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7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在饥渴时得饮食,可能反而得不到“饮食之正”。人常在渴求中得到事物,但渴求有时反而让人看不到事物的真正面目,品不到事物的真正内涵,体会不到事物真正的趣。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古代诗歌阅读 | 困难(0.1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念奴娇·登多景楼

陈亮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①多景楼:在江苏镇江市北固山上,北面长江,为登临圣地。②强对:强敌。
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打破俗套,不写登临感怀之作常写的望中景物,而是直抒胸臆;而心中所感又不止一端,故先将“此意”虚提,总摄下文。
B.“一水横陈”三句写镇江的山川形势足以北向争雄;“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转而批判统治者的苟安政策,词锋犀利,入木三分。
C.“因笑”三句,既承上片对六朝统治者的批判,使上下片浑然一体;又引出下文要“学英雄”祖逖中流击水、谢玄“破贼”,收复中原。
D.本词笔力纵横驰骋,时而激愤沉郁、怒陈笔端,时而慷慨激昂、抱负满怀,亦讽亦慨之中,显示出词人非凡的才气和胸襟气度。
2.刘熙载曾在《艺概》中评价陈亮“与稼轩为友,其人才相若,词亦相似”,请结合本词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具体分析二人的词作有哪些相似之处。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困难(0.1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跑南海       蒋冬梅

他在南海打鱼的时候,大马哈鱼正肥美,它们满满地铺在海底,像扯着一面色彩鲜艳的旗。鱼像听到什么召唤一样,迎着浪头逆水而行,向乌苏里江洄游。打鱼人并不急着下网,他们只等在河口,把白色的渔网撒成半开的花朵,网住的鱼一个人就已经拉不动了。产卵后死去的鱼漂满河面,连它们红色的尸身都是美的。他知道所有的大马哈鱼攒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才能把它们送回乌苏里江。

乌苏里江畔的男人,顺着大马哈鱼的来路,坐一条杨木船去跑南海。那里有肥美的海参和森林一样的海菜。他们把自己给渔头,预支了银线交给女人,打着单薄的背包去搏命。他也在一张薄薄的的契约上,像他的父亲那样,按下半只手掌的印子,把自己交给了大海。

母亲穿着棕色的袍子在江边送他,站成一块风化的石头。从送走父亲的那一年开始,这块石头就伫立在江边。十几年的江风吹过,把石头吹矮了,终有一天会变成一颗石子,等着父亲回来握在手里。

坐上杨木雕下海时,他穿着一件鱼褂子,持一柄钢叉,扎水底白沙上黑宝石一样的海参。人们看到他手臂上凸起石头一样的肌肉,就喊他石头。南海上的人,都忘记了本来的名字,看着近旁的物什,随口喊一个人,就当作名号了。他们渔帮里有一个老头,年老打不动鱼了,人家可怜他,让他蹲在杨木雕里绑海菜,一喊他就叫绑菜绑菜沉默寡言,好像他不会说话一样。不只是绑菜,打鱼的人互相也不常说话。

母亲说过,南海码头上的女人,是缠人的绳子,缠住了父亲的腿。有时候母亲又说,是南海的海菜缠住了父亲的腿。他刚一到南海,就急着向人打听父亲,可他又说不清父亲的样子。他用力回想幼年时父亲的样貌,眼睛、鼻子、嘴巴全都模糊一团。他才发现,父亲就像一幅洇了水的画,色彩和线条全被冲毁,只剩下一个斑驳的影子。这让他想起那些死去的大马哈鱼,用面目全非的样子,把自己交回故乡。

他向人描述着父亲,酱色的脸庞,山石一样的身体,一顿能喝下一坛烧锅酒,用一只手就能拉上来一网大马哈鱼。人们听了指着绑菜说,他当年就是那样子啊。绑菜蹲在船头,像什么也没有听见,木然得像块石头,一双粗黑的大手,加紧在绑着海菜。那些海菜长得能绑住这片海,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绑完。绑菜站起身来,弯曲的身体像一只青虾,常年漂在海上的人,骨头都被海里的湿气弄变形了。不只是绑菜,打鱼的人个个都被蚀成海边的断崖。那时的绑菜踩着船像踩着一片树叶,吹着哨子,举着手里的鱼叉,有海豚涌过来敲击船帮,一齐引来硕大的海狗。绑菜会握紧鱼叉猛刺向海狗,胳膊上的肌肉凸起,像坚硬的石块。

没有人见过他的父亲,打鱼人都不打听别人的事,譬如问他的家乡,问他的女人,问他的儿女。他们只说受了一天的海风,于是晚上点起火,围着喝酒。

从前,父亲教他唱渔歌调子跑南海时就唱过:东道走来,西道往来,海参崴[注]呀,撒大网呀。打好鱼来,大马哈来,叉海参呀,拧海菜。父亲说,大马哈鱼群里,能游回乌苏里江的都是最勇猛的鱼。千万条鱼里,只有数十条能回去。大马哈鱼能跳过瀑布,跃过桥栏,隔着山海,也能闻到淡水的气味。它们回到出生的那片淡水,在一片沙砾里安静下来,产卵之后慢慢死在那里,像秋天的落叶。他无数次地想,父亲为什么不是最勇猛的大马哈鱼呢,是不是他忘记淡水的气息了。

有一天他路过出海口,看见大马哈鱼正在洄游,它们逆水冲浪,聚成一团,像千军万马在战场上嘶鸣。绑菜很少见地居然没有绑海菜,他蹲在船头,望着碧青色的海水,突然说了一句:一条鱼都知道回家。听他说这话,杨木雕上的人都停了手里的活,望着海口的浪头。谁也不知道,从前和绑菜一起打鱼的人都去了哪,他们只知道,或许有一天,他们也会成为绑菜

石头踩着杨木雕靠过来,他突然对绑菜说了一句:乌苏里江抚远来过一个林绍春,一顿能喝一坛烧锅酒,一只手能拎上一网大马哈鱼。

绑菜垂着头,俯身又开始从船帮往上拉海菜。他背朝着石头,背朝着出海口,背朝着大马哈鱼群,踩着杨木雕,在灰黑的大海上渐渐漂远了。

(有删改)


[注]海参崴,即符拉迪沃斯托克。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从“他”到南海打鱼写起,再介绍“他”的家庭情况,然后写“他”前来南海的目的,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父亲”和其他奔赴南海打鱼的人一样,有着类似的经历,他们为生活所迫,先从渔头那里预支银钱给家人,其实就是把命交给渔头,难以翻身了。
C.母亲对父亲是十分惦念的,文中“站成一块风化的石头”一句生动形象地将母亲眺望父亲归来的深情期盼表达了出来。
D.尾段写“绑菜”踩着杨木雕在海上消逝的场景,极富有画面感,使读者从和“绑菜”类似的打鱼人的灰暗人生中看到了一丝光亮。
2.关于文中父亲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自离家外出跑南海打鱼后,十多年来从没有回过乌苏里江畔的故乡。
B.父亲见“他”来寻找自己,觉得自己没有脸面见儿子,于是他躲了起来。
C.父亲久不归家让母亲心生怨言,由此便引起了母亲对父亲未回家原因的猜测。
D.父亲在南海打鱼的生活状态与“绑菜”的很相似,但“绑菜”不是父亲。
3.文中多次提到了“大马哈鱼洄游”之事,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4.有人称《跑南海》为“散文化小说”,请结合文章分析其“散文化小说”的特点。
2022-10-13更新 | 44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百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最近,小镇做题家再度成为网络热词。小镇做题家是指因为出身于农村或小城镇,所以只能不断地学习、刷题、考试,通过高考进入一流高校,以此实现某种程度上的鲤鱼跃龙门,但缺乏一定视野和社会资源的青年学子。

小镇做题家本是年轻人的自我调侃:出身小镇,做题改命,却成为一些人嘲讽与挖苦的新名头,被异化成没有能力,空会做题,书呆子式,无法适应社会的年轻人,从而引发了大众的愤怒与批判。


对“小镇做题家”的嘲讽引发了大众的质疑,那么同学们对于“小镇做题家”这一现象有着怎样的解读?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和对社会、时代的理解,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2-09-27更新 | 604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十五中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白居易在《琴》中道:何烦故挥弄,风弦自有声,意思是,何必故意去摆弄琴弦,风儿拨动着琴弦自然会发出乐声。苏轼在《琴诗》中则质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意思是,如果琴上有声音,放在琴匣中为何不响:如果说声音是从手指上发出,为什么靠近手指却不能直接听到音乐呢?

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把干事比作弹琴,他指出,要弹出好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


弹琴不仅可以娱情,更能启人智慧。身为新时代青年的你,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评价、感悟与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06-06更新 | 2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福建省厦门市集美中学高三毕业班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说:“奥林匹克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种源于内心的交流与融合。”

材料二 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奖牌命名为“同心”。五环同心,同心归圆,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也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将世界人民聚集在一起,一起向未来。

材料三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将熊猫形象与冰晶外壳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表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冰墩墩一亮相,就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常常一墩难求。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和观点。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封自荐信。

材料一:高二李华同学个人简介

姓名李华性别年龄17所在学校复兴中学
政治面貌预备党员班级职务班长其他工作学生会主席兴趣与特长天文、摄影、阅读、篮球等
成绩情况年级考试排名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
高二上期末考2123133126929495
高二下1117144133979888

材料二:

下面是2022年暑假面向高二理科学生举办夏令营的一些大学的校训:

举办夏令营的大学校训来历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1914年梁启超来清华演讲引用了这两句来勉励学子,后定为校训。
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论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复旦建校10周年时确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红专并进,理实交融中科大首位校长郭沫若给科大写的校歌里的话:又红又专,理实交融,团结互助,活泼英勇。后提炼成校训。
李华想参加上面某一所大学的暑假夏令营,为将来报考该校做准备。请以李华的身份向该大学写一封自荐信。信中要表达出对该校校训的认识、思考或感悟,同时要结合李华高中学习生活的情况,说明他符合参加该校夏令营的条件,表达参加该校夏令营的意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落款统一为“李华”;不少于800字。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老子《道德经》里提到,若要去除人生的是非烦恼,其根本就是要无身无我。无身无我,方可与万物为一,与天地共生。

曾国藩多次强调“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意思是面对世间一切事情,我必须投身其中,挺起胸膛担负起自己该担的责任。

胡适在《致毕业生》中说:“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无我”是古今始终推崇的理念,而“无我”的境界也离不开“有我”的实践。何时无我,何时有我,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材料作文 | 困难(0.1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中就要毕业了,理想和远方在召唤。回看学过的经典课文,你心里有哪些感受和思考?请从下列课文中选取两到三篇,形成有机关联,以“带着课本去远行”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沁园春•长沙》《烛之武退秦师》《离骚》《荷塘月色》《赤壁赋》《兰亭集序》《劝学》《师说》《廉颇蔺相如列传》《老人与海》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03-04更新 | 35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二:考察一个人判断力,主要考察他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有无数可怜人,长期生活在单一信息里,而且是一种完全被扭曲颠倒的信息。这是导致人们愚昧且自信的最大原因。

——[印度]阿玛蒂亚·森(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材料三: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指出,当个人为孤立个体时,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当个人融入群体后,其所有个性都会被群体湮没,个体思想就会迅速被群体思想取代。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联想?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体验。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03-01更新 | 1028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州科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