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析、理解文章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下列选项中,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探界者”,钟扬》记叙别人对钟扬的印象与回忆,通过多视角再现钟扬的形象,展现的人物形象不仅全面系统,客观真实,而且感人至深。
B.《哦,香雪》摒弃宏大叙事,着眼于日常生活情景,故事情节简洁明了;刻画细腻,人物形象丰满而又鲜活;语言清新俊逸,富有诗意。
C.《芣苢》采用重章叠唱的手法,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回环往复的音乐感,将劳动的精神和情绪自然地吟唱出来。
D.《琵琶行》中“别时茫茫江浸月”一句情景交融,将诗人的离愁融于秋江月色中;“唯见江心秋月白”渲染了琵琶女独守空船时冷落凄凉的心情。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影:作为主持人更应该言之有理,还是言之有物?我想都很重要,但是物比理更重要。因为物是理的基础,理是来自某一样事物。这不是谁告诉我的道理,这是我通过多年的实践得出来的一个经验。《主持人大赛》进行到现在,每一次我们都会带出一个鲜活的故事给大家,在我工作的七年主持经历当中,我的追求是希望能够把那些采访当中看到的人、遇到的梦想、感受到的力量说给大家听,大家自己去感受。我相信,道理就像城市当中的高楼大厦一样,是冰冰冷冷的,是整整齐齐的,但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会像我们从早市上买回来的那条扑腾扑腾着的活鱼,会像一捆小青菜,上面还有着露珠,你有一百种烹饪它的方法。

邹韵:梁晓声曾经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现实家园,唯有书本可以构建一个精神家园。而在我看来,一个主持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更应该构建一个丰富的深邃的精神家园,而在这个精神家园当中,物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重要的,理反而是更加重要的一个部分。为什么?因为主持人啊,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新闻事件的观察者,也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记录者。好的主持人一定要懂得把事实去收集,一定要懂得讲出这个故事背后的道理、内涵和一些更加深邃的东西。在传播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叫做:新闻是历史的第一卷手稿。我想在这个手稿里面事实的部分可以交给记者和其他的人来处理,而在理的部分应该由主持人来去升华,因为这样才可以让这本厚厚的书更加的深邃、更加的丰富、更加的耐人寻味。

白影: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句话。是著名的网友说的。著名的网友说:有的人知道那么多道理,但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和大家分享一个我实践当中的小故事:2017年我主持杭州市道德模范的颁奖典礼,有一个八十六岁高龄的老人家,王坤森,他依靠捡垃圾资助了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我在台下跟他沟通,我说:老爷子,每个人都得上台发言,你需要告诉我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做这件事情你遇到了哪些困难?老爷子说:唉,我真不想去炫耀什么,这就是我应该做的。直到一位导演站了出来,跟他说了一番话,他说:王爷爷您看,今天现场有一千名观众,我给你数了一下,每个人一块钱,就有一千块钱可以给这些大学生们。您想想通过电视转播还会有上万的观众都能够看到我们的节目,能够帮助到多少人。王爷爷特别激动,在台上抢过我的话筒说:年轻人们,你们要加油,祖国的未来是你们的,你们是祖国的希望。我当时特别感动,我认为这就是言之有物的道理。其实老爷爷无比珍视的这一个机会,正是我们每天的工作。我们希望能够用一个故事去触动一群人的心、集合一群人的心、去做一件对社会对国家有价值的事情。

邹韵:感谢白影分享的这么感人的例子。我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所以我其实相信物质决定意识,但是我更觉得在主持人的层面,我们应该反映出来的是意识去反映物质。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主持人要做到的不是我们所有人可以看到那幅风景,我们要解释的是风景背后的道理,风景背后的事实。这是什么意思,言之有物的人会说:你叫什么名字。我说:我叫邹韵。而如果他把这个问题去问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撒贝宁老师,他作为一个言之有理的主持人会说: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名字是什么?就是你管玫瑰,不管叫什么名字,它都是那样地芬芳。言之有物的人会说:这些花一样,这些人不一样。但是如果你去问言之有理的董卿老师,她可能会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个人受到了一些挫折说:我被怼(duǐ)了,我遇到挫折了。但是如果你去问康辉老师,他可能会说:那个字念duì,同时,泰戈尔曾说‘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因此在我看来,一个主持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他一定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是最基本的要求,而言之有理应该是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毕生的追求,谢谢大家。

康辉:其实这个题目我们在探讨的,正是主持人表达的时候,我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如果仅仅是言之有理,那我们会失去了温度。仅仅言之有物,可能又会失了高度,所以确实需要我们把故事、情感、道理以及升华都融合在一起。那刚刚两位我觉得你们真的都做到了,当然我们在语言当中的这种表达需要更打动人、需要语言更有力量、需要语言更能让人记住。在这方面呢,我觉得邹韵刚才的这两段更稍胜一点,特别是刚刚她说的言之有物的人会怎么说、言之有理的人又会怎么说,那几个排比在语言的表达,语言的这种力度上面非常出彩。

董卿:我很同意刚才白影在讲述当中的所有论点。言之有物是言之有理的基础,但是我没有想到的是邹韵能够在这样一个对抗当中,很快地去厘清自己的思路,给出一些具体的事例进行反击。二位刚才的这个讲述,特别符合我们讲故事的一个黄金抛物线。设定情节,而后进入话题,而后引发冲突,而后进入高潮、解决问题、给出结论。那如果说更倾向于谁的话呢?可能邹韵的确始终有自己的优势所在,你能够很好地体现出自己的讲故事的方式,就是把国际范儿和中国味儿相结合,把大家想听的融入到我想讲的东西当中,做得非常好。另一方面,其实我好几次注意到白影在听别人说话和自己讲话,说着说着你会热泪盈眶,这样的一种感同身受的能力,这样的一种情感的丰盈,是很能让你站在一个文艺的舞台上去绽放光芒的。

(摘编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有删改)

[相关信息]

同组的两名选手对同一命题的不同观点进行交替评述。两名选手各有两轮评述时间,第一轮每人1分钟,第二轮每人1分30秒。两轮评述结束后,将由专业评审进行打分,康辉、董卿两位点评嘉宾进行点评。本轮题目:①作为主持人,更应该言之有理。②作为主持人,更应该言之有物。

1.下列关于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基于白影多年来的实践,她认为理不是口口相传得来的,而是来自某一样事物,因此言之有物更加重要。
B.主持人要懂得收集事实,要懂得讲出故事背后的道理、内涵和一些更加深邃的东西,因此邹韵认为,言之有理更加重要。
C.康辉认为,需要语言表达打动人、语言有力量、语言能让人记住,而邹韵在这方面表现更佳。他更认可邹韵的观点。
D.董卿认为,白影具有一种感同身受的能力,而邹韵兼具国际风采和中国气息,两者各有优势,各有千秋。
2.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影认为,主持人的工作是用一个故事去脉动一群人的心、集合一群人的心、去做一件对社会对国家有价值的事情,王坤森的事例与之契合。
B.邹韵在表述观点时,给出几组言之有物的人会怎么说、言之有理的人又会怎么说的例子,举出莎士比亚、泰戈尔的名言,有力地支撑了“言之有理”的观点。
C.董卿在点评过程中,引入“黄金抛物线”的定义,既能高度概括其表达的内容,也体现了自身的专业素养。
D.针对“言之有理”和“言之有物”的两种二元对立的观点,四人的表述均对评述双方做出了观照,体现了优秀主持人的全局观。
3.《人民日报》评论《主持人大赛》时说到,“……讲述时代故事、展现时代精神,媒体人最应该有的样子就是如此”。请简要分析他们是怎样“讲述时代故事”的。
2021-12-09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拥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年产圆珠笔近400亿支,堪称圆珠笔第一大国。但令人尴尬的是,这400亿支圆珠笔笔尖上的球座体,从设备到原材料,都高度依赖进口。明明是制造业大国,为什么连小小的笔尖都无法做到完全自主研发、自主生产?

时间流转,尴尬的局面终于发生了变化,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圆珠笔尖。

圆珠笔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笔头里面有不同高度的台阶和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数量级。而笔头的关键部位更是要细上加细——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0.3—0.4毫米。极高的加工精度,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又不能开裂,小小“笔尖”着实考验着中国制造。

科研人员们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向世人展现了大国工匠应有的风采,笔尖钢的元素配比参数终于浮出水面。也正是因为他们贯彻了“工匠精神”,才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一场关于“笔尖工艺”的硬仗,打倒了一批只会粗制滥造的企业,同时也让真正的精英们站在了行业的制高点上。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当下,我们正努力走在成为制造业强国的路上。面对现实的挑战,我国制造业不断寻求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之路。而在转型提质的过程中,践行“工匠精神”则显得格外关键。相信在未来,“工匠精神”也定将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向“以质取胜”的新阵地。

(选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也是中国制造业面临问题的缩影。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同样任重道远。

中国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说:“制笔行业现阶段与国外的差距,应该说不完全是技术上的。现在主要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这些都是有一定差距的。整个中国的制造业都比较浮躁,而且现在这种形势更是如此。”来自一线的制笔企业负责人陆宪明说,一次去日本制笔企业参观的经历让他难以忘怀,“在一个日本制笔企业,我看到在笔头的生产线上,一个女工,大概45岁左右,她从工位里面拿出笔头清洗好,再到边上检验台做记录,这么厚的本子,我一看她大半本都记掉了,这样一本东西从开始记到现在,没有五年十年是不会有这么厚的,这说明他们员工工作的那种专注仔细。现在中国企业的员工流动比较大,技术含量不够,积累不够,经验不够,这种差距,你就很难培养出那种专心细致的工匠来。所谓工匠精神确实是需要一种耐心的、踏踏实实的精神,心无旁骛,专心一意把一件事情做好。这是我们目前最差的地方”。

(选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材料三

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太原主持会议时指出,“去年,我们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这都需要调整结构”。

事实上,圆珠笔头问题折射出了中国制造业深层的结构性的问题。有专家分析认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是结构性问题中最为典型的表现。一方面是技术含量低和附加值低的低端产品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是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这也正是当下中央提出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而要进行这样的改革,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从理念入手,从人入手。

许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良好素质的技术工人,不应仅仅是掌握制造技术,还应该是有责任心的匠人,是能够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的匠人。但是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我们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对技术工人重视不够,导致这部分人才严重缺失。

显然,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要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从制造业重塑人力基因入手。企业首先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起一种超越世俗商业利益的成就动机。同时,整个社会要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是技术工人的技能培养,畅通其职业发展通道,提高其收入水平,改善其工作环境。

(选自新浪网)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报道了中国3000多家制笔企业曾经面临的尴尬局面,同时指出这局面已改变,这些企业已能够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笔尖。
B.材料二用日本制笔企业一个女工做记录的事例和中国员工的现状作对比,旨在表明中国企业的员工在工匠精神方面尚有欠缺。
C.材料三引用总理的话,说明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以及特殊类高质量钢材仍需进口的问题,突出了中国制造业调整结构的必要性。
D.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正在快速发展,但我国要成为制造业强国还需解决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践行工匠精神。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最合理的一项是(     
A.在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看来,我国现阶段制笔行业与国外的差距,不在技术上,而是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
B.笔头分为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支圆珠笔需要二十多道工序,对笔尖的加工精度和材料性能要求极高,而此前中国制造达不到这些要求。
C.我国圆珠笔制造业的新突破启示我们,只要科研人员能够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努力贯彻“工匠精神”,就一定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
D.工匠精神内涵丰富,如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做到极致;专注仔细,耐心踏实,心无旁骛;责任心强,而且能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
3.请结合三则材料,谈一谈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对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