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语言应用场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08 道试题
1 . 某中学集体出行,到某市长途汽车总站看到下面这则告示,其中格式和用语上有四处不当,请找出并予以修改。

告示


各位旅客:

因清明假期旅客激增,A市至B市4月3日~5日的车票已经告罄,本站将调拨客车增开加班车,请旅客及时查看本站公布的临时行车信息。由于该站扩建,北门暂时封锁,请旅客听从本站人员的引导,从南门出入。不便之处,敬请各位旅客谅解。

2021年4月1日

A市长途汽车总站

2024-01-09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济源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为烹饪的一种方式,烧烤自两千年前的汉代就已流行。“肉串烤炉加蘸料,灵魂烧烤 ‘三件套’”,这样的画面,在徐州出土的众多汉画像石中,透露出汉代徐州人对烧烤的喜爱。徐州铜山区出土的一块汉画像石——“庖厨图”就生动描摹着古人烤肉的场景。左边一人,在俎上切肉;右边一人,一手拿扇一手拿烤串, “U”形签子穿了两串肉。墙壁上挂着鱼、羊腿,地上还有鸡、鸭与两条狗。

作为彭祖文化孕育下的烹饪之都、刘邦创立大汉的发祥地的徐州在两汉时期具有底蕴深厚的饮食文化。汉代,徐州的烧烤已颇具规模,现在的徐州人热衷吃烧烤只不过是 地延续了先人的习俗罢了。在汉文化发祥地徐州吃烧烤,“吃货”们能感受到“十个腰子十个球,大乎辣椒大乎油”的豪猛,还有自汉代积淀而来的豪迈。

不论是近来以小火炉和小饼为特色的淄博烧烤,还是以量大著称的东北烧烤,抑或是以菜品丰富且奇特闻名的云南烧烤,烧烤在全国不同地方   “吃货”们可以在这些地方品味不同特色的烧烤。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假如你是导游,请仔细观察《庖厨图(局部)》,围绕画中的两个人发挥想象写一段解说词,含蓄表现出古人烧烤的悠然惬意。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不超过80字。
2024-01-07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97年受邀赴国外录制两张二胡独奏专辑,我选择了《阳关三叠》《牧羊女》等大约20多首颇具民族的作品。录音师非常有经验,用模拟录音的方式记录现场演奏声音,一部作品从头到尾不做任何剪接, 。后来,其中一张专辑在国际唱片大赛中荣获最佳世界传统音乐奖

21世纪以来。我多次到世界各地举办独奏音乐会。记得在一个国际顶级音乐厅演出时,台下座无虚席。音乐会结束时,全体观众起立鼓掌,我把3首乐曲全部拉完后,又在 的掌声中多次谢幕。观众依然不愿离去。

中国民族乐器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有 的优势,在与世界其他文化交流合作时,很容易弥合语言和审美习惯的差异,二胡这件乐器无论是文化内涵、审美高度、风格特质,还是技术运用和情感表达,与世界任何乐器相比都足够出色,作曲家、演奏家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传承精粹,创造新产。

走过千山万水,方知来路峥嵘。我越来越感觉到,拉动琴弦的,不只是演奏者之手,更是积淀数千年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距今8000多年的贾湖骨笛到公元前1000多年的八音分类法,从战国曾侯乙编钟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音乐典故,从隋唐以后琵琶、胡琴、扬琴等传入中原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催生新文艺、新音乐……数千年来,中国民族器乐的演奏实践和艺术积淀,书写了我国灿烂的音乐文化,表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音乐智慧。真可谓:(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以“音乐”和“文化”为话题,在文末括号处填写一副对联,对文段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每句至少7个字。
2024-01-05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4 . 阅读语段,完成各题。

杭州拥有西湖文化景观、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三处世界遗产,都属于物质文化遗产。站在迎接亚运会、打造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窗口的历史节点上,杭州要___________,擦亮三大世界文化遗产金名片,深化“后申遗时代”的遗产保护与探寻工作,打造世界遗产保护的“杭州样板”。

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还拥有不少来自百姓之手的民俗技艺。例如西湖绸伞,选料考究,制作精巧。它的伞面采用特制的伞面绸制作,薄如蝉翼,织造细密,色彩瑰丽,图案有西湖十景、龙凤等。伞骨则采用江南独特的淡竹制成,“百里挑一”的竹子还要经过擦竹、编挑、整形等十多道工序,保证其任凭烈日曝晒、风雨侵袭也不弯曲变形。

1.填写在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丝不苟B.就地取材C.因地制宜
2.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3.根据资料,给西湖绸伞填写下联。
上联:轻巧绸面绘山色       下联:
2024-01-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高一新东方开学考语文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的诗词水准公认非常之高,苏轼被王国维列为与庄子、陶渊明、杜甫同列的一线诗人。不过今天翻苏轼诗词,精彩的篇章固然________,但似乎写作并不费力,很少给人一种苦心孤诣的感觉。他的诗词始终有一种飘然轻举、高飞万里的畅达感,似乎未经意,又是天然的大手笔。而有些名句,一眼就能看到一种功力。比如李白的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明显能看出作者的较劲,力求达到耸人耳目的效果,创造阅读的陌生感。

苏轼诗词,很少有这种感觉,他似乎没有刻意地发力,刻意制造特殊的阅读体验。比如《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诗很著名,但要说哪里好,却又抓不到什么亮点。是炼宇还是警句?是境界还是气象?似乎都有些谈不上,但就是这种娓娓道来,却在不知不觉间沁人肺腑,随之流传千古。这就是,一种天才。所谓天才,就是有一种俯视感,不屑于炫技,也不有意________自己的风格,信笔而挥,就是非凡的笔墨。苏轼曾评价自己的书法是吾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其实评价他的诗词也恰当。天才是不需要参照系的,不会表现________的紧迫,就像嘴上说我没复习的学霸,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一交卷却是高不可攀。

     ),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后世评价苏轼的诗词,常见的是以文为诗”“以诗为词。苏轼的创作常常是跨界的,创作在他眼中都是文体不限,诗、文、词是可以混搭的。这种跨界,恰恰是苏轼天才面貌的________:我创造规则,而非被规则所缚。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多如牛毛   展示   迫在眉睫   呈现B.比比皆是   标榜   亦步亦趋   流露
C.多如牛毛   标榜   亦步亦趋   呈现D.比比皆是   展示   迫在眉睫   流露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态度
B.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态度是苏轼在美学上的追求
C.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态度,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是苏轼在美学上的追求
D.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态度,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
3.文中说苏轼“把这一切提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这在《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都有所体现,请选择其中一篇中的相关内容写一则文学短评,分析苏轼“透彻了悟”的哲思。字数150-200字。
2023-12-31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滕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6 . 同学们回顾初中生活,拟写对联。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畅叙依依师生情,感念
光阴似箭,惜别,祝福金榜题名。
A.①白驹过隙     ②春风化雨     ③拳拳赤子心
B.①白驹过隙     ②师者仁心     ③悠悠同窗谊
C.①岁月如歌     ②春风化雨     ③悠悠同窗谊
D.①岁月如歌     ②师者仁心     ③拳拳赤子心
2023-12-30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高一新东方开学考 语文试卷 02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躬耕于东坡的苏轼,随着时光流逝,心境渐趋从容淡定,坦然接受了往后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布衣人生。在黄州期间,他遍访名胜地,纵情山水间,将胸中的豪迈奔放诠释淋漓尽致。携友人泛舟江湖,饮酒赋诗、行文作画,品味心仪佳肴,结交村夫雅士。

谪居黄州四年间,对于黄州这个曾让他反躬自省、重拾自信、化茧成蝶的蜕变之地,他始终怀有深厚感情。苏轼已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俨然是把它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正所谓此心安处是吾乡。他既没有随遇而安,也没有自甘堕落,而是敢于积极应对、学会豁达超脱,真正做到与命运和自己达成和解,变逆境为历练,视困苦为磨砺,活出了不同凡响的人生。


在“人文黄冈——十大文化名人”评选活动中,苏轼高居榜首,请你根据文段内容,为其写一则人物短评。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
2023-12-30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11 应用文体 对点训练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8 . 下面文段对“冬雨”的描摹很有特点,请从修辞的角度写一段文学短评。要求:叙议结合,表述清楚,120字左右。

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而近处地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2023-12-30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11 应用文体 对点训练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看见绿色就想起了你

——记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绿化劳动模范王效英

我见到你是在招待所里采访时。你敲门进来,坐在沙发上。你已50岁,皮肤黧黑,手背上青筋突起,脸上也已爬上皱纹。我脑际本装着你传闻中的英姿,你动人的歌声,爽朗的笑语。我心里一顿,没有想到你会是这个样子。你对我笑笑,坐在沙发上,等我先问话。窗外绿柳红花。

你开始叙述往事,双眸中又闪出青春的火花。1950年,你随军进疆时还是一个十八岁的姑娘。在这夏日沙子能烤熟大饼的西北,绿荫比金子还宝贵。你心里萌生起一个念头,学林业去,要让绿色染满戈壁。

毕业后你来到石河子,这一片黄沙之野,正是涂抹绿色的最广阔天地。报到的第一天,这里还没有房子,晚上你就睡在工棚厨房的大锅台上。白天你扛着标杆去测量,去规划。冬天,没膝的深雪将鞋子、裤脚冻成一个冰壳;春天,风沙开始在你秀气的脸上冲磨皱纹;夏天,烈日开始将你嫩白的皮肤晒红、晒黑。你这位水乡姑娘,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

当地没有合适的绿化树种,你横跨半个中国,到东北深山里去寻找。白天打树籽,晚上在招待所里搓籽皮。树籽还湿,你带在火车上,走一站,风干一点,搓一点,两只手搓红了,搓肿了。籽皮、荚壳从列车窗口飘出,一路撒去。有这样的出差者吗?啊,难怪你有这双青筋暴突的手。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生命需要人去培育。现在这个戈壁新城已拥有200多种树种、154万株树,城外还有30公里长的林带,生命之绿已战胜了荒漠的死寂。你挺立在戈壁滩上,将青春的信息,融进雨,抛向风,化作了一座绿城。窗外柳丝织帘、白杨遮阴。

你在沙发上坐着,明眸中闪着火花,浑身披满风尘,好一座坚毅的塑像。


请从“语言表达”“新闻价值”的角度,为该人物通讯写一则短评。要求不超过80个字。
2023-12-3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11 应用文体 对点训练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平陷落了,瑞宣像个热锅上的蚂蚁,出来进去,不知道要做什么好。他失去了平日的沉静,也不想去掩饰。出了屋门,他仰头看看天,天是那么晴朗美丽,他知道自己还是在北平的青天底下。一低头,仿佛是被强烈的阳光闪的,眼前黑了一小会儿——天还是那么晴蓝,而北平已不是中国人的了!他赶紧走回屋里去。到屋里,他从平日积蓄下来的知识中,去推断中日的战事与世界的关系。忽然听到太太或小顺儿的声音,他吓了一跳似的,从世界大势的阴云中跳回来:他知道中日的战争必定会使世界的地理与历史改观,可是摆在他面前的却是这一家老少的安全与吃穿。祖父已经七十多岁,不能再去出力挣钱。父亲挣钱有限,而且也是五十好几的人。母亲有病,禁不起惊慌。二爷的收入将将够他们夫妇俩花的,而老三还正在读书的时候。天下太平,他们都可以不愁吃穿,过一份无灾无难的日子。今天,北平亡了,该怎么办?平日,他已是当家的;今天,他的责任与困难更要增加许多倍!在一方面,他是个公民,而且是个有些知识与能力的公民,理当去给国家做点什么,在这国家有了极大危难的时候。在另一方面,一家老的老,小的小,平日就依仗着他,现在便更需要他。他能甩手走吗?不能!不能!可是,不走便须在敌人脚底下做亡国奴,他不能受!不能受!

请从“阳光”“责任”两个关键词中任选一个,结合文段内容写一则短评,字数不超过70字。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