隐身珠。

种种残酷的刑具都用过了。然而教书先生始终不肯招出一句话,到后来他连张嘴的力气都没有了。他的死只是时间的问题。

县官叫人把他的身子丢在河里。又派差役到他家里去搜查。就是那个出卖朋友的人在引路,他们到了那里,把母亲、儿子都赶在屋角里。他们开始到处搜索,把什么东西和什么地方都找遍了,始终找不出一颗珠子来。

儿子和母亲忍住恐怖和悲愤战栗地蹲在屋角,眼睁睁望着他们的横暴的举动,不敢说一句话。

儿子忽然触了一下母亲的肘,轻轻喊了一声‘妈’。原来他看见一颗小小的红珠子在他脚边发亮,止不住他的惊讶。

母亲也看见了珠子。她连忙低声在儿子的耳边说:‘闭嘴。’这个时候儿子已经把珠子拾了起来。他刚要回答母亲的话,忽然看见差役们掉过头来看他,他慌张起来,不加思索就把珠子一下子塞进嘴里。

父亲的朋友眼睛精,忽然起了疑心,便走过来厉声叫道:‘张开嘴!’孩子迟疑一下就把嘴张开,那个人扳开孩子的嘴仔细看了一遍,找不出什么东西。因为珠子已经滑进肚皮里去了。

差役们又仔细搜索了半天,依旧找不到珠子,只得把屋里的东西顺手拿了带回城里去,剩下一个空屋给这一对贫苦的母子。

差役们一走,孩子就忍不住大声嚷起来:‘妈,我口渴!’他便去地上抱起一只破瓦罐,把里面剩下的一点冷水一口气全喝光了,母亲惊讶地望着他的烧脸,忽然想起了珠子,便问道:‘孩子,珠子呢?’听见提起珠子,孩子才记起来他已经把它吞进肚里了,便恐怖地答道:‘妈,我把珠子吞下去了。’他刚说完了又觉得一阵心烧,口很干,他忍不下去,又接连地嚷:‘冷水,冷水!我口渴,口渴。’他不等母亲答话就跑出去,在院子里找到一只小水缸,一下子俯下头,不管水干净不干净,只顾咕嘟咕嘟地喝着。水缸里的水全给他一下子喝光了,连小虫也都进了他的肚皮。

儿子痛苦地望着母亲哀求道:‘我心里烧得很。我口渴,我口渴,妈,给我一点水喝吧。’儿子说着,一面拉开衣服,用力抓着自己的胸膛。

母亲没有办法,只得忍住心痛,说:‘那么,我带你到河边去,河水够你喝的。’母亲果然把儿子连拉带扶地领到了河边。儿子一看见河,便扑到河边草地上,把头俯在水面,张开嘴大口地喝起来。

母亲连忙赶上去,抱住他的身子,要把他拉起来。但是他忽然回过头来说:‘妈,放开我,我要喝水,我还没有喝够。’他用力挣扎,要挣脱他的身子。这时,母亲看见孩子变成了一条龙。随着龙的身子的摆动,河面渐渐宽起来,许多土地都沉下去了。龙顺着河道往城里去,所经过的地方全成了河,只有那个乡村还原样地存在……父亲讲到这里忽然住了口,摸出第二支烟,把它点燃放在嘴边衔着。他抽了一口烟,就站起来说:我们还是到上面去吧。

但是,后来怎样呢?我看见父亲不把故事讲完就要继续爬山,便也站起来着急地问道。

后来龙游到了城里,自然把全城都淹没了,那个地方也变成了一条大河。父亲淡淡地答道。

城里的人呢?还有那些县官和差役们呢?还有那个教书先生的朋友呢?

我也不大清楚,他们大概都变成鱼虾了。

那条龙呢?我还不满足,又问道。

谁知道!你苦苦地追问这个做什么?父亲带了点责备的口气说,但他的神气依旧是很温和的。

这个时候恰巧有一股风吹来,下面松林里起了一阵波涛,把父亲的话掩盖了。一片银杏树的叶子飘落在我的头上。我伸过手去把父亲的一只手紧紧捏住。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父亲给孩子讲故事的方式开头,能够很快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小说显得饶有趣味。
B.“我不平地嚷起来”,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写出了“我”对于教书先生无罪而被抓的愤怒不平。
C.“剩下一个空屋给这一对贫苦的母子”,表现了差役强取豪夺、横征暴敛的贪婪本性及百姓生存的艰难。
D.小说的结尾部分,“我”不停追问父亲,体现了小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我”想匡扶正义的愿望。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结构严谨,开头段“那棵银杏树下有一块青石”与结尾段“一片银杏树的叶子飘落在我的头上"相互照应,营造出诗意的氛围。
B.小说的“父亲”慈爱,温和,善于讲故事,他与孩子的关系亲密,得闲时他便给孩子讲故事,以此来引导孩子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C.小说以“我”的视角来叙事,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拉近了主人公与读者的距离,通过儿童的视角来思考故事,呈现出纯真的一面。
D.小说以对话为主体,情节集中,在有限的篇幅里容纳了更为丰富复杂的内容,在叙述中的留白,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思考和想象空间。
3.巴金在进行本文的创作时,目的是慰藉“被现实生活闷死的人”,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来?请简要分析。
4.小说中常有非现实主义情节,如这篇小说写孩子化龙的情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大泽乡

茅盾

算来已经是整整七天七夜了,这秋季的雨还是索索地下着。军营早已移到小丘上。九百戍卒算是还能够捆一堆干燥的稻草,这便是那两位终天醉成泥猫的颟顸军官的唯一的韬略。军官呢,他们的祖父是当年铁骑营中的悍将。然而现在,他们却只能带着原是闾左贫民的戍卒九百——是他们富农素所奴视的闾左贫民,没有一点共同阶级意识的部下

半夜酒醒,听到那胡笳似的风鸣,军鼓似的雨声,又感着砭骨似的秋夜的寒冷。听说昨天从鱼肚子里发现一方素帛,朱书三个字陈胜王。陈胜?两屯长之一是叫陈胜呀。突然,从远远的不知何处的高空闯来了尖厉的哀嚎。是近来每夜有的狐狸叫,然而今番的是魔鬼的狐狸叫,是要撕碎你的心那样的哀嚎,断断续续,是哭,是诉,是吆喝。分明还辨得出字眼儿的呀。

说是‘大楚兴’罗?”“又是‘陈胜王’!面面觑着的两军官的僵硬的舌头怯生生地吐出这么几个字。宿酒醒了,陈胜的相貌在两位军官的病酒的红眼睛前闪动。那是一张多少有点皱纹的太阳晒得焦黑的贫农的面孔。他也是这次新编入伍的,看他生得高大,这才拔充了屯长。敢是有几斤蛮力?不懂兵法。

想来陈胜倒不是怎样可怕,可怕的是那雨呀!雨使他们不能赶路,雨使他们给养缺乏;天哪,再是七日七夜的雨,他们九百多人只好饿死了。在饿死的威吓下,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吧?

第二天还是淋雨,躲在自己帐里的两位军官简直不敢走动。到处可以碰着怀恨的狞视。营里早就把鱼鳖代替了米粮,但吃了太多的鱼鳖的兵士们好像性格也变成鱼鳖了,没有先前那么温顺,那么沉着。骚动和怨嗟充满了每个营房。

鱼肚子里素帛上写的字,夜半风声中狐狸的人一样话语的鸣嗥,确也使这九百人觉得诧异。然而仅仅是诧异罢了。没有幻想。奉一个什么人为那种事的味儿,他们早已尝够了。他们的期望是挣断身上的镣索。他们很古怪地确信着挣断这镣索的日子已经到了。

想起自己有地自己耕的快乐,这些现在做了戍卒的闾左贫民感觉到只有为了土地的缘故才值得冒险拼命。什么陈胜王,他们不关心;如果照例得有一个,那么这一定不应当是从前那样的,一定得首先分给他们土地,让他们自己有地自己耕。

风还是虎虎地吹着,雨还是腾腾地下着。比这风雨更汹涌的,是九百戍卒的鼓噪,现在这声音一阵紧一阵地送进两位军官的帐幕。

看出来了吗?不是我们死,便是他们灭亡!

先斩两屯长?

既无奈何,九百人一齐坑吧!

先开口的那位军官突然将右臂一挥,用重浊的坚决的声调说。

谁给我们掘坑?

不是异议,却是商量过程,声音凶悍中带着沉着。

这茫茫的一片水便是坑?当这样的意念再在两位军官的对射的目光中闪着的时候,帐外突然传来了不成体统的嚷闹:守在这里是饿死……到了渔阳……误期……也是死……大家干吧,才可以不死……将官儿……让他们醉死!

两军官的脸色全变了,嘴唇有些抖颤。他们又交换了一次眼色,咬嘴唇,又剔起眉毛,统治阶级的武装者的他们全身都涨满了杀气,然而好像还没有十分决定怎么开始应付,却是陡地一阵夹雨的狂风揭开了帐门,将这两位太早地并且不经意地暴露在嚷闹的群众的眼前。面对面的斗争再没有拖延缓和的可能!因这天公的多事微微一怔的群众朝着帐内看,站着满脸通红怒眉睁目的两个人。但只是两个人!

军中不许高声!左右!拿下扰乱营房的人!

拔出剑来的军官大声吆喝,冲着屯长之一叫作吴广的走过来了。

回答的是几乎要震坍营帐的群众的怒吼声。也有了兵器在手的贱奴们今番不复驯顺!地下火爆发了!

风是凯歌,雨是进击的战鼓,弥漫了大泽乡的秋潦是举义的檄文;从乡村到乡村,郡县到郡县,他们九百人将尽了历史的使命,将燃起一切茅屋中郁积已久的忿火!

始皇帝死而地分!

1930106号于上海

(有删改)

文本二:

1930年,茅盾经过思想苦闷的低沉时期,从日本返回上海,开始参加以鲁迅为旗帜的左翼作家联盟的活动。关于这一年的心境,他自述说:大约1930年夏,由于深深厌恶自己的初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而又苦于没有新的题材,于是我有了一个企图:写一篇历史小说,写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这就是《大泽乡》,不久他又写下了《石碣》和《豹子头林冲》。毋庸置疑,在这三篇小说产生的当时,确实如以往茅盾研究者所说:茅盾的历史小说描写过去,的确是在‘向现代发言’的。概而言之,可以认为茅盾是从有惊人相似之处的历史现象中寻找折射现实的事件,从而迂回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斗争。

(摘编自刘俐俐《借用历史材料以构筑别样世界的小说艺术》)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交代下了整整七天七夜的秋雨,以及九百戍卒此时糟糕的处境,营造了一种凄苦、悲凉、压抑的氛围,为后文情节展开做了铺垫。
B.对于从鱼肚子里发现朱书“陈胜王”的帛书和狐狸哀嚎这两件事,军官心生疑惑,戍卒心生诧异,但他们的态度都是无所谓,军官认为陈胜不懂兵法,不足为惧。
C.两个军官因为祖上的功德而得以率领“闾左贫民”到渔阳去,他们整天无所事事,醉成泥猫,小说以小见大,从侧面表现了秦朝末年的社会现实。
D.小说对大泽乡起义前的内容描写很详细,涉及军官、戍卒、陈胜等人物,但对起义过程的描写却很少,这一部分使用了抒情的笔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多次使用“闾左贫民”这一词语,前两处主要表现了两位军官对出身贫寒的戍卒的鄙夷歧视,第三处则表达了作者对麻木的戍卒的微妙讽刺。
B.文本一中的“胡笳似的风鸣,军鼓似的雨声”使用比拟、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军官半夜听到的声音,体现出浓郁的军旅特色,营造了紧张的氛围。
C.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活动、对社会的深入理解等使茅盾在《大泽乡》中把军官和戍卒对立起来写,有了阶级的对立,小说矛盾就更加突出,情节就更容易展开。
D.从日本回国的茅盾思想上已经经历了低沉期,在写作思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因为没有具体可写的现实素材,就写了故事新编类的历史小说《大泽乡》等。
3.文本一中戍卒们的情绪发生了哪几个阶段的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茅盾研究者说:“茅盾的历史小说描写过去,的确是在‘向现代发言’的。”请结合文本一的内容分析其“向现代发言”的特点。
2023-09-18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三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统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采 薇

鲁迅

伯夷叔齐转身向北,讨着饭,晓行夜宿,终于到了首阳山。

这时候,太阳已经西沉,准备就睡之前,叔齐取出两个大饭团,和伯夷吃了一饱。这是沿路讨来的残饭,因为两人曾经议定,不食周粟,只好进了首阳山之后开始实行,所以当晚把它吃完,从明天起,就要坚守主义,绝不通融了。

首阳山下面就是首阳村,不但常有砍柴的老人或女人,并且有进来玩耍的孩子,可吃的野果子之类一颗也找不出,大约早被他们摘去了。

叔齐好像落在深潭里,什么希望也没有了。天无绝人之路,叔齐陡然想起自己还是孤竹君的世子时,保姆给他讲故事:黄帝打蚩尤,大禹捉无支祁,还有乡下人荒年吃薇菜。他忽然觉得有了气力,立刻站起身跨进草丛,一路寻过去。果然,这东西倒不算少,走不到一里路,就摘了半衣兜。他还是在溪水里洗了一洗,这才拿回来;他把石片支起来,聚些枯枝,在下面生了火,烤薇菜。叶子变成暗绿,熟了。

叔齐撮起一株来,放在自己的嘴里,闭着眼睛,只是嚼。

怎么样?伯夷焦急的问。

鲜的!

两人就笑嘻嘻的来尝烤薇菜;伯夷多吃了两撮,因为他是大哥。

他们从此天天采薇菜。

首阳山上是有人迹的,闲聊间,伯夷竟说出了他们俩原是辽西孤竹君的儿子。因父亲要传位给他们,逃了出来,一同来找西伯文王,进了养老堂。又不料现在的周王竟以臣弑君起来,所以只好不食周粟,逃上首阳山,吃野菜活命……

事情传开后,也常有特地上山来看他们的人。

有一天,他们俩正在吃烤薇菜。忽然走来了一个二十来岁的女人,先前是没有见过的,看她模样,好像是阔人家里的婢女。

这是什么玩意儿呀?她问。

薇。伯夷说。

怎么吃着这样的玩意儿的呀?

因为我们是不食周粟……

女人冷笑了一下,于是大义凛然的斩钉截铁的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们在吃的薇,难道不是我们圣上的吗!

伯夷和叔齐听得清清楚楚,到了末一句,就好像一个大霹雳,震得他们发昏。薇,自然是不吃,也吃不下去了,而且连看看也害羞,连要去搬开它,也抬不起手来,觉得仿佛有好几百斤重。

樵夫偶然发见了伯夷和叔齐都缩做一团,死在山背后的石洞里,是大约这之后的二十天。

消息传到村子,哄动了一大批来看的人,一直闹到夜。夏夜纳凉的时候,还有人谈起他们的事情来。有人说是老死的,有人说是病死的,后来又有人说其实恐怕是故意饿死的,说阿金姐曾经上山去奚落他们了几句,傻瓜总是脾气大,大约就生气了,绝了食撒赖,可是撒赖只落得一个自己死。

阿金姐却并不以为伯夷叔齐的死掉,是和她有关系的。自然,她上山去开了几句玩笑是事实,但倒为他们招来了很大的运气。

老天爷的心肠是顶好的,她说。他看见他们撒赖,快要饿死了,就吩咐母鹿,用它的奶去喂他们。您瞧,这不是顶好的福气吗?可是那贱骨头不识抬举,喝着鹿奶,想着鹿肉。鹿是通灵的东西,知道了人的心思,一溜烟逃走了。老天爷也讨厌他们的贪嘴,叫母鹿从此不要去。您瞧,他们还不只好饿死吗?那里是为了我的话,倒是为了自己的贪心,贪嘴呵!……

听到这故事的人们,临末都深深的叹一口气,不知怎的,连自己的肩膀也觉得轻松不少了。即使有时还会想起伯夷叔齐来,但恍恍忽忽,好像看见他们蹲在石壁下,正在张开白胡子的大口,拼命的吃鹿肉。

1935年12月

(节选鲁迅《故事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5月版,有删改)

文本二: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

自然,做起小说来,总不免自己有些主见的。例如,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我深信对于我的目的,这方法是适宜的,所以我不去描写风月,对话也决不说到一大篇。

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没有相宜的白话,宁可引古语,希望总有人会懂,只有自己懂得或连自己也不懂的生造出来的字句,是不大用的。

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有人说,我的那一篇是骂谁,某一篇又是骂谁,那是完全胡说的。

(摘编自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通过对人物心理、动作和神态的描写,展示了他们无粟可食的绝望和找到薇菜维生的喜悦,以此来揶揄“圣人”也逃不过“凡人”的生活窘境。
B.小说在叙事上颇具匠心,伯夷叔齐的身世,借由伯夷之口讲出,采用了倒叙的方式,既使故事情节显得灵活合理,又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C.阿金姐的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揭露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真相,戏剧性的揭示了他们“圣人精神”的无价值,也带给他们巨大的精神打击。
D.在史料的基础上,鲁迅先生加以浪漫的想象和大胆的创新,以现代人的视角,将“故事”的主旨消解于新编的叙事之中,给小说赋予了新的内涵。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首阳村的百姓与《祝福》中鲁镇的百姓一样是悲剧的“看客”,也是悲剧的“制造者”,他们对伯夷叔齐的围观和指手画脚,直接造成了二人死亡的悲剧。
B.司马迁在《史记·伯夷列传》中赞赏了伯夷叔齐坚守节义、清风高节的崇高品格,鲁迅先生欲借二人的故事引发时人的思考,推崇其忠义之精神。
C.故事的最后以首阳村民看见伯夷叔齐“大口”“拼命”吃鹿肉为结尾,使故事充满喜剧性和神秘色彩,可以缓解读者心中因悲剧而产生的“怜悯”之情。
D.《故事新编》是鲁迅小说集,主要以神话传说、历史人物为题材,渗入作者对当下现实生活和思想文化的思考与批判,悲凉与诙谐相伴,庄严与荒诞共存。
3.请结合文本二,简要概括作者的“做小说”的“主见”。
4.作者提到其小说所写之事迹“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完全发表我的意思”,请结合文本一简要说明。
2023-08-16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广东实验中学金湾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