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217 道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1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插秧歌》一诗中,写出劳作犹如战斗的紧张气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杨万里《插秧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一家四口齐心协力又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天而又秩序井然的劳动场景。
(3)杨万里《插秧歌》以农夫插秧顾不上休息来表现插秧季节繁忙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插秧歌》中极富生活的气息,用生动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时时尽力、事事操心的农人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插秧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手法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写出了农事的紧张与农家的艰辛。
(6)《插秧歌》中通过对雨具和雨势的描写,表现插秧艰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19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6-2 插秧歌课后作业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2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雍也》中,探讨了“文”与“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里仁》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能做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1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5-1 论语十二章课后作业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3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芣苢》中,描写女子用衣襟兜住采摘车前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芣苢》中描写女子从茎上采摘芣苢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经·芣苢》中真实地再现了劳动的过程,其中写女子从茎上成把地采摘车前草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芣苢》中体现妇女缓慢动手而用力采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体现妇女快速动手而用力采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5)《芣苢》中,写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
2024-04-1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6-1 芣苢课后作业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容易(0.94) |
4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说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
(2)《大学之道》中,齐家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修身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
(3)《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家庭经营有序与国家治理走上轨道的重要性。
(4)《大学之道》中的“_____________”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_____________”是说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
(5)《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大学之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三纲”出发,表明要想彰明美德于天下,应该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7)“格物致知”这一成语出自《礼记》,意思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原文说:“致知在格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1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5-2 大学之道课后作业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5 . 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籍,项羽的名。古人幼时命名,成年(20岁、女15)取字,一般而言,字和名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
B.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左担任警卫的人。乘,四匹马拉的车。
C.季父,古代称最小的叔叔为“季父”。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
D.山东,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泛指六国。
2023-12-25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 统编版 高一必修下册 第3课知能达标训练
6 . 下列对古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子,即童生。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
B.丁口,即人口。古代成年男子称丁,女子及未满十八岁男子称口。
C.学使,即“提学”,负责一省学校事务,主持岁考、科考两试的官员。凡府、州、县的生员等,每年都要参加岁考。
D.抚军,官名,明清两代巡抚的别称,总管一省的民政和军政。“巡抚”这一官名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得名。
2023-12-24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 统编版 高一必修下册 第14课知能达标训练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较易(0.85) |
7 . 完成下列常识填空。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据传孔子曾经删削、整理”。原本只称《_________》,(             )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主要收集了(           )(            )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奠定了我国(               )文学创作的传统。
(2)《诗经》“六义”是指(       )(       )(       )(       )(       )(       )
(3)《诗经》中,《__________》大都是民间歌谣,《 __________》是宫廷乐歌,《 _______》是宗庙祭祀的乐歌。《氓》选自《 _________》。
2023-12-24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课-氓-基础版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
8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修(kuà)    鸟(zhì)    兰(gāo)
B.(miǎn)规矩        侘傺(chà chì)        (zhuó)
C.荷(qì)               蕙纕(huì xiāng)   (chǎi)
D.(jiǎn suì)     死(hè)             (zhù)
2023-12-17更新 | 568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课-离骚-基础版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
9 . 下列诗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B.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C.烟柳画桥,风帘翠暮,参差十万人家。
D.羌管弄情,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2023-12-16更新 | 294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4课-望海潮-基础版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10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官(jǐn)            (jì)            关(sǎn)            不及防(zú)
B.衰(bìn)            (zǎi)            音(hào)            上长城(sài)
C.堂(cí)            让(chán)            森森(bǎi)            天物(tiǎn)
D.除(fú)            率(pín)            间(zhòng)            泪满衣(jīn)
2023-12-15更新 | 334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3课-蜀相-基础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