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1 . 下列成语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誓旦旦——《诗经》——誓言真挚
B.温故知新——《论语》——孔子
C.约法三章——《史记》——刘备
D.图穷匕见——《战国策》——荆柯
2019-10-0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鲈。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摄衣而上,巉岩,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巢,俯冯夷之幽宫,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而登舟,放中流,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鸣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时之                    同“需”,需要。
B.蒙茸                         打开
C.其所止                    听从
D.予亦                    进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安所得酒乎                           望旧乡
B.攀栖鹘之                           正襟坐而问客曰
C.反而登舟                                 延伫乎吾将反
D.有孤鹤                                 而吾与子之所共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A.顾而                           毕至
B.山高月                           火尚足以
C.巉岩                                  雪霏霏
D.掠予舟而西                    顺流而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凌万顷之茫然B.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C.曾日月之几何D.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二客不能从焉                         自其变者而观之
B.中流                                  吾独穷困此时
C.摄衣而上                           以其华山之阳名之也
D.状似松江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
6.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的是
例句:复游于赤壁之下
A.不吾知其亦已兮B.客有吹洞箫者
C.为仲卿母所遣D.既替余以蕙镶兮
7.下列句子中,句子中所用修辞不同于其他选项的是
A.踞虎豹,登虬龙B.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C.桑之未落,其叶沃若D.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8.对“归而谋诸妇”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归来商量诸位妇人。B.回来和诸位夫人商量。
C.回来后就这个事与夫人商量。D.回来后与夫人商量这个事。
9.下列选项中涉及的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A.“是岁十月之望”中的“望”字,指的是农历的每月十五日,在《赤壁赋》中的“七月既望”,也指的是这个时间,只是月份有区别,之后再一个月就是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了。
B.《兰亭集序》“岁在癸丑”中的“癸丑”二字,是古人用十二天干和十地支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次序的体现,《赤壁赋》“壬戌之秋”中“壬戌”二字也是同样的作用。
C.古时候女子出嫁用“归”字来表达,如《桃夭》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女子回娘家的时候一定要得到婆家同意,由娘家派人来接,才能称之为“归宁”,如果“自归”,说明女子是被婆家休弃了,《孔雀东南飞》中刘母也正是因此而表示惊异。
D.古时候以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每个时辰都有一个相应的名称,如“黄昏”指的是戌时,也就是现在的19点到21点;“人定”指的是亥时,也就是现在的21点到23点。
10.下列关于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写了作者与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生动描绘了清新幽静的江上景色。
B.此为后赋,写的是初冬之景,境界寥落幽峭;而课本中的前赋写的是秋天的景色,尽显宁静清爽。
C.前赋以谈玄说理为主,议论风生:后赋则以记叙描写为主,奇境迭出。
D.文中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情,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
2018-03-0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王先生的QQ签名档写着“庆贺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
A.新婚洞房B.乔迁搬家C.添丁进口D.仕途顺利
2018-05-0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4 . 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为
A.令爱B.令正C.令堂D.拙荆
2017-11-24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第三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5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2)然本受命指索绿珠,不识孰是?
2018-01-2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6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氏春秋》、简称|《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是由西汉刘向整理编写的一部中国古代历史学名著,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B.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徽、羽、变宫、变徽七音。变徽是徽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C.《楚辞》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后世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或“骚体”。而《诗经》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创作的源头,分“风”“雅”“颂”三大类。
D.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以“伯、仲、叔、季”排序
2017-11-1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7 . 北京城是大气的。这种大气首先体现在建筑上,不要说偌.大的一个紫禁城只住皇帝“一 家人”,便是最不起眼的四合院,也是疏落有致,颇多空间的。北京城的大气更体现在文化上,北京从来就是汉胡(杂糅/杂揉),五方杂处.的地方,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都在这里出入、汇集和发展,各种文化都在这里交流、碰撞和融合。一个外地人, 他到了北京,保准不会感到别扭;他还很随和,会说几句普通话,那么,用不了几天,他几乎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北京人了。

这就是北京:古老而又新鲜,博大而又精深,高远而又亲切,迷人而又难解。它是单纯 的,单纯得你一眼就能认出这就是北京;它又是多彩的,多彩得你永远无法(一言以敝之/一言以蔽之)。而无论久远深厚的历史也好,生机勃发的现实也好;豪雄的王气也好,醇厚平和的民风也好,只要你一走进北京,它们都会向你扑面而来,让你目不暇接。你可能会惊异于现代都会的日新月异,可能会流连于千年古都的雄厚深沉,可能会  于文化名邑的清雅幽远,所有这些,都会使一个初进北京的人感到无比的神奇,它会使你心旌摇荡,神志/神智)痴迷,。可以这么说,任何试图读懂北京的人,一开始,都会有一种不得其门而入的感觉。 

(取材于易中天《读城记》,有删改)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填入①②③处的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偌(nuò)大  杂揉    五方杂处(chǔ)     一言以蔽之       神智
B.偌(ruò)大  杂糅    五方杂处(chǔ)     一言以蔽之       神志
C.偌(nuò)大  杂糅    五方杂处(chù)     一言以敝之       神志
D.偌(ruò)大  杂揉    五方杂处(chù)     一言以敝之       神智
2.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丁、戊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如果  只要  浩荡   沉湎   不知所以
B.只要  如果  浩瀚   沉湎   不知所措
C.只要  如果  浩荡   沉醉   不知所以
D.如果  甚至  浩瀚   沉醉   不知所措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自“家风耀中华”和“永远的长征”图片文献展在天津博物馆开幕以来,得到了各界群众的广泛关注,参观人数持续增加。
B.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C.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D.《北京晨报》消息称,社科院文学研究员李建军,在接受采访时说《平凡的世界》一书代表的现实主义文学写作已经衰落,对此我们深表惋惜。
4.心学宗师王阳明在家乡余姚龙泉山中写过一首《中秋》诗:“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下列与《中秋》第三联所用修辞相同的一项是
A.泣孤舟之嫠妇,舞幽壑之潜蛟。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D.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017-03-1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8 . 下列加横线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征一国、母立于兹
B.置杯则胶、复驾言兮
C.时不至、耻师焉
D.天下笑、若属皆且所虏
2016-11-1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天津静海一中等六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9 . 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B.赢粮而景从
C.或师焉,或不焉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2017-08-0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塘沽滨海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10 . 下列各组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圣人之所以为圣
B.(1)金砺则利                                                  (2)轲自知事不
C.(1)非及时之士也                                                (2)凄凄不似前声
D.(1)是何异刺人而杀之                                          (2)而青
2017-08-0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塘沽滨海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