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论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礼记·中庸》)


【注】①矫:坚强的样子。
1.“兼人”在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孔子的回答体现了其_________的教育思想。
2.综合两则材料,简析孔子心目中最强者的品性。
2021-01-12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诸暨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墨子·耕柱》:“所谓贵良宝者,为其可以利也。今用义为政于国家,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

1.根据材料,概括孔子、墨子的义利观。
2.在当今经济社会背景下,你怎么评价孔子、墨子的义利观?
2020-11-02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17年好题进阶卷(三)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论语·阳货》)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论语·子路》)

1.孔子认为不能以德报怨,而应该“______”,“恶讦以为直者”中“讦”的意思是_______
2.结合材料评析儒家的“直行观”。
19-20高一·浙江·阶段练习
名著阅读 | 困难(0.15) |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①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②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尔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③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④孟子曰:“(大丈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1.(1)材料④横线中应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综合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儒家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
2.材料②中桀溺所言“避世”与材料③中孔子所言“隐”有何异同?结合材料,试做分析。
2020-04-0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语文 007(第三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9-20高二·全国·单元测试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节选自《论语·季氏》)

鸿蒙曰:“意!心养。汝徒处无为,而物自化。堕尔、形体,吐尔聪明;伦与物忘,大同乎滓溟;解心释神,莫然无魂。万物云云,各复其根,各复其根而不知。浑浑沌沌,终身不离;若彼知之,乃是离之。无问其名,无窥其情,物故自生。”云将曰:“天降朕以德,示朕以默,躬身求之,乃今也得。”再拜稽首,起辞而行。

(《庄子外篇·在宥》)

【注】(qiān):过失。(gǔ):盲人。③心养:养心。④吐:当是“咄”字之讹,“咄”与“黜”同,废弃的意思。⑤根:根本。⑥知:感知。⑦浑浑沌沌:各任自然。


以上两个语段都谈到修身的问题,其中有何不同?请你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2020-03-1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人教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测试卷5
6 .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答题。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


“吾道一以贯之”中的“道”,指的是什么?曾子如何解释孔子所说的“道”?结合《论语》中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孔子的“道”是怎么理解的。
答题中可参考以下各句中的部分内容:

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②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③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④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

2020-01-31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论语》的内容,回答问题。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关于“色难”,大致有两种代表性解释:一是东汉包咸的“色难,谓承顺父母颜色乃为难也”(《论语章句》);一是东汉郑玄的“和颜悦色,是为难也”(《论语注》)。请翻译短文并简要说明你同意哪一种解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