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0-11高二下·广西桂林·阶段练习
名著阅读 | 容易(0.94) |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1.源自这段文字的成语除了“箪食壶浆”外,还有____________
2.简要概括孟子的战争观,并结合孟子的思想谈谈对战争观的看法。
2016-11-18更新 | 78次组卷 | 5卷引用:2011年广西桂林中学高二3月月考语文卷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
2 .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枯松倒挂倚绝壁。
(2)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5)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今年欢笑复明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
(9)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复鸡人报晓筹。
(10) 孟子主张兴办教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11) 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比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深刻、生动、凝练、富有诗意,具有“点铁成金”之妙。
(12)在《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文言文阅读 | 容易(0.9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A.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 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B.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C.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D.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指汉高祖刘邦,起兵于沛,故称“沛公”。公,对人物的敬辞,尊称男子。公,有时也指封建制度五等爵位中的最高爵位,这五等爵位依次是“公、侯、伯、子、男”。
B.舍人始于先秦,战国及汉初指王公贵族家里的门客,宋元后用以称呼权贵子弟。亦指官名。
C.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参,四匹马拉的车。
D.禁中,古时指帝王居住的皇宫之内,也说“禁内”。
3.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哙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屠狗出身,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樊哙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背信弃义,帮助刘邦脱离险境。
B.课本《鸿门宴》也有樊哙闯帐一节,写了樊哙撞倒守门卫士入帐,怒视项羽这一细节,本文言辞比《鸿门宴》委婉,人物形象不及《鸿门宴》的生动传神。
C.刘邦晚年,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表现出意志消沉、精神疲惫的神情。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D.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原为普通平民的樊哙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恩德惠及子孙表示惊叹,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物的赞叹之情。
4.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2)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容易(0.94) |
4 . 用斜线( / )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不得超过10处]。
汉 六 年 正 月 封 功 臣 良 未 尝 有 战 斗 功 高 帝 曰 运 筹 策 帷 帐 中 决 胜 千 里 外 子 房 功 也 自 择 齐 三 万 户 良 曰 始 臣 起 下 邳 与 上 会 留
(节选自《留侯世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18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西南宁八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9-10高一·河北石家庄·阶段练习
文言文阅读 | 容易(0.9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杨维岳传

戴名世

杨维岳,庐州巢县人也。生而孝谨,好读书,毅然自守以正。尝以文见知于郡守。一日往谒,适富民有犯法者,守教维岳为之代请,可得金数百。维岳谢曰:“犯罪自有公法。使此人不当罪,而维岳受其金,则不祥;使此人当罪,以维岳故贳之,是以私爱而挠公法也。维岳兢兢自守,惧无以报德,其敢以是为公累?”郡守由是益敬重之。尝读书至忠孝大节,往往三复流涕。慕文文山之为人也,画像祀之。

崇祯中,陕西盗起,都御史史可法巡抚淮扬。维岳曰:“此当代伟人也,不可以不见。”乃徒步诣军门往谒。居无何,寇益急,诏天下勤王。时可法已拜南京兵部尚书,以府库虚耗,军资竭,兵不得出,传檄谕天下捐赀救国。维岳捧檄泣曰:“国事如此,吾何以家为!”即毁家以为士民倡。

崇祯十七年,上崩于煤山。维岳闻之,北面痛哭,累昼夜不能寝食。未一岁,北兵渡江,京师溃,而史可法以大学士督师扬州,城破死之。维岳泣曰:“国家养士三百年,以身殉国,奈何独一史公!”于是设史公主,为文祭之而哭于庭。家人进粥食,麾之去;平日好饮酒,亦却之。曰:“今值国事如此,饮食能下咽乎!”居三日,北兵至,下令剃发。维岳不肯。人谓:“先生曷避诸?”维岳曰:“避将何之?吾死耳!吾死耳!”其子对之泣,维岳曰:“小子!吾生平读书何事?一旦苟全幸生,吾义不为!吾今得死所矣,小子何泣焉?”人有来劝慰,偃卧唯唯而已。作不髡永诀之辞以见志。凡不食七日,气息仅存。亲属人来观者益众,忽张目,视其子曰:“前日见志之语,慎毋以示世也。”顷之遂卒,年五十六。闻者莫不为之流涕,私谥为文烈公。

呜呼!三代以来,变故多矣,为人臣者,往往身为大官不能为国死,而布衣、诸生又以死非吾事,则是无一人死也,君臣之义几何而不绝也哉!


(选自《南山集》,有删节)
注:①主:死者的牌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维岳故                              贳:赦免
B.昼夜不能寝食                           累:连续
C.北兵渡江,京师                       溃:攻破
D.毋以示世也                              慎:小心
2.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杨维岳忠义大节的一组是( )
①以维岳故贳之,是以私爱而挠公法也       ②即毁家以为士民倡
③北面痛哭,累昼夜不能寝食                    ④避将何之?吾死耳       
⑤乃作不髡永诀之辞以见志                       ⑥闻者莫不为之流涕
A.①⑤⑥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维岳喜好读书,坚守正道。他宁可不要数百两银子,也不为犯法的富民“代请”。郡守因此越发敬重他的为人。
B.杨维岳一直很敬重文天祥和史可法,他画了文天祥画像经常祭拜;在史可法死后,为杨维岳又设牌位写文章哭祭他。
C.清兵南下后,下令士民剃发。杨维岳既不剃发,也不躲藏,决心以死明志,别人来劝慰他,他也卧床不应,绝食多日而亡。
D.作者谴责了在民族危难之际贪生怕死的达官贵人,以及不明大义的平民、书生,肯定了杨维岳为守君臣之义而献身的行为。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维岳兢兢自守,惧无以报德,其敢以是为公累?
(2)以府库虚耗,军资竭,兵不得出,传檄谕天下捐赀救国。
(3)而史可法以大学士督师扬州,城破死之。
2016-11-18更新 | 315次组卷 | 5卷引用:2014-2015学年广西北流中学高二下学期周测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容易(0.94) |
6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选自《过秦论》
1.下列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奋六世之余烈:功业
B.氓隶之人,而迁徙之也徒:一类人
C.非于九国之师也抗:抵抗
D.斩木为兵,竿为旗揭:举
2.下列句子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B.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C.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选段叙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时的势如破竹和巩固政权时的种种措施。
B.作者用铺陈的手法叙述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至高无上的权威。
C.从选段文字记叙的秦始皇为巩固政权而采取的措施看,他确实为子孙后代开创了“万世之业”。
D.秦始皇不懂得攻守之势已发生了变化,以暴政统治天下,终于导致了秦王朝的死亡。
4.翻译下列句子
(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2016-11-1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西桂林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容易(0.94) |
7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①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③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 ①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柳宗元初任柳州刺史时。柳宗元与漳州刺史韩泰、汀州刺史韩晔、封州刺史陈谏、连州刺史刘禹锡因同属革新派王叔文集团而遭贬。 ②飐 (Zhăn):吹动。③文身:身上刺的花纹。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
1.从全诗来看,作者的茫茫愁思因何而起?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2.本诗颔联、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2016-04-2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语文试卷
15-16高三下·广西柳州·阶段练习
古代诗歌阅读 | 容易(0.94) |
8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目。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 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 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 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 霜叶满阶红。
1.尾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它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2.“安闲”是全诗的“诗眼”,试联系全诗谈谈作者是怎样体现老翁“安闲”这一特点的。
2016-07-04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广西柳州铁路一中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容易(0.94) |
9 .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题稚川山水                                                               新 凉
[唐]戴叔伦                                                       [宋]徐 玑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注】①秋风思:晋人张翰被齐王同辟为大司马东曹掾,因秋风起,思吴中家乡菰菜、鲈鱼,遂命驾而归。
1.两首诗都描写诗人“凉”的心境,在手法运用上有什么不同?
2.两首诗的三四句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2016-11-03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西南宁八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容易(0.94) |
10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游栖霞寺
李建勋
养花天气近平分,瘦马来敲白下门。
晓色未开山意远,春容犹淡月华昏。
琅琊冷落存遗迹,篱舍稀疏带旧村。
此地几经人聚散,只今王谢独名存。
【注】①平分:春分节气。②白下:南京的别称。③琅琊:六朝时南京设琅琊郡。
1.中间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