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2017年好题进阶卷(三)
浙江 高三 专题练习 2020-11-06 35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著阅读、作文主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坐在光阴深处,(rěn)一瓣心香,将时光走过留下的清喜翻了又翻,看了又看。走过的路,留下的心情,在心间慢慢开出了一朵风雅,丰莹了时光,(yǐ)旎了幽香点点。
B.如果拷问雾霾的“成因”,机动车尾气排放、焚烧(jiē)秆等等都是,但其实我们才是罪魁祸首。因此,面对雾霾肆(nüè),每个人都责无旁贷。抱怨、责骂、急躁,只会徒增烦恼、平添纷乱。
C.红尘太多美丽的初见,宛若人间四月天,它不仅有花开的(yān)然,也有花香的萦绕;它不仅有诗情的浮动,也有诗意的摇(yì),它能带给人无限绕指揉肠的情愫。
D.看似平常的云淡风清,恰是时光沉淀了的厚重,漫漫时空里的书信往来默(qì)成了一世的情长,不掺杂任何欲望的脉脉温情(sū)然渗透到我所有的血脉之中。
2020-11-0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17年好题进阶卷(三)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容易(0.94)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那年,旱獭很多,打谷场上的麦垛遭了殃,[甲]为了避免再受其害,我同两个舅舅、小姨去捉旱獭。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时,[乙]每当旱獭刚到洞口,我就忍不住哈哈大笑!反反复复折腾半天,惹得舅舅们也是捧腹大笑!然后旱獭早已逃得不见踪影。响彻山谷的笑声,仿佛还在昨天,却又不是昨天。这个春节,小舅因为腰疾复发,没有回家过年,这些年,因为工作和身体原因,他已很少回家。那个顽皮的少年,曾因夜半时分顶棚中的老鼠打架睡不着觉,抱着家中的肥猫不管三七二十一放进顶棚中,报纸终究承受不住肥猫的体重,肥猫重重地摔了下来,喵呜了几声,逃之夭夭,小舅站在地上开怀大笑。[丙]寂寞的故乡,您是否也在怀念这难忘的时光?

(选自《寂寞的故乡》,有删改)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后       B.三七二十一       C.逃之夭夭       D.寂寞
(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2019-10-04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八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语文期中基础组合练习(四)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判断一个经济体的运行是否主要由消费所驱动,不仅要看消费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程度,还要观察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结构和消费习惯。
B.对于人工智能,人们既欣喜又恐惧,欣喜于智能的强大,而恐惧,与其说来自围棋高手的集体败北,不如说人们对人工智能的认知本身还很陌生。
C.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创新人才严重匮乏,因此对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的需求更加艰巨,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更为迫切。
D.新近建成的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将助力落实广东省珠西战略,促进珠江西岸和粤西地区发展,构建珠江西岸、东岸两翼齐飞,协同发展。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4. 假如你是导游李明,将组团到绍兴一日游,请你于出发前一天将下表内容,以群发短信的形式告知旅客,不超过100

车型/号

发车时间

集合地

到达时间

返回时间

旅游景点

宇通/

浙B2888

6月1日

7:00

嘉兴客运中心

6月1日

9:00

6月1日

19:00

鲁迅故里、沈园、兰亭

2017-06-06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5. 以下面的文字为开头,为《舌尖上的中国》写一段美食推荐。

要求:①以一种家乡美食为例;②运用多种(两种以上)感官描写;③语言生动形象,字数不少于100字。

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淡无奇。______________

2017-06-06更新 | 107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容易(0.9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经典的阅读,向来为传统的人文教育所注重。中国的旧式教育自不必说,近代的西方教育也不例外。如英国近代中学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类即为“文法学校”,顾名思义,便是以古典语言的教授为基础,引导学生进入经典之中。

不过,自20世纪以来,传统的经典教育逐渐失色,各级学校愈发重视自然科学乃至于实用技能的教学,这自然引起了守旧人士的不满。据说,19世纪末任哈佛学院院长的著名教育家布里格斯曾经忿忿不平地说:“新设立的科学学士并不能保证拿到学位的人懂得什么科学,但可以肯定,他不懂任何拉丁文。”然而,无可奈何花落去,经典阅读的式微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似乎与传统渐行渐远——不论是传统的教育方式本身,抑或是传统教育方式中对经典的珍视。

令人意外的是近十余年来,传统文化在中国似乎正以惊人的速度回归。所谓“国学”已俨然成为社会的热潮、身份的象征,而其中经典阅读又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乃至于在不少小学中,《弟子规》成了必读必背之物。在这“复兴传统”几成“政治正确”之话语的时代,阅读经典究竟当如何进行,又有何意义?

坦率地说,我们若轻佻地倡导传统,不仅是对时代的背离,也是对传统的无知。无论中西,古今教育在目标上都有着根本的差异。古典教育强调的是对人之灵魂的塑造,经典阅读在其中的意义,是指引人们对终极之“道”的探究和对个人修养的追求,成为合格的“劳心者”。中国传统旨在培养君子,不以一技谋生,而求“内圣外王”,此之谓“君子不器”;类似的,西方传统以“自由技艺”为核心,通过对音乐、算术、几何、天文以及语法、逻辑、修辞等“形而上者”的研习,成就人的自由心智。一言以蔽之,传统意味着对不拘于物的小众精英的培养。

现代教育则恰恰相反,愈发倾向于面对大众,培养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下的合格劳动力,故而着重于器与技——或者说谋生手段——的掌握。近年来日本、德国、英国等地的大学改革,无一不在转而追求实用技能和就业率。对于中国来说也同样如此,一句惯常的口号“知识改变命运”便已道尽现代教育的实质。

在传统教育中,经典阅读是必须的,因为它规定了一种文化传统中最核心的价值、最终极的回答,在一个缓慢变化、相对封闭的社会中,我们尽可依靠掌握此奥义而无需为稻粱谋的少数精英,来为社稷立心立命,守护纲常,凝聚共识。

在如今不可逆转似也无可厚非的教育导向之下,个人尤需找到自己的“生命之弦。但现在“国学热”中的某些潮流,却似乎正是在“强不能以为能”,以一种文化“原教旨主义”的方式,产生了“一些不堪入目的怪物”,即文化本位主义或者说中国特殊论——将中国经典(更确切地说是汉族经典)奉为圭臬,将他者的传统视若无物,或视为敌手。

全球化时代的经典阅读,需要我们在回溯自身传统的基础上,兼涉其他文明的经典,由此,才能真正洞察和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近十余年来,不少哲学家都在讨论,世界有没有共通的价值观,若有的话,它又该多“厚”。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既不能走向一个极端,以一种价值观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价值”,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无可无不可,陷入相对主义的泥淖。通过阅读多种经典、游走于不同的传统之中,我们或可在各种文明交汇碰撞的当下,求得其中的平衡,找到自己安身立命之所在。

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哈佛学院院长布里格斯所说的话旨在阐述反对现代教育重“器”与“技”而忽视人的自由心智的观点。
B.近十余年来,传统文化在中国正在回归,所谓“国学”已俨然成为社会的热潮、身份的象征,这又让作者产生了担忧。
C.古典教育强调的是对人之灵魂的塑造,能指引人们对终极之“道”的探究和对个人修养的追求,成为合格的“劳心者”。
D.作者认为我们应该阅读多种经典,了解不同的传统,在各种文明的交汇碰撞下求得平衡,真正洞察和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
7.根据文意,下列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 )
A.在生活中多阅读经典B.在多元的世界阅读多元的经典
C.阅读经典促进君子的养成D.多元的学识来源于不停的阅读
8.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个人尤需找到自己的‘生命之弦’”中加点字“生命之弦”的理解。
2020-11-02更新 | 30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17年好题进阶卷(三)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是灯

铁凝

①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我的少年时代,正值中国的“文化大革命”。那是一个鄙视知识、限制阅读的文化荒凉的时代。又因为出身灰色,内心总有某种紧张和自卑。我自幼喜欢写日记,在那个年代,日记都是成了“忏悔体”了。我每天都在日记里检讨自己所犯的错误,期盼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纯粹的人。实在没有错误,还会虚构一点写下来——不知这是否可以算作我最初的“文学训练”。偶尔的快乐也是有的,比如看了朝鲜电影,没完没了地模仿其中特务间的接头暗号:“你拿的是什么书?……”这几句平淡的对白之所以被我长久地记住,是因为那个时代我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太过贫乏了吧。但我仍然觉得还有另外的原因,那就是:这对白里毕竟还有几分属于文学的美感,比如歌曲集和阿里郎。

②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我读到一部被家中大人偷着藏起来的书,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上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受到深深的感动,一时间我觉得这么伟大的作家都说连英雄也可以有卑下的情操,更何况我这样一个普通人呢。更重要的还有后面一句:“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正是这两句话震撼了我,让我偷着把我自己解放了那么一小点又肯定了那么一小点,并生出一种既鬼祟又昂扬的豪情,一种冲动,想要去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所以我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个特殊年代,对我的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初次领略到了文学的魅力,这魅力照亮了我精神深处的幽暗之地,同时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

③另一本中国文学,我觉得是《聊斋志异》。在那个沉默、呆板和压抑的时代读《聊斋》,觉得书中的那些狐狸,她们那么活泼、聪慧、率真、勇敢而又娇憨,那么反常规。作者蒲松龄生活在同样也很压抑的清代,他却有那么神异、飞扬、趣味盎然的想象力,他的那些充满人间情味的狐仙鬼怪实在是比人更像人。《聊斋》里有一篇名叫《婴宁》的小说当时我读过不止一遍。在中国古代小说里,如果哭得最美的是《红楼梦》里的林黛玉,那笑得最美的就是狐仙婴宁。她打破了中国封建时代少女不能笑、不敢笑,甚至不会笑的约束和规矩,她是天生爱笑,笑起来便无法无天,率性自由,哪怕来到人间结婚拜堂时也可以笑得无法行礼……正是这样一些善良的狐狸洒脱而又明亮的性情,她们的悲喜交加的缠绵故事,为我当时狭窄的灰色生活开启了一个秘密而有趣味,但又不可与人言的空间。这就是在我的青春期文学给我的恩泽和“打击”,这“打击”具有一种宝贵和难忘的重量,它沉入我的心底,既甜蜜又酣畅。我的文学之梦也就此开始。

④我在文学和文化最荒凉的年代爱上了文学,今天,当信息爆炸——也包括各种文化信息的爆炸,再次把文学挤压到一个稍显尴尬的角落的时刻,我仍然不想放弃对文学的爱。读乔尔·科特金的《全球城市史》,他谈到要成为世界名城必须具备精神、政治、经济三个方面的特质,那就是:神圣,安全,繁忙。毫无疑问,我们正在目睹世界很多大都市的繁忙,这里所说的繁忙特指对财富孜孜不倦的追求,如亚当·斯密所倡导的那样。但实现经济大国的目标,并不意味着现代公民就一定出现。而一座城市的神圣,从广义上也可以理解为高尚信仰的自觉,道德操守的约束,市民属性的认同,以及广博的人性关怀。我想一座城市如香槟泡沫般璀璨的灯火里,一定有一盏应该属于文学。文学是灯,或许它的光亮并不耀眼,但即使灯光如豆,若能照亮人心,照亮思想的表情,它就永远具备着打不倒的价值。而人心的诸多幽暗之处,是需要文学去点亮的。自上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在阅读中国和外国文学名著并不能公开的背景下,我以各种可能的方式陆续读到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普希金、普宁、契诃夫、福楼拜、雨果、歌德、莎士比亚、狄更斯、奥斯汀、梅里美、司汤达、卡夫卡、萨特、伯尔、海明威、厄普代克、川端康成等人品貌各异的著作。虽然那时我从未去过他们的国度,但我必须说,他们用文学的光亮烛照着我的心,也照耀出我生活中那么多丰富而微妙的颜色——有光才有颜色。而中国唐代诗人李白、李贺的那些诗篇,他们的意境、情怀更是长久地浸润着我的情感。从古至今,人世间一切好的文学之所以一直被需要着,原因之一是它们有本领传达出一个民族最有活力的呼吸,有能力表现出一个时代最本质的情绪,它们能够代表一个民族在自己的时代所能达到的最高的想象力。

⑤如上所述,我青少年时期的文学营养,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文化背景,若用吃东西来作比喻,不是你想吃什么就有什么,而是这儿有什么你就吃什么。用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话:“端给你的是啤酒,你就不要在杯子里找咖啡。”他以此言来形容他所处的时代。但那时的我,毕竟还是鬼鬼祟祟、偷偷摸摸地在“杯子”之外找到了一些“咖啡”——一些可以被称作经典的文学。它们外表破旧地来到我的眼前,我怀着对“偷来的东西”的兴奋之情持续着混乱的阅读。但时至今日,阅读早就自由,当代东西方名著源源不断地扑面而来,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我仍然怀念过去的岁月里对那些经典的接触。那样的阅读带给我最大的益处,是我不必预先接受评论家或媒体的论断,我以不带偏见的眼光看待世界上所有能被称之为经典的文学。其实若把文学简单分为两类,只有好的和不好的。而所有好的文学,不论是从一个岛,一座山,一个村子,一个小镇,一个人,一群人,或者从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出发,它都可以超越民族、地域、历史、文化和时间而抵达人心。因此,我对文学基本持一种乐观的认识。文学和写作也使我知道,不论东方与东方之间还是东方与西方之间,不论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多少不同,我们的外表有多大差异,我们仍然有可能互相理解,并互相欣赏彼此间文化的差异。毕加索曾经坦言中国的木版年画带给他的灵感。20世纪法国的具象绘画大师巴尔蒂斯是那样地钟情于中国宋代的画家范宽。

⑥文学是灯,这说法真的有些冒险吧?但想到任何同创造有关的活动都有冒险的因素,我也就不打算改口了。我要认真对待的是,坚持写作的难度,保持对人生和世界的惊异之情,和对人类命脉永不疲倦的摸索,以自己的文学实践去捍卫人类精神的健康和心灵真正的高贵。       

——节选自《文汇报·笔会·美文聆听》

9.简要分析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10.根据文意概括《约翰克里斯多夫》对作者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影响?
11.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2.联系全文,结合实际,谈谈“文学是灯”揭示了文学的哪些特质?
2017-06-20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17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高县学记

苏辙

古者以学为政,择其乡闾之俊而纳之胶庠,示之以诗书礼乐,揉而熟之,既成使归,更相告语,以及其父子兄弟。故三代之间,养老、飨宾、听讼、受成、献馘,无不由学。其耳目,而和其志气,是以其政不,其刑不,而民之化也速。然考其行事,非独于学然也,郊社、祖庙、山川、五祀,凡礼乐之事皆所以为政,而教民不犯者也。故其称曰:“政者,君之所以藏身。”盖古之君子正颜色、动容貌、出词气,从容礼乐之间,未尝以力加其民。民观而化之,以不逆其上。其所以藏身之固如此。至于后世不然,废礼而任法,以鞭朴刀锯力胜其下,有一不顺,常以身较之。民于是始悍然不服,而上之人亲受其病,而古之所以藏身之术亡矣。子游为武城宰,以弦歌为政,曰:“吾闻之夫子,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夫使武城之人其君子爱人而不害,其小人易使而不违,则子游之政岂不绰然有余裕哉?

上高,筠之小邑,介于山林之间,民不知学,而县亦无学以民。县令李君怀道始至,思所以导民,乃谋建学宫。县人知其令之将教之也,亦相帅出力以缮其事,不逾年而学以具。奠享有堂,讲劝有位,退习有斋,膳浴有舍,邑人执经而至者教十百人,于是李君之政不苛而民肃,赋役狱讼不诿其府。李君喜学之成而乐民之不犯,知其为学之力也,求记其事,告后以不废。予亦嘉李君之为邑有古之道,其所以得于民者,非复世俗之吏也。故为书其实,且以志上高有学之始。

元丰五年三月二十日眉山苏辙记。

(选自《栾城集》,有删改)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耳目 习:练习
B.是以其政不烦:烦躁
C.其刑不渎:轻慢
D.而县亦无学以民 诏:命令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揉熟之 与蠃不助五国也
B.而民化也速 吾从而师
C.谋建学宫 君亡赵走燕
D.亦相帅出力缮其事 还军霸上,待大王来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学为政”就是挑选才智出众的人到学校学习,学成后让他们传授知识给周围的人,从而达到教化的目的。
B.作者将“古之君子”的治理之风与“后世”的治理之风进行比较,从而强调了“以学为政”的重要意义。
C.文中列举子游“以弦歌为政”的事例,肯定了子游的做法和成绩,证明了“凡礼乐之事皆所以为政”的观点。
D.上高县县令李怀道建造学校,体现了“以学为政”的思想,作者为这件事作记,很赞赏他的这种做法。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李君之政不苛而民肃,赋役狱讼不诿其府。
(2)其所以得于民者,非复世俗之吏也。
17.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左 氏 艳 而 富 其 失 也 巫 穀 梁 清 而 婉 其 失 也 短 公 羊 辩 而 裁 其 失 也 俗 若 能 富 而 不 巫 清 而 不 短 裁 而 不 俗 则 深 于 其 道 者 也 故 君 子 之 于 春 秋 没 身 而 已 矣。

(选自《全晋文》)

2020-11-0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17年好题进阶卷(三)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易(0.85)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霜天晓角·桂花

谢懋

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占断花中声誉,香与韵、两清洁。

胜绝,君听说。是他来处别。试看仙衣犹带,金庭露、玉阶月。

鹧鸪天·桂花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18.两首词的上片都写出桂花的颜色___________和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比较两首词表现手法的差异。
2020-11-02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17年好题进阶卷(三)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困难(0.1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墨子·耕柱》:“所谓贵良宝者,为其可以利也。今用义为政于国家,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

20.根据材料,概括孔子、墨子的义利观。
21.在当今经济社会背景下,你怎么评价孔子、墨子的义利观?
2020-11-02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17年好题进阶卷(三)

六、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22.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客喜而笑,__________________。肴核既尽,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2)浔阳江头夜送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3)悲夫!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____,日削月割,__________________。(苏洵《六国论》)
(4)草创未就,__________________,惜其不成,__________________       (司马迁《报任安书》)
(5)关山难越,__________________;萍水相逢,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2017-03-21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7届浙江省建人高复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试卷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3.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上海市嘉定区中光高级中学高一学生于晓和朋友开了一家微店,专门经营韩国用化妆品。由于经营有方,于晓每月能赚到的纯利润一般在五六千元,有时甚至超过万元。为了创业赚钱,他屡屡旷课,这样的行为引起了争议:有的人认为,高中阶段正是一个人学习的重要阶段,应该劝其关闭微店,专心学习;有的人认为,既然不学习也能赚到钱,可以让其退学,专心开微店;还有的人认为,可以为其量身定制一张课表,让其选择自己希望获得的知识,以完成高中的学业。   
对于以上说法,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著阅读、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5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著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1,2,3,4,5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名著阅读
5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65字音  字形选择题
20.94一般词语  标点符号语言表达
30.85辨析并修改病句选择题
40.65表格/图表语言表达
50.65情境补写语言表达
二、现代文阅读
6-80.94学术论文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归纳要点,概括中心
9-12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其他散文
三、文言文阅读
13-170.4苏辙(1039-1112)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概括中心意思
四、古代诗歌阅读
18-190.85咏物言志  古诗中的景物形象  表现手法
五、名著阅读
20-210.15《论语》  《墨子》  名著阅读
六、名篇名句默写
220.65文学常识综合句子默写
七、作文
230.65青年成长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