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1 . 下列对名著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坚信,“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但他与鲨鱼搏斗后最终认为自己被打败了。小说表现了“命运无常、难以抗争”的主题。
B.《茶馆》以北京裕泰大茶馆为中心,展示了清末、民国初年、抗战期间三个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每一幕敲响一个时代的丧钟,表现了旧中国必然衰亡的历史命运。
C.《红楼梦》中能充分表明贾府“讲排场费用高,又不肯将就省俭”的主要情节是秦可卿丧礼和元春省亲两件事。
D.《红楼梦》中“怡红院群芳开夜宴”,黛玉抽中了“风露清愁”的芙蓉花签,在她死后,宝玉写了《芙蓉女儿诔》以示伤悼之情。
2017-07-0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2 .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左右欲相如②且庸人尚之③吾得事之
④以人自利也⑤秋水至⑥以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⑦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⑧范增数项王
⑨素留侯张良
A.①⑧/②⑥/③⑤/④⑦/⑨
B.①⑦⑧/②⑥/③⑤/④⑨
C.①⑦/②⑥/③⑤/④⑧/⑨
D.①⑧/②⑨/③⑤/④/⑥⑦
2017-07-0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垣墙周庭,当南日/故为之文
B.又杂植兰桂竹木庭/少卿视仆妻子何如哉
C.客逾庖宴/古者富贵名摩灭
D.,能以足音辨人/非独蜀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2017-05-1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仪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倡优所畜B.薄西山C.吾妻死之年所植也D.雨泽
2017-05-1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仪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臣欲奉诏奔驰B.内外多小门,往往而是
C.以为智穷罪极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2017-05-1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仪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列各句加点词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亦遂增B.太上不C.枻而去D.乳二世,先妣之甚厚
2017-05-1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仪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诏书切峻,责臣逋慢/见狱吏则头枪地B.及罪至罔加/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C.则仆偿前辱之责/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D.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却告了相思回避
2017-05-1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仪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8 .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运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B.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C.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017-05-14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诗句涉及我国传统节日,诗句与节日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②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③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④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A.①中秋     ②端午     ③除夕   ④元宵
B.①中秋     ②重阳     ③元宵   ④七夕
C.①重阳     ②端午     ③七夕   ④元宵
D.①重阳     ②元宵     ③除夕   ④中秋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不是古代官职名称的一项是
A.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太史公自序》)
B.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屈原列传》)
C.上项羽已杀卿子冠军(《项羽本纪》)
D.陈豨拜为巨鹿(《淮阴侯列传》)
2017-03-17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