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论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请结合小说情节(《红楼梦》《三国演义》)或《论语》名句,谈谈你的阅读乐趣,要求100字左右。
2 . “顺境中的美德是节制,逆境中的美德是坚韧。”我们的很多作品,都彰显弘扬了这种美德。请你从《三国演义》《红楼梦》或《论语》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上面这句话,通过具体的事例谈谈他(她)身上的美德。
要求:符合原著,情节具体,人物突出,字数不超过90字。
2021-04-10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3 . ①《论语》中的一些内容已化为成语,至今还保留在我们的话语和文字之中,影响着我们。请写出一个出自《论语》的成语,谈谈它带给你的启示。
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得体。120字左右。
2020-07-1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篇》)

材料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篇》)

材料三: (陈、蔡)遂使徒兵距孔子。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 《孔子·家语》)

1.“游于艺”句中的“游”意思是_______,“艺” 指的是___________
2.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简要评析材料三中孔子的上述行为。
2020-06-22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两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材料二: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材料三:子曰:“事父母,几谏①,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②。”

《论语·里仁》

材料四:孟子曰:“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③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

《孟子·告子下》


【注】①几:轻微,婉转。②劳:操劳。③矶:激怒。
1.从前两则材料看,孔子强调“孝”就是要做到      
2.结合后两则材料,简析两人对于孝道思想的差异性。
2020-05-3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②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论语•颜渊》)


【注】鞟(kuò):去毛的兽皮。
阅读以上两则材料,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儒家对于“质”和“文”关系的认识,并选择某一个领域(文学、艺术、教育等),结合实例谈谈你的思考。(不超过90个字。)
2020-05-1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②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论语·为政》)

③子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④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论语·雍也》)

简要概括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有哪些特点?就君子某一方面的特点,结合具体文句,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发。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有教无类。”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1.第二则材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学思想?
2.孔子认为“有教无类”,却还将学生分成四类,这两者是不是矛盾?为什么?
2020-04-17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杭州市严州中学高三3月网课测试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②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泰伯》)

③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④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论语∙先进》)


(1)因为对“使”的理解不同,文中画线句,有人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有人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请你分别说明这两种断句中“使”的意思,并解释全句的意思。
(2)结合以上四则材料,说明孔子在治理百姓方面的主张。
2020-04-02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三月统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切”。”曰:“其言也切,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切乎?”

(《论语·颜渊》)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


【注】①切:言语迟缓,话不轻易出口。
1.第一则材料体现了孔子_______的思想。
2.根据材料简要分析“言”与“行”的关系。
2019-12-13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湖州、衢州、丽水三地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