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秦二世三年,楚怀王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封项羽为长安。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乙)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乃阴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而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

汉之元年四月,诸侯罢戏下,各就国。项王出之国,使人徙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其群臣稍背叛之,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而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
B.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而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
C.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而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
D.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而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封建制度的爵位,春秋战国时期有五等封爵,爵位由高到低依次是:王、侯、伯、子、男。
B.关中,古地域名,唐代颜师古认为,“关”指函谷关,“关中”泛指函谷关以西战国末秦国故地。
C.“符节”,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如兵符、虎符等。
D.弃市,是死刑的一种,自商周时即有;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示众,称“弃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刘邦热爱百姓。刘邦入关后,百姓争着送来牛羊酒食,慰劳士兵,他却推让不肯接受。
B.项羽目光短浅。项羽屠戮咸阳城,杀秦降王子婴,烧毁大秦宫室,劫掠了秦朝的财宝。
C.刘邦从谏如流。沛公到咸阳后虽想留在秦宫中休息,但还是听从了樊哙、张良的劝阻。
D.项羽爱憎分明。项羽信任并器重范增,但直接烹杀劝阻他归楚之人,暗含对项羽褒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2)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
2023-09-2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秋八月,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逖既入谯城,石勒遣石虎围谯,桓宣救之,虎解去。晋王传檄天下,称:石虎敢帅犬羊,渡河纵毒,今遣九军,锐卒三万,水陆四道,径造贼场,受祖逖节度。大兴三年,逖镇雍丘,数遣兵邀击后赵兵,后赵镇戍归逖者甚多,境渐蹙。秋七月,诏加逖镇西将军。逖在军,与将士同甘苦,约己务施,劝课农桑,抚纳附,虽疏贱者皆结以恩礼。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之计。后赵王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四年秋七月,以尚书仆射戴渊为西将军,镇合肥,逖以已翦荆棘收河南地,而渊一旦来统之,意甚怏怏,又闻王敦与刘刁构隙,将有内难。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九月,卒于雍丘。豫州士女若丧父母,谯、梁间皆为立祠。祖逖既卒,后赵屡寇河南,拔襄城、城父,围谯。豫州刺史祖约不能御,退屯寿春。后赵遂取陈留,梁、郑之间复骚然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B.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C.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D.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祭酒,汉魏以后官名。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军师祭酒因避讳称为军祭酒。
B.遗民,指改朝换代后仍然忠于前朝的人,也泛指沦陷区的人民,文中指后者。
C.部曲,原指古代豪门大族和将领招募的私人军,文中是指部队的编制单位。
D.大兴,东晋元帝司马睿的第二个年号(318年至321年)。西汉武帝首创年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祖逖力请北伐,时任左丞相的司马睿虽无北伐之志,但仍然尽力支持,这坚定了祖逖的斗志,祖逖指江发誓:若不能收复中原就不再渡江返回江南。
B.祖逖北伐,先在谯城遭石虎围攻,幸得桓宣救;后镇雍丘,屡次派兵邀击后赵军队,使后赵疆土日益缩小;又为攻取河北练兵积谷,与后赵相持。
C.大兴三年秋,朝廷任命祖逖为镇西将军。祖逖与将士同甘共苦,严于律己,广施恩惠,勉励督促农桑,安抚接纳新来归附的人,不论贵贱都加以礼遇。
D.祖逖死后,后赵频频侵犯河南地区,攻陷襄城、城父,包围谯城,豫州刺史祖约抵挡不住,退驻寿春,后赵攻取陈留,梁、郑之间又重新陷入了骚乱。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023-09-1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宣德元年秋八月,北京地震,汉王高煦反。初高煦既之国乐安反谋未尝一日忘及仁宗崩帝即位赐高煦视他府特厚高煦日有请及言朝政上曲徇其意索驼与之四十,索马与之百二十,索袍服又与之。高煦益自肆,八月壬戌遂反。遣枚青潜来京,约英国公张辅内应,辅暮夜系青闻于朝。又约山东都指挥靳荣等反济南为应。御史李浚,乐安人,弃其家,变姓名,间道诣京上变,言高煦刻日取济南,然后率兵犯阙。遣中官侯太赐书高煦,言:昨枚青来,言叔督过朝廷,予诚不信。皇考至亲唯二叔,子所赖亦唯二叔。小人离间,不得不敷露中恳。且传播惊疑,或有乘间窃发者,不得不略为之备。唯叔鉴之。太至乐安,高煦陈兵见太,傲倨不拜敕,南面坐,跪太,太惧,归。召张辅谕亲征,辅对曰:高煦鸷而寡谋,外慧中框,今所拥非有能战者。愿假臣兵二万,擒逆贼献阙下。上曰:卿诚足办贼,顾朕新即位,小人或怀二心,行决矣。令大索乐安奸谍。驾过杨村,马上顾问从臣曰:试度高煦计安出?或对曰:乐安城小,彼必先取济南为巢窟。或对曰:彼曩不肯离南京,今必引兵南去。上曰:不然。济南虽近,未易攻;闻大军至,亦不暇攻。护军家在乐安,不肯弃此走南京。高煦外多夸诈,内实怯懦,临事狐疑,展转不断。今敢反者,轻朕年少新立,众心未附。又谓朕不能亲征,即遣将来,得以甘言厚利诱饵幸成事。今闻朕行,已胆落,敢出战乎!至即擒矣。辛巳,驻跸乐安城北,大军壁其四门。贼乘城举炮,大军发神机铳箭,声震如雷,城中人股栗。又以敕系夫射城中,谕党逆者以祸福,于是城中人多欲执献高煦者。高煦狼狈失据。壬午,遂潜从间道,衣白席藁出见上,顿首自陈。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高煦之叛》)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高煦既之国/乐安/反谋未尝一日忘/及仁宗崩/帝即位/赐高煦视他府特厚/高煦日有请/及言朝政上/曲徇其意/
B.初/高煦既之国/乐安/反谋未尝一日忘/及仁宗崩/帝即位/赐高煦视他府特厚/高煦日有请/及言朝政/上曲徇其意/
C.初/高煦既之国乐安/反谋未尝一日忘/及仁宗崩/帝即位/赐高煦视他府特厚/高煦日有请/及言朝政/上曲徇其意/
D.初/高煦既之国乐安/反谋未尝一日忘/及仁宗崩/帝即位/赐高煦视他府特厚/高煦日有请/及言朝政上/曲徇其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朔,即朔日,我国农历中朔日指每月的初一,晦日为每月的三十。
B.国公,中国古代封爵名,北周始置国公一爵,后世多有所沿用。
C.驻跸,跸泛指帝王出行的车驾,驻跸指帝王出行时沿途停留暂住。
D.壬午,壬为天干第九位,午为地支第七位,千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王朱高煦发动叛乱,他派人去京城约张辅作内应,又约山东都指挥靳荣等人在济南谋反,以作应援。
B.御史李浚取小道直奔京师,向皇帝报告说朱高煦起兵谋反,皇帝派遣侯太送去自己写给朱高煦的书信。
C.皇帝和张辅交谈之后,认为张辅确实可以侧灭逆贼,但考虑到自己新即皇位,所以立即产生了亲征的念头。
D.朱高煦据守小城,十分狼狈,他偷偷地从小路出城,身穿白衣、坐卧藁席上谒见皇帝,叩头自述其罪。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煦陈兵见太,傲倨不拜敕,南面坐,跪太,太惧,归。
(2)又谓朕不能亲征,即遣将来,得以甘言厚利诱饵幸成事。
5.张辅认为自己能战胜朱高煦的原因有哪些?
2023-09-0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界首一中等两校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后周世宗显德二年春三月,上谓宰相曰:“朕每思致治之方,未得其要,寝食不忘。又自唐、晋以来,吴、蜀、幽、并皆阻声教,未能混一。”郎中王朴献策,以为:“中国之失吴、蜀、幽、并,皆由失道。今必先观所以失之之原,然后知所以取之之术。夫进贤退不肖,所以收其才也;去奢节用,所以丰其财也。群才既集,政事既治,财用既充,士民既附,然后举而用之,功无不成矣。凡攻取之道,必先其易者。唐与吾接境几二千里,其势易扰也。得江南则岭南、巴蜀可传檄而定。南方既定,则燕地必望风内附;若其不至,移兵攻之,席卷可平矣。惟河东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诱,必当以强兵制之。今士卒精练甲兵有备群下畏法诸将效力期年之后可以出师宜自夏秋蓄积实边矣上欣然纳之

十一月乙未,帝以李毂为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以伐唐。汴水自唐末溃决,自埇桥东南悉为污泽。上谋击唐,先命武宁节度使武行德因故堤疏导之。议者皆以为难成,上曰:“数年之后,必获其利。”

李毂等为浮梁,自正阳济淮。十二月己卯,帝诏吴越王弘使出兵击唐。李毂攻寿州,久不。唐刘彦贞引兵救之,至来远镇,拒寿州二百里,又以战舰数百艘趣正阳,为攻浮梁之势。李毂畏之,召将佐谋曰:“我军不能水战,若贼断浮梁,则腹背受敌,皆不归矣。不如退守浮梁,以待车驾。”上闻其谋,亟遣中使乘驿止之。比至,已焚刍粮,退保正阳。三年正月丁未,帝至陈州,亟遣李重进引兵趣淮上。李重进渡淮,逆战于正阳东,大破之。壬子,帝至永宁镇,谓侍臣曰:“闻寿州围解,农民多归村落,今闻大军至,必复入城。怜其聚为饿殍,宜先遣使存抚,各令安业。”甲寅,帝至正阳,以李重进代李毂为淮南道行营都招讨使。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世宗征淮南》)

[注]①必死之寇:到死也不会改变的仇敌、势不两立的仇敌,指北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士卒精练/甲兵有备/群下畏法/诸将效力/期年之后/可以出师/宜自夏秋蓄积实边矣/上欣然纳之/
B.今士卒精练/甲兵有备/群下畏法/诸将效力期年/之后可以出师宜/自夏秋蓄积实边矣/上欣然纳之/
C.今士卒精/练甲兵有备/群下畏法/诸将效力/期年之后/可以出师宜/自夏秋蓄积实边矣/上欣然纳之/
D.今士卒精/练甲兵有备/群下畏法/诸将效力期年/之后可以出师/宜自夏秋蓄积实边矣/上欣然纳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俟群才既集”与“俟我于城隅”(《静女》)两句中的“俟”字含义相同。
B.传檄:发布檄文,檄文为文体名,指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晓谕或声讨的文书。
C.朔:月相纪日法中的月末日,《赤壁赋》中“既望”则指该纪日法中的十六日。
D.“久不克”与“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克”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世宗对宰相说他睡觉吃饭都在想得到天下大治要领,并指出地方割据势力隔断声威教化,还没有平定。
B.王朴献策认为应该先南后北、先易后难,先攻打与后周有将近两千里交界的南唐,最后攻打劲敌北汉。
C.李畏惧南唐水军进攻,认为本军不善水战,担心腹背受敌,决定退守浮桥,以等待陆路兵车的救援。
D.取得正阳大捷后,周世宗对百姓派遣使者抚恤慰问,让他们各自安心务农,对作战不力的将领则更换。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进贤退不肖,所以收其才也;去奢节用,所以丰其财也。
(2)上闻其谋,亟遣中使乘驿止之。比至,已焚刍粮,退保正阳。
5.为取得亲征淮南的成功,周世宗除在军事上进行部署外,还在哪些方面作了准备工作?请简要分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雎至秦,王庭迎,谓范雎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范雎辞让。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范雎谢曰:“今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处人骨肉之间,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者是也。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弗敢畏也。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秦王昆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范雎曰:“大王之国,战车千乘,奋击百万。以秦卒之勇,车骑之多,以当诸侯,霸王之业可致。今反闭而不敢窥兵于山东者,是穰侯为国谋不忠,而大王之计有所失也。”王曰:“愿闻所失计。”睢曰:“大王越韩、魏而攻强齐,非计也。今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若欲霸,必亲中国而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赵强则楚附,楚强则赵附。楚、赵附则齐必惧,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齐附而韩、魏可虚也。”王曰:“寡人欲亲魏,魏多变之国也,寡人不能亲。请问亲魏奈何?”范雎曰:“卑辞重币以事之。不可,削地而赂之。不可,举兵而伐之。”于是举兵而攻邢丘,邢丘拔而魏请附。王曰:“寡人欲收韩,不听,为之奈何?”范雎曰:“举兵而攻荥阳,则成皋之路不通;北斩太行之道则上党之兵不下一举而攻荥阳则其国断而为三魏韩见必亡焉得不听韩听而霸事可成也”王曰:“善。”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北斩太行之道/则上党之兵不下/一举而攻荥阳/则其国断而为三/魏/韩见必亡/焉得不听/韩听而霸事可成也
B.北斩太行之道/则上党之兵不下/一举而攻荥阳/则其国断而为三/魏/韩见必亡/焉得不听韩/听而霸事可成也
C.北斩太行之道/则上党之兵/不下一举而攻荥阳/则其国断而为三/魏/韩见必亡/焉得不听/韩听而霸事可成也
D.北斩太行之道/则上党之兵/不下一举而攻荥阳/则其国断而为三/魏/韩见必亡/焉得不听韩/听而霸事可成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雎谢曰”与“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两句中的“谢”字含义不相同。
B.“大王信行臣之言”与“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句中的“信”字含义相同。
C.“亡不足以为臣忧”与“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两句中的“亡”字含义不相同。
D.“千乘”即一千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千乘”“百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雎来到秦国后,秦王请范雎赐教,范雎接连说“唯唯”,并没有急着陈述自己的主张,这让秦王十分着急。
B.范雎被秦王的诚恳打动,帮秦王分析了秦国的形势,认为秦王想要越过韩、魏的国土去进攻强大的齐国是失策的。
C.范雎建议秦王与处于天下枢纽的韩国、魏国结交,并依附强大的楚国和赵国,这样齐国就会自己前来归附。
D.魏国对秦王的态度变幻莫测,在范雎的建议下,秦王起兵攻打了魏国的邢丘,邢丘被攻陷后魏国果然来请求归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
(2)以秦卒之勇,车骑之多,以当诸侯,霸王之业可致。
5.范雎为什么“三问而不对”?请简要概括说明。
2023-08-1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冬十月甲申,民部尚书裴矩奏“民遭突厥暴践者,请户给绢一匹”。上(唐太宗)曰:“朕以诚信御下,不欲虚有存恤之名而无其实。户有大小,岂得雷同给赐乎?”于是计口为率。

上厉精求治,数引魏徵入卧内,访以得失。徵知无不言,上皆欣然嘉纳。上遣使点兵,封德彝奏“中男虽未十八,其躯干壮大者,亦可并点”。上从之。敕出,魏徵固执以为不可,不肯署敕,至于数四。上怒,召而之曰:“中男壮大者,乃奸民诈妄,以避征役。取之何害,而卿固执至此!”对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众多陛下取其壮健以道御之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取细弱以增虚数乎且陛下每云‘吾以诚信御天下,欲使臣民皆无欺诈’。”上悦,乃不点中男。

上与侍臣论周、秦修短。萧瑀对曰:“纣为不道,武王征之;周及六国无罪,始皇灭之。得天下虽同,人心则异。”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周得天下,增修仁义,秦得天下,益尚诈力,此修短之所以殊也。盖取之或可以逆得,而守之不可以不顺故也。”

太宗贞观元年春正月丁亥,上宴群臣,奏《秦王破陈乐》。上曰:“朕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由兹而成,不敢忘本。”封德彝曰:“陛下以神武平海内,岂文德之足比。”上曰:“践乱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用,各随其时。卿谓文不及武,斯言过矣。”德彝顿首谢。

上神采英毅,群臣进见者皆失举措。上知之,每见人奏事,必假以辞色,冀闻规谏。尝谓公卿曰:“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公辈宜用此为戒,事有得失,无惜尽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对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众多/陛下取其壮健/以道御之/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取细弱/以增虚数乎
B.对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众多/陛下取其壮健/以道御之/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取细弱/以增虚数乎
C.对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众多/陛下取其壮健/以道御之/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取细弱以增虚数乎
D.对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众多/陛下取其壮健/以道御之/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取细弱以增虚数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申,甲为天干,申为地支,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共组成六十组,可以用来纪年、纪月、纪日,文中用来纪日。
B.署敕,唐时,皇帝命令,须经宰相签署,政事堂会议通过,在敕字之下,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再送尚书省执行。
C.交中“召而让之”的“让”与《谏逐客书》中“是以太山不让土壤”的“让”含义不同。
D.顿首,磕头。古代跪拜礼之一,以头叩地,停留一段时间后再举起,为正拜。跪拜礼有稽首、顿首、空首、再拜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矩奏请皇上给受到突厥侵略的家庭每户赏赐一匹绢,唐太宗认为按人口多少给予赏赐才符合实情。
B.魏徵反对封德彝征召中男入伍的建议,唐太宗非常生气,但他据理力争,他的意见最终被唐太宗采纳。
C.萧瑀认为周武王伐纣、秦灭周朝和六国,他们虽然取得了天下,但都不得人心。唐太宗不同意他的观点。
D.唐太宗刚毅英武,大臣们觐见时往往举止失措,所以每次有人奏事,唐太宗总是和颜悦色,希望听到规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以诚信御下,不欲虚有存恤之名而无其实。
(2)荀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
5.“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唐太宗李世民这句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023-08-1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太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宗端拱二年自三月不雨至于五月帝亲录京城诸司系狱囚多所原减是夕大雨帝因谓侍臣曰为君当如此勤政即能感召天和如后唐庄宗畋游经旬,大伤苗稼,及还,乃降敕蠲放租税,此甚不君也。枢密副使张宏曰:庄宗不独如此,尤惑音乐,乐籍中获典郡者数人帝曰:人君节俭为宗,仁恕为念。朕今非朝会,未尝张乐;鹰犬之娱,素所不好也。初,左正言下邽寇准,承诏极言北边利害,帝器之,谓宰相曰:朕欲擢用准,当授何官?请用为开封府推官,帝曰:此官岂所以待准邪?复请用为枢密直学士,帝沉思良久,曰:且使为此官可也。七月,拜枢密直学士。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复坐,事决,乃退。帝嘉之。准初知巴东、成安二县,其治一以恩信,每期会赋役,未尝出符移,惟具乡里姓名揭县门,而百姓争赴之,无稽违者。尝手植双柏于庭,其后民以比甘棠,谓之莱公柏。十一月,镇州都部署郭守文卒。守文沉静有谋,自曹彬等败,契丹乘胜深入,命守文镇常山以经略之。守文既卒,有中使适从北边来,言武夫悍卒咸为流涕。帝曰:何以致此?对曰:守文得俸禄,皆市牛酒以犒军士,卒之日,家无馀财。帝嗟惜良久,即赐其家钱五百万。大理寺丞王济为刑部详覆官,屡上封事。帝一日顾问左右:刑部有好言事者为谁?左右以济对,帝遂命通判镇州。牧守多勋旧武臣,倨贵陵下,济未尝挠屈。戍卒颇恣暴不法,夜或焚民舍为盗,济廉得,立斩之,驰奏其事,帝大喜。都校孙进,使酒无赖,殴折人齿;济不俟奏,杖脊送阙下,军府畏肃。连三诏褒奖焉。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卷第十五》,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端拱二年/自三月不雨/至于五月帝亲录京城诸司系狱囚/多所原减/是夕/大雨/帝因谓侍臣曰/为君当如此/勤政即能感召天和/
B.太宗端拱二年/自三月不雨至于五月/帝亲录京城/诸司系狱囚多所原减/是夕/大雨/帝因谓侍臣曰/为君当如此/勤政即能感召天和/
C.太宗端拱二年/自三月不雨/至于五月帝亲录京城/诸司系狱囚多所原减/是夕/大雨/帝因谓侍臣曰/为君当如此勤政/即能感召天和/
D.太宗端拱二年/自三月不雨至于五月/帝亲录京城诸司系狱囚/多所原减/是夕/大雨/帝因谓侍臣曰/为君当如此勤政/即能感召天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会,古代称臣见君为朝,君见臣为会,合称为朝会,分为大朝和常朝两种。
B.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时期曾经作为首都,当时还叫作东京、汴京等。
C.赋役,是赋税和徭役的合称,赋指征收的实物、银钱等,役指各种有偿劳役。
D.封事,古时臣下奏陈秘密事项,为防泄漏,用黑绸口袋装上,贴上封条呈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太宗认为君主应勤于政务,后唐庄宗游猎破坏庄稼后减免租税的行为,不符合君主形象,张宏趁机劝说太宗不要再沉迷于音乐了。
B.宋太宗看重寇准才能,要重用他,宰相提议让他担任开封府推官,被太宗否定,又提议枢密直学士,太宗同意了,最终任命了寇准。
C.寇准担任知县时,采用合理方法管理,百姓都争相前来缴纳赋税和服徭役,没有任何延误,并称他亲手种植的柏树为莱公柏,以示敬重。
D.王济担任镇州通判时,有戍卒夜晚纵火焚烧民舍,趁机盗取民财,他捕获罪犯后果断处决,然后迅速上奏,太宗对他的做法很满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庄宗不独如此,尤惑音乐,乐籍中获典郡者数人。
(2)牧守多勋旧武臣,倨贵陵下,济未尝挠屈。
5.文中说到郭守文去世之后,太宗“嗟惜良久,即赐其家钱五百万”,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2023-08-1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界首市齐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安帝隆安五年,春,正月,武威王利鹿孤欲称帝,群臣皆劝之。安国将军鍮勿仑曰:“吾国自上世以来,被发左衽,无冠带之饰,逐水草迁徙,无城郭室庐,故能雄视沙漠,抗衡中夏。今举大号,诚顺民心。然建都立邑,难以避患,储蓄仓库,启敌人心;不如处晋民于城郭,劝课农桑以供资储,帅国人以习战射,邻国弱则乘之,强则避之,此久长之良策也。且虚名无实,徒足为世之质的,将安用之!”利鹿孤曰:“安国之言是也。”乃更称河西王,以广武公傉檀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凉州牧、录尚书事。

凉王纂嗜酒好猎,太常杨颖谏曰:“陛下应天受命当以道守之今疆宇日蹙崎岖二岭之间陛下不兢兢夕惕以恢弘先业而沉湎游畋不以国家为事臣窃危之”纂逊辞谢之,然犹不悛。番禾太守吕超擅击鲜卑思盘,思盘遣其弟乞珍诉于纂,纂命超及思盘皆入朝。超惧,至姑臧,深自结于殿中监杜尚。纂见超,责之曰:“卿恃兄弟桓桓,乃敢欺吾,要当斩卿,天下乃定!”超顿首谢。纂本以恐超,实无意杀之。因引超、思盘及群臣同宴于内殿。超兄中领军隆数劝纂酒,纂醉,乘步挽车,超等游禁中。至琨华堂东阁,车不得过,纂亲将窦川、骆腾倚剑于壁,推车过阁。超取剑击纂,纂下车禽超,超刺纂洞胸;川、腾与超格战,超杀之。纂后杨氏命禁兵讨超;杜尚止之,皆舍仗不战。将军魏益多入,取纂首,杨氏曰:“人已死,如土石,无所复知,何忍复残其形骸乎!”益多骂之,遂取纂首以徇曰:“纂违先帝之命,杀太子而自立,荒淫暴虐。番禾太守超顺人心而除之,以安宗庙,凡我士庶,同兹休庆!”

(节选自《资治通鉴·晋纪三十四》)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应天/受命当以道守之/今疆宇日蹙/崎岖二岭之间/陛下不兢兢夕惕以恢弘先业/而沉湎游畋/不以国家为事/臣窃危之/
B.陛下应天/受命当以道守之/今疆宇日蹙/崎岖二岭之间/陛下不兢兢夕惕以恢弘/先业而沉湎游畋/不以国家为事/臣窃危之/
C.陛下应天受命/当以道守之/今疆宇日蹙/崎岖二岭之间/陛下不兢兢夕惕以恢弘先业/而沉湎游畋/不以国家为事/臣窃危之/
D.陛下应天受命/当以道守之/今疆宇日蹙/崎岖二岭之间/陛下不兢兢夕惕以恢弘/先业而沉湎游畋/不以国家为事/臣窃危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常,古代掌宗庙礼仪之官,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兼管文化教育等,也统辖博士和太学。
B.“将超等游禁中”的“将”指带领,与《苏武传》中“及卫律所将降者”的“将”意思不同。
C.禁兵,指封建时代直辖属于帝王,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
D.宗庙,指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场所,夏朝时称为“世室”,秦汉时起称为“太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凉王吕纂喜欢喝酒、爱好打猎,太常杨颖劝诫他要以国事为重,吕纂虽以谦逊的言辞向他道歉,但仍旧不悔改。
B.吕超擅自攻击思盘,思盘派弟弟乞珍向吕纂控诉吕超,吕纂便让吕超和思盘都到朝中,吕超为此感到十分害怕。
C.吕超被吕纂责备后磕头认错,因误以为吕纂要杀了自己,便在宴会上多次劝吕纂喝酒,并趁吕纂醉酒后杀了他。
D.杨王后命令禁军讨伐吕超,杜尚阻止了禁军动手的行动;魏益多进宫后不顾杨王后的阻拦,取下了吕纂的首级示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如处晋民于城郭,劝课农桑以供资储,帅国人以习战射。
(2)卿恃兄弟桓桓,乃敢欺吾,要当斩卿,天下乃定!
5.安国将军鍮勿仑是如何劝说武威王利鹿孤放弃称帝的?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

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乃渡江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而策之众已数万矣。顷之,袁术遣从弟胤代尚为太守,而瑜与尚俱还寿春。术欲以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故求为居巢长,欲假涂东归。术听之。遂自居巢还吴。是岁,建安三年也。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从攻皖,拔之,时得乔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

五年,策,权统事。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其年九月,时刘备为曹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

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曰:“今曹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马丘病卒,时年三十六岁。

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节选自《三国志·周瑜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
B.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
C.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
D.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义兵,古时统治阶级为保卫其利益而临时组织的武装,或指以恢复被推翻的王朝为宗旨而组织起来的军队。
B.中郎将,古代武官名称,秦汉始置,负责统领皇帝的侍卫,后被广泛加于武官,不再限于禁卫统领等职。
C.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D.公,是君主对贵戚功臣封赐的爵号,周代有公、侯、伯、勋、男五等爵位,后代爵位制度常因时而异,不尽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瑜战功卓著,曾先后帮助孙策占领横江、当利,破笮融、薛礼,建安三年后,被孙策授予建威中郎将的职务。
B.周瑜慧眼识主,袁术想用他代替周尚做丹阳太守,但他认为袁术成就不了大事,所以请求出任居巢长,借路东归。
C.周瑜善于谋略,在赤壁大战中,他让人先用书信向曹操报告,用假投降来欺骗他,然后用火攻之计,大败曹军。
D.周瑜精通音律,即使在饮酒之后,弹奏者有什么差错,他也必定听得出来,听出来之后,就会回头看向弹奏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
②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2023-01-1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董卓入关,留朱儁守洛阳,而儁潜与山东诸将通谋,惧为卓所袭,出奔荆州。卓以弘农杨懿为河南尹,儁复引兵还洛,击懿,走之。儁以河南残破,无所资,乃东屯中牟,移书州郡,请师讨卓。初平三年春正月,董卓遣牛辅将兵屯陕,辅分遣校尉北地李催、张掖郭汜、武威张济将步骑数万击破朱儁于中牟,因掠陈留、颍川诸县,所过杀虏无遗。卓忍于诛杀,诸将言语有蹉跌者,便戮于前,人不聊生。司徒王允与司隶校尉黄琬、仆射士孙瑞、尚书杨瓒密谋诛卓。中郎将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卓自以遇人无礼行止常以布自卫甚爱信之誓为父子。然卓性刚褊,尝小失卓意,卓拔手戟掷布,布拳捷,避之,而改容顾,卓意亦解。布由是阴怨于卓。卓又使布守中阁,而私于傅婢,益不自安。王允素善待布,布见允,自陈卓几见杀之状,允因以诛卓之谋告布,使为内应。布曰:“如父子何?”曰:“君自姓吕,本非骨肉。今忧死不暇,何谓父子?掷戟之时,岂有父子情邪!”布遂许之。夏四月丁巳,帝有疾新愈,大会未央殿。卓朝服乘车而入,陈兵夹道,自营至宫,左步右骑,屯卫周匝,令吕布等扞卫前后。王允使士孙瑞自书诏以授布,布令同郡骑都尉李肃与勇士秦谊、陈卫等十余人伪著卫士服,守北掖门内以待卓。卓入门,肃以戟刺之,卓衷甲不入,伤臂,堕车,顾大呼曰:“吕布何在?”布曰:“有诏讨贼臣!”卓大骂曰:“庸狗,敢如是邪!”布应声持矛刺卓,趣兵斩之。主簿田仪及卓仓头前赴其尸,布又杀之,凡所杀三人。布即出怀中诏版以令吏士曰:“诏讨卓耳,余皆不问。”吏士皆正立不动,大称万岁。百姓歌舞于道,长安中士女卖其珠玉衣装,市酒肉相庆者,填满街肆。以王允录尚书事,吕布为奋威将军,假节,仪比三司,封温侯,共秉朝政。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董卓之乱》)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中郎将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卓自以遇人无礼/行止常以布自卫甚/爱信之/誓为父子/
B.中郎将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卓自以遇人/无礼行止/常以布自卫/甚爱信之/誓为父子/
C.中郎将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卓自以遇人/无礼行止/常以布自卫甚/爱信之/誓为父子/
D.中郎将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卓自以遇人无礼/行止常以布自卫/甚爱信之/誓为父子/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州,汉代所设十三刺史部之一,黄河中游的政治、军事重镇,也是各方势力争夺的要地。
B.“改容顾谢”的“谢”指道歉,与《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谢”含义相同。
C.丁巳,干支之一,中国传统历法中有干支纪年、干支纪月、干支纪日等,文中是干支纪日。
D.假节,指使臣出行持节作为凭证,也指汉末掌地方军政的官员所获的称号,文中指后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朱儁劫掠陈留、颍川等县,凡经过的地方都杀光抢光,激起民愤,最终他在中牟被李催、郭汜、张济等人率兵击败。
B.董卓性情乖张,将领们说话有失误的,便当场杀死,以致人人自危,即便是对立誓情同父子的吕布,他也是毫不留情面。
C.初平三年夏季四月,皇帝在未央殿大会群臣,董卓乘车入朝,在道路两边布置军队,阵仗很大,根本没把皇帝放在眼里。
D.被乔装埋伏的李肃刺伤胳膊,又被吕布举矛刺杀,董卓最终命丧北掖门;得知此讯后百姓唱歌跳舞,买酒肉相互庆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儁以河南残破,无所资,乃东屯中牟,移书州郡,请师讨卓。
(2)主簿田仪及卓仓头前赴其尸,布又杀之,凡所杀三人。
5.吕布背叛董卓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