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        )
A.茕茕独立,形影相吊B.东犬西吠
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D.齐彭殇为妄作
2018-11-1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列加点词语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       
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B.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C.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2018-11-1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而刘夙疾病             婴:缠绕B.垣墙                      周:四周
C.云气,负青天          绝:穿过D.其成败兴坏之理        稽:考察
2018-11-1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4 . 下列各句中,对相关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连设三喻,用草、絮、雨来比喻闲愁,词表面写艳情,实则表现了作者退隐后孤寂处境和怅然若失的心情。
B.“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面对易落的春花,词人怎能不借酒消愁,即使喝多伤身也在所不惜,表达了一种殉身无悔的情意。
C.“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西晋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这里用这个典故抒发自己的思乡归隐之情。
D.“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诗人通过描摹古战场,营造了凄凉低沉,悲惨哀怨的色调和氛围,与开头惊天动地,人声鼎沸的气氛形成强烈对比,有天怒人怨的意味,揭露了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
2018-07-1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5 .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门衰薄:福       整罗素衣:推辞
一乡:合       寂寞开无主:无人过问
B.若仆不相师:怨恨,抱怨       惊风乱芙蓉树:吹动
汉家烟尘在东北:烽烟和尘土,指敌军入侵       而飞:奋起的样子
C.相为命:轮流,交替       下流多谤议:身处下流,指地位卑微
或凭几学:书籍             斗酒十千恣欢:玩笑
D.所谓强颜者,曷足贵乎:勉强表示欢欣       莫之夭:挫折
金伐鼓下榆关:撞击          禾生陇亩无东西:不成行列
2018-07-1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6 . 下列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却告了相思回避B.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C.所以隐忍苟活D.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合纵是指战国时期六国反秦的联盟。 连横是指战国时期秦国与某些国家联合以抗衡别国的联盟。
B.六经:指儒家的六种经典,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论语》。六艺: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舞、乐、射、御、书、数。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年的历史,全书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构成。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前四史”是指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后汉书》、范晔的《汉书》和陈寿的《三国志》,它们是我国正史的名著。
D.召公,名奭,与周同姓,为周朝燕国始祖。食邑在召,武王时封于北燕。张良,字子房,魏国贵族后裔。刘邦最重要的谋士,以功封酂侯。贾谊,东汉洛阳人,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贾生。其辞赋以《吊屈原赋》、《服鸟赋》最为著名。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余庆传

王世贞

余征君,讳庆。王父希犹为南昌之定安人,生橘泉公禄,博学工诗,尤善岐黄业。壮而念定安狭瘠,不足以展,乃西游湘汉,之固始,所至以其业起病者,而固始士大夫尤贤之,遂家焉。娶于氏,生征君。

征君甫七岁,而有大人志,诸公属以偶对,辄应若。叹曰:“是儿,国器也。”以是橘泉公益重。弱冠补弟子员。中州属文以气胜,而征君独传于理,其词藻足发之,屡试学使者辄冠其曹偶,而至大试,则数奇,凡四试皆北。又试为戊午,其文已中鹄矣,至署榜而有轧者,两罢之。征君不为阻,又再试为甲子,司理长矣,从征君试而独得魁选。征君既稍自愉快,已而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顾汗血,立享千金,乃不如骥之子,而奈何逐逐盐车于太行之崎岖乎?”乃谢不赴有司试,而考筑河之湄,凿池、编篱、浇花、竹木,日召亲知文酒会,甚适也。征君既为诸生祭酒,束请益者众。

予里人秦生被诬,杖且死,犹坐系不得出,征君脱骖马赎之出,而医药之,得不死。他日,之别墅,遇有夫妇哭甚哀,问知其有巨室,且鬻妇以偿也,趋诣巨室,自为券以代而解。征君所行德甚众,然不以自名。其受人德,则缕缕热中不亟报不止也。事橘泉公无违色。既以考终,柴毁骨立每念不能终养公,泪交下于颐。

少能诗,晚而渐入唐格。能文,能书,旁晓星历之技。盖都邑既欲以公应辟书不果,则以应岁荐,甫治装而病卒矣,年仅五十七。

赞曰:余所睹博士师弟之荐征君牍,抑何其详至委曲也。汝南故善“月旦评”,今犹有古之遗也。夫以其文俳故不志,志大都云司理之治晋陵。余以是传之。

(节选自《固始县志》,有删改)

【注】①司理,官职名,文中用作人的称谓。     ②月旦评,指评价人物。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辄应若               响:回声
B.浇花、竹木        荣:使……繁茂
C.请益者众        贽:礼物
D.问知其有巨室     逋:追讨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文中人物间的关系看,希犹生橘泉公,橘泉公生余征君,因此文章第一段中的“王父”当解释为“祖父”的意思。
B.在某次科举考试中,余征君的儿子跟他一起参加考试并得了第一名,他却再次落榜,之后他就放弃了以科举考试求取功名的念头。
C.为了排遣科考不利带来的失落和无奈,余征君在河边寻找适宜的地方筑室居住,与亲朋好友饮酒作诗,日子闲适自得。
D.余征君年少时就有才名,人们视之为“国器”,但他命运不好,常常落榜。后来应“岁荐”时,因生病去世而终于没能成行。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壮而念定安狭瘠,不足以展,乃西游湘汉。
②予里人秦生被诬,杖且死,犹坐系不得出。
4.请概括余征君为人方面的特点。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9 . 下列括号中对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扶持)   故劳苦倦极(极点)时不利兮骓不逝(奔驰)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王入秦(归罪,责怪)
B.相引为曹(侪辈、伙伴)          从者病,莫能兴(起,起身)     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给予)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夸耀)
C.骑能属者百余人耳(跟随)       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监督)   周室微而礼乐废(衰败)     王乃使以马属太官(交付)
D.冠缨索绝(绳索)                    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弟子(约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思念) 短屈原于顷襄下(诋毁)
2018-01-1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测试(二)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列对相关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地理概念中,黄河下游以北地区,称为“河内”;长江以南地区,称为“江表”。
B.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对《诗经》的审美和社会功用作出了高度概括。《氓》即抒发了“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的“怨”情。
C.古人对各个年龄段有特殊的称呼。 “总角”指古代未成年的男子;男子成年称为“弱冠”;而“及笄之年”则指女子十五岁。
D.《太史公自序》中说到的“礼乐”、“律历”、“兵权”、“鬼神”,是指综述各项典章制度的“书”这一体例中的内容。
2017-11-3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