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73 道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真题
1 .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徜徉于中华大地,你自然会联想到许多美妙诗文。东至齐鲁,你再次诵习孔子的教诲:“君子喻于义,__________。”西至巴蜀,你会用杜甫“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壮志未酬的惋惜。南至湘江,你不禁吟出“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绘江水澄澈、群舟竞驰的景象。北至秦地,“__________,檐牙高啄”的阿房宫浮现在你的脑海中。

7日内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容易(0.94) |
名校
2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意象为诗歌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与内涵。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扁舟”的意象承载饮酒行乐、享受自由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须行即骑访名山”一句用“鹿”表达隐逸情怀;杜甫《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借“落叶”与“江水”抒写着秋日的萧索与情绪的凄凉;“中原”被视为天下中心,“早岁那知世事艰,______________”,陆游的遥望中原,诠释了对收复失地的渴望;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推此志也,_____________”句更是以“月”来表达对屈原品格的高度赞美。

2024-05-31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3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很多文人墨客都抒发过对于生命的看法。孔子《论语》用“朝闻道,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对于至高真理的追求甚于生命;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从不变的角度来看,生命和自然一样是无穷无尽的;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自己对生死、寿命长短的感慨;而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则借助“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发出了自己蔑视权贵的生命呐喊。

2024-05-25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调查语文学科试卷
名篇名句默写-混合默写 | 较易(0.85) |
4 .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__。(《屈原列传》)

(2)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劝学》)

(3)苏洵在《六国论》中用“不赂者以赂者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入分析了六国互丧的原因。

(4)《红楼梦》中用“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描写了权贵之家的奢侈之气。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弃掷逦迤”描写了相似的情景。

2024-05-25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三语文试卷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5 .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中国众多名家的古诗文中,常常借古人古事抒发情感。曹操在《短歌行》中用“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自己想效仿周公招揽天下贤才的情怀;杜甫在《蜀相》中用“______________”高度概括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寄寓自己的敬仰之情;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表现周瑜的指挥若定,表达自己的钦佩和羡慕。

2024-05-22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北辰区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6 . 命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水会给予我们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到中流击水,______________”的豪迈,有“__________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的震撼,也有“浴乎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欢愉,还有“______________,列坐其次”的风雅以及“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的舒畅。

2024-05-20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滨海新区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名篇名句默写-混合默写 | 较易(0.85) |
7 .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呦呦鹿鸣,________________(《短歌行》曹操)

(2)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赤壁赋》苏轼)

(3)质胜文则野,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4)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家中乏人的困苦境地。

2024-05-18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混合默写 | 较易(0.85) |
8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花径不曾缘客扫,__________。(杜甫《客至》)

(2)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__________,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3)谢公宿处今尚在,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__________,列坐其次。(王羲之《兰亭集序》)

(5)其安易持,__________,其脆易泮,其微易散。(《老子》)

(6)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达了对“道”的渴慕之情,也凸显了作为志士仁人对于生命意义的定位。

2024-05-15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二)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9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的《登高》每联对仗,句法严谨;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杂言古体诗,格律不拘,形式灵活。
B.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充满诗情画意,赵树理的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具有极强的乡土气息。
C.《窦娥冤》是元代戏曲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刽子开枷科”中的“科”是古代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动作、表情的用语。
D.“序八州而朝同列”,指秦统理八州,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古时天下分为九州,秦居雍州,六国分居其他八州。
2024-05-15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二)语文试题
2024·天津·模拟预测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
10 . 下列对选文中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人之有是四端也——《墨子》——战国——墨子
B.小儿拔秧大儿插——《插秧歌》——唐——白居易
C.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清——姚鼐
D.娜拉——《玩偶之家》——小说——易卜生
2024-05-14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语文(天津卷02)-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