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天去访问托尔斯泰故居。这是我心仪已久的地方。到了俄国,         ①           他给了我们那么伟大的作品,这些作品让我们激动,引发我们思考,给我们无比美好的享受。我们怎么能不心存感激?托尔斯泰庄园,名字叫雅斯纳雅·玻里亚纳。庄园远看是一片非常美丽的森林。粗大的桶树、菩提树,美丽的桦树,蓬勃潇洒的枫树,远近高低像大家庭中的兄弟姐妹,个个高大俊美。雨珠挂在树叶上,在一片翠绿中间,亮晶晶,好像散落的水晶。散发着草香、泥土香的空气,延伸至村外的林荫道,让人轻松愉快。四周有河流环绕,还有几个小的湖泊,湖边停靠着捕鱼的木船。托尔斯泰的故居就坐落在这一片森林中。两层楼,不算很大。漆着白和绿的油漆,           ②             ,很美。天气好的时候,阳光透过绿叶,洒向空地,明媚灿烂。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喻、排比、对偶B.设问、排比、借代
C.设问、反问、对偶D.比喻、反问、借代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他给了我们那么多引发我们思考,让我们激动,给我们美好享受的作品。”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冰。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

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肉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

“外边坐吧,外边有桌子,凉快。”

看我在杯盘狼藉的几张桌子之间犹豫,一个女孩子走过来,用手里的筷子和盘子向门外指了指,对我建议,店门外是摆了几张桌子,那里肯定凉快,可是我固执地挑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让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净,然后要了六个门钉肉饼和两碗小米粥。

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

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
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C.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D.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020-07-09更新 | 7008次组卷 | 30卷引用:单元综合测评 1—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听不见声音;眼也渐渐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旋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     )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毕竟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洗礼;下游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在河底。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色,金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

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     ),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顶天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       )。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   )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是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看久了,心也会溶入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充满   标志   一鸣惊人   了无牵挂
B.充溢   标志   不同凡响   毫无羁绊
C.充满   标示   一鸣惊人   毫无羁绊
D.充溢   标示   不同凡响   了无牵挂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那震耳欲聋的声音,让人听不到对方在说什么;那上下翻飞的水雾,把人的眼睛迷住。”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划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2020-06-17更新 | 47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阶段达标测评卷(二)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在好了。一天清朗,使你的心境也变得沉静和清爽了许多。你站着,思想和激情会悄悄爬出来,追随你的目光,在你看得见、想得到的池方,拉开绵长的、想象的线。那时,如果你想铺开纸,记下一段旋律,每个音符,都会依照灵感的指令,立即冒出头来,      。你的全部才智和学问,都会一涌而起,去成就你的事业。那个名叫“创造“的词汇,不经意中或者会与你不期而遇。我是如此看重心境,就像看重天色的清朗。我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自己的心灵,不让它存坚硬的石板上碰伤:更不让污浊的欲念像肮脏的空气,遮蔽心灵的天空。郁闷、愤怒、孤寂、失意、贪欲、妒……,都难免如同浮云占据心灵;那时,便需要凉爽洁净的风,劲猛地吹过,荡涤浊尘,让心灵的上重新归于清朗。清朗,是一池不曾污染过的清泉,是一张能随时擦洗干净的黑板,是一片收割之后可以重新耕种的土地,是一片能在深夜更新空气的青青林子。谁的心,都不能永远是一张不曾书写过的白纸。可是,却能及时地换掉那些涂污了的纰张, ,面对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拟人、排比、比喻B.夸张、排比、对偶
C.拟人、借代、对偶D.夸张、借代、比喻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我呵护着自己的心灵,胆战心惊地,不让它碰伤,在坚硬的石板上;更不让污浊的欲念,遮蔽心灵的天空。”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20-04-15更新 | 427次组卷 | 6卷引用:(新教材)单元综合测评3—2020年秋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苍苍的榕树啊,用怎样的魔力把全村的人召集到膝下?不是动听的言语,也不是诱惑的微笑,只是默默地张开温柔的翅膀,在风雨中为他们遮挡,在炎热中给他们阴凉,以无限的爱心庇护着劳苦而淳朴的人们。

我深深怀念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的夏夜。有人卷一条被单,睡在光滑的石板上;有人搬几块床板,一头搁着长凳,一头就搁在桥栏杆上,铺一张草席躺下。我喜欢跟大人们一起挤在那里睡,仰望头上黑黝黝的榕树的影子,在神秘而恬静的气氛中,用心灵与天上微笑的星星交流。,如水的月华给山野披上一层透明的轻纱,将一切都变得不很真实,似梦境,似仙境。在睡意中,有嫦娥驾一片白云悄悄飞过,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轻轻洒下来。而桥下的流水静静地唱着甜蜜的摇篮曲,催人在夜风温馨的抚摸中慢慢沉入梦乡……

那样的日子不会回来了。我仿佛刚刚从一场梦中醒转,身上还留有榕树叶隙漏下的清凉。小儿子摘了一把榕树叶子,递到我面前,于是我又一叶一叶卷起来给他吹。那忽高忽低、时远时近的哨音,弥漫成一片浓浓的乡愁,笼罩在我的周围。故乡的亲切的榕树啊,我是在你绿阴的怀抱中长大的,如果你有知觉,会知道我在这遥远的异乡怀念着你吗?如果你有思想,你会像慈母一样,

(节选自《故乡的榕树》,有删改;作者:黄河浪,1941年3月生于福建省长乐县,1975年9月定居香港)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设问、通感、拟人B.设问、排比、拟人
C.比喻、通感、对偶D.比喻、排比、对偶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有嫦娥驾一片白云飞过,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洒下来。而桥下的流水唱着甜蜜的摇篮曲。”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艺创作贵在“情”,就是要充盈文艺追求的深情。如果对文艺事业没有深情厚谊,缺乏传世之心,仅仅将其当作谋生的手段、牟利的工具,这样的文艺工作就① ,这样的文艺工作者就容易成为市场的奴隶。坚定艺术追求,一往情深、不改初心、矢志不渝,是艺术创作的必然要求。也唯有如此,广大文艺工作者才能以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满足人民需求,赢得社会赞誉,无愧时代期许。

文艺创作贵在“实”,就是要增强扎根生活的笃实。生活是艺术之母,越是攀登文艺高峰,越要深入火热生活,扎根人民群众,积蓄创作力量。人民生活中存在着文学艺术的丰富矿藏,只有发扬劳作上手的精神,走出书斋画室,走进人民群众,投身基层一线,用脚丈量大地,才能创作出思想性、时代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文艺佳作

文艺创作贵在“意”,就是要② 。 文艺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可以说,没有创新动力、创作活力的持续迸发,精品力作就难以迸发涌现,文艺高峰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倡导创新精神,并不是要标新立异,而是倡导将创新精神、创新教育融入艺术学习创作过程中,在博采众长、海纳百川、深入实践基础上,融会贯通、激发灵感、厚积薄发,提升艺术原创能力,推动文艺不断繁荣发展。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比喻、夸张B.比喻、排比C.对偶、排比D.对偶、借代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走进群众,扎根基层,才能创作出上乘的文艺作品。”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装潢简洁时尚,陈列别出心裁,茶点饮品一应俱全……最近,各地出现了不少个性鲜明的“网红书店”。但在纷至沓来的顾客中,有不少“到此一游”的“打卡”拍客。有人感叹:拍照的流量要是能转化成阅读的流量就好了。

面对掌上阅读、网络购物的冲击,不少实体书店转变经营思路:有的创新内涵,提供多种知识服务;有的着眼外观,让文化空间更别致;有的往上游拓展,定制产品、收购版权;____①与咖啡厅、艺术展、手工坊连接……由单纯的图书卖场变身为兼具教育、展览、休闲等功能的复合空间,跨界融合的尝试让实体书店呈现勃勃生机。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选择,“网红书店”就②       

时下,“泛阅读”“云阅读”重新定义着读书的界限,一本纸书难以满足读者的知识需求。如何把消费的人气转化为阅读的文气,这是一个新课题。提供可听可看可触的知识产品,打造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倡导时尚健康的生活方式,“书店+”的新兴业态才有望激发出“文化+”的精神力量,让书店点亮文化的角落,润泽人们的心灵。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拟、比喻、引用
B.比拟、比喻、排比
C.对偶、排比、比拟
D.对偶、排比、引用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提供可感的知识产品,打造阅读的深入体验,倡导好的生活方式,让“书店+’有望激发出‘文化+’的精神力量。”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 分)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20-02-23更新 | 339次组卷 | 4卷引用: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检测(提升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8 . 技巧感悟:片段四句式有何特色?

片段四:静坐书屋,盘膝而坐。握一本古书,捧一杯新茶,茶香,书香,满目满嘴,不亦乐乎?……

读书也是一种味道,一种真真切切的味道,纯净得让你不会有一丝杂念。……读《三国演义》,读一个朝代的兴衰存亡,激烈处,拳头紧握;和平处,心犹澎湃;苍凉处,潸然泪下。不是丝丝缕缕的儿女情长,而是战鼓紧响的壮怀激烈,是一代代英豪战前洒血的壮举,是会让你心灵落泪的味道,品一品,那是一种淡淡的、苍凉的味道。

读书,品味,犹如品人生,品世界,品心灵,品自己,不会如网络一般迷失,只会让你找回更真实的自我,不会让你在屏幕前悸动不安,只会让你心境平和,如一池静水。

(《读书是一种味道》)

2020-02-1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高一下册第二单元 写作素养提升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9 . 技巧感悟:片段一用词有何特色?

片段一:每当我端详着自己元帅般的剑眉,将军般魁梧的身材,作为一名普通中学生的我,心中便会油然升起一种“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豪情。

——报考军校,是我从小的志愿。

2020-02-1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高一下册第二单元 写作素养提升
2020·山东·模拟预测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有多少人没有欣赏过牡丹呢?却偏偏要坐上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千里万里爬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约而同,揣着焦渴与翘昐的心,滔滔黄河般地涌进洛阳城。

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

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

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枝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皓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惊愣伴随着失望和疑虑——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

1.文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比拟、比喻、排比、借代B.比拟、比喻、引用、反问
C.比喻、比拟、夸张、排比D.比喻、引用、借代、设问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却偏偏要千里万里,天南海北,揣着焦渴与翘昐的心,来到洛阳城。”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20-02-12更新 | 269次组卷 | 5卷引用:同步练2020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综合检测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