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21-22高二下·全国·课时练习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

陶徵士诔(节选)

颜延之

有晋徵士浔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也。弱不好弄,长实素心,学非称师,文取旨达。在众不失其寡,处言愈见其默。少而贫病,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远惟田生致亲①之议,追悟毛子捧②之怀。初辞州府三命,后为彭泽令,道不偶物,弃官从好。遂乃解体世纷,结志区外,定迹深栖,于是乎远。灌畦鬻蔬,为供鱼菽之祭;织绚纬萧,以充粮粒之费。心好异书,性乐酒德,简弃烦促,就成省旷。殆所谓国爵屏贵,家人忘贫者与?征为著作郎,称疾不到。春秋若干,元嘉四年月日,卒于浔阳县之某里。近识悲悼,远士伤情,冥默福应,鸣呼淑贞。

陶渊明传(节选)

萧统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节选)

苏辙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注】①田生致亲:田过,战国时期齐国人,他认为父母比君王更重要,给君王效力是为了获得俸禄来奉养自己的父母。②毛子捧檄:庐江毛义,家贫,以孝称。官府征为守令,捧檄而喜;及母死,去官归家,屡辞征召。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
B.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
C.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
D.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檄,原是文书载体名称,指用比较长的竹木简,来书写晓谕或呈报的文书。
B.诏,先秦时代指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C.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多以登高、赏菊、插茱萸等活动作为庆祝方式。
D.追和,根据古人所写某首诗或词的原韵或诗意写成的诗或词,被称为和诗。
3.对上面三段文言文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徵士诔》一段,概括了陶渊明做官的原因、辞官的理由及辞官之后的生活,字里行间寄托了作者的悲悼之情。
B.《陶渊明传》一段,记载陶渊明虽不懂音律,却保存有一张无弦琴,客观地反映出陶渊明的附庸风雅。
C.《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一段,从苏轼给苏辙的信中可以看到,陶渊明在出仕和归隐之间的矛盾、愧疚的复杂情感。
D.三段文字出自三位不同时代的作者之手,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记述了陶渊明,但是共同表达出对陶渊明的赞美之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殆所谓国爵屏贵,家人忘贫者与?
(2)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
(3)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
5.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陶渊明为人具有怎样的特点?
2022-03-12更新 | 49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0课《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课后培优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21-22高二下·全国·课时练习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方山子传

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

(有删改)


①方山子:陈慥,字季常,凤祥(今属陕西)知府陈希亮之子,苏轼任凤祥签判时与他交游。②光:光州,州治在今河南潢川县。黄:黄州,州治在今湖北黄岗县。③朱家、郭解:均为西汉著名游侠。事见《史记·游侠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B.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C.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D.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方山冠:汉代为祭祀宗庙时乐工舞女所戴之冠,唐宋时隐者多戴这种形状的帽子。
B.谪居:官吏被贬官降职到边远外地居住,“谪居卧病浔阳城”中“谪居”即此意。
C.公侯: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本文泛指有爵位的贵族和官高位显的人。
D.苏轼: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杰出代表,其散文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的文章表意,常采用暗示的手法,如本文中“俯而不答,仰而笑”,写的是陈慥有无限感慨,可是没有明说,留待读者自己去体会。这样写,留有余地,表现力却更强。
B.文章最后写“光、黄间多异人”,而自己却“不可得而见”,于是推测陈慥或许可以看到他们,从这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将陈慥归于“异人”一类。
C.本文与一般的传记不同,不是以陈慥的经历为线索,而是以自己的观感为线索,这样写,内容就显得更真实,更富于情趣。
D.文中描写陈慥的语句,简洁而生动,能够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2)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5.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隐字侠字乃一篇之主脑。”请写出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语句。至少答出3处。
2022-03-12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2课《石钟山记》-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课后培优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21-22高二下·全国·课后作业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注],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节选自《旧唐书·杜甫传》,有删改)

 梠:山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
B.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
C.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
D.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不第”指科举考试应试未中选,也叫落第、下第。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B.“布衣”顾名思义是布做的衣服,借指平民。后也以“布衣”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C.“绯鱼袋”指绯衣与鱼符袋,是旧时朝官的服饰。唐朝规定,五品以上佩鱼符袋。“绯衣”指紫色衣服。
D.“床”早在神农时期就已出现,当时的床兼有卧具和坐具双重功能。此处的“床”指坐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为文章写得好,仍然在天宝末年受到皇上的赏识。
B.杜甫因为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所以在房琯讨伐叛军兵败于严武而被免去宰相时,极力上疏救助。
C.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能原谅杜甫的放肆行为。
D.由于不能拜见郭英乂,高适也已经死去,杜甫只好携家出川,生活颠沛流离,最后死在耒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
(2)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
5.这篇文章中的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2022-03-04更新 | 34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一单元培优测试卷-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课后培优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但以刘日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


【注】①游夏:即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两人都有非凡的才学。
1.解释文中加点词、句。
(1)舅母志:___________
(2)但以刘日西山:___________
(3)弗之劾也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B.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C.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D.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密因孝敬祖母而闻名。晋武帝召他出来做官时,他因祖母年老,无人奉养,上疏《陈情表》,辞不赴命。皇帝十分感慨,停止征召。
B.“察臣孝廉”中的“孝廉”,指汉代以来“察举制”下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主要推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C.李密在祖母去世,“服阕”后,被皇帝再次以太子洗马之职征召到洛阳。“服阕”指守丧期满除服,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丧服的轻重。
D.晋武帝赐宴东堂,李密奉诏赋诗。他在诗中表达了想要归隐田园的愿望,武帝为此很生气,都官从事奏请武帝免去了李密的官职。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2021-11-20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5课《陈情表》(备作业)-【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晋书·王羲之传(有删改)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起家秘书郎,累迁长史。后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伏,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黑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

年五十九卒,赠金紫光禄大夫。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能之于怀                 喻:明白
B.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的原因
C.及长,辩                    赡:丰富
D.年在桑榆,自然至此       桑榆:晚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引为流觞曲水        问征夫前路
B.及其所既倦            徙于南溟也
C.论称其笔势            先王以为东蒙主
D.便有终之志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
3.下列与课文相关的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禊事: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固定为三月三日),临水洗濯以祓除不祥。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B.暮春: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三个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如“孟夏”就是夏季的第一个月。
C.“岁在癸丑”中的“癸丑”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古人常用“十大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来表示年的次序。这种方法不能用来表示月和日的次序。
D.“字”,又称“表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长大后善于辩论,以性情耿直著称;他尤其擅长隶书,受人称道。
B.左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孙绰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的书法为世人推崇,他在其学生家的几案上写的字被学生的父亲误刮去,那位学生懊悔了好几天;在一老太婆卖的竹扇上写字,人们争相购买。
D.王羲之对自己的书法很自信,认为自己胜过钟繇和张芝。曾经与人书信,认为如果今人也像张芝一样勤苦练习,也可能达到他的水平。
5.将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2)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021-09-18更新 | 331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7课《兰亭集序》(备作业)-【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呜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材料二: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会昌五年,樵道出益昌,民有能言何易于治状者。且曰:“天子设上下考以勉吏,而易于考止中上。何哉?”樵曰:“易于督赋如何?”曰:“止请常期,不欲紧绳百姓,使贱出粟帛。”“督役如何?”曰:“度支费不足,遂出俸钱,冀优贫民。”“馈给往来权势如何?”曰:“传符外一无所与。”“擒盗如何?”曰:“无盗。”樵曰:“余居长安,岁闻给事中校考,则曰某人为某县,得上下考,某人由上下考得某官。问其政,则曰某人能督赋,先期而毕。某人能督役,省度支费。某人当道,能得往来达官为好言。某人能擒若干盗,反若干盗。县令得上下考者如此。”邑民不对,笑去。

(节选自孙樵《书何易于》)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
B.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
C.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
D.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缫,即缫丝,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嫘祖是养蚕缫丝的创始人。
B.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按品级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以防止遗忘。《项脊轩志》中“持一象笏至”中的“笏”与此处相同。
C.中上,唐代官吏考核等级。唐代官吏考核以“上、中、下”分三等九级,中等以下要降级罚俸,甚至罢官受罚。
D.度支是古代官署名,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和支调,是唐代最高的会计主管部门,文中指地方会计主管部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官吏的语句节奏短促,连用七个动词,把俗吏来乡鸡犬不宁的景象描写得淋漓尽致。
B.柳宗元借“知种树而已”的郭橐驼之口形象地说明了无论种树还是治民都要顺应天性的道理。
C.何易于为了免除百姓劳役,亲自为刺史拉纤,使刺史惭愧而还。既赞扬了何易于的爱民之心,又表现出他的机智勇敢。
D.何易于施政宽民,效果显著,但是因缺乏确凿的“政绩”,在上下考中并不优秀。表达了作者对何易于得不到朝廷重用的遗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2)会昌五年,樵道出益昌,民有能言何易于治状者。
5.请结合文本概括何易于是如何治理政务的。
2021-07-12更新 | 352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9课《种树郭橐驼传》(备作业)-【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20-21高二下·全国·课时练习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屈原者,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B.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C.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D.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称名字,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字,是男子成人举行加冠礼时所取,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女子一般不取字。
B.上官大夫,战国时楚国大臣。为人奸佞,妒贤忌能。因忌屈原之才,屡向楚怀王进谗言,使之疏远屈原。
C.《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D.帝喾,姬姓,高辛氏,名俊,五帝之一。春秋战国后,被列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帝喾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根基,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当时朝廷内部邪恶不正的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屈原忧愁苦闷,作了《离骚》。
B.屈原在楚怀王面前称颂远古的帝喾,称述近世的齐桓公,称道中古的商汤、周武王,目的是讽刺楚国当世没有贤君。
C.屈原文笔简约,言辞含蓄,志趣高洁,品行端正,这些都表现在他的《离骚》当中,文如其人,志洁行廉是文约辞微的基础。
D.屈平正道直行,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君王,却遭到小人离间,处境艰难,怨恨遂生,这是他写作《离骚》的内在原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2)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2021-03-11更新 | 217次组卷 | 3卷引用:第02课 《离骚》(备作业)-【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8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陈情表》。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

【注】①改醮(jiào):改嫁。②烝(zhēng)烝:淳厚的样子。③游夏: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④安乐公:刘备之子刘禅。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B.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C.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D.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在文中的意思同征辟。征辟,是从汉代开始出现的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B.服阕,指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古丧礼规定,父母死后服丧三年,期满除服。阕,指终了。
C.司空,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西周始设立,是全国军队的最高管理官。隋唐虽有设置,但仅是一种崇高的虚衔。
D.武帝,是皇帝的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的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曾在蜀汉任职,多次出使吴国,受到吴人称赞。蜀汉被平定后,晋武帝召他做官,他因为祖母年高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
B.李密认为安乐公与齐桓公的遭遇非常相似,两人都因为任用人才得当而使国家兴盛,后来又都因用人不当而遭遇不幸。
C.晋武帝读了李密婉拒朝廷征召的《陈情表》后,赞扬他是真名士,并答应了他的请求。祖母去世后,李密守丧期满,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
D.借皇上东堂赐宴饯别之机,李密赋诗一首,诗的末章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晋武帝为此很生气,都官从事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李密的官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2)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5.“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原为何意?在文中指什么?
2021-02-24更新 | 380次组卷 | 4卷引用:第9课《陈情表》《项脊轩志》-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课后培优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9 .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曾伯祖爽,高祖朝宰相。父镇,太常博士,终侍御史。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

顺宗继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节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B.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C.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D.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东,即黄河以东,在文言文中“河”一般特指黄河。
B.侍御史,简称“御史”“侍御”。唐朝时,侍御史所居称“台院”,居三院之首。
C.元和,唐朝的一个年号,“庆历四年春”的“庆历”是宋朝的年号。
D.京师,古代指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也可指天子的军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少有才华。他小时候就聪明出众,富有文采,下笔构思,可与古人相提并论,当时同辈都推崇他。
B.柳宗元受到器重。唐顺宗即帝位后,特别看重柳宗元,将他和监察御史吕温引入禁宫之中,一起商议大事。
C.柳宗元重视友情。刘禹锡被调任播州刺史,柳宗元担心刘禹锡不方便去蛮地做官,请求与刘禹锡互换任地。
D.柳宗元提携后辈。柳宗元在柳州期间,一些学子慕名而来,拜他为师,在他门下学习的人,都会成为名士。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
(2)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5.文章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柳宗元的形象,请举出一种手法,并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2021-02-24更新 | 400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9课《种树郭橐驼传》(备作业)-【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10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沮之。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琏、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花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鱗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磷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选自《唐才子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花阴县里不得/骑驴/
B.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花阴县里不得骑驴/
C.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花阴县里/不得骑驴/
D.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花阴县里不得骑驴/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纵横,指纵横之术,通常指以辩才陈述利害、游说君主的方法。
B.飞燕,即赵飞燕,汉成帝第二任皇后。在中国历史上,她以美貌著称,同时她也因美貌而成为淫惑皇帝的代表性人物。
C.金陵,南京最雅致而古老的正式名称。其来历因南京钟山在春秋时称金陵山而得名。
D.僚佐,官署中协助办事的官吏。《晋书•周访传》:“访谓其僚佐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每欲与官,妃辄沮之。
(2)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2021-02-23更新 | 26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4课 《蜀道难》(备作业)-【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