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阿桂,广庭,章佳氏。父大学士阿克敦。乾隆三年举人。十三年,从兵部尚书班第参金川军事。讷亲、张广泗以无功被罪,岳钟琪劾阿桂结张广泗蔽讷亲,逮问。十四年,上以阿克敦年老,无次子,治事勤勉;阿桂罪与贻误军事不同,特旨宥之。寻复官,擢江西按察使,召补内阁侍读学士。二十年,内阁学士。

二十五年,移驻伊犁。阿桂上言伊犁屯田、阿克苏调兵诸事。时西域初定,地方万馀里,伏莽尚众,与俄罗斯邻。上诏统兵诸大臣议,咸谓沙漠辽远,牲畜凋耗,难驻守。阿桂疏言:守边以驻兵为先,驻兵以军食为要。伊犁河以南海努克等处,水土沃衍,宜屯田。请增遣回民娴耕作者往屯;增派官兵驻防,协同耕种;次第建置城邑;预筹马驼,置台站;运沿边米赴伊犁;简各省流人娴工艺者,发备任使。又奏定山川、土谷诸祀典,上用其议。阿桂造农器,督诸屯耕获,岁大丰。

四十四年秋,河决河南青龙冈,命自甘肃赴河南会河道总督李奉翰督塞河。故事,河决,当决处两端筑坝,渐近渐合,谓之合龙。十二月,两坝将合,副将李荣吉谓水势盛,宜缓,阿桂督之急。既合,属吏入贺,荣吉独不至,召之,则对使者曰:为荣吉谢相公,坝不可恃,不敢离也。越二日,果复决,阿桂驰视。荣吉已堕水,悬千金赏救之起,解御赐黑狐端罩覆之。

阿桂屡将大军,知人善任使。诸将有战绩,奖以数语,或赉酒食,其人辄感激效死终其身。师薄噶拉依,索诺木约以明日降,城栅尽毁。日暮,诸将谒阿桂,谓:今日必生致索诺木,不然,虑有他。阿桂不答,入帐卧。明旦,索诺木自缚诣帐下。阿桂谓诸将曰:诸君昨日语,盖虑索诺木他窜,或且死。我已得险要,窜安之?且能死,岂至今日?故吾以为无虑。诸将皆谢服。及执政,尤识大体。

乾隆末和珅势渐张阿桂遇之不稍假借不与同直庐朝夕入直必离立数十武。和珅就与语,漫应之,终不移一步。阿桂内念位将相,受恩遇无与比,乃坐视其乱政,徒以高宗春秋高,不敢遽言,遂未竟其志。

(选自《清史稿•阿桂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句是(     
A.乾隆末/和珅势渐张/阿桂遇之不稍假/借不与同直庐/朝夕入/直必离立数十武
B.乾隆末/和珅势渐张/阿桂遇之不稍假借/不与同直/庐朝夕入直/必离立数十武
C.乾隆末/和珅势渐张/阿桂遇之不稍假/借不与同直庐/朝夕入/直必离立数十武
D.乾隆末/和珅势渐张/阿桂遇之不稍假借/不与同直庐/朝夕入直/必离立数十武
2.下列对文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代时指男子年满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年满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社交中称其字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B.举人,原指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明清时则称乡试中榜者为举人。
C.高宗,文中是指乾隆皇帝的谥号。谥号是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D.擢,犹升也,进也。李密《陈情表》中有“过蒙拔擢”,在古代的官职中擢、拔、陟、升,都属于官职的升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岳钟琪劾阿桂贻误军事,但是皇帝因为阿克敦年老且无次子,治事勤勉,所以下旨赦免了阿桂。
B.阿桂曾在河南监督河工,当黄河堤坝合拢以后,手下的官员都来祝贺,唯有李荣吉认为形势不容乐观,没来祝贺。
C.阿桂带兵讨伐索诺木时,手下的将领都认为今天就能够活捉索诺木,但是阿桂认为索诺木会按照约定主动来投降。
D.乾隆末年,阿桂因为皇帝年事已高加之自己所处的地位,不敢贸然说话,所以就坐视和珅的乱政的行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运沿边米赴伊犁;简各省流人娴工艺者,发备任使。
(2)诸将有战绩,奖以数语,或赉酒食,其人辄感激效死终其身。
5.请简要概括阿桂是在何种背景下向皇帝上疏在伊犁地区开荒、建城的?
2021-05-13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三考前模拟语文试题(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