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6 道试题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
1 .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及智宣子卒,智襄子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对曰:“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无乃不可乎!”弗听。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则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章曰:“何故弗与?”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与。”任章曰:“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奈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桓子曰:“善。”复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将出,曰:“吾何走乎?”从者曰:“长子近,且城厚完。”襄子曰:“民罢力以完之,又毙死以守之,其谁与我?”从者曰:“邯郸之仓库实。”襄子曰:“浚民之膏泽以实之,又因而杀之,其谁与我?其晋乎,先主之所属也。”乃走晋阳。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而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一·三家分晋》)


(1)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
(2)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
2023-07-13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文言文阅读-突破考点专练五 文言文翻译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煜初名从嘉,聪悟好学,善属文,工书画,明音律。唐主酷信浮屠法,出禁中金钱,募人为僧。时都下僧及万人,皆仰给县官。僧有罪,命礼佛而释之。帝闻其惑,乃选少年有口辩者,南渡见唐主,论性命之说。唐主信重,谓之“一佛出世”,由是不复以治国守边为意。及南汉亡,惧甚,因上表乞去国号,改“南唐主”为“江南国主”,帝许之。五年二月,江南江都留守林仁肇密陈:“宋前已灭蜀,今又取岭南,道远师疲。愿假臣兵数万,自寿春径渡,复江北旧境。”江南主不听。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平江南》)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闻其惑,乃选少年有口辩者,南渡见唐主,论性命之说。
(2)愿假臣兵数万,自寿春径渡,复江北旧境。
2022-07-27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考向21 翻译句子之单音节文言实词-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十二月庚辰,契丹使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俱来,请盟。利用言契丹欲得关南地。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求,朕当决战!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契丹犹觊关南,遣其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持书复议,帝不许而去。利用竟以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成约而还。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

2022-06-20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14 文言文阅读之翻译句子-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闰月乙亥,以参知政事王钦若判天雄军兼都部署。契丹主隆绪同其母萧氏遣其统军顺国王萧挞览攻威虏、顺安军,三路都部署击败之,斩偏将,获其辎重。又攻北平砦及保州,复为州砦兵所败。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衅鼓,指古代战争时杀人或杀牲取血涂在鼓上以举行祭祀仪式。
B.庙社,庙指宗庙,社指社稷,庙社在古代常用来借指国家朝廷。
C.闰月,农历逢闰年加一个月,闰某月指加在某月之前的那个月。
D.辎重,文中指行军时随军运载的军械、粮草、被服等军用物资。
2022-07-27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考向19 文化常识-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卷通用)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濂性诚谨,未尝讦人过。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潜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节选自《明史·宋濂列传》)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笑曰:“诚然,卿不朕欺。”潜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
(2)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2022-07-27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考向21 翻译句子之单音节文言实词-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十八年,楚怀王亡归。秦人觉之,遮楚道,怀王从间道走赵。赵主父在代,赵人不敢受。怀王将走魏,秦人追及之,以归。十九年,楚怀王发病,于秦,秦人归其丧。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

臣光曰:甚哉秦之无道也,杀其父而劫其子;楚之不竞也,忍其父而婚其仇。呜呼,楚之君诚得其道,臣诚得其人,秦虽强,乌得陵之哉!故人主不务得道而广有其势,是其所以危也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
(2)故人主不务得道而广有其势,是其所以危也。
2022-07-27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考向21 翻译句子之单音节文言实词-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六月,丙子,诏诸军南发。秘书监卢渊上表:“前世承平之主,未尝亲御六军!”诏报曰承平之主所以不亲戎事者或以同轨无敌或以懦劣偷安今谓之同轨则未然比之懦劣则可耻必若王者不当亲戎则先王制革辂何所施也丁丑,帝亲征。群臣稽首于马前。尚书李冲等曰:“臣不知陛下独行,竟何之也!”帝大怒曰:“斧钺有常,卿勿复言!”众臣泣谏,帝乃谕曰:“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苟不南伐,当迁都于中土,王公以为何如?”群臣皆呼万岁,遂定迁都之计。

(选自《资治通鉴·北魏孝文帝迁都》第一百三十九卷     有删改)


【注】①魏主: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简称为孝文帝。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诏报曰/承平之主所以不亲戎事者/或以同轨无敌/或以懦劣偷安/今谓之同轨/则未然/比之懦劣则可耻/必若王者不当亲戎/则先王制革辂/何所施也/
B.诏报曰/承平之主/所以不亲戎事者/或以同轨无敌/或以懦劣偷安/今谓之同轨则未然/比之懦劣则可耻/必若王者不当亲戎/则先王制革辂/何所施也/
C.诏报曰/承平之主所以不亲戎事者/或以同轨无敌/或以懦劣偷安/今谓之同轨/则未然/比之懦劣则可耻/必若王者不当/亲戎则先王制革辂/何所施也/
D.诏报曰/承平之主/所以不亲戎事者/或以同轨无敌/或以懦劣偷安/今谓之同轨则未然/比之懦劣则可耻/必若王者不当/亲戎则先王/制革辂何所施也/
2022-07-26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考向17 文言断句-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地区专用)
8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材料一:

秦围赵之邯郸。此时鲁仲连适游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矣?平原君曰:百万之众折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能去魏王使将军辛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连曰: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而归之。仲连见衍而无言。衍曰:吾视居北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今先生非有求于平原君者,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连曰:彼秦者,弃礼义而尚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仲连有赴东海而死矣。吾不忍为之民也!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衍曰:先生助之奈何?连曰:吾将使梁及燕助之。衍曰:燕则吾请以从矣。若乃梁,则吾乃梁人也,先生恶能使梁助之耶?连曰:梁未睹秦称帝之害故也,使梁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衍曰:秦称帝之害将奈何?连曰:今秦万乘之国,梁亦万乘之国。俱據万乘之国,交有称王之名。秦无已而帝,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彼将夺其所谓不肖,而予其所谓贤;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彼又将使其子女谗妾为诸侯妃姬,处梁之宫,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而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于是衍起,再拜谢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去,不敢复言帝秦。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于是平原君欲封仲连,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三》)

【注】文中的魏国

材料二:

人知连之高义,不知连之远识也。至于辞封爵,挥千金,超然远引,终身不见,正如祥麟威凤,自是战国第一人。

(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

A.平原君对魏国想要让赵国尊崇秦王为帝的事没有好的应对办法,乱了方寸,紧急关头请求鲁仲连与魏将辛垣衍相见。
B.辛垣衍起初并不认为鲁仲连有品德和才能,以为他是个庸人,听了鲁仲连义不帝秦的主张才觉得鲁仲连是贤明之士。
C.鲁仲连对平原君并无所求,但依然愿为赵国解围,前去游说辛垣衍,宁肯牺牲生命也不帝秦,体现其胸怀天下之识。
D.鲁仲连排患释难,秦国撤兵之后,平原君想要封赏他,但是他坚决不接受。他的身上展现出了古代士人的高风亮节。
2023-07-13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文言文阅读-突破考点专练四 概括分析文意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絺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疵曰:“以人事知之。夫从韩、魏之兵而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人马相食,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智伯不悛。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三家分晋》,有删改)


【注释】①赵襄子:春秋时期晋国赵氏的领袖。春秋时期韩、魏、赵、智四个家族同在晋国执政。②城:晋阳城。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絺疵渭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
B.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絺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
C.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絺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
D.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絺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
2022-07-26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考向17 文言断句-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地区专用)
10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韩信、张耳乘胜而去远斗,其锋不可当。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路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麾下;否则必为二子所矣。成安君尝自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韩信兵少而疲,如此避而不击,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矣。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广武君策,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大破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信募生得广武君者予千金。有缚致麾下者,信解其缚,东乡坐,师事之。问曰:仆欲北伐燕,东伐齐,何若而有功?广武君辞谢曰: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信曰:仆闻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以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今仆委心归计,愿足下勿辞!广武君曰:今将军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东下井陉,不终朝而破赵二十万众,诛成安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农夫莫不辍耕释耒,倾耳以待命者,此将军之所长也。然而众劳卒罢,其实难用。今将军欲举倦敝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欲战不得攻之不拔情见势屈旷日持久粮食单竭燕既不服齐必距境以自强。燕、齐相持而不下,则之权未有所分也,此将军所短也。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韩信曰:然则何由?广武君对曰: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按甲休兵,镇抚赵民,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北首燕路,而后遣辨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燕已从而东临齐,虽有智者,亦不知为齐计矣。如是,则天下事皆可图也。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韩信曰:善!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二》)

A.广武君认为打仗要扬长避短,他给成安君献上攻击韩信短处的计策,成安君不听,导致身死国灭。
B.韩信打败赵军,杀了成安君和赵王后,重金悬赏捉拿广武君,并向其问计。广武君为韩信详细谋划。
C.韩信把广武君比喻为百里奚,把成安君和自己分别比喻为虞国和秦国的国君,拿出虚心请教的态度。
D.广武君指出,韩信优势和短处很明显:其优势在于连获大胜,威势很盛,但也面临军民困乏的短处。
2023-07-13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文言文阅读-突破考点专练四 概括分析文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