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2021·上海·高考真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交情

①运河一路蜿蜒,从烟雨江南伸到鲁地西北,像碧蓝丝带,绕德州城西,再蜿蜒向北,流向天津。德州徐家渡一带,码头集中,粮船如梭,游人如织,一派繁华景象。徐家渡到德州城有一官道,两旁遍布着店铺,冯家当铺和马家酒楼是其中较大的两家。

②冯家当铺老板冯英,德州当地人。冯家当铺对面就是马家酒楼。马家酒楼老板马戎,祖籍河北景州。酒楼主营鲁菜,最拿手的有熘黄菜、红烧肘子、九转大肠、十大蒸碗,日常迎宾之外,还承接附近商铺及村里大户人家的红白宴席,生意非常红火。

③这天中午,冯英和手下掌柜在马家酒楼喝个小酒,算是对一个月辛苦的犒劳,也顺便唠一唠生意上的事儿。正喝得高兴,伙计端一个菜上来。菜来了,九转大肠——伙计这一吆喝,旁边有个黑壮汉就拍桌子一声大吼,伙计!咱这桌的九转大肠咋还不上?伙计赶紧上前弯腰说,这位大爷,您比人家来得晚……胡说!谁看见了!客人站了起来,要发难。冯英马上喊了一声,伙计,把菜给那位贵客端去。伙计哪好意思,面露难色,冯英笑着说,怎么,还要我亲自送去?伙计这才赶紧将菜送了过去。

④这一切,马戎都看在眼里。马戎向来佩服冯英厚道豁达,遂有意亲近,有时见冯英在酒楼独酌,马戎便加个菜,或温壶酒,凑凑热闹。虽是生意人,难得他俩性情良善,都不太看重钱财。两人兄弟相称,非常投缘,冯英开玩笑说,因冯家曾使船,就加了两点水,马冯本是一家亲呢。

⑤夏天某夜,莫名一场大火,把马家酒楼烧个精光,更有三位住客遭难。天没亮,德州城里来了几个巡捕。马戎对为首的刘天说,住宿登记的本子也烧了,不知道这几人来路,我尽力找,能私了就私了,如果不成,我都接着。刘天拍了拍巴掌说,好好好,既然这样,兄弟也不难为马老板,只是——您家公子——要随兄弟回去,做个质押。马戎一听,急了,说,我儿体弱,而且,谁不知我马戎就住在运河边上,又有房产,还能跑了不成?刘天摇了摇头道,这可不好说。不由分说,就将马戎儿子带走了。

⑥两个月后的一天,冯英正在家,听伙计说马老板来访,赶紧迎了出去。未及寒暄,冯英就问,马兄,事情怎么样?马戎走到冯英跟前,一揖到地,说,冯兄,拉兄弟一把。冯英吃了一惊,赶紧扶他坐下,道,咱们本家弟兄,有话直说。原来,经过马戎努力,三家里找到了两家,花了大价钱私了,还有一家一直未能找着,可儿子一直在大牢里,有一顿没一顿,再这么下去,非毁在里边不可,马戎找到刘天,想把儿子保出来,刘天要一千大洋,马戎卖了房子,只凑得五百大洋……马戎说到这里,把手里提的精致木盒放到八仙桌上,打开盒盖,取出一件瓷罐,罐体正面朝前,呈给冯英说,冯兄,这是我家祖传一件瓷器,您先瞧瞧,若能入眼,就当给您。冯英把瓷罐捧在手里,仔细地看了又看,然后说,精品,精品呀,这是明成化年间的玩意儿呀!马戎有点儿紧张,站起来问,冯兄,能质五百大洋?冯英笑了笑说,不止不止。马戎松了口气,缓缓坐回了椅子上。

⑦拿了大洋,谢过冯英,马戎拱手告辞。刚迈出门槛,马戎又折了回来,双眼直直地看着冯英。冯英拍拍他的肩膀,马兄,有话请讲。马戎偌大的一个汉子,竟忸怩起来说,冯、冯兄,这个物件儿,确是祖传而来的……兄弟不想——在兄弟手上……冯英打断他说,明白了,兄弟放心,我一家老小不到讨饭地步,早晚等您来赎,绝不出手。马戎强忍住泪,别过头去,顿了一下,冲冯英拱了拱手,大踏步走出冯家。

⑧马戎儿子当晚就放了回来,由夫妻俩搀扶着来向冯英道谢。那一副瘦脱了形的可怜样子,冯英看了,也心酸不已。

⑨马戎在酒楼原址搭了个大草棚,卖上了烧饼,炸油条、蒸包子、代卖扒鸡这些老本行也都重拾起来。马老板并未垮掉,他仍一身清爽,声音洪亮。眼看生意日益红火,冯英也替他高兴,说,到时候再把酒楼盖起来,不盖三层了,咱盖五层。

⑩世事难料。这年十月,日寇攻打德州,兵荒马乱。马戎和冯英先后关了生意。马戎回景州老家避乱,到冯家道别,冯英拿出了装有瓷器的盒子说,马兄,这件东西,您带着。马戎摇摇头,涨红了脸说,不行,交情归交情,咱们兄弟,不能坏了您这一行的规矩。临分手,两个人紧紧抱在一起。

马戎走后就没了音信,只有运河的水日复一日流着。

二十年过去了。一天,冯英正在院子里坐着喝茶,家人递上一张发黄的纸片,说门外有一老人来访。冯英打开一看,竟是二十年前冯家当铺的一张当票。冯英脑子忽地一下就热了,一路小跑出去,嘴上不迭地喊马戎兄马戎兄。门外老人正是马戎,见到冯英,也是热泪盈眶。两人紧紧抱在一起。

互诉离情后,冯英递上当年那件瓷器,马戎拿出一本早准备好的存折。冯英看了看存折上的数字后说,不行,太多了,只收约定的半年利息,半年之外,都是交情。

不料,马戎抱着那个瓷罐跪了下去。冯英想拉,没拉住,“咚”的一声,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竟磕下头去。冯英见他肩头颤抖,赶紧将他扶起。

马戎说,冯英兄弟,马某对不住您,当年拿一件赝品骗了您,马某向您谢罪!

冯英抱住马戎的肩膀,说,马兄言重了,您说的,我一开始就知道,别离死生,乃见交情,我一直都相信您,不管您来不来。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

1.小说第①段运用动态的视角进行环境描写,很有镜头感,请加以赏析。
2.分析第③段“让菜”的场景对塑造冯英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
3.本小说最后两段的情节出人意料,细加品味又合情合理,这与诸多细节的成功刻画密不可分,请从这一角度对第⑥段画线部分的细节描写加以赏析。
4.学校文学社公众号的“最感人小说”栏目将刊发本作品,并配发一段推荐语。作为该栏目编辑,请你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推荐语。
2021·上海·高考真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虔州柏林温氏书楼记

【北宋】李觐

①南川自豫章右上,其大州曰吉,又其大曰虔。二州之赋贡与其治讼,世以为剧,则其民氓众夥可识已。□□吉多君子,执瑞玉登降帝所者接迹,虔无有也。疑其去京愈远,风化之及者愈疏,乘其丰富,以放于逸欲,宜矣。

②故人许某踵予门,道虔州石城进士温某之为人曰:“温君少时,求禄而莫之得,慨然自谓:‘______’乃图山泉美好处,莫居柏林,因作讲学堂,房数十其楹。凡书在国子监者,皆市取,且为楼以藏之。孜孜以教子弟、礼宾客为己任。”许君,不妄人也,今其所称,与向之疑者不类,是虔之福欤。

③自古圣人之德业,举在于书。圣人者,非其智造而巧为之也,天之常道,地之常理,万物之常情也。天地万物之常而圣人顺之,发乎言,见乎行事。今温君聚书勤勤,是有意于圣人。有意于圣人,则岂一家而已,邻里乡党庶乎偃伏之矣。然则虔人之成大名、至大官,盖未易知,尚何吉之愧哉?

④柳子厚于楚越间山水,如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涧犹有记,以启好游者。今有人为藏书之楼,非特山水之胜,记之以启好书者,不亦可乎?子欲一至栏边,四顾天外,江山进前,文史相对。清风兮我扇,白云兮我盖。召屈原于湘鱼之口,呼李白于海鲸之背。漱宝玉之余润,拭明珠使去颣。酒酣兴尽,交揖而退。其乐可言耶?而未之得也。

⑤皇祐五年秋七月庚子记。


【注释】①执瑞玉登降帝所者接迹:意思是在朝廷做官的人接连不断。②偃伏:这里用来比喻道德教化产生的影响。③颣:疵病,缺点。
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A.虽然B.以是C.若然D.于是
2.适合填入第②段画线处的一项是(     
A.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
B.暂息乎其已学者,而勤乎其未学者。
C.士于学行,岂有彼此之偏、先后之过乎?
D.不得诸外,盍求诸内,不在吾身,宜在吾子孙。
3.第③段结尾处再次将虔州与吉州作比较,请分析这样写有何作用。
4.与本文其他部分相比,第④段画线部分的语言很有特点,请选择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2021·上海·高考真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按要求选择。
(1)小明想选一副对联挂在书房,提醒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轻率冒失,以下选项中合适的一联是(     
A.立定脚跟撑起脊;展开眼界放平心。
B.鹰隼入云睐所向;骅骝得路慎于平。
C.反观自己难全是;细论人家未尽非。
D.为人竖起脊梁铁;把卷撑开眼海银。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筹建历时3年。有关部门广泛征求了各方专家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馆的开放为本市又增加了一个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课堂。


①对展陈大纲进行了修改完善
②对布展设计进行了优化提升
③“风雨经远里,军史丰碑地”的主题鲜明突出
④通过图文、实物、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讲述中央军委将近8年的历史变迁
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2022-05-01更新 | 75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
2021·上海·高考真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仅传

[北宋]郑獰

①吴仅,字庶几,鄱阳人。天圣五年进士擢第。

②君廉悍,于事无所顾避,崷崷有芒角。知彰明县,韩丞相使蜀,知君才,郡县冤讼多以属君。蜀人诉盐井虽泉涸,官犹捕系责赋,至坏产或榜死狱中,不得免。君请更法,泉竭盐不出,则官闭其井。人获利焉。韩丞相嘉之。

③翰林宋公祁提举在京诸库务,荐君为属官。群司安于废堕上下盖覆一切阔略不问以为大体。君佐宋公为治,奸搜蠹,穷其根穴,收什包罗,尺寸无所漏失。主吏怵惕,始知有公法。老人至今有能言宋公时事者,维君有助焉。

④选知开封县。中贵人常遣吏持公移诉某事,君曰:“中贵人诚贵重,然所诉乃私事, 尚得为公移耶?”捶其吏,之贵家游观,多借县民牛。有干君者,君曰:“吾家鄱阳乃有牛, 远不能致,奈何?”竟不与。于是莫能有挠县者。君平生所持皆如此,与人聱牙常不合,而卒亦用此取困。

⑤及为楚州,愈厉刻自信,不肯随众。楚为东南冲,舟车日叩境,接聒不得休息。前为守者,率民事,专治宾客。君辄谢罢,孤坐听民事,宾客至者,虽烜赫巨官,饷之壶酒盘飱而已,未尝留连歌呼醉饮以结恩意。往来者皆索莫,遂得毀言。又与人持曲直相排击,由是被谪。

⑥朝廷复欲携挚用君,以君使江南,督责有劳,复君职任。韩丞相为山陵使,又以君营缮下宫。还,至汜水县,得疾卒,享年六十二。


【注释】①廉悍:指方正严厉。②公移:公文。
1.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奸搜蠹(     )
(2)率民事(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捶其吏,之贵家游观(     )
A.派遣   B.谴责   C.发配   D.驱逐
(2)往来者皆索莫(     )
A.无所事事   B.寂寞消沉   C.失意寥落   D.空乏穷尽
3.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蜀人诉盐井虽泉涸,官犹捕系责赋,至坏产或榜死狱中,不得免。
4.第③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群司安于废堕上下盖覆一切阔略不问以为大体。
5.第④段中吴仅用不同的说话方式、语气拒绝了权贵的诉求,请分析其不同之处。
6.吴仅的仕途经历与他“廉悍”的特点紧密相关,请联系第②段和第⑤段对此进行分析。
2022-04-27更新 | 94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
2021·上海·高考真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

【北宋】晁补之

原桑飞尽霜空杳。霜夜愁难晓。油灯野店怯黄昏。穷途不减酒杯深。故人心。

羊山古道行人少。也送行人老。—般别语重千金。明年过我小园林。话如今。

1.出版社编《历代词选》,拟为这首词添加一个题目,以下选项中合适的一项是(     
A.野望B.归隐C.饯别D.怀旧
2.下列关于这首词写作特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原桑”两句以萧条之景渲染悲壮情绪。
B.“油灯”句借助典型画面表现人物心理。
C.“羊山”两句以行人情状反衬自身遭遇。
D.全词不事雕琢,用语清丽,情思宛转。
3.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词中画线部分。
2021·上海·高考真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合作之谜

①长久以来,合作问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这里所说的合作,是指群体(至少由两个成员构成)中的成员为让群体中所有成员都获益而做出贡献,不论其他成员是否也做出贡献。根据进化论,自然选择会促使个体做出对自己有利的行为,而合作者在获益的同时还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所以每个人在和他人互动时都更有动力去“搭便车”,那么合作行为按说应该不会存在。然而,从远古的狩猎采集,到如今维护公益、组织大型活动,所有这些人类行为之所能够成功,归根到底都要依赖于我们愿意广泛地与其他社会成员合作。于是,我们必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人类为什么会有广泛的合作呢?

②有一种理论认为,这种广泛的合作可以由亲缘选择机制来解释。母亲会为了拯救不慎落水的孩子而跳入水中,她这样做显然要付出个人的代价,甚至自己的生命。虽然这种合作行为以及有助于这种行为的基因对个体而言很危险,但有助于家族获益。即使这位母亲去世了,她的有助于合作的基因仍然会在她的孩子身上存续下去,并传递给更多的后代。这种理论就是亲缘选择理论。

③不过,这种理论如果要成立,就需要满足以下假定:早在主要生活于很小的家族群体中时,人类的合作行为就受到亲缘关系的限制,而且现在的人类基因仍然留有这种合作的印迹。但现今居住在坦桑尼亚的哈扎人的生活方式对此假定提出了挑战。哈扎人有着与人类祖先相近的生活方式,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亲缘关系之外的合作,家庭内部的合作行为反而不多。很显然,解释广泛合作需要其他理论。

④有人提出了直接互惠理论来解释广泛合作。该理论认为,广泛合作基于直接互惠机制,其基本内容是:明天继续合作的承诺可以激励今天的合作。这强化了人们的信任和期望:当你认识了某人并建立起合作关系后,无论此人是不是亲属,你们俩都能从中获益,并且这种关系在未来仍然有益。直接互惠与随时间推移而不断重复的互动有关,最优策略是“一报还一报”:一开始时你采取合作;如果对方合作,你将在下一轮互动中合作;而如果对方“搭便车”,你将在下一轮中“搭便车”。

⑤但直接互惠理论无法解决一个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与他人的互相都是一次性的,为何其中仍有大量的合作?比如,一个人会避到一边让陌生人先走,有人会对流浪者慷慨相助……

⑥科学家发现了直接互惠机制的局限,于是提出间接互惠机制:个体间的互动情况会被群体中的其他成员观察到,并分享给更多的成员;成员之间对各种“好事”“坏事”的分享会影响当事人的声誉。张三对李四很友好,是因为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其他人日后对张三友好。这就是间接互惠理论。

⑦直接互惠机制和间接互惠机制都是有效的,因为它们都能保证人们相互之间无法占对方的便宜。你可以不再与那些喜欢“搭便车”的人继续交往,也可以一开始就避免与这类人交往。在这两种机制的运作下,人类社会足以发展出高水平的合作。但当人口规模足够大时,这两种机制就不那么有效了,因为“搭便车”者可以在欺骗一个人后接着寻找下一个目标,从而绕过“一报还一报”;而传播信息并跟踪社会中的每个人也变得更加困难,很可能在对方的“坏声誉”传到你耳边之前,你就被人家占了便宜。

⑧而且我们不应忘记,人类许多重要的合作行为都需要由多人构成的群体整个参与,遗憾的是,对于此类合作行为何以能够存在,仅凭本文目前讨论的互惠机制仍然无法做出完满的解答,而需要做进一步探索。

1.第①段中的“搭便车”是指______________
2.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本文所说的合作的一项是(     
A.为了更好地与孩子交流,一对爱看电视的夫妻卖掉了家里的电视机。
B.为了当上寝室长,某寝室的两名同学每天打扫寝室卫生。
C.为了改善与同桌的关系,小洁主动在课间帮同桌打水。
D.为了全家人的健康,小亮力劝爸爸戒烟。
3.不能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互惠机制发挥作用要求人类具有预判能力。
B.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对合作者是有利的。
C.亲属之间的合作行为应当用直接互惠机制进行解释。
D.间接互惠机制只有在三人或更多人构成的群体中才能生效。
4.请分析第③段中哈扎人的事例是如何证明亲缘选择理论存在缺陷的。
5.本文按照“亲缘选择理论——直接互惠理论——间接互惠理论”的顺序展开阐述,请分析这样安排的原因。
2021·上海·高考真题
名篇名句默写-混合默写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7 . 按要求填空。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___________。《孟子•告子上》
(2)___________,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______•登建康赏心亭》)
(3)王维《终南山》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以声入景,侧面写出了终南山的幽深空旷。
2022-04-27更新 | 101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21-06-09更新 | 318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