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13 道试题
1 . 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传,指儒家经典和史书中的传记,与韩愈《师说》中“经传”意思相同。
B.登进士第,指考中进士,“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的称谓。
C.翰林学士,是官职名,负责起草朝廷的制诰、文书,侍奉皇帝出巡,充任顾问。
D.左衽,我国古代部分少数民族所着服装,前襟向左掩,不同于中原地区的右衽。
2022-05-17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素养大赛语文试题
2 . 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汉字的构成,前人有所谓“六书”说,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方法。
B.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徴、羽、变宫、变徴七音,其中变徴声调悲凉,羽声声调激愤。
C.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周天子分封天下,分封的对象主要是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等。
D.《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这里的“箕踞”,指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状像箕,是一种畏惧害怕的姿态。
2022-05-17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素养大赛语文试题
3 . 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缙绅,也作“搢绅”,指古代缙笏(将笏插于腰带)、垂绅(垂着衣带)的人,即士大夫。
B.正丘首,古代传说,狐狸在洞外死去时,一定会把头朝着它洞穴所在的土丘,表示对自己巢穴的依恋。后多用“正丘首”表示死于他乡或别国。
C.缇骑,本指古代宫廷的前导和随从的骑士,明代锦衣卫校尉的别名。
D.羽扇纶巾,汉末至魏晋时名士的装束,后来形容儒雅从容,举止潇洒。旧小说中多用来形容诸葛亮的形象。纶巾,古代用青丝带做的头巾。
2022-05-17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素养大赛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觞曲水,古人的一种游艺项目,众人坐在环曲的溪水边,把酒杯放在水面上任其漂动,停于某人处,即取而饮之,或吟咏诗赋来代替。
B.彭殇,指生命的长短。彭,彭祖,传说中的人物,据说活了八百岁。殇,未成年而死。
C.足衣就是鞋,战国以后称作“履”,用皮、丝、麻、草等材料制成。
D.暮春,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即阳历三月。
2022-05-17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素养大赛语文试题
5 . 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房四宝,旧时对笔墨纸砚的总称。文房即书房。
B.牺牲,古代供祭祀用的纯色体全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C.社稷,对土神和谷神的总称,旧时也代指国家。
D.禊,古代春、夏两季在水边举行的除去所谓不祥的祭祀。
2022-05-17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素养大赛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车驾,古代专指帝王和王公贵族所乘的车。所以以“宫车晏驾”讳指帝王或王侯去世。
B.乘传,指乘坐驿车,也指奉命出使。传,驿站的马车。驿站即古代的旅店,是供来往官员商旅休息的场所。
C.古人乘车,尊者居左,驭者居中,陪乘居右,虚左即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乘兵车与此相同。
D.饥馑指灾荒。五谷收成不好叫饥,蔬菜和野菜吃不上叫馑。
2022-05-17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素养大赛语文试题
7 . 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畜,指马、牛、羊、猪、狗、猫六种家畜。八珍,指古代八种珍贵的食品,具体所指随时代和地域而不同。
B.席子,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具,最早由树叶编织而成,后来大都由芦苇、竹篾编成。古人常“席地而坐”,足见席子的应用是很广泛的。
C.“脍炙”中的“脍”指切细的鱼、肉,“炙”指烤肉。脍炙是人们所共同喜好的,后来把诗文为人所称颂叫做“脍炙人口”。
D.一开始“床”极矮,古人读书、写字、饮食、睡觉几乎都在床上进行。如《孔雀东南飞》:“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诗中的“床”指的是坐具。
2022-05-17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素养大赛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B.《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北面。“泰山之阳,汶水西流”说明汶水在泰山南面。
C.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三辅,也代指国都及其附近地区。“城阙”用城墙和宫阙代指京城。
D.古代地名有很多别称,例如南京古称金陵、建康、建邺、石头城,扬州别称广陵、维扬,杭州称临安。
2022-05-17更新 | 47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素养大赛语文试题
9 . 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称天下用“四海”“海内”“六合”“八荒”“宇内”,其中“六合”和《孔雀东南飞》中的“六合正相应”中的“六合”同义。
B.《过秦论》中有“序八州而朝同列”句,秦居雍州,楚居荆州,燕赵居冀州,郑居豫州。
C.“中国”一词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为西域。
D.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又称百粤、诸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
2022-05-17更新 | 50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素养大赛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
B.“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清朝末年的“闯关东”指百姓越过函谷关和潼关去谋生计。
C.“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这里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D.中国古代的名关中“函谷关”“剑门关”“潼关”都以险要着称。剑门关沟通川陕,潼关守住了关中。
2022-05-17更新 | 4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素养大赛语文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