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揭阳市“五校联考”2017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广东 高三 二模 2017-06-22 35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然/声细语      /三年五    会/人为善
B.亲/不人事      红/为人知    妥/俯首
C.宿愿/宿将             静/息事人    球/呼天
D.骗/瞎蒙             /不幸遇    丽/靡之音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熹微    慷概      兴高采烈      殚精竭虑
B.耕耘    消谴      涸辙之鲋      筋疲力尽
C.讥诮    本分   山清水秀      得鱼忘筌
D.毡笠    庇佑      荒涎不经      食不果腹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及至事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
B.饶宗颐长期潜心致力于学术研究,是集学术、艺术于一身的大学者,他造诣高深,学贯中西,被誉为“东洲鸿儒”。
C.他说:“我们应该了解高中生接受文明礼仪教育遵守礼仪规范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有什么坏处?”
D.人们不会忘记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食指、北岛、舒婷……等朦胧诗人的名字将永远被镌刻在新中国的诗歌史上。
2017-06-15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五校联考”2017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二、未知 添加题型下试题

未知 | 适中(0.64)
4.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被确定为国家发展层面的核心价值      
(2)反腐有成绩     振奋人心,但是更应该由此看到形势的严峻,历史经验和现实环境都告诉我们,与腐败作斗争没有“完成时”。
(3)世贸组织裁定中国实施的稀土出口限制     了自贸原则,日前,中国商务部已经取消了稀土出口配额限制。
A.趋向纵然违反B.取向纵然违犯
C.趋向固然违犯D.取向固然违反
2015-05-04更新 | 59次组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5. 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太阳循着这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B.提高教师素质改变教育观念与我们新课程改革的成果休戚相关
C.所以死是一件不必心想事成的事,死是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D.他万万没料到自己能遇到李继这样善良宽厚而又博学多才的恩师,幸得他慷慨解囊,相濡以沫,自己的学业才得以完成。
2017-06-15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五校联考”2017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4)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但优秀的科普作品能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还能激发人们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
B.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人们往往在山水游记中倾注了个人的情感和志趣。
C.通过这部脍炙人口的小说,使巴黎圣母院已经随着爱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等人的形象传遍世 界,成为法兰西民族的骄傲和象征。
D.巴金主要是以为青年写作为主,他忘情地投入到他所构设的青年文学世界,那种由真诚热烈 的心里唱出的青春之歌,特别能唤起年轻人的共鸣。
2017-08-2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五校联考”2017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7. 选出语言得体的一项(       
A.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特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B.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
C.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
D.这种陈词滥调的报告恐怕是没有人愿意恭听的。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8.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现在许多大学工科一年级开设“阅读与写作”课,来替换以前的“写作”课。       。不少学生总是企望一蹴而就很快能写好文章,不明白多阅读会阅读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①写作是输出,阅读是输入
②因为,写作和阅读不能分家
③输入质量不高,输出便成了无源之水
④道理是明摆着的,但付诸实践十分困难
⑤这样,提高写作水平往往也就成为空谈
A.②④⑤①③B.①④②③⑤C.①③⑤②④D.②①③⑤④
2016-11-18更新 | 89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湛江一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面小题。

自古以来,文学的社会价值一直都是其最基本、最主要的价值。纵观整个中西文学发展史,我们会发现文学的社会价值一直都居于文学价值体系的重要位置,只是不同年代所承担的具体的社会责任有所不同。

在中国,从先秦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到宋代理学家的“文以载道”观,不仅强调了文学对社会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更是让其肩负起了兴国大业之重任。近代梁启超、鲁迅等人也都强调过文学的社会价值。在西方,以柏拉图谈文学的教育作用始,直至19世纪硕果累累、影响广泛的现实主义文学,文学的社会价值在实践和理论中均备受推崇。美国的“废奴文学”即是典型代表,用文学的形式主张废除血腥、残暴的奴隶制,伸张人道主义和自由平等,取得了很大的社会反响,推动了废奴运动的开展。

在当下,新的社会问题、时代主题,又为文学的社会价值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文学作为一项特殊的精神活动,能够重塑人的价值观念,丰富人的精神世界。通过文学作品,我们能够形象生动地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也能够多层次地把握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维度,这样既能以史为鉴,又能充分认清当前社会基本问题;文学的认识不是纯粹的理论说教,它并非枯燥地为我们呈现当下的社会面貌,而是通过审美化的语言和艺术化的形象来展现时代风貌;文学能够带给人奋发向上的正能量,人能够将此转化为实践的动力,规范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感化他人,从而更好地改造大众的精神世界,整个社会精神面貌也将会焕然一新。

但近年来文学社会价值的地位却有所下降。随着大众传媒业的发展,以电影、电视、网络等新型媒介为载体的娱乐文化活动蓬勃发展,文学的读者变少了,对社会的影响力也有所下降,文学渐趋小众化;文学创作本身在适应商业化、娱乐化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忽视社会价值的现象。有些作家陷入盲目虚构和大玩文字游戏的怪圈,他们的文学创作完全脱离了时代和社会;有些作家则一味迎合市场需求,机械地生产出毫无道德内涵,仅是满足感官享受的媚俗作品;还有些作家为了快速适应商业化的运作模式,盲目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忽视了文学的社会效益。

文学社会价值的时代意义和尴尬处境都决定了重申的必要性,那么应当如何重申呢?

其一,要关注时代主题并对其进行提炼和升华。历史是发展的,时代是更替的,当代文学理应直面当下的各种社会问题。但也要避免把文学变为简单的、机械的“时代传声筒”,或仅仅只是对社会问题进行浅尝辄止式的报告和记录。恩斯特·布洛赫曾说:“不脱离时代而写作,并不等于按生活本身写作。”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书写的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城乡的社会面貌,故事中人物所展现出的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更是具有永恒价值。即便放在当下,它的精神内涵也会继续砥砺人心、鼓舞大众。

其二,积极推动文学的大众化。优秀文学是整个民族乃至全世界的精神财富,并非只是少数人的独角戏。关注时代主题,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文学贴近人民生活,推动了文学的大众化。还要进一步将时代主题融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中去,扩大文学的受众群,让文学走入群众中去,表达人民心声,引起广泛共鸣,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文学教育、鼓舞、引导人的社会价值。需要注意的是,文学的大众化并不是否认个性化。每一个作家的创作个性不同,即使面对同一主题,不同作家的呈现方式必然不尽相同,风格的多样化是保持文学世界焕发多彩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其三,始终坚守文学独特的审美品性。关注时代主题和推动文学的大众化并不是让文学走向彻底的世俗化,甚至媚俗化。毕竟文学具有高于生活和不同于其他娱乐活动的审美品格,因此,坚守文学固有的审美品性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可以避免文学在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中迷失方向。文学走向审美层次的情感表达、道德批判、人性净化等意义都能穿越时空界限,拥有永恒的价值,这也是文学社会价值和意义能够永葆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选自《重申文学的社会价值和意义》,有删改)

9.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文学社会价值的一项是 (    )
A.孔子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和思考社会生活内容的重要性。学习时要思考,思考时要不断学习,否则就会迷惘和懈怠。
B.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认为文学作品必须言之有物,要充分关注社会生活,并且反映人民的疾苦和统治者的残暴。
C.巴尔扎克倾尽一生心血创作《人间喜剧》,塑造了吝啬鬼葛朗台这样的文学形象,把法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现状纳于笔下,成为不朽的社会画卷。
D.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塑造了汤姆叔叔这个黑人形象,以他的人生遭遇来批判黑奴制度,这本书竟然引发了美国南北战争。
10.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文学有很多价值,如审美价值、民族价值、情感价值,但它的社会价值始终是十分重要的,不同时期的文学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尽相同。
B.文学创作是精神活动,文学作品中要体现时代主题,反映社会焦点,这样才能重塑人的价值观念,改善人的社会生活。
C.近年来文学社会价值的地位有所下降的原因是文学读者少了,有的文学创作本身背离了社会生活内容,有些作家愿意写媚俗作品。
D.文学的社会价值是每个时代对文学的要求,但现阶段我国的文学作品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个要求,因而全面深刻反映社会的作品很少。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当代文学一方面要体现充满正能量的时代主题,另一方面要充分运用文学手法,通过塑造文学形象来艺术地反映社会生活。
B.优秀文学往往是能够体现某个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精神世界的作品,而且是通过作家个性化创作完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劳动成果。
C.文学绝对不能媚俗化,它具有不同于其他娱乐活动的审美品格,进入审美层次后,它就会拥有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D.文学是作为一种审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尽管它需要突出时代主题,需要作家深入体验社会生活,但审美一直是最基本的价值。
2016-11-17更新 | 70次组卷 | 3卷引用:2016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五、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含山店梦觉作①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九江闻雁②

(宋)陈均

烟波渺渺梦悠悠,家在江南海尽头。

音信稀疏兄弟隔,一声新雁九江秋。


注释:①含山在今山西;韦庄,晚唐诗人,写这首诗时在江南安家。
          ②九江在今江西;陈均,南宋诗人,福建莆田人。
12.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南梦”“梦悠悠”,两诗都借助“梦”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B.韦诗首句着一“惯”字,说明流离失所、作客他乡已是诗人的生活常态。
C.陈诗“渺渺”既绘水面空阔辽远,又是诗人惆怅和落寞心境的真实写照。
D.两首诗中的“客天涯”和“海尽头”都客观再现了诗人别家漂泊的遥远。
13.两首诗的末句在抒情方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这两句诗分别作简要分析。
2017-06-1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五校联考”2017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会九日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视之,目面寒俭,悬鹑结焉,然意态温雅,有文士风。公礼之,乃坐。亦殊撝谦。公指棋谓曰:“先生当必善此,何勿与客对垒?”其人逊谢移时,始即局。局终而负,神情懊热,若不自已。又着又负,益愤惭。酌之以酒,亦不饮,惟曳客弈。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方以一子争路,两互喋聒,忽书生离席悚立,神色惨沮。少间,屈膝向公座,败颡乞救。公骇疑,起扶之曰:“戏耳,何至是?”书生曰:“乞付嘱圉人,勿缚小生颈。”公又异之,问:“圉人谁?”曰:“马成。”先是,公圉役马成者,走无常,十数日一入幽冥,摄牒作勾役。公以书生言异,遂使人往视成,则僵卧已二日矣。公乃叱成不得无礼,瞥然间,书生即地而灭,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

越日,马成寤,公召诘之。成曰:“书生湖襄人,癖嗜弈,产荡尽。父忧之,闭置斋中。辄逾垣出,窃引空处,与弈者狎。父闻诟詈,终不可制止,父愤悒赍恨而死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于今七年矣。会东岳凤楼成,下牒诸府,征文人作碑记。王出之狱中,使应召自赎。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岳帝使直曹问罪于王,王怒,使小人辈罗搜之。前承主人命,故未敢以缧绁系之。”公问:“今日作何状?”曰:“仍付狱吏,永无生期矣。”公叹曰:“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异史氏曰:“见弈遂忘其死;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然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着,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可哀也哉!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日登高,与客弈                    会:相约
B.神情懊热,若不自                    已:停止
C.父愤悒恨而死                       赍:怀着
D.故未敢以缧绁                       系:捆绑
15.对下列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忧之,闭置斋中          “忧”:意动用法
B.酌之以酒,亦不饮             倒装句
C.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判断句
D.公礼之,乃坐                    “礼”:名词作动词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生爱棋成癖,家产荡尽,父亲气死,他也不知悔改,最后被阎王减了寿数,罚进饿鬼狱。
B.书生虽然酷爱下棋,但棋艺不精,与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的客人下棋时,屡战屡败,最后只好跪地求饶。
C.梁公对书生以礼相待,起初以为他只是个爱好下棋的穷书生,直到他“即地而灭”后,梁公才渐渐明白他原来是鬼。
D.书生在阴间时本来有个赎罪转生的机会,可他沉迷弈棋,误了给东岳泰山凤楼写碑记的期限,最后落得个永世不得超生的下场。
17.按要求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1)翻译句子: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于今七年矣。
(2)原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论“癖之误人”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017-06-1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五校联考”2017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七、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18. 填充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洵《六国论》)
(2)至若春和景明,____________,上下天光,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3)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停杯投箸不能食,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017-06-1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五校联考”2017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面小题。                                                         

   

楚岩

绿锈斑斑的铜制钥匙插进去,往上一提,然后把门环一拧,门就开了,推开它,门吱呀一声发出沉重的叹息;同时,门楣上扑簌簌地往下掉落阵阵尘灰。

我离家已经整整九个年头。开始几年,老伴依然和这老屋厮守。每个星期六下午,我如同“候鸟”一样飞回乡下,与老伴相聚。彼时的老屋在我心中,如同鸟儿的归巢。当我在人生的天空飞累了,可以在此睡个甜甜的觉,亦可躲避外界的风风雨雨。十年以前,我拼尽全力,把所得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地积攒起来,带领妻子和未成年的儿女,每天傍晚到水塘里挖沙,又一担一担地挑回家准备改造旧屋。儿女们累的哭了,我就用美丽的语言,给他们描述住进新屋那种舒坦和惬意……

我们的村子原是一个破败落后的小村。小山坡下,拥挤着几百间各式各样的屋子。这些屋子,当年都是低矮的泥砖建筑,显得零乱、破败、萧条和风雨飘摇。记不清什么时候起,村民省吃俭用,累死累活,自己用田野的泥巴作成泥砖,陆续盖起来了部分泥砖结构的新房子。后来,有人盖起了红砖的屋子。再后来,更有人盖起来了水泥的楼房。这一切,仿佛是悄悄进行的,又仿佛是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涌现出来的。站在高处极目望去,在蔚蓝色的天空下水泥结构的楼房,红砖的屋子、泥砖的屋子与旧时留下来的厕所、猪栏、杂物间交叉错落,黑色的、灰色的、暗红色的瓦面,和新式的水泥银灰色的屋顶,相互映衬,如同白发苍苍的老人、朝气蓬勃的小伙、打扮入时的靓女、天真烂漫的小孩拥挤在一起,年龄老幼不同,衣着斑斓各异。

④在一片古老和新潮的交替中,我家的老屋显然算不得十分苍老,但显然已经宛如我一样,成了个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⑤关上咿呀作响的木门,我到一位朋友家去做客。我们是同龄人,他高我矮,他瘦我胖。儿时,我们一起光着屁股在村前的水塘中戏水,后来又一道去放牛,在田边戽水[用戽hù斗汲水]捉鱼。当晚霞在天边辉映出红色或紫橙色的霞光,我们把斗笠挂在身后,骑在水牛背上,慢悠悠晃悠悠一高一低地回家来。

⑥如今,这位高高瘦瘦的牧童早已发福,成了个红光满面的大胖子,而他家建筑的气势、屋里的摆设,更是把我震住了。啊!十多米长五层高的新楼,琉璃瓦顶,外表装修白绿相见的马赛克,光彩照人。客厅里,一色的欧式家具,真皮沙发,彩电、录像机、音响一应俱全。当年,我的老朋友也有一间老屋,是泥砖盖的,和我的老屋相比,显得太破旧。而今天他的这间新屋,据说是两年前盖起的。沧海桑田;世间更迭,十多年前,当我盖新房时啧啧称赞,认为我有本事攒钱。而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面对他的新屋,曾经自慰于自己的新屋在村中还算时髦的我,不得不自惭形秽了。

⑦那么再过若干年,老朋友的这幢新楼,是否又会变成旧屋而显得落伍呢……

⑧朋友家里,不断有青年男女进进出出,汽车摩托车响声不断,那是老朋友的儿子和他的朋友们,他们都是来探望朋友的小孙孙的。年轻人全都衣着新潮,说话嗓门高,行动快捷,偶然我问起他儿子这幢新楼如何,刚刚做起了爸爸的小伙子回答说:“我爸思想太老土,简直不可救药。当年叫他不要这样盖的,至少要留一个停车场,他偏不接受。你看吧,才两年,门前的车子拥挤不堪,什么新楼,现在已经成了历史文物了!”


看来,我刚才的疑问,已经有了肯定的回答。
1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同鸟儿的归巢”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我”对老屋的感受。
B.老屋凝聚了亲情,提供了心灵的庇护,“如同鸟儿的归巢”体现了作者对温馨老屋的依恋,对儿女的关爱。
C.“宛如我一样,成了个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运用比拟手法写出了老屋的变化。
D.老屋见证了世事变迁,年华流逝,“宛如我一样,成了个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表达了作者对老屋变化的感慨。
2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将寂寥尘封的老屋呈现在读者面前。
B.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其中“这一切,仿佛是悄悄进行的,又仿佛是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涌现出来的”一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
C.作者通过描写自家老屋的破败和友人新楼的豪华,表现了自己告别过去、追求美好生活的决心。
D.文章末尾通过写朋友的儿子不满意自家新楼,反映了当代青年不理解老一辈创业的艰辛,追求时髦的风气。
21.请你结合对文中“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这句话的理解,分析本文主旨。为凸显文章主旨,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017-06-1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五校联考”2017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九、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22. 周五放学回家,你发现有东西遗漏在教室,但教室门已锁,你想让生活委员小敏回来帮你开门,你该怎么说?
2017-06-1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五校联考”2017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23. ××职业中专需要增加两名计算机的专业老师。请你代学校拟一份请示,请求市教育局帮助解决师资问题。
2017-06-15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五校联考”2017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4.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上海市嘉定区中光高级中学高一学生于晓和朋友开了一家微店,专门经营韩国用化妆品。由于经营有方,于晓每月能赚到的纯利润一般在五六千元,有时甚至超过万元。为了创业赚钱,他屡屡旷课,这样的行为引起了争议:有的人认为,高中阶段正是一个人学习的重要阶段,应该劝其关闭微店,专心学习;有的人认为,既然不学习也能赚到钱,可以让其退学,专心开微店;还有的人认为,可以为其量身定制一张课表,让其选择自己希望获得的知识,以完成高中的学业。   
对于以上说法,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9
未知
1
现代文阅读
2
古代诗歌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1,2,3,4,5,6,7,8,23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名句名篇默写
5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85字音选择题
20.85字形选择题
30.65标点符号选择题
50.4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60.64辨析并修改病句选择题
70.65得体选择题
80.65衔接与排序选择题
220.65语言表达
230.65申请书语言表达
二、未知
40.64一般词语
三、现代文阅读
9-110.65学术论文
19-21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其他散文
四、古代诗歌阅读
12-130.65其他隋唐作者  诗
五、文言文阅读
14-170.65蒲松龄(1640-1715)
六、名篇名句默写
18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七、作文
240.65青年成长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