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标点符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36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在这样雨雪交加的日子里,如果没有什么紧要事,人们宁愿一整天足不出户。只有在半山腰县立高中的大院坝里,此刻却自有一番热闹景象。午饭铃声刚刚响过,从一排排高低错落的石窑洞里,就跑出来了一群一伙的男男女女。他们把碗筷敲得震天价响,踏泥带水、叫叫嚷嚷地跑过院坝,向南面总务处那一排窑洞的墙根下蜂涌而去。偌大一个院子,霎时就被这纷乱的人群踩踏成了一片烂泥滩。与此同时,那些家在本城的走读生们,也正撑着雨伞,一路说说笑笑,通过一段早年间用横石片插起的长长的下坡路,不多时便纷纷消失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

在校园内的南墙根下,各班的值日生正在忙碌地给众人分饭菜。每个人的饭菜都是昨天登记好并付了饭票的。菜分甲、乙、丙三等。甲菜里面有些叫人嘴馋的大肉片,每份三毛钱;乙菜其它内容和甲菜一样,只是没有肉,每份一毛五分钱。丙菜可就差远了,清水煮白萝卜——似乎只是为了掩饰这过分的清淡,才在里面象征性地漂了几点辣子油花。不过,这菜价钱倒也便宜,每份五分钱。

1.文中有重叠形式“刚刚、叫叫嚷嚷、长长”,说说它们和“刚、叫嚷、长”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
2.下列句子中,与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如果说传统文化是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那先秦诸子就是这株大树的根。
B.不能闭关,不能送去,不能等别人送来。
C.那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巍然耸立的雕塑。
D.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
3.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的对面说。
B.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乐园——除非是为了去显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C.大家跟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地练起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D.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
2024-04-05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夜里犬吠有点怕人,而鸡啼就很好。长夜漫漫何时旦?当风雨夜雷电交加之时,你在旅馆的床上報转不寐。这时若鸡啼一声,你有了盼头了。尽管是 的夜晚,但总放不住一遍遍的鸡声相催,渐渐的东方欲白,月没星稀。

农家春耕季节,鸡叫头遍长工就起来喂牛,鸡叫三遍他就带了犁耙绳索上坡。最怀念:闪灼的星空下料峭的春风中,鸡啼声里,犬吠声里,那伴了三头耕牛,两只猎狗,一车农具的上坡人啊。还有,除夕夜阑,祠堂前,家人围在一起发纸马、烧金银鍱、放鞭炮的时候,五更鸡啼也一声声频繁了起来,那情景至今让我怀念。

中国古代有长鸣鸡的传说,有 的故事,也有束带待鸡鸣”“鸡声茅店月的动人诗句。——喂,被锁在都城的你,笼里金丝雀与架上的鹦鹉声听够了,何不在星月夜,于驿桥边,听一听那 的鸡鸣声呢?它可以给你很多安慰和鼓舞。不信,前路茫茫正自踌躇当儿,隐隐的雄鸡啼处,山那畔村舍不远了。

1.下列选项中的“就”与文中加点的“就”,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大点儿就大点儿吧,买下来赶紧走吧。
B.有老虎就有武松,有困难就有英雄。
C.那个穿绿色羽绒服的,就是他妹妹。
D.以前就他自己知道,现在大家都知道了。
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文学作品中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处的冒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2024-04-05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晴雯方才又闪了风,着了气,反觉更不好了,翻腾至掌灯,刚安静了些。只见宝玉回来,进门就嗐声跺脚。麝月忙问原故,宝玉道:今儿老太太(a)的给了这个褂子,谁知不防后襟子上烧了一块,(b)天晚了,老太太,太太(c)不理论。一面说,一面脱下来。……宝玉道:明儿是正日子,老太太,太太说了,还叫穿这个去呢。偏头一日烧了,岂不扫兴。晴雯听了半日,忍不住翻身说道:拿来我瞧瞧罢。没那个福气穿就罢了。这会子又着急。宝玉笑道:这话倒说的是。说着,便递与晴雯,又移过灯来A细看了一会B晴雯道:这是孔雀金线织的,如今咱们也拿孔雀金线就像界线似的界密了,只怕还可混得过去。麝月笑道:孔雀线现成的,但这里除了你,还有谁会界线?晴雯道:说不得,我挣命罢了。……

材料二:

病补雀金裘,这是金陵十二钗又副册首位晴雯最耀眼的一次出境,这一事件曹雪芹为晴雯定位为,这个字有两层含义:一是带有褒义的真情之勇。贾母那么疼爱宝玉,刚赏了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当晚就被宝玉烧坏了。晴雯此时重病卧床,正是需要休养的时候,她本可以不管此事。但就是为了宝玉不挨骂,她就不顾自己的病体,准备用一种非常费精神高技巧的方式界线来补上雀金裘,好不让宝玉这么烦恼,这便是她的真情之勇,但是作者也毫不讳言地指出,晴雯的勇还是有很多不恰当的。在处理坠儿偷金手镯这件事上,她体罚坠儿太张扬太过火了。贾府是世家大族,家教森严又宽厚待下,身为丫鬟,如果动辄打骂比你地位低的小丫鬟,难免显得轻狂。所以这个字是怕也有匹夫之勇的意思。

1.材料一a、b、c三处,下列填写词语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A.喜喜欢欢       幸而       B.欢喜             幸而       
C.欢喜             因着       D.喜喜欢欢       因着       
2.甲、乙两名同学给材料一中A、B两处加标点。甲:又移过灯来。细看了一会,晴雯道……乙:又移过灯来,细看了一会。晴雯道……你认为哪种加法更合适,请说明理由。
3.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24-04-04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强基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终于,有一天,他们跑到这些大圆筒里来玩了。他们在里面穿来穿去,发现、寻找着各种不同的路径。这是桥孔啊,涵洞啊,隧道啊,是地道战啊……他们有时伸出一个黑黑的脑袋来,喊叫一声,又隐没了。他们从薄暗中爬出来,爬到圆筒的顶上来奔跳。最初,他们从一个圆筒上跳到一个圆筒上,要等两只脚一齐站稳,然后再往另一个上面跳,现在,他们连续地跳着,他们的脚和身体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弧形的坡面,习惯了这样的运动的节拍,他们在上面飞一般地跳跃着……

(汪曾祺《下水道和孩子》)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这是桥孔、涵洞、隧道、地道战……他们伸出一个黑黑的脑袋来,喊叫一声,又隐没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分析文中第二处省略号的用法及效果。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夜幕落下,华灯初上,结束白天的工作后来到学校,舞动水袖唱昆曲、踮起脚尖跳芭蕾……如今,“夜校热”已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白天上班、晚上学艺”的场景,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日常。

夜校并非新鲜事物。它一直承担着改善教育水平、提高文化素质的社会职责,也构筑起几代人的共同回忆。随着社会发展,夜校不断与时俱进。非遗制作,短视频剪辑,手冲咖啡……①新颖多样的课程,②体现出夜校在走近年轻群体、创新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努力与尝试。③据某平台数据显示,④今年以来,“夜校”的搜索量同比增长980%。⑤火热数据,更折射出夜校近年来主动求索、积极作为。⑥夜校“出圈”是我国加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更是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实践。

对年轻人来说,选择夜校,不仅因其价格实惠、内容丰富、时间灵活,更在于它能精准对接文化需求、激发生活憧憬。而“非学历化”的教学特质,也促成了“去功利化”的学习导向。在这里,曾经淡忘的爱好被重新唤起,过去放弃的兴趣被再次拾起。这座成年人的“少年宫”,既承载了年轻人舒缓压力、丰富生活的精神需求,也满足了现代人对知识更新、自我完善的价值追求,为忙碌的心灵留下一片可贵的栖息地

(2023年12月4日《人民日报“夜校热”背后的文化味》,有删改)

1.文中画线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文中有两处加点的词语,同样是比喻,一处用引号,一处不用引号,请说说这样安排的理由。
3.“去……化”的短语形式日趋常见,如“去成人化”“去自我中心化”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中“去功利化”这一短语的表达效果。
2024-04-03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等5地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宝宝上山了(指蚕爬上稻草杆子,准备吐丝结茧),老通宝他们还是捏着一把汗。他们钱都花光了,精力也绞尽了,能不能有收获呢?到此时还没有把握。虽则如此,他们还是硬着头皮去干。山棚下燕了火,老通宝和儿子阿四伛着腰慢慢地从这边蹲到那边,又从那边蹲到这边。他们听见山棚上有些屑屑索索的细声音,就忍不住想笑,过一会儿听不见了,他们的心又开始沉甸甸地往下沉了。心是这样地焦灼着,却不敢向山棚上望。偶或他们仰着的脸上淋到了一滴蚕尿了,虽然觉得有点难过,但心里却快活:巴不得多淋一些。

上山后三天,息火了。老通宝的儿媳四大娘再也忍不住了,偷偷地挑开芦帘角看了一眼,她的心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那是一片雪白,几乎连缀头都瞧不见,那是四大娘有生以来从没见过的好大蚕花呀!老通宝全家立刻充满了欢笑。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上山”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遇到难事就推,遇到好事就抢,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些为好。
B.AI可以学习任何“投喂”给它的内容,以便训练出一个完整、可用的模型。
C.“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地说。
D.“包身工”的身体,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包给了带工的老板。
2.下列选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你望着香雪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你就不忍心跟这样的小姑娘耍滑头。(《哦,香雪》)
B.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故都的秋》)
C.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荷塘月色》)
D.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车跑一趟,凉风飕进他的袖口,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骆驼祥子》)
3.请结合文本,分别说说文中加点词语“屑屑索索”“巴不得”的含义及作用。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方面,他是个公民,而且是个有些知识与能力的公民,理当去给国家做点什么,在国家有了极大危难的时候。另一方面,一家老的老,小的小,平日就依仗着他,现在便更需要他。他能甩手一走吗?不能!不能!可是,不走便须在敌人脚底下作亡国奴,他不能接受!

他的知识告诉他那最高的责任,他的体谅又逼着他去顾虑那最迫切的问题。

“我没办法!”老大又叹了口气,“只好你(瑞全)去尽忠,我来尽孝了!”

“老三你说对了!你是得走!我既走不开,就认了命!你走!我在这儿焚书,挂白旗,当亡国奴!”老大无论如何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他落了泪。

瑞宣用手背把泪抹去。“你走你的,老三!但要记住,永远记住,你家的老大并不是个没出息的人……”他的嗓子里喳了几下,不能说下去。

瑞宣不再到学校去。可是他并没正式辞职,也没请假。他从来是个丁是丁,卯是卯的人,永远没干过这种拖泥带水的事。现在,他以为辞职与请假这些事都太小,用不着注意;作亡国奴才真正是大事,连作梦他都梦见我们打胜仗,或是又丢失了一座城。

他为什么(A.不   B.不肯)像老三那样跺脚一走?

他不能为挣几个钱,而闭上眼不看学生们渐渐地变成奴隶!什么都可以忍,看青年变成奴隶可不能忍!

1.下列句子中的问号与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问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B.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文中括号内有两个词语,请根据语境做出最佳选择,并说明理由。
3.文中画波浪线部分与《荷花淀》中“怎么了,你?”在句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句子简要分析。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悬觉得很亲切。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们不易领会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这是很便宜的食品。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a我们那里。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也有搓成圆球的,叫作欢喜团。那也是作坊里做的。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

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入了冬,大概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炒一天。或二斗,或半石;b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1.文中三处画波浪线的部分都使用了引号,请分别分析其表达效果。
2.文段中有a、b两处加点的“像”,说说二者在表意上的不同。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改为“炒炒米的人有一面大筛子和长柄的铁铲,在大街小巷走。”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24-04-01更新 | 2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根据统计,2022 年全国报考硕士研究生的是457万人,比上年增长80万左右,增幅高达21%。考研持续升温,竞争日趋激烈,有人感叹“考研逐渐高考化”。而研究生考试录取率虽有所提升,但仍无法与高考的高录取率相比。人们常说“一‘研’为定”,但实际上,人生是变化莫测的,考研成功, ,但不等于一劳永逸;而考不上,也不意味着人生未来的路只能“逼仄”下去

当下,青年人的选择越来越多元化,但需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前路未必好走,但绝不“躺平”。          ,人生才会变得出彩。人生有太多赛道,不同的赛道意味着不同的奔跑方向,但无论哪一条赛道都需要勇往直前,都需要相信自己、勇敢奋斗。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坎坷,有平川也有险滩,有直道也有弯路。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选择,为了自己的选择倾尽全力, ,都能问心无愧。故此,不管考研是否如愿,青年人都要坚定向前,在逐梦路上继续奋斗。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用法和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相同的一项是(     
A.考研持续升温,竞争日趋激烈,有人感叹“考研逐渐高考化”。
B.亿万人民一条心,上下铆足一股劲,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现实。
C.前路未必好走,但绝不“躺平”。
D.兰考人民笑那起伏的沙丘“贴了膏药,扎了针”。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段落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24-04-01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S9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天眼”是当今射电天文学的“重器”。其基本原理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平行电磁波遇到抛物面反射后会汇聚到焦点的位置。对射电望远镜来说,把反射面做成抛物面的形状,然后在焦点位置放置一台接收机,就可以汇集天体发出的电磁波信号,从而进行天文观测。,汇集的信号就越多,也就越能探测到更暗弱、更遥远的天体。但伴随人类对无线电的大规模使用,产生了,干扰了人类对太空信号的接收。于是,大家希望建造出超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到底能建口径多大的望远镜,取决于能找到多大的洼地。 ③     ,因为它要同时符合足够大足够圆、远离人口密集区域、不能积水、优良的地质条件这四大条件。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重器”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尚书》中的“满招损,谦受益”这句名言,时至今日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B.《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
C.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D.《外商投资法》的出台有助于缓解国内的担忧情绪,给非国有经济服下“定心丸”。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24-04-01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