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3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阅读下面一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①;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所运用的三种修辞手法。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2016-11-17更新 | 1542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南省开封市十七中高一第二单元检测题语文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小题。
曲江二首(其一)
杜 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注】 ①曲江:又名曲江池,位于西安东南郊,为唐代游赏胜地,安史之乱后,曲江景观损毁严重。②翡翠:一种翠绿色的水鸟。
1.首联“一片花飞”与“风飘万点”构成了怎样的关系?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2.尾联“须行乐”的原因是“细推物理”,“物理”在诗中指什么?请简要分析。
2016-09-1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人教版高一必修1单元质量考查练习题4语文试卷
15-16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元曲,然后回答下列小题。

双调·折桂令·九日

[元]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 ①九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②强整:勉强整理。③翠袖:和下文的“玉手”皆指歌女。
(1)这首曲抒发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结合全曲,简要分析“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的作用。
2015-03-02更新 | 146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
11-12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偶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

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会互放的光亮!

A.这首诗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形象化,充满情趣,富有哲理,不但珠圆玉润,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意溢于言外。
B.此诗写的是两件比较实在的事情,一是天空里的云偶尔投影在水里的波心,二是"你""我"(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相逢在海上。
C.如果我们用"我和你""相似"之类的标题,当会更富有诗味。
D."云""波""你""我""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等意象及其之间的关系构成都可以因为读者个人情感阅历的差异及体验强度的深浅而进行不同的理解。
2014-11-14更新 | 206次组卷 | 8卷引用:鲁人版必修4:2.6《雨巷》测试(1)
11-12高三·山东日照·阶段练习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注】①寒食:旧俗清明前一日或二日为“寒食”。寒食不举火,故称“禁火”。 ②流莺:飞行不定的黄莺。 ③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
1.结合全诗分析首句中“冷”字的妙处。
2.这首诗的后两句在景与情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之处?请作简要赏析。
2014-10-28更新 | 190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4 第四单元(A卷基础篇)-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单元AB卷(统编版)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同步单元AB卷
13-14高一·全国·单元测试
古代诗歌阅读 | 较易(0.85) |
6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文后小题。
惠安女子
舒 婷
野火在远方,远方
在你琥珀色的眼睛里
以古老部落的银饰
约束柔软的腰肢
幸福虽不可预期,但少女的梦
蒲公英一般徐徐落在海面上
啊,浪花无边无际
天生不爱倾诉苦难
并非苦难已经永远绝迹
当洞箫和琵琶在晚照中
唤醒普遍的忧伤
你把头巾一角轻轻咬在嘴里
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
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
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
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
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
1.《惠安女子》显示了诗人善于从客观生活中提炼诗歌意象的能力。请你撷取诗中的意象,描述诗中所表现的情景。
2.有人说,诗的最后一句“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揭示了惠安女子的优美形象和真实命运。说说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2014-05-08更新 | 1403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单元检测第一单元练习卷
2012·陕西·模拟预测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念奴娇•登石头城①
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②,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1.这首词的景物描写营造怎样的意境?词人借此抒发了什么感慨?。
2.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文本进行赏析。
2014-02-24更新 | 765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小品文阅读测试卷
11-12高一下·四川成都·期中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诗歌语言讲究凝练,一字便能透露情思。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知”和“斗”二字的妙处。
2.有人认为这是一首贬抑“杨花榆荚”的诗,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褒扬“杨花榆荚”的诗。你赞成哪一种看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2014-02-18更新 | 1003次组卷 | 3卷引用: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3单元测试卷:第三单元 古代散文阅读
12-13高一·河南开封·单元测试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4) |
9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1)这二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2)两首诗都是针对同一历史事件所写的咏史之作,其议论不落窠臼又各具特色,但都能言之成理。你认为哪一首更好,为什么?
2013-08-14更新 | 56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南省开封市十七中高一第三单元检测题语文卷
9-10高一下·湖北黄冈·期末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小题。

过分水岭

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再宿武关

李涉

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1.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溪水”?请指出两首诗中通过溪水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2.有人认为,“溪水无情似有情”中的“似”字改成“却”字更好,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2012-05-17更新 | 926次组卷 | 7卷引用:鲁人版2007-2008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测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