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标点符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1 道试题
2019高一·浙江·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1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日前,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发现一只罕见的棕色大熊猫幼仔。关于棕色大熊猫的成因,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返祖说;一种是遗传说。
B.官兵们形容高原反应时的感受:头疼得像要炸裂,用背包带勒、用手指掐、用拳头敲全都没用,“恨不得把自己的头砸碎。”
C.“慢着,”我说,“我这里有一封信,请你给递进去。”“那么请等一等。”她拿了信进去,又关上了门。
D.一代伟大科学家的逝去,让我们不得不想现在的中国、未来的中国是否还能出现世界级宗师?一个世纪后的我们是否还能在各个领域继承遗志发扬光大?
2019-11-01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语文038.
2019高二·浙江·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说杂文,必说鲁迅;有了鲁迅,杂文才有说头,[甲]以鲁迅为标杆,杂文的写作至少要有两个要件:一是独立的写作姿态;一是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好的杂文总能给人以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惊喜,它能点醒我们沉睡的大脑,让那些似是而非、若有若无的念头与思绪一下子贯通,让我们的思想进入一种澄澉清明的状态。[乙]读鲁迅先生的《春末闲谈》,看到细腰蜂对小青虫耍的伎俩,便顿悟了专制文化的“要诀”,那就是要人们“不死不活”——不死,便可为其所驱使;不活,便可为其所奴役。历史下这样的论断,没有拨云见日的思想穿透力,那是不可想象的;读这样直抵根基的杂文,内心不受冲击,那似乎也是不堪设想的。[丙]鲁迅把杂文比作“小小的显微镜”,它“也照秽水,也看脓汁”。杂文的价值,正在于它澈浊扬清,拨乱反正,正本清源。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杆B.醍醐灌顶C.对D.不堪设想
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错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2019-11-0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语文030
2019高一·浙江·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3 .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各色画笔下,蝴蝶、花朵、叶子、大树等跃然纸上,孩子可以通过阅读绘本对色彩、实物进行认知学习。
B.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从圣贤到文臣、从君子到小人、从英雄到隐士,作者为我们一层层打开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或高贵或痛苦的灵魂。
C.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这样的句子(杜甫《石壕吏》),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
D.如果说“义”代表一种伦理的人生态度,“利”代表一种功利的人生态度,那么,我所说“情”便代表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
2019-10-3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语文025
2019高一·浙江·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4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吟诵《重修望海楼记》,怎能不唤起我们对家乡的爱?怎能不激起我们对建设家乡的豪情?
B.水果之乡的市场上,到处都摆着水果,有甜瓜,西瓜,苹果,香梨……走到哪里都是香味儿。
C.“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D.春天,一批批候鸟来到台州,各处湿地、成片林、城市公园,都可看到它们的身影。
2019-10-3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语文049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5 .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各自能够保持一种平和、谦逊的心态,就是中国古人所谓的“君子之风”。
B.“他们把一切垄断去了,”他说,“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
C.船在码头靠岸了,喧嚣声震耳欲聋,七、八个脚夫一拥上船拼命抢夺行李。
D.我不晓得,在财运亨通的幸福家庭里,是否有谁注意了这位哑巴女孩。
2019-10-31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19高一·浙江·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丑是一种客观存在。【甲】无论在自然物理世界还是在人的世界,文化世界都客观存在着丑。丑在人(正常人和健康人)的心理上总是产生不快、痛苦、厌恶、反感、嫌弃、推拒的效果。在现实生活中,丑的东西由于违背了美的规律而具有反审美的性质,只会令人厌恶,不可能激起人们的美感。可是,经过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评价和艺术反映以及独具匠心的加工制作,丑可以在艺术中转化为艺术美,获得特殊的审美价值。艺术可以通过美与丑的对比衬托,使美更相得益彰,化丑为美,塑造出反面典型。

【乙】“化丑为美”中的“化”就是典型化,使生活丑转化为艺术典型形象,比如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等。【丙】通过讽刺、幽默等戏剧性手法,对丑的事物直接加以否定、批判,使人们在审美中获得愉悦,如讽刺性喜剧、相声、漫画等创作就是如此。总之, 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是通过对生活丑的否定性的审美评价,来表达自己对美的追求和对美的肯定,从而在艺术活动中培养正确鉴别和反映生活美与丑的能力。

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具匠心B.相得益彰C.塑造D.从而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2019-10-3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语文 046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朱光潜做学问起步早,起点高。1921年,他24岁,还是香港大学教育系二年级大学生,就在当时全国标志性刊物《东方杂志》上发表论文处女作《弗洛伊德隐意识与心理分析》;同年,他还在很有影响的期刊《改造》上推出《行为派心理学之概略及其批评》,一时颇受关注,可谓一鸣惊人。此后,他一发而不可收拾,直至1986年仙逝,近千万字文质俱佳的论文、专著和译作等,如倾泻而下的瀑布,源源不断地流入现代学术文化的深潭大泽。(甲)他博采西方美学之花,嫁接中国传统之木,不断开辟新论题、提出新观点,其开路先锋作用显而易见。(乙)然而,他从不以先锋自诩,更不以北大名师和学术名家的身份招徒聚众,摇旗呐喊,颇有龚自珍所说“一事平生无齮龁,但开风气不为师。”的风仪。(丙)不过,朱光潜不立门户拉山头,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沾溉学林、泽被众生。读中国现代美学史,朱光潜既是开疆拓土的勇士,又是深孚众望的将军;开路先锋与稳坐中军的形象,在他身上赫然并立又融为一体。

1.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发而不可收拾
B.立门户   拉山头
C.深孚众望
D.赫然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2019-10-3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十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甲]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乙]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乞求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丙]我想我一定使母亲作过了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猝然B.余暇C.乞求D.坚忍
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2019-10-3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十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出现过“盲目崇拜”和“闭关排外”的现象。【甲】希望今天的中国学术界,能够彻底抛弃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或者妄自尊大、闭关排外的心理。

中华文明经历了几千年,积聚了先人的聪明智慧和宝贵经验,我们今天需要下大力气学习、研究和总结。【乙】面对今天这种“信息爆炸”、琳琅满目的“异文化”纷至沓来的时代,我们需认真思考怎么办?全盘接受、盲目排斥都不是好的办法,我们应该用一种理智的、稳健的心态去审视它,而不是用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来“欣赏”它。要知道,不论哪种文明,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精华和糟粕。【丙】所以,对涌进来的异文化,我们既要“理解”又要有所“选择”。

1.文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琳琅满目
B.纷至沓来
C.轻率
D.不论
2.文中的画线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2019-10-2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十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时候我住在北京的旧城墙下。假如那城墙还在,我就能指着它告诉你:“【甲】庚子年间,八国联军克天津、破廊坊、直逼北京城下。当时城里朝野陷于权力斗争之中,偌大一个京城竟无人去守。【乙】此时有位名不见经传的营官不等待命令,挺身而出,率健锐营‘霆字队’的区区百人,手持新式快枪,登上了左安门一带的城墙,把联军前锋阻于城下,前后有一个多时辰的功夫。此人是一个英雄。”像这样的英雄,正史上从无记载,我是从稗官野史上看到的。【丙】有关北京的城墙,当年到过北京的联军军官写道:“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防御工事。它绵延数十里,是一座人造的山脊。”对于一个知道历史的中国人来说,他也不会只活在现在。历史,它可不只是尔虞我诈的宫廷斗争和折冲樽俎的外交谈判。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功夫B.稗官野史C.不只D.折冲樽俎
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2019-10-24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三3月教学测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