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航天精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515718分,天问一号搭载火星车祝融经历了惊心动魄的黑色九分钟后成功登陆火星,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

短短几分钟的背后,有我国自主研发的着陆防热黑科技的保驾,有行星际飞行及测控通信、地外行星软着陆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护航……天问一号总设计师张荣桥说:为了今天的最后结果,十年前进行筹划,千军万马为之奋斗了六年,我们在发射场坚守了110天,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坚持了202天。祝融,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天问,取自于中国诗人屈原的长诗。远古的迷茫与向往,经探索与实践,凝结成今日的辉煌;未来,中国还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奉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建党一百周年,航天六十余载,中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世人屡屡追问“中国航天为什么能”,请你以“青年时评家”的身份,写一则评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6月16日上午“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发表出征感言。

聂海胜说:“作为一名航天员,我们的初心使命就是飞天……只要任务需要,我们都会以最佳的状态、最充分的准备,去迎接挑战、履行使命。”

刘伯明说:“这13年我们每一名航天员都在紧张备战,都在为梦想而执着。”

汤洪波说:“我们一定会团结协作……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和世界其他国他国家的航天员一起邀游太空。”


光明中学将要开展“学习航天英雄,展我青春风采”的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合上述材料,以“光明中学团委”的名义,向全体学生拟写一份倡议书。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03-14更新 | 3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岳普湖县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几千年前,屈原面对浩瀚的星辰发出了《天问》的慨叹,在这首长诗中,他叩问自然万物,表现出为探求真理而不断探索的精神,其中的九天之际,安放安属更成为中华民族穿越古今的宇宙材料究极之问。

材料二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人类火星探测进行了几十年,而探测成功率还不足一半,难度可想而知。我国深空探测从月球起步,火星探测是从月球向更远的深空进发。从技术上看,月球探测为火星探测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材料三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要为推动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继续努力,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


请以“航天梦 强国梦”为主题,畅谈对航天梦的内涵、价值与意义的理解,思考、探讨看似遥远的航天梦与自己的关系、为实现航天梦应尽的责任,表达对浩瀚宇宙的美好憧憬、浪漫遐思和绮丽想象,展现蕴藏于每个中学生心中的光荣与梦想、自信与希望,汇聚起实现航天梦、强国梦的磅礴力量。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03-02更新 | 31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八十三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京时间2021年12月9日,在距地球400千米的中国空间站上,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时隔8年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也是中国空间站首次担当“最高讲台”。“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当“太空教师”王平再度说出这句话时,一堂别开生面的太空授课画上了圆满句号。

观摩太空授课后,明志中学的师生展开了互动。

一位高二学生说:这次“天宫课堂”是最能激发我们好奇心的场景,把空间站变成了课堂,让我们看到了难得的独特画面,比如微重力环境下的细胞学实验……

一位高三学生说:相比首次太空授课,这次“天宫课堂”展示空间更大,通信技术更先进,天地互动更便捷。这堂太空科普课,让我们看到了我国的蓬勃发展和伟大成就。

还有一位语文老师说:希望有更多类似“天宫课堂”这样的科普形式,让我们与前沿科技“相遇”,让创新智慧充分涌现……


上述材料引发你哪些思考?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理解。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03-01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百所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全国第二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乙卷)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回眸中国航天人29年走过的不平凡历程,正是载人航天精神激励着一代代航天人砥砺前行:面对晚于国外的现状白手起家,成千上万的科研人员昼夜攻关;面对环境恶劣的大漠戈壁,顶烈日冒风沙,开建载人航天发射场;十几个人的课题组奔波调研2000多个日夜,设计出全新的测试发射工艺流程。他们怀揣航天梦想,勇攀高峰,实现了中国航天一项项伟大成就。


阅读上述材料,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你想对航天人说些什么?请给航天人写一封慰问信。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02-24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发射,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三人乘组开启6个月的太空生活。

11月7日,翟志刚和王亚平身着中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仓。

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时隔8年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触与思考?请你以青年学生的身份给中国太空出差三人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写一封信,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01-10更新 | 43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陕西省宝鸡市高考模拟检测(一)语文试题
2021高二下·福建·学业考试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网山》)

材料二

20201128日,“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20201217日,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22-01-0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6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建好了有多大用途?专家说:你对北斗的想象力有多大,北斗的用途就有多大。你以为北斗就是定位导航?其实北斗的用途远超我们的想象。北斗专家王兆耀说:北斗与5G将会很好地融合,催生出‘北斗+’‘5G+’新型的产业,构建起高精度、高可靠、高安全的新一代信息时空体系,支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发展,提供基于高精度定位、高精准时间、高清晰图像能力的智慧城市,智慧制造、智慧农业和智慧家庭等信息服务,带来社会变革,促进经济转型。


班级拟举行学习心得交流会,请综合以上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01-02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民日报》在10月16日这一天,曾刊发过三张“号外”,分别是:1964年10月16日,刊登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003年10月16日,刊登的《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2021年10月16 日,刊登的《神舟十三号发射圆满成功》。

从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到我国首次把航天员送入太空,停留不足24小时,再到三名宇航员将在空间站驻留6个月,进行关键技术的研究与验证,这三张“号外”跨越50多载!我们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类似的“号外”出现。


近期,振华中学校园科技节将开展以“科技(航天)梦·中国梦”为主题的学生论坛,假如你是论坛的特邀嘉宾,请你写一篇针对高一学生的发言稿。请结合材料内容,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12-24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2月9日,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空间站向国内众多中小学生进行了太空授课。此次太空授课活动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在中国科技馆设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等地设置了4个地面分课堂,1420名中小学生代表参加授课。

2013年6月,中国首次以浩瀚的宇宙为讲台,在遥远的天宫一号进行首场来自太空的现场直播课。两次授课相隔8年,很多网友对这8年来的变化进行了讨论。光阴似箭,8年来一切都在发生变化,我们的航天事业也蒸蒸日上,一步步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


请结合上述材料,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12-14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中区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调研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