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河北 高三 阶段练习 2021-12-29 96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上古神话开始,文学叙事就与“英雄”主题结缘。自此以后,“英雄”叙事绵延不绝。当今的网络小说也不例外,在续写“英雄”传奇的同时,也呈现出有别于此前文学作品的叙事风貌。

多数以男性为主的网络小说的主人公首先不是渴望成为英雄,而是渴望成为强者。在小说中,他们一路“打怪升级”,由弱变强。促使他们不断变强的原因,未必是特别神圣的目标,而是试图自我保护进而守护自己亲近的人。推动大多数以男性为主的网络小说叙事发展的基本矛盾,是越来越强的敌对势力与不断提升自己的主人公之间的冲突。在这一过程中,主人公一般不会像此前文学叙事中的“英雄”那样,基于世人认可的道义、使命而自觉奉献、牺牲,促使主人公行动的是自我保护意识。

在《巫神纪》《武动乾坤》等作品中,主人公与自己关切之人的感情越来越深,无形中他的责任变大了,要守护的人变多了。因为要守护亲近之人,他们自愿肩负起责任,甚至不惜牺牲自我。当然,结局往往是主人公历尽艰辛,守护了整个星球,乃至宇宙。可以说,在这些作品中,主人公就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强者”,而是升华成了“英雄”。

新时期以来,文学中的英雄形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人们认可的“英雄”不再是“完人”,而是像一个“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家宁可将“英雄”塑造成有缺点的人。如果说之前文学作品的英雄塑造方式是不断增强英雄人物的“圣性”的话,那么,新时期以来文学作品的英雄塑造方式则是在“圣性”之外,重新让英雄人物恢复“凡性”。当今的网络小说则更进一步,让英雄人物的“凡性”中还保留一点“平庸性”。例如,有些作品会塑造无意成为英雄的英雄、甚至逃避成为英雄的英雄。

网络小说“英雄”叙事出现变化不是偶然的。首先,网络小说终究是“爽文”,是让喜欢流连于网络的普通大众产生“爽感”阅读体验的创意写作。小说的主人公一开始被设定为弱者,就是为了符合普通大众的社会体验。主人公一路将欺压弱者的人打倒甚至消灭,读者的“爽感”因此不断延续和提升。其次,从读者需求角度来看,网络小说的“英雄”叙事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读者对“英雄”的呼唤和渴望。当下,部分文学作品对英雄形象进行凡人化处理。网络小说的“英雄”叙事也受到了这一写作倾向的影响。普通民众一直是需要“英雄”、呼唤“英雄”的。在这方面,中外的神话、传奇故事中有不胜枚举的例子,网络小说的“英雄”叙事不过延续和发展了这一叙事传统。

网络小说延续和发展“英雄”叙事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网络文学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引领。网络小说的“英雄”叙事内含的正确价值观会影响其他网络文学作品的价值观传达,同时,也会帮助读者建构正确的价值观。而在网络空间这片虚拟的、也是新型的社会空间中,网络行为亟须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因此,网络小说延续和发展“英雄”叙事,对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其次,新时代的文艺创作也呼唤英雄。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英雄”时强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塑造英雄应成为新时代文艺创作的使命担当,网络小说中的“英雄”叙事有助于我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同时也可促进新时代文艺创作的繁荣发展。

(摘编自周兴杰《网络小说中的英雄叙事》)

材料二:

网络文学的出现和发展,得益于科技的进步和新媒体的应用。与传统叙事相比,网络文学呈现出从原子叙事到比特叙事、从精英叙事到草根叙事的变化。有些研究者用视觉化、游戏化、平面化等术语概括网络文学叙事的特征,突出它“另类”一面。不可否认,网络文学确实有一定的消极色彩。但是,它的积极一面也不容忽视。不论是军事小说中的英雄气概,还是武侠小说中的人文思想等都有激励上进、丰富人生的作用。

网络文学的“正能量”叙事和文学的优良传统一脉相承。当前,网络文学本身已经形成两个比较明显的分支,一个主要以专业文学网站为依托,在商业运作介入之后,写手以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占据了各大文学网站的排行榜;与此同时,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移动通信的普及,非商业性网络文学变成广大手机用户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又形成了以即时通信服务为依托的一个分支。

作为深受公众欢迎的一种网络文化,网络文学以上述两个分支为基点,可以为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正面作用。

对内来说,大量的网络文学作品不仅和传统民间故事有着天然联系,也具备密切结合当下城市生活、及时反映人们情感的特点,从而可以对现实发声,发挥自己的社会功能。对外来说,依托于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文学,也是网络用户和文学读者形成跨文化印象的一种重要途径。当然,发挥网络文学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应当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解。如我们的课本里“阿凡提借锅”的故事就被某些美国孩子误解为阿凡提是贪图小利、不讲信用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其成立是需要具体条件的。

尽管网络文学更看好轰动效应、热点排行,但如果没有根性的文化作为基础,轰动效应很快就会被忘却,热点很快就会冷却。显然,网络文学要向着世道人心的精神建构自觉努力。传播媒介的进步催生了网络文学,但网络文学毕竟是文学,它无法摒弃审美表达和价值阐述。对网络文学所蕴含的“精神能量”,我们不能无视。

(摘编自黄鸣奋《网络文学的正能量叙事和文学一脉相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众对英雄的需要和呼唤,一定程度上为中外神话、传奇故事、网络小说中英雄叙事提供了现实需求,有利于英雄主题文学的发展。
B.为了响应总书记有关英雄的重要论述,促进新时代文艺创作繁荣发展,网络小说中的英雄叙事与传统文学相比有了新的变化。
C.网络文学叙事相较于传统文学叙事,虽有“另类”的方面,但一些网络小说中表现出的英雄气概、人文思想等对当下人们具有积极影响。
D.无论是从对正能量叙事的弘扬,还是从长期发展来看,网络文学都应紧抓根性文化不放松,努力建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叙事历史悠久,从上古神话传说开始,英雄主题就在不同时代文学艺术中占据着中心位置。
B.矛盾冲突可以推动小说情节发展,敌对势力愈来愈强大与主人公能力不断提高之间的矛盾,则是以男性为主的网络小说叙事发展的基本矛盾。
C.网络社会空间的虚拟性、新型性等特征导致了人们的网络行为失范,而网络小说“英雄”叙事在对人们进行正确价值观引领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
D.网络文学的两个分支虽然依托的媒介有所不同,但它们都能发挥出正能量,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结合材料一,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多数网络小说中的英雄叙事”范畴的一项是(       
A.《冒牌大英雄》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但他却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仅拯救了自己、亲人,还拯救了整个国家。
B.《诡秘之主》中的小市民克莱恩加入维护城市秩序的值夜者行列,从守护城市到守护国家、守护世界,走到与恶魔抗争的前沿阵地。
C.《莽荒纪》的主人公纪宁自身资质一般.在现实困境之中,最终肩负起维护家园、世界以及宇宙和平的任务。
D.《英雄争霸传》中的王凡自小胸怀大志,为人仗义疏财,武艺非凡,披靡天下,后对抗卫国,大败卫军,立下赫赫战功。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网络小说英雄叙事有什么特征?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2021-12-24更新 | 17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部心影

罗光成

黄河母亲

我在心里一千遍地呼唤,黄河母亲,母亲!

黄河在兰州折转向西,黄河母亲就倚卧在兰州黄河的北岸。

从来没有一座雕塑让我的心底涌动如此兴奋难抑的浪花。基座和雕塑是取自同样质地的石材,肉红色,麻石。雕成方方正正的基座,恰似一张卧榻,黄河母亲就侧躺在这卧榻上,右手小臂支放在卧榻的边缘,秀发瀑一样滑下,有一些飘落向右肩,又风一般掠过浑圆的右肩,滑向丰满的胸侧。孩子们在她微微屈起的膝前爬滚嬉戏。爬在黄河母亲胸前的那个孩子,肉嘟嘟的小脚调皮地跷着,粉团团的小脸一丝警觉地回望。这肯定是个护奶的孩子。他警惕与母亲无关的孩子吮吸他最享受的母亲的甘泉。黄河母亲左手抚着孩子们,面容恬静而安详。她的身后是奔涌万年不舍昼夜的黄河,黄河的对岸是雄浑绵延的苍山。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黄河,是华夏大地的灵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黄河母亲,就这样简约而不简单地教给了中华儿女人生的信念和审美的视点。五千年中华,正因有了“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信念,才历经忧患而不败,历经苍桑而不老。五千年中华,正因有了“长河落日圆”的视点,才有了风火前行中彻悟生命的宁静,才有了建功立业后抚胸自向的反思。——河为谁流,日因何落。这信念,这视点,使五千年中华最终走向既昂扬向上,又沉静内省;既创新创造,又求真务实的、令世界莫测高深的成功之路!

风起嘉峪关

站在嘉峪关上,心中一片空茫。风,挟裹着盛唐才子的吟诵,从望不到头的戈壁,生动地吹来。

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西端,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起点,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当地语言意为“美好的山谷”。南依祁连,北望马鬃。进得关门,踏上十余米宽、数百米长的马道,以朝圣的心境,揽阅这用一抔抔黄土垒起的,在时空的隧道里穿越近千年的天下第一雄关。我不说话,我也不希望别人说话,我睥睨那些喋喋叽喳的游人。嘉峪关,这用黄土垒起的,曾抵御了多少外辱,捍卫了中华尊严,让多少中华男儿生发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豪迈的雄关,是我们这些浮躁的今人能读懂的吗?我在瓮城里,贴着城墙,慢慢地踱着。抚摸城墙,土垒的城墙历千年风雨依然光滑坚固,隐然透射出御敌卫国的不老豪情。

登上城楼,远眺祁连山,相望茫茫戈壁,胸中充塞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是将士们杀敌立功的呐喊?是朝廷犒赏将士的圣谕?是寂寥落寞的关月?是孤灯思夫的怨妇?……

嘉峪关,你成就了几多英雄豪杰,又使多少无辜别亲离井魂游异乡。这不是一座嘉峪关故事,这是万里长城任何一座雄关都不可背弃的铁律。其实,这又何止是雄关的铁律?历史,以及历史的任何一尊基座,都毫无例外把这样的铁律传递因循。——一些的败成就了一些的胜,一些的死成就了一些的生……

有云从戈壁的尽头翻卷汹涌。

风,在嘉峪关的垛口里,吹起了轻轻的口哨。

秋风五丈原

孩提时代,很长一段时间,诸葛亮是与蜘蛛叠印在一起的。

那时,老家屋檐下,常有蜘蛛结出硕大的网。起初,蜘蛛是在半空,只有尾部细细的一根丝线连在檐上。——再看到的,已是一张结成的大网。看着这规整又迷宫一样精致的网,我总想用一根竹竿去捅破它,笑看蜘蛛在网被弄破后无奈地溃逃或仓皇地掉到地上。也就在这时,母亲拦住我,说蜘蛛是诸葛亮变的,网就是诸葛亮布下的八卦阵。我问诸葛亮是什么人,母亲说是孔明。我又问孔明是什么人,母亲说是诸葛亮。我不再多问,但从此蜘蛛与诸葛亮就叠印在心中了。

直至后来读三国,直至来到五丈原,潜意识里,诸葛亮与蜘蛛依然是难以割分。

五丈原。位于关中西部秦岭北麓的渭河南岸,三面凌空,峭壁悬崖。蜀汉建兴五年至十二年,诸葛亮率军五次伐魏,直至病逝五丈原。

十月的五丈原,秋风萧瑟。独立五丈原,看天际云涌无常。一生谨慎的诸葛亮,羽扇轻摇胸有成竹的表象下面,隐藏了多少不可为人道的志向、忧郁和心知肚明的无奈啊!羽扇是轻松的,思虑却是沉重的。这是书生的智慧,也是书生的招摇。这招摇就如蛮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一样,是一类性格的外在物化。诸葛亮,你六出岐山,是要编织一张天罗地网吗?你编成了天罗地网,你静伏五丈原,你静候从你八卦阵的任何一线网丝上传来的捷讯。可你不曾想到,历史的稚童,用一根竹竿只轻轻一挑,你心血浸就的地网立马就破不堪收。诸葛亮,你六出岐山,是要以万里疆土规划一副逐智斗勇的棋盘吗?你静坐五丈原,捻须摇羽,一着重招已在你慢慢举起,举过头顶的手中。可你不曾想到,历史的骤雨倾天而降,欢快的渭河倾刻变脸!雨歇浪平,棋盘已不知何在,手中的棋子又能投落何处?

其实,这些在你又算得了什么。你知道人是只能与人争的,人是不能与天争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以书生意气,揖别隆中,鼎足三国,让文人的梦想成为千年不变的史实,这已够了!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不惜笔墨,详细描写了黄河母亲雕塑的形态,意在突出黄河母亲雕塑的高大雄伟和其在雕塑艺术领域的非凡价值。
B.作者游览嘉峪关,踏上马道时,不希望游客说话,甚至睥睨喋喋叽喳的游人,因为在“我”看来,唯有静默者才可能真正读懂这历史的雄关。
C.从文中“我”与母亲有关诸葛亮是什么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而“我”的母亲则对传统历史文化显得很无知。
D.雄立千载的关口虽成就了英雄豪杰,但也导致无辜者背井离乡,与战争紧密相联,在一扬一抑之间,表明了“我”对嘉峪关的爱恨态度。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河母亲”一语双关,在文中既指位于奔流不息的黄河与绵延的群山中的一座雕像,也指哺育、影响中华民族数千年的黄河文化。
B.文中多处引用诗句,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使描写的对象具有了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突显形象的同时,也隐含着作者的情感。
C.“风起嘉峪关”部分,开头写风“生动地吹来”,结尾使用拟人手法,写风“吹起了轻轻的口哨”,作者正是在风中完成了一次颇有深度的古迹之旅。
D.画线句连用问句形成排比,从“呐喊”“圣谕”到“关月”“怨妇”表现了“我”登上城楼后因触景生情而思绪无法自控。
8.作者以“黄河母亲”“风起嘉峪关”“秋风五丈原”三个标题组织行文,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简要概括分析。
9.为什么在“我”看来,诸葛亮与蜘蛛是难以分割的?请简要分析。
2021-12-24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阳武人陈平,家贫,好读书。后事项羽,赐爵为卿。殷王反,项羽使平击降之,还,拜为都尉,赐金二十。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将吏。平惧,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与语而说之。是日,即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诸将尽喧曰:“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如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长者!”汉王闻之,愈益幸平。周勃等言于汉王曰:“臣闻平事魏不容,亡归楚,又亡归汉。平,反复乱臣也!”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无知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无益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汉王召让平。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汉王乃谢。拜为护军中尉。诸将乃不敢复言。汉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之属。大王诚能捐数万斤金,行反间,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曰:“善!”乃出黄金四万斤与平,态所为。平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项王果意不信钟离昧等。汉太祖高皇帝三年夏,楚围汉王于荥阳,急;汉王请和,亚父劝羽急攻荥阳;汉王患之。项羽使使至汉,陈平使为大牢具。见楚使,即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县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
B.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
C.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
D.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镒,秦始皇时期的通用货币:“镒”与“锱”“铢”一样也属于中国古代的重量单位。
B.参乘,中国古代乘车,尊者在左,御者在中,一人在右陪坐,称“参乘”或“车右”。
C.汉太祖高皇帝即刘邦,太祖作为天子庙号,多为创基立业者,高皇帝则是刘邦的年号。
D.古时把祭祀用的牲畜叫作牢,祭祀用牛、羊、豕叫作“大牢”,文中指丰盛的酒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平出身寒微,起初侍奉项羽,被赐爵封官,但不被完全信任,殷失守后招来杀身之祸,于是投靠刘邦。
B.与汉王交谈后,陈平深受器重,当天就被任命为护军中尉,负责监督各部将领,这引起了众将的不满,汉王却因此更加宠信陈平。
C.陈平十分熟悉项羽的为人,为刘邦谋划以重金反间项羽君臣,刘邦拿出数万黄金任由陈平处置,最终项王果然不再信任钟离昧等人。
D.范增足智多谋,深谋远虑,刘邦被围困在荥阳后,范增坚持攻打荥阳以消灭刘邦,但最终遭到项羽猜忌,愤而离开,死在路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
(2)见楚使,即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
14.当汉王责备魏无知荐人不当时,魏无知是如何回复的?汉王的态度如何?请简要分析。
2021-12-24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

苏轼

其一

覆块青青麦未苏,江南云叶暗随车。临皋烟景世间无。

雨脚半收檐断线,雪床初下瓦跳珠。归时冰颗乱粘须。

其五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樽前呵手镊霜须。


【注】①作于词人被贬黄州期间。有小序云:“十二月二日,雨后微雪,太守徐君猷携酒见过,坐上作《浣溪沙》三首。明日酒醒,雪大作,又作两首。”②雪床:指霰粒。
15.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脚”三句描绘了雨后微雪的情景,由雨景写到雪景,层次清晰,逼真传神
B.“翠袖”二句回忆与徐君猷筵间欢闹情景,含蓄表达了对及时行乐、醉生梦死生活的批判。
C.“但令”句与杜甫“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所寄托的情感有相似之处。
D.其五用词准确自然,形象突出,对比强烈,情思深婉,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16.两首词的结尾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从中可见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回忆在长安教坊生活时,年年欢笑,时光流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在《逍遥游》中阐述了“小大之辩”,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菌类、寒蝉来说明“小年”。
(3)“烽火”原是古代边防报警时所烧的烟火,后也用来比喻战火或战争,在唐代就以“烽火”入诗,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2-24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横琴,珠海的“曼哈顿”。其金融中心区,楼群摩天,灯光璀璨,是______的地方。横琴四面环海,地下深处,浸泡在著名的“珠海咸淡水”中。包围横琴岛的水道沿岸,有一条十多公里长的花海长廊。花海中异木棉的树干别具异域风情,粗者一抱,细者一掐,棵棵状如弥勒佛肚,中间浑圆粗壮,上下两端渐细。矮者几米,高者十几米,如铜浇铁铸。顶端插满奇花异朵,独特而招摇,令人______。更多的高大异木棉,树底下干干净净,或有苔有草,或落满花瓣,其根须显然已经深入地下,能饱吸珠海咸淡水的营养,木性条达,______。其实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无不依赖着海水经过蒸发变成最终流入江河大海的雨雪的咸淡水的转化。水是生命之源,是财富之源,也是能量之源。

培根说,首先服从自然,然后征服自然。可以说,是南美的异木棉人为地转移到珠海,适应了这里的水土;也可以说,是珠海的咸淡水征服了南美异木棉。其实,这种征服______。就在横琴花海长廊的外侧,沿海峡岸边,长着一蓬蓬茁壮的江苇,根根都有成人的手指般粗,它们齐刷刷的,仅露出海面的部分就有一丈多高,像一段段高墙,护卫着花海长廊。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金玉满堂       喜出望外       安之若素       比比皆是
B.金玉满堂       忍俊不禁       随遇而安       无处不在
C.盆满钵盈       喜出望外       随遇而安       比比皆是
D.盆满钵盈       忍俊不禁       安之若素       无处不在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可以说,是南美的异木棉人为地移植到珠海,适应了这里的水土;也可以说,是珠海的咸淡水征服了南美异木棉。
B.可以说,是人为地把南美的异木棉转移到珠海,适应了这里的水土;也可以说,是南美异木棉征服了珠海的咸淡水。
C.可以说,是南美的异木棉被人为地移栽到珠海,适应了这里的水土;也可以说,是南美异木棉征服了珠海的咸淡水。
D.可以说,是南美的异木棉被人为地移植到珠海,适应了这里的水土;也可以说,是珠海的咸淡水征服了南美异木棉。
20.文中画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知道,在古代战争中,①_____________,就可以保护身体。但是,这些盔甲对子弹是没有用的,现代战场上士兵怎样保护自己呢?

20世纪50年代时,防弹衣被发明出来。防弹衣主要是用来保护执勤时的警察和打仗时的士兵们的。②_____________:一是将弹体碎裂后形成的碎片弹开;二是通过防弹消释弹头的动能。(       )。防弹衣是由陶瓷玻璃钢复合材料和高性能纤维制作的。这些陶瓷玻璃钢复合材料每块有15平方厘米,分别被安插在衣服的前胸和后背紧密相连的小口袋里。③_____________,玻璃钢片就将子弹的撞击力传遍整个防弹衣,使冲击力分散,达到防弹的效果。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采用的特殊材料决定了防弹衣能够防弹B.防弹衣采用的特殊材料决定了它的防弹效果
C.防弹衣能够防弹是由它的特殊材料决定的D.特殊材料的使用有利于提高防弹衣防弹效果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21-12-28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民日报》在10月16日这一天,曾刊发过三张“号外”,分别是:1964年10月16日,刊登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003年10月16日,刊登的《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2021年10月16 日,刊登的《神舟十三号发射圆满成功》。

从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到我国首次把航天员送入太空,停留不足24小时,再到三名宇航员将在空间站驻留6个月,进行关键技术的研究与验证,这三张“号外”跨越50多载!我们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类似的“号外”出现。


近期,振华中学校园科技节将开展以“科技(航天)梦·中国梦”为主题的学生论坛,假如你是论坛的特邀嘉宾,请你写一篇针对高一学生的发言稿。请结合材料内容,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12-24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6-90.65其他散文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4司马光(1019-1086)  《资治通鉴》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苏轼(1037-1101)  即事感怀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200.65熟语(含成语)选择+表达
21-220.65连贯选择+表达
六、作文
230.4责任 担当  任务驱动型作文  科学精神  航天精神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