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汉字属表意体系的文字,造字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下列全属于会意字的一项是(       
A.山、石、水、火、车、马B.旦、武、卡、休、忐、森
C.中、上、下、刃、本、寸D.闻、放、颈、管、裹、载
2019-01-30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然,犹有未树也   
②此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④彼恶乎待哉
A.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
B.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乍.暖还寒                 乍:忽然             总.角.之宴          总角:成年的代称
B.日月忽其不淹.兮       淹:久留             填然鼓.之          鼓:击鼓
C.无乃尔是过.与          过:过错               低眉信.手        信:随意
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憎恨       非我也,兵.也        兵:战争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列括号中应填的词语依次是( )
①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  )之。
②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③( )之以孝悌之义。
A.遗 振 伸B.贻 振 申C.贻 震 伸D.遗 震 申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列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各扎成一个结,形如羊角,故称“总角”。
B.古人纪年由天干、地支组合而成,六十年为一循环,故称“花甲子”。
C.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黄昏”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4点.
D.《离骚》常以香草美人代表美好的政治制度和高尚的人格。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6 . 下列成语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誓旦旦——《诗经》——誓言真挚
B.温故知新——《论语》——孔子
C.约法三章——《史记》——刘备
D.图穷匕见——《战国策》——荆柯
2019-10-0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7 . 下列对小说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用第一人称能使小说叙述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也便于抒发感情。《祝幅》就是以第一人称为视角,通过“我”的观察和叙述来展现的。
B.“作为象征”是小说场景的功能之一,《老人与海》里,大海是人生的象征,老人与海的斗争,是人与命运的斗争,体现了人不屈服于命运的高贵品质。
C.情节是故事的核心,它决定了故事的走向和发展。《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火烧草料场”这一情节决定了林冲最后只能走上杀人造反的道路。
D.小说的情感使物理意义上的时间在人们心中发生了变化。“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是思念使日子变短了;“时光飞逝,光阴似箭”,这是快乐让时间变长了。
2019-06-0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8 . 下列对散文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阅读要善于找“文眼”。阅读《荷塘月色》时,如能抓住“心里颇不宁静”这个“文眼”,就等于掌握了理解全文的钥匙。
B.散文一般通过两种方式来表达情感,或直抒胸臆,或借物(景、事)抒情,《囚绿记》就是借“绿枝条”来寄托作者的情思的。
C.散文阅读要善于通过“形”来准确地抓住“神”。阅读《故都的秋》,可以通过赏析文中多幅秋景图这些“形”,来把握全文的神韵。
D.散文的“虚”和“实”密不可分。《吻火》中写眼神和动作是“虚”,而关于人生境界的感想则是隐藏着的“实”,需要我们细细体味才能悟得。
2019-06-0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9 . 下列对散文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的“以小见大”是指散文选材虽小,但蕴涵了博大、深远的意义。如《小狗包弟》中作者以小狗的故事,来表达对自身遭遇的感慨。
B.“情”是散文的命脉和魂魄,文章的字里行间都灌注了作者的主观意绪。《记念刘和珍君》中写人、叙事、说理,都饱含着悲愤之情。
C.散文在笔法运用上应做到疏密有致。《葡萄月令》的整体结构显得疏简、随意,通篇娓娓道来,看似漫不经心,却是语“疏”而事“密”。
D.散文的情与理是相互依托的。《新纪元》在富于思辨地畅想“新纪元”,阐发深刻哲理的同时,伴随着悠悠的情思,做到了情理兼备。
2019-06-0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10 . 下列对小说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其表现主题时是自觉的,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以故事为目的的小说,其表现主题时是不自觉的,如《一千零一夜》。
B.“场面描写”一般由人物、时间和环境组成,它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断面,如《林黛玉进贾府》里黛玉初见王熙凤的场景就是典型的场面描写。
C.小说的故事由谁来讲述,它的视角和口吻是一样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以一个半大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的,视角是仰视的。
D.小说的细节是对情节的一点一点的补充与落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取“雪夜向火”“草料场风吹屋动”等细节来充实小说情节。
2019-06-0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