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体裁 > 其他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6 题号:1469940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部心影

罗光成

黄河母亲

我在心里一千遍地呼唤,黄河母亲,母亲!

黄河在兰州折转向西,黄河母亲就倚卧在兰州黄河的北岸。

从来没有一座雕塑让我的心底涌动如此兴奋难抑的浪花。基座和雕塑是取自同样质地的石材,肉红色,麻石。雕成方方正正的基座,恰似一张卧榻,黄河母亲就侧躺在这卧榻上,右手小臂支放在卧榻的边缘,秀发瀑一样滑下,有一些飘落向右肩,又风一般掠过浑圆的右肩,滑向丰满的胸侧。孩子们在她微微屈起的膝前爬滚嬉戏。爬在黄河母亲胸前的那个孩子,肉嘟嘟的小脚调皮地跷着,粉团团的小脸一丝警觉地回望。这肯定是个护奶的孩子。他警惕与母亲无关的孩子吮吸他最享受的母亲的甘泉。黄河母亲左手抚着孩子们,面容恬静而安详。她的身后是奔涌万年不舍昼夜的黄河,黄河的对岸是雄浑绵延的苍山。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黄河,是华夏大地的灵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黄河母亲,就这样简约而不简单地教给了中华儿女人生的信念和审美的视点。五千年中华,正因有了“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信念,才历经忧患而不败,历经苍桑而不老。五千年中华,正因有了“长河落日圆”的视点,才有了风火前行中彻悟生命的宁静,才有了建功立业后抚胸自向的反思。——河为谁流,日因何落。这信念,这视点,使五千年中华最终走向既昂扬向上,又沉静内省;既创新创造,又求真务实的、令世界莫测高深的成功之路!

风起嘉峪关

站在嘉峪关上,心中一片空茫。风,挟裹着盛唐才子的吟诵,从望不到头的戈壁,生动地吹来。

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西端,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起点,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当地语言意为“美好的山谷”。南依祁连,北望马鬃。进得关门,踏上十余米宽、数百米长的马道,以朝圣的心境,揽阅这用一抔抔黄土垒起的,在时空的隧道里穿越近千年的天下第一雄关。我不说话,我也不希望别人说话,我睥睨那些喋喋叽喳的游人。嘉峪关,这用黄土垒起的,曾抵御了多少外辱,捍卫了中华尊严,让多少中华男儿生发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豪迈的雄关,是我们这些浮躁的今人能读懂的吗?我在瓮城里,贴着城墙,慢慢地踱着。抚摸城墙,土垒的城墙历千年风雨依然光滑坚固,隐然透射出御敌卫国的不老豪情。

登上城楼,远眺祁连山,相望茫茫戈壁,胸中充塞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是将士们杀敌立功的呐喊?是朝廷犒赏将士的圣谕?是寂寥落寞的关月?是孤灯思夫的怨妇?……

嘉峪关,你成就了几多英雄豪杰,又使多少无辜别亲离井魂游异乡。这不是一座嘉峪关故事,这是万里长城任何一座雄关都不可背弃的铁律。其实,这又何止是雄关的铁律?历史,以及历史的任何一尊基座,都毫无例外把这样的铁律传递因循。——一些的败成就了一些的胜,一些的死成就了一些的生……

有云从戈壁的尽头翻卷汹涌。

风,在嘉峪关的垛口里,吹起了轻轻的口哨。

秋风五丈原

孩提时代,很长一段时间,诸葛亮是与蜘蛛叠印在一起的。

那时,老家屋檐下,常有蜘蛛结出硕大的网。起初,蜘蛛是在半空,只有尾部细细的一根丝线连在檐上。——再看到的,已是一张结成的大网。看着这规整又迷宫一样精致的网,我总想用一根竹竿去捅破它,笑看蜘蛛在网被弄破后无奈地溃逃或仓皇地掉到地上。也就在这时,母亲拦住我,说蜘蛛是诸葛亮变的,网就是诸葛亮布下的八卦阵。我问诸葛亮是什么人,母亲说是孔明。我又问孔明是什么人,母亲说是诸葛亮。我不再多问,但从此蜘蛛与诸葛亮就叠印在心中了。

直至后来读三国,直至来到五丈原,潜意识里,诸葛亮与蜘蛛依然是难以割分。

五丈原。位于关中西部秦岭北麓的渭河南岸,三面凌空,峭壁悬崖。蜀汉建兴五年至十二年,诸葛亮率军五次伐魏,直至病逝五丈原。

十月的五丈原,秋风萧瑟。独立五丈原,看天际云涌无常。一生谨慎的诸葛亮,羽扇轻摇胸有成竹的表象下面,隐藏了多少不可为人道的志向、忧郁和心知肚明的无奈啊!羽扇是轻松的,思虑却是沉重的。这是书生的智慧,也是书生的招摇。这招摇就如蛮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一样,是一类性格的外在物化。诸葛亮,你六出岐山,是要编织一张天罗地网吗?你编成了天罗地网,你静伏五丈原,你静候从你八卦阵的任何一线网丝上传来的捷讯。可你不曾想到,历史的稚童,用一根竹竿只轻轻一挑,你心血浸就的地网立马就破不堪收。诸葛亮,你六出岐山,是要以万里疆土规划一副逐智斗勇的棋盘吗?你静坐五丈原,捻须摇羽,一着重招已在你慢慢举起,举过头顶的手中。可你不曾想到,历史的骤雨倾天而降,欢快的渭河倾刻变脸!雨歇浪平,棋盘已不知何在,手中的棋子又能投落何处?

其实,这些在你又算得了什么。你知道人是只能与人争的,人是不能与天争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以书生意气,揖别隆中,鼎足三国,让文人的梦想成为千年不变的史实,这已够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不惜笔墨,详细描写了黄河母亲雕塑的形态,意在突出黄河母亲雕塑的高大雄伟和其在雕塑艺术领域的非凡价值。
B.作者游览嘉峪关,踏上马道时,不希望游客说话,甚至睥睨喋喋叽喳的游人,因为在“我”看来,唯有静默者才可能真正读懂这历史的雄关。
C.从文中“我”与母亲有关诸葛亮是什么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而“我”的母亲则对传统历史文化显得很无知。
D.雄立千载的关口虽成就了英雄豪杰,但也导致无辜者背井离乡,与战争紧密相联,在一扬一抑之间,表明了“我”对嘉峪关的爱恨态度。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河母亲”一语双关,在文中既指位于奔流不息的黄河与绵延的群山中的一座雕像,也指哺育、影响中华民族数千年的黄河文化。
B.文中多处引用诗句,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使描写的对象具有了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突显形象的同时,也隐含着作者的情感。
C.“风起嘉峪关”部分,开头写风“生动地吹来”,结尾使用拟人手法,写风“吹起了轻轻的口哨”,作者正是在风中完成了一次颇有深度的古迹之旅。
D.画线句连用问句形成排比,从“呐喊”“圣谕”到“关月”“怨妇”表现了“我”登上城楼后因触景生情而思绪无法自控。
3.作者以“黄河母亲”“风起嘉峪关”“秋风五丈原”三个标题组织行文,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简要概括分析。
4.为什么在“我”看来,诸葛亮与蜘蛛是难以分割的?请简要分析。
【知识点】 其他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海 市
张抗抗
穿越戈壁滩时,你会忽然觉得,世界原来竟是如此单纯。
地很平,一马平川。视线里弥漫着黄褐色的沙地,从车轮下一直通向地球的尽头,眼里除了黄沙还是黄沙。粗糙的沙滩散落着碎石般的沙砾,精细的沙丘上刻着一圈圈年轮般盼波纹;日月凝聚而成的沙岗,如长堤般延绵伸展_.路边掠过废弃的村落,断墙残垣仍是一片触目惊心的灰黄……
偶尔有远远的山,卧龙似地蜿蜒着,如黑黢黢的树根纠集、缠绕在一起。皱褶却整齐而光滑,透着西北的苍劲。
再没有更多的颜色了。戈壁只有单纯得近于单调的金黄。 当然,还有白灼的阳光,令戈壁越发地一览无余。
在长久单调的旅途中,假如眼前忽而掠过了几丛稀稀拉拉的骆驼草,那样短暂而可怜的一点绿色,也会给人带来莫大的惊喜。
出凉州、经张掖、过酒泉,漫漫长途,古城的绿洲与绿洲之间,没有河、没有泉、也没有井。
真的没有绿树也没有河流么?苍天在上,谁能拯救这荒茫死寂的戈壁?
昏沉沉的困倦中我睁开眼。如闪电掠过黑夜,我的眼睛为之一亮——抑或是海,灰蓝色的水波漾溢着,弥漫着,悬浮于沙洲之上,宁静而安谧。水上横一道长长的湖堤,堤上有树,清晰而精致的树影,一棵棵生动地排列着。像故乡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更奇妙的是,水面上还映着绿树的倒影,水墨画一般,朦胧得柔美。 在沙漠的骄阳和干旱中,那水,想必是清凉又甘甜的。 那一定是个好去处了。我问,那是个什么地方呢? 是海市。司机回答。 海——市?这真的就是海市? 有点儿怀疑自己的眼睛,也怀疑司机漫不经心的介绍。就只差停车下车,自己徒步大漠,直奔那远处的湖岸,去看个究竟了。
——嗨,你去吧,没等你找着那个地方,你就在沙漠里渴死累死了:司机显得有些幸灾乐祸。
脑子里忽然涌出许许多多关于海市蜃楼的传说。
……焦渴的找水人,怀着虔诚和崇敬之情,流尽了最后一滴汗、耗完了最后一滴血。倒毙在沙漠里。也许临死时,还在期待着他那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幻,会如奇迹般出现…… 如不是亲见,我也不相信如此美丽诱人的海市,会是一个骗局。
尽管海市的谎言早已被人戳穿了,却然还有饥不择食、自欺欺人的后来者,走进那没有坐标的戈壁滩,在无水的沙海中迷失自己。
车窗外,遥远的海市依然烟波浩渺、树影幢幢,美得充满诱惑。 抵达安西城时,天空忽然飘来几片黑云,一阵凉气袭过,豆大的雨点落下,干燥的地面扬起一层白粉,雨却顷刻无踪无影。旋即,晴朗而广袤的天穹之下,横空列出一道巨大的七色彩 虹,勾勒出--片绚丽的辉煌。
司机说,你们的运气不错呵,戈壁滩上的海市、彩虹、丝路花雨,都看见了。我走那么多次,也不是回回都有的啊。
我心里却觉得一种莫名的酸楚。我只想快快地往前走,快些到达前面那片真正的绿洲。没有虚幻的海市、没有稍纵即逝的彩虹,却有冒着炊烟的房屋、欢乐的人群、油绿的青稞麦和那丰收的田野……
戈壁是单纯的。在这片单纯得近乎单调的黄色世界里,美丽的海市和斑斓的飞虹就成为沙漠的调色板,成为旅人一个虚妄的希望。可是它们并不真正存在,当彩虹悄然隐去、海市无声消失的时候,人们仍然只能依靠自己的双腿走出戈壁,去寻找活水和黑土,寻找蔚蓝色的大海和坚实的船帆。
我多想筑一条引水的渠呵,然后,在路边种上一排排树苗。 那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绿色。浇灌、浸润着绿叶的水,就在树根下流淌。
(选自《张抗抗散文》,有删改)
1.文章的题目是“海市”,作者为什么却用大量的篇幅描写戈壁?
2.司机说“我们”的运气不错,为什么“我”心里却觉得“酸楚”?
3.本文写“我”看“海市”的经过和感受,其意图是什么?
2016-11-18更新 | 7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冬景

贾平凹

早晨起来,匆匆到河边去;一个人也没有,那些成了固定歇身的石凳儿,空落着,连烫烟锅磕烟留下的残热也不曾存,手一摸,冷得像被烙铁烫了一样地生疼。

有人从河堤上走来,手一直捂着耳朵,四周的白光刺着眼睛,眯眯地睁不开。天把石头当真冻硬了,瞅着一个小石块踢一脚,石块没有远去,脚被弹了回来,痛得“哎哟”一声,俯下身去。

堤下的渡口,小船儿依然系在柳树上,却不再悠悠晃动,横了身子,被冻固在河里。船夫没有出舱,弄他的箫管吹着,若续若断,似乎不时就被冻滞了。或者嘴唇不再软和,不能再吹下去,在船下的冰上燃一堆柴火。烟长上来,细而端。什么时候,火堆不见了,冰面上出现一个黑色的窟窿,水咕嘟嘟冒上来。

一只狗,白绒绒的毛团儿,从冰层上跑过对岸,又跑过来,它在冰面上不再是白的,是灰黄的。后来就站在河边被砸开了的一块冰前,冰里封冻了一条小鱼,一个生命的标本。狗便惊奇得汪汪大叫。

田野的小路上,驶过来一辆拉车。套辕的是头毛驴,样子很调皮,公羊般大的身子,耳朵上,身肚上长长的一层毛。主人坐在车上,脖子深深地缩在衣领里,不动也不响,一任毛驴跑着。落着厚霜的路上,驴蹄叩着,干而脆地响,鼻孔里喷出的热气,向后飘去,立即化咸水珠,亮晶晶地挂在长毛上。

有拾粪的人在路上踽踽地走,用铲子捡驴粪,驴粪却冻住了。他立在那里,无声地笑笑,作出长久的沉默。有人在沙地里扫树叶,一个沙窝一堆叶子,全都涂着霜,很容易抓起来。扫叶人手已经僵硬,偶尔被树枝碰了,就伸着手指在嘴边,笑不出来,哭不出来,一副不能言传的表情,原地唏溜打转儿。

最安静的,是天上的一朵云,和云下的那棵老树。

吃过早饭,雪又下起来了。没有风,雪落得很轻,很匀,很自由。在地上也不消融,虚虚地积起来,什么都掩盖了本质,连现象都模糊了。天和地之间,已经没有了空间。

只有村口的井,没有被埋住,远远看见往上喷着蒸气。小媳妇们都喜欢来井边洗萝卜,手泡在水里,不忍提出来。

这家老婆婆,穿得臃臃肿肿,手背上也戴了蹄形手套,在炕上摇纺车。猫儿不再去恋爱了,蜷在身边,头尾相接,赶也赶不走。孩子们却醒得早,趴在玻璃窗上往外看。玻璃上一层水气,擦开一块,看见院里的电线,差不多指头粗了:

“奶奶,电线肿了。”

“那是落了雪。”奶奶说。

“那你在纺雪吗?线穗子也肿了。”

他们就跑到屋外去,张着嘴,让雪花落进去,但那雪还未到嘴里,就总是化了。他们不怕冷,尤其是那两颗眼睛。互相抓着雪,丢在脖子里,大呼小叫。

一声枪响,四野一个重重的惊悸,阴崖上的冰锥震掉了几个,哗啦啦地在沟底碎了,一只金黄色的狐狸倒在雪地里,殷红的血溅出一个扇形。冬天的狐皮毛质最好,正是村里年轻人捕猎的时候。

麦苗在厚厚的雪下,叶子没有长大来,也没有死了去,根须随着地气往下掘进。几个老态龙钟的农民站在地边,用手抓着雪,吱吱地捏个团子,说:

“好雪,好雪。冬不冷,夏不热,五谷就不结了。”

他们笑着,叫嚷着回去煨烧酒喝了。

雪还在下着,好大的雪。

一个人在雪地里默默地走着,观赏着冬景。前脚踏出一个脚印,后脚离起,脚印又被雪抹去。前无去者,后无来人,他觉得有些超尘,想起了一首诗,又道不出来。

“你在干什么?”一个声音。

他回过头来,一棵树下靠着一个雪桩。他吓了一跳,那雪桩动起来,雪从身上落下去,像蜕落掉的锈斑,是一个人。

“我在做诗。”他说。

“你就是一首诗。”那个人说。

“你在干什么?”

“看绿。”

“绿在哪儿?”

“绿在树枝上。”

树上早没有了叶子,一群小乌栖在枝上,一动不动,是一树会唱的绿叶。

“还看到什么吗?”

“太阳,太阳的红光。”

“下雪天没有太阳的。”

“太阳难道会封冻吗?瞧你的脸,多红;太阳的光看不见了,却晒红了你的脸。”

他叫起来了:

“你这么喜欢冬天?!”

“冬天是庄严的,静穆的,使每个人去沉思,而不再轻浮。”

“噢,冬天是四季中的一个句号。”

“不,是分号。”

“可惜冬天的白色多么单调……”

“哪里!白是一切色的最丰富的底色。”

“可是,冬天里,生命毕竟是强弩之末了。”

“正是起跑前的后退。”

“啊,冬天是个卫生日子啊!”

“是的,是在做分娩前准备的伟大的孕妇。”

“孕妇?!”

“不是孕育着春天吗?”

说完,两个人默默地笑了。

两个陌生人,在天地一色的雪地上观赏冬景,却也成为了冬景里的奇景。

(选自《贾平凹散文》)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多角度抓取景物,河边、村里和村外,远近高低,错落有致,使北方冬景富有立体感。
B.作者依次描绘了郊外闲冬、雪中对话和农村喜雪三幅图景,生动展现北方山村冬天的情致。
C.文中两个陌生人在一片寂静中的对话为读者展现了一个顿悟的心灵世界,使得文章境界大开。
D.本文采用电影蒙太奇方式,联接不同场景,少了过渡语,文章凝练,有更广阔的审美空间。
2.本文运用多种手法来展现冬景的景物特征,请从文中找出三种主要手法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3.请结合全文,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
2020-01-18更新 | 9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木梳

耿翔

我愿意从情感上,把乡村与一把木梳联系起来。

有时候想:一个乡村,就是一把木梳的乡村。它的许多精细的事物,都像一位村妇,坐在晴天或雨天里,用木梳梳理自己的头发。而身体上有无疼痛,心底里有无欢乐,这把木头的梳子,是能够最先感觉得到的。

我对木梳的记忆,也是从母亲身上开始的。

在我们家里,木梳是和母亲一起醒来的。准确地说,太阳还在五峰山上睡着,庄稼还在田野上睡着,鸟儿还在树枝上睡着。一村人还在土炕上睡着,而母亲已经起来了。她的身子,应该在每个黎明之前,最先被一丝亮光照耀过的。她的手指,在触摸每个日子的时候,也是最先被一把木梳拉住的。

母亲的每一天,都是从头上开始。

开始用一把木梳,把一夜的睡梦梳理出去,也把一天的精神梳理出来。那时候,她是坐在靠窗户的炕沿上,借着透过窗户纸的亮光,梳理自己的头发的。母亲一生的清爽,应该来自每天晨起的梳头。你想,一丝透天透地的晨光,一缕润心润肺的晨风,一声入耳入骨的晨鸣,和着一把木梳的齿痕,在母亲的头上移动着。这些藏在大自然身上的东西,不仅会贯通母亲的血脉,也会在她身上,唤起一些劳动的激情。

梳好头的母亲,从炕上整洁地下到地上,就再也不会停止一天的走动。

她多数是在院子里,梳理着生活里的农事:纺线、织布、缝衣、晒粮。

她也要走到田地里,梳理着季节里的农事:种豆、割麦、斫谷、打场。

母亲的一生,就是在土地上为我们梳理日子,把身子沉浸在二十四个节气里。她在劳动中付出的是什么,这把天天走进她头发里的木梳,是最清楚的。因为只有它,能零距离地走近母亲好看的头发。我也发现,这把和母亲一起处在岁月里的木梳,不像母亲的脸上和身上,开始有了一种沧桑感,而是越来越光亮。

那些被母亲握出汗味的木纹,也越发夺目了。

我想那是母亲身上的气味,让一把极其原始简单的木梳,得到了很好的浸润。就像我和姐姐,还有憨厚的父亲,天天从母亲身上得到的滋润一样,它会使我们生命的每一个部分,在蓝天下的田野里,像庄稼一样健康生长。

后来我明白,那把木梳是母亲用来缓解身上的疼痛的。

我懂母亲,一生是一个精神清爽的人,也是一个精神愁苦的人。作为一位女人,她的负重是双重的。她有一个让她一生不开心的娘家,为了那个破败的家,她操碎了一颗属于女人的心。她守了一辈子的我们的家,也是她用了一生的时间,像梳她的头发一样,一天天梳整齐的。在马坊这块土地上,她被贫穷折磨过,被乡俗折磨过,也被亲情折磨过。她瘦削的身体,承受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比如大姐,因一次意外从树上掉下来,被摔成了一个病人。她的骨头没有受伤,但精神受了很深的伤。她拖累了母亲好多年,是带着病身子出嫁的。我不能想象,那个时候的母亲,内心的深处有多疼?或许是上天感念她的善良,竟让大姐的病出奇地好了。还有二姐,一个言语不多的女子,嫁给了一个让她吃尽苦头的人家。我的印象里,姐夫和姐姐在这个人口很多的家庭里,是一对受苦人。她的生命的路程太短了,短到母亲还健在时,就离开了这个进错门的家。记得埋二姐的那天,母亲在我单位的一座房背后,一个人哭了一场,我们回来时,看见她手握一把木梳,心绪很乱地,有一下没一下地梳着头发。

这与我记忆中的动作,完全不一样。

这时的木梳,以及木梳的移动,是对伤痛的一种掩饰。

再后来,就是母亲去世的那天,我是被一阵梳头声惊醒的。很多年了,木梳在母亲头上移动的声音,已有些淡漠。我睁开眼睛,看见母亲背对着我,正在仔细地梳着她的头。木梳在她的手里一上一下,穿过头发的丝丝声,听得我有些悲伤。那些光亮的木梳齿,像木匠们手里的银子,从我身上狠劲地锯过。我平静的心里,突然有了生命中最疼痛的感觉。我以为这是平常的一次梳头,没想到这是她留给我的最后一张剪影。

我是记着母亲梳头的动作,送走母亲的。

也是听着母亲梳头的声音,送走母亲的。

一个人的一生,就这样在土地上走完了,我一直思考:她把最后的日子,也要留给白发挽洗?也要木梳朗诵着休止?作为她的儿子,我希望把她放在那个梳头的场景里,供一颗心时时记忆。

因为穿梭的木梳,是我接近母亲时最可靠的物件。

木色的冷清,木纹的灰暗,不磨损它从乡村的早晨,雨露一样带来母亲身上的气息。我要用一生的时间,记住残缺的齿痕,印在母亲单薄如麻的身体里,也是马坊的齿痕。

我不说出时间的天空,把多少重量压在母亲的头上?

只想告诉你:她一生用木梳,从头缓解乡村的疼痛。

(选自《母亲本纪》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木梳建立起了乡村与母亲的联系,旨在表达作者对母亲、对乡村的怀念。
B.母亲梳头、梳理农事、背负疼痛等场景,呈现了一位勤劳、慈爱、隐忍的母亲。
C.文章开篇点题,并用自己对乡村的独特感受引出对母亲的回忆,结尾照应开头。
D.本文情感细腻真挚,句式整散结合,语言富有张力,充满诗意,读来感人肺腑。
2.请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你想,一丝透天透地的晨光,一缕润心润肺的晨风,一声入耳入骨的晨鸣,和着一把木梳的齿痕,在母亲的头上移动着。
(2)那些光亮的木梳齿,像木匠们手里的锯子,从我身上狠劲地锯过。
3.如何理解“我懂母亲一生是一个精神清爽的人,也是一个精神愁苦的人”?请结合上下文简析。
2021-07-16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