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届湖南省湘西州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湖南 高三 一模 2023-11-02 166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拥挤不堪的马路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远程信息处理技术公司Inrix分析了这些手机保存的大量出行记录,认为仅在美国,每年司机浪费在交通上的时间就造成了超过3050亿美元的损失,或者说这给每位司机造成了近1500美元的损失。

人们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的理由是:由软件引导的汽车刹车反应更快,能安全地让更多的汽车以高速公路的正常速度更加紧密地在一起行驶。同时,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给驾驶人带来了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自动驾驶汽车的司机可以在汽车行驶时工作或休闲,眼睛不必一直盯着马路,可以在车上解决更多生活、工作事务,于是花较长时间驾驶到人口较为稀疏的地区不再是件麻烦事。人们也会更愿意在更遥远、更辽阔的地区建立居民点,就可以减少一些堵塞。

但就像大多数人质疑的,自动驾驶技术是否能有效确保驾驶的安全性?2019年,在罗得岛普罗维登斯进行的一次测试中,无人驾驶班车因为树叶而感到困惑。事实证明,“在预先设计的路线绘制时,树上还是光秃秃的。叶子和其他枝叶一旦出现,就会干扰帮助汽车导航的传感器”。这么看来,安东尼·当斯先生破除交通拥堵“别的方式”亟待解决最大的难点是——确保驾驶安全。

1903年1月12日,世界上最早的大型汽车展览之一在麦迪逊广场花园开幕,一个世纪后,《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戴维·莱昂哈特写道:“在乘坐半自动驾驶汽车的第四天,我准备好跃入未来了。”很多人的观点和戴维·莱昂哈特的一致,无人驾驶汽车引发了人们对新技术会给个体和社会带来哪些效益的大胆猜测。

但直到今天,自动驾驶汽车仍是一种新鲜事物。在21世纪20年代初,即使最大胆的预测已经实现,真正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公路和街道上的自动驾驶汽车也不会超过100万辆。但在接下来的10年,无人驾驶汽车的数量注定会迅速增长。到2030年,全球的智能汽车、货车和公共汽车可能达到数千万辆。它们将与大约20亿(误差不超过几亿)辆由人类驾驶的轿车和货车一起在道路上行驶。即使在那时,无人驾驶汽车在全球汽车总数中依然只占少数。

但是这场革命将像外科手术般精准,带着压倒性的力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而来。就像赛博朋克小说家威廉·吉布森那句名言说的那样:“未来已来,只是分布不均。”

我们注意到,变化首先发生在出租车行业。大多数市场分析师认为,工业化国家的所有出租车将于2030年实现自动化。从机场、度假村出发,蜂拥着经过我们最喜欢的市中心,无人驾驶出租车可以成为一代人眼中自动化的代名词,每年让数十亿名乘客逐渐依赖上无人驾驶的移动性。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到来能从根本上改变消费者对汽车的看法。如果你只需要点击和滑动屏幕就能控制计算机化的司机,搭乘机器人出租车出行非常便宜,人们或许会选择不再拥有汽车。如果我们能一起做出改变,那么在运输同样数量的人出行时,未来所需的汽车数量将远低于当前私家车的数量。

不过,这一线希望可能无法实现。自动化也会让私家车变得更有用,软件将极大地减少车主的困难。仔细想想,自动化汽车不仅为你开车,还可以自动停车,自行开到车库进行加油和维修,支付车辆的保险费(当然是用你的钱)。我们完全有可能将愚蠢的汽车换成智能汽车,继续四处游走。

长远看来,我们将目睹两种世界的混合。到2040年,即使共享的无人驾驶汽车取得主导地位,新车销售额降低50%(这的确是一个巨大转变),每年全世界的汽车制造商也会快速地生产大约3000万辆无人驾驶汽车,最终一半车辆在中国投入使用,1/4车辆在美国使用,其余分散在欧盟、日本和其他新兴市场。尽管汽车制造的业务会缩小,但使用汽车以及货车、滑板车等车辆的业务仍在拓展。目前全球汽车制造业价值2万亿美元,其仅剩的业务将被归入“个人交通服务”这一规模更大的市场,预计到21世纪中期每年产值将达到7万亿~10万亿美元,约等于当前整个欧盟的经济规模。

所以,无人驾驶的革命浪潮一开始是涓涓细流,不久后计算机的“接管”正促使传统汽车向一种新型交通工具——自动驾驶汽车转型。我们的汽车已经能够自动驾驶、刹车和停车,技能水平令人惊讶,但这种半自动化只是将驾驶责任委托给机器的开始。随着自动驾驶装置开始投入应用,自动驾驶汽车很快将与我们的生活融为一体,一开始是数千辆、数百万辆,到21世纪中期将可能达到数十亿辆。

或许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当我们熟睡时,自动驾驶汽车将运输垃圾、巡逻街道,或从事其他无趣、危险和肮脏的日常维护工作。当我们醒来时,它们会送来以往我们需要出门去商店购买的物品。当我们外出时,我们就像魔法师,只要低声念着“咒语”就能召唤坐骑。

不管怎样,自动驾驶的精灵已经逃出瓶子,不会轻易回去了。

(摘编自安东尼·汤森《无人驾驶:从想象到现安》,沈瑜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远程信息处理技术公司Inrix的分析,拥挤不堪的马路使得每年每位美国司机产生近1500美元的经济损失。
B.“安东尼·当斯先生破除交通拥堵‘别的方式’”中的“别的方式”,指的是通过自动驾驶汽车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C.计算机促使传统汽车向自动驾驶汽车转型,而自动驾驶汽车这种新型交通工具最终将与我们的生活融为一体。
D.作者认为,无人驾驶汽车是能够从想象走到现实的,它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而由人类驾驶的汽车将消失殆尽。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2019年在罗得岛普罗维登斯进行的测试,我们发现帮助汽车导航的传感器有时会受到规划外事物的影响。
B.无人驾驶出租车将从根本上改变消费者对汽车的看法,因为工业化国家的所有出租车将在不久的未来实现自动化。
C.自动化会让私家车更有用,人们也许会继续拥有私家车,那么靠无人驾驶出租车减少汽车数量的希望可能会落空。
D.未来全球汽车制造业的经济规模不容小觑,即使其汽车制造的业务会缩小,但使用车辆的相关业务仍在不断拓展。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A.自动驾驶汽车搭载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确保车辆在繁忙的车流中能游刃有余地应对车辆插队、变道等各种情况。
B.2023年8月25日上午,江苏徐州交控集团冠盛公司开展无人驾驶集群道路养护作业,在公路智能施工领域迈出扎实一步。
C.自动驾驶技术要解决数据和地图问题,地图需要高清晰、高分辨率、高精度的数据,包括道路的弯度、坡度、高度,数据量非常惊人。
D.预计至2035年自动驾驶汽车全球总销量将由2025年的23万辆上升至1180万辆,而无人驾驶的全自动化汽车将于2030年左右面世。
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未来已来,只是分布不均”一句所指的具体内容。
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分析自动驾驶汽车的前景?请根据文本概括。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河流

申平

这场大火,其实就是猎人引发的。

猎人在树下抽烟,突然有猎物跑过。他立即丢掉烟头,去追赶猎物。当他带着猎物,心满意足地回窝棚吃饭睡觉的时候,那个没被踩灭的烟头,已经慢慢燃成了一场漫天大火。

半夜,猎人被什么声音惊醒了。他探头往外一看,山林已经成为一片火海。他惊慌失措,连枪都没有来得及带,胡乱套上衣服就开始逃窜,样子极为狼狈。

大火急速蔓延,猎人一路狂奔!他的逃命方向,就是山下那条河。当他扑通一声跳进那条河里时,才大喘了一口气。

这条河,是山里的生命之河。

河流是从深山老林里流过来的。起初河水只是涓涓细流,但是它一路兼收并蓄,终于成为一股汤汤大水。它川流不息,不舍昼夜,顺着山势左弯右拐,哺育着两岸的生灵。现在,大火携带着轰隆隆的咆哮和噼噼啪啪的声响,朝着这条河扑了过来。

望着狂舞乱蹄的火舌,猎人惊恐至极,也悔恨至极。他移动身体,向河的对岸靠拢。这时借着火光和星光,他突然发现河里出现了更为恐怖的一幕。

野兽,野兽!河里到处都是野兽!

啊呀呀,原来野兽也都跳水逃命来了。他在山里打猎多年,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野兽。整个河面上,到处都拥挤着逃命的生灵,黑暗中也分不清都是啥野兽。在他背后,还不断传来好像下饺子一般的声音。

猎人的本能使他立即伸手去背上取枪,这才想起枪没有带出来。好在,他的衣袋里有一把锋利的匕首。他立即摸出来,紧紧地握在手里,准备随时防御或者是进攻。这时他已经看清,在他的周围,游动着许多平日难觅踪迹的猎物,它们近在咫尺,只要他挥刀刺出就是……

然而他很快就收起了匕首。因为他发现,此时此刻,周围所有的动物都已经混为一体。无论大小强弱,它们好像全都忘了“丛林法则”,大火使它们无暇四顾,只管惊恐不安地奋力向对岸游去。他不由得想道,这些动物都是你害的,现在都这种情况了你还想杀害它们,你还算个人吗?!他抽了一下自己的脸,也开始往前游去。但是他很快感觉到,水中有一股巨大的推力,推着他顺流而下。借着火光看去,原来对面的河岸是峭壁,根本就爬不上去。所有的野兽都在顺流而下,寻找着容易攀登的地方。

大火已经烧到河边来了,火舌喷吐,几番想跃过水面。但是因为这里水面宽阔,都没有成功。河里的动物们更加惊慌了,它们争先恐后,挤挤攘攘,拼命地往下游冲,没有一个愿意被烧死。

猎人此时已经是身不由己了。他被众多动物推着往前走,前面就到了一个壶口。他抬头望去,暗叫不好。因为他知道,壶口这地方有多危险。就在两岸,生长着许多树木,其中有几棵大树,树枝互相伸向对岸,几乎就要相接起来。如果大火烧到这里,只要轻松一扑就会过河了……

不行,祸是我闯的,我不能再让大火过河了,那样我的罪孽就更大了。他听见自己吼叫了一声:让开!就挥舞着双手,拼命向壶口游去。一路上他的身体与其他动物碰碰撞撞,不同动物的面孔在他眼前闪过:老虎的脸,狗熊的脸,大象的脸,野狼的脸……什么脸他都不在乎了。他一口气游上河岸,就那么湿淋淋地爬上树去,掏出匕首猛砍那些伸向对岸的树枝。猛砍,猛砍!

开始,河里的动物都呆呆地看着他,不知道这个人类要干什么。很快,猴子反应过来,它们吱吱叫着,成群结队爬到两边岸上,开始上树去掰树杈,还有的在底下拔小树。第二个反应过来的是大象,这些大家伙,上来就用象鼻猛推大树,而且它们还懂得不能往水里推的道理。接着,野猪、狗熊、野狼等动物也上岸了,它们用嘴和爪子,开始清除杂树。猎人第一次发现,原来动物竟然也如此聪明!

事实立刻证明,猎人的决策是多么正确。他们刚刚弄完树枝,大火就扑过来了。这地方虽然河道狭窄,但是因为没有了草木,火舌扑了几次都失败了。这时,动物们其实可以上岸了。但是猎人觉得,还是留在水里比较安全。水里既隐蔽又逃得快,如果上山就不好说了。没想到他的决定竟然影响到大批动物,无数动物都跟着他继续顺流而下,去寻找最安全的地方。

前面来到了一处地河。说是地河,其实就是水流通过山洞。这条地河,猎人早就知道,但是从来没敢靠近过。大白天那里都是黑云缠绕,传说有恶龙把守。现在要不要过呢?他犹豫着,转身看着身后的大批野兽,再看看顺着河岸一侧追过来的大火,他咬了咬牙,心说今天,就算是刀山我也要往前闯了。

他硬起头皮,开始往山洞里游,眼睛渐渐适应着黑暗。但是人类的眼睛却远不如动物的眼睛明亮,嗅觉也远不如动物灵敏。动物们一进山洞,就立刻感到阴风扑面,气味不对。洞内到处怪石嶙峋,暗藏杀机。猎人也觉得有些不对,但是等他闻到一股腥臭味道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

陡然,前面的河水巨浪翻腾,只听见扑通一声巨响,有一个巨大的怪物跃出水面,拦住了去路。猎人抬眼看去,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但见眼前昂首挺立的竟是一条白色巨蟒,一条水缸那么粗的巨蟒。它头似磨盘,眼如灯盏,血盆大口里吐出的信子嘶嘶作响。啊呀,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恶龙啊。

身后的动物立刻潮水般退却,它们互相冲撞践踏,哀叫声声。猎人也想跑,但是他身体发抖,胆战心惊,根本就跑不了。无奈,他只能拔出匕首,与巨蟒对峙,又朝身后吼叫:不要怕,一起来跟它干呀!

动物们当然听不懂他的话,但是都被他的气势鼓舞了。它们重新聚拢在猎人的身边,和他一起昂首挺胸,与巨蟒对峙。

啊——!他突然用尽全身力气大叫起来。随即,所有的动物都开始用自己的声音大叫起来。哇——!呜——!呕——!嗷——!人类和动物的声音混在一起,宛如霹雳在山洞里炸响,惊天动地,穿云裂石,直击前面的巨蟒。那条巨蟒好像真的被击中了,它的身体晃了几晃,缩回水里,向前游去,它瞬间变成了给大伙儿带路的向导。

猎人大吼:走啊!到山那边就安全了!他带领所有的动物跟着巨蟒向前游去。前面,隐隐约约有光亮出现。猎人知道,那里,就是地河的出口了。

摘编自《小小说选刊》2021年11月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猎人本能地去肩上取枪,发现枪没带出来,不仅写出了猎人的职业惯性,也从侧面表现了大火来得突然和凶猛。
B.一场山林大火因猎人而起,小说围绕逃生,深刻揭示了人和动物趋利避害的本能和大灾面前自身安全的重要性。
C.本文展现出来的猎人是一个丰富多面的人物形象,一场大火使猎人思想发生了转变,实现了自我的成长。
D.本文题目为“河流”,“河流”不仅是猎人和动物们逃生的通道,还寓指人类及动物的生命之河、母亲之河。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一场火灾开篇,再写引起火灾的原因及其发展态势,看似突兀,实则为后文人与动物都逃向河流做铺垫,环环相扣,步步惊心。
B.小说设置的壶口和地河等几处场景,为下文砍树、巨蟒等情节做铺垫。绝处逢生柳暗花明成功调动读者思维,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
C.小说中的主人公没有姓名,只显现出身份特征,但作者却综合运用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等方法来塑造他的形象,使其立体可感。
D.小说语言极具特色,多次使用拟声词,真实还原了小说的情境,同时使用叠词,富有节奏感,增强语势,烘托出紧张恐怖的氛围。
8.小说最后写猎人和各种动物历经艰险,终于看到了地河的出口,请你结合全文,试分析猎人此刻会有哪些心理。
9.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借哈姆雷特之口说:“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性是多么高贵!……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有人认为,《河流》这篇小说体现了“人类凭借理性成为万物的灵长”这一思想,你认同这一观点吗?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2023-10-29更新 | 48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南粤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齐桓公时,有处士曰小臣稷,桓公三往而弗得见。桓公曰:“吾闻布衣之士不轻爵禄,无以易万乘之主;万乘之主不好仁义,亦无以下布衣之士。”于是五往乃得见之。或曰:桓公不知仁义。夫仁义者,忧天下之害,趋一国之患,不避卑辱,谓之仁义。故伊尹中国为乱,道为宰于汤;百里奚以秦为乱,道为虏于穆公。皆忧天下之害,趋一国之患,不辞卑辱,故谓之仁义。今桓公下匹夫之士,将欲忧齐国,而小臣不行,见小臣之忘民也。忘民不可谓仁义仁义者不失人臣之礼不败君臣之位者也。是故四封之内,执禽而朝名曰臣;臣吏分职受事名曰萌。今小臣在民萌之众,而逆君上之欲,故不可谓仁义。仁义不在焉,桓公又从而礼之。使小臣有智能而遁桓公,是隐也,宜刑;若无智能而虚骄矜桓公,是诬也,宜戮。小臣之行,非刑则戮。桓公不能领臣主之理而礼刑戮之人,是桓公以轻上侮君之俗教于齐国也,非所以为治也。故曰:桓公不知仁义。

(节选自《韩非子·难一》)

材料二:

有道之士,固骄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骄有道之士。贤主则不然。士虽骄之,而己愈之,士安得不归之?士所归,天下从之。周公旦,文王之子也,武王之弟也,成王之叔父也。所朝于穷巷之中、瓮牖之下者七十人。文王造之而未逐,武王遂之而未成,周公旦抱少主而成之。故曰成王不唯以身下士邪?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骜禄爵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世多举桓公之内行,内行虽不修,霸亦可矣。诚行之此论,而内行修,王犹少。

(节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下贤》)

【注】①伊尹,曾借烹饪之事言治国之道,辅助商汤灭夏。②执禽,古时朝见君主有持禽类作礼物的制度,表示忠心于君主。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忘民A不可B谓仁义C仁义者D不失E人F臣之礼G不败H君臣之位者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布衣,借指平民,文中的“布衣之士”就是前文说的“处士”,具体指小臣稷。
B.中国,指中原地区或中原地区华夏政权;今义与之相比,属于“词义的扩大”。
C.礼,文中指礼遇、以礼相待,“以弱天下之民”中“弱”的意思是“削弱”,两者用法相同。
D.瓮牖,用瓮做窗户,形容贫穷;与“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中“瓮牖”的词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齐桓公认为君主能做到礼贤下士的前提是自身对仁义有追求,韩非子认为君主一定要摆正君与臣之间的关系。
B.伊尹与百里奚不顾自身卑贱的地位和受到的屈辱待遇,为天下的灾害而忧虑,为国家的祸患而奔赴,齐桓公非常欣赏这类人。
C.韩非子认为,作为臣子理应执礼朝见君主;对君主不管是有才能而隐匿不为,还是无才能而骄傲自夸,都应受到法律惩处。
D.面对有道士人的傲视,不肖之君与贤明之君的态度截然不同,而后者的做法能招揽土人,最终会招来天下人归附。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道之士,固骄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骄有道之士。
(2)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
14.两则材料对齐桓公的评价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送王詹叔利州路运判

王安石

王孙旧读五车书,手把山阳太守符。

未驾朱轓辞辇毂,却分金节佐均输。

人才自古常难得,时论如君岂久孤?

去去便看归奏计,莫嗟行路有崎岖。


注:①本诗写于作者主持变法时期。王詹叔,名靖,曾任山阳太守等职。利州路,北宋行政区名,包括今陕西、四川部分地区。运判:官名,即转运判官。②朱轓,古代高官之车,毂,代指朝廷。均输,指均输法。作者推行的新法之一,金节,诸侯使臣的符节。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王詹叔身为贵家子弟却能饱读诗书,在看似简单的叙述中饱含作者的欣赏。
B.颔联交代王詹叔出行事由,塑造了一个不计较名利、勇于承担新任务的官员形象。
C.颈联表达了作者对于王詹叔没能得到重用的不满,也表现了作者慧眼识人的远见。
D.本诗以送别为题,着重描写离别场面,行路崎岖,抒写与王詹叔离别的不舍之情。
16.本诗结句与“千古凭高如此,谩嗟荣辱”(《桂枝香·金陵怀古》)塑造的主人公形象相似,请简要分析其性格特点。
2022-12-13更新 | 39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瑟,一种古代弦乐器,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称“五十弦”。这可用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来印证。
(3)“鬓”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人借此表现自己的某种哀怨、愁思、欣喜、期待或抱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世界名医都      ①       的癌症,靠喝一瓶90毫升990元的量子磁化后的“微量元素水”就有望治好?这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曾出现在福建福州。事实证明,一个月就将癌细胞“活活饿死”,这是反科学,是     ②      的欺骗。

其实,这类诈骗公司都善于凭借“炒概念”获利。所谓的量子原塑和量子磁化技术,都是拿量子说事,都是借助新兴的热门术语兜售私货。炒这种概念,对一些有辨别力的人来说无济于事,但这些人不是骗子公司的目标客户,他们瞄准的是老年人,或者是缺乏基本科学素养的人,这正是他们的可怕和可恶之处。

我国量子科技领军人物、被誉为“量子之父”的潘建伟院士多次公开表示,一些厂家利用量子的概念来推荐量子包装的保健品,“这些几乎都是假的,不要受骗上当”。严格意义上讲,利用量子的概念来推荐量子包装的保健品,百分百都是假的。究其因,曾带领团队填补我国量子光学领域空白的中科院院士郭光灿说得很清楚,到目前为止,量子学还在研究阶段,还没有一个量子产品到社会上去卖,所以,能买到的“量子”都不是量子。

简言之,一切打着量子旗号卖产品(更遑论保健品)的人,都是如假包换的骗子。明乎此,所谓的量子原塑、量子磁化技术,不就是造假吗?至于经过量子磁化后的“微量元素水”可治癌症,更是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5个字。
20.文中加点的“几乎”和“百分百”是否矛盾?为什么?
2023-09-19更新 | 40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教育心理学中, A    ,可以将学习方式划分为意义学习机械学习。老师们常说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解题,就是让学生在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建立非任意的、实质性的联系,是基于理解的意义学习:与之相对的机械学习,是指在末对信息做出理解的情况下通过重复来记住信息,即死记硬背。

①有的小朋友把《三字经》背得驾轻就熟,②可一问人之初,性本善是什么意思,③则乱答一通;④有的学生背乘法口诀三七二十一很熟练,⑤但一问七乘以三是多少,⑥却答不出来……⑦机械学习如果被过度使用,⑧特别是大量用了本应进行意义学习的内容上,⑨会让学习变得枯燥,⑩学生也会产生痛苦甚至厌烦的情绪。

死记硬背是否会对大脑产生影响?人类的大脑是终生可塑的,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塑造大脑神经网络连接的过程,掌握信息越多,越利于在学习和生活中解决问题,但如果过分重视书本知识,缺少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B ,最后变成了书呆子。这就像吝啬的守财奴一样,金钱没有变成价值,反而变成了负担。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张大千先生谈绘画时说:一个成功的画家,画的技能已达到化境,也就没有固定的画法能够拘束他、限制他。画得熟练了,何必墨守成规呢!但初学的人,仍以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为是。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干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篇名句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6-90.4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韩非子(前280-前233)  《韩非子》  《吕氏春秋》  论说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王安石(1021-1086)  赠友送别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85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200.65一般词语  压缩语段  熟语(含成语)表达题组
21-22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连贯表达题组
六、作文
230.4青年成长  人生感悟  引语式材料  理性思辨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