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论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1)请将下列英译《论语》相应的原文内容准确翻译默写出来。
Confucius said:“If I have coarse grain to eat,cold water to drink,and my bended arm for a pillow,there is joy to be found in these things。Riches and honors acquired by unrighteous means are like floating clouds to me。”(The Analects)
(2)《论语》对中国文化的某些特质比如“乐生”的生命精神、“乐群”的生存智慧、“乐观”的生活态度、“乐感”的人性追寻(即追求人性的和谐完满)等,具有源头性的影响。请从下列《论语》中任选一则,结合其具体内容谈一谈上述相关的文化特质在其中的体现。

①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②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③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④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⑤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⑥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2023-01-06更新 | 26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清华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②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

③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以上三则语录,于形象的比喻中蕴含着为人处世之道,请根据语录的相关内容加以概述。
2022-11-14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考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论语·为政》中文字,回答问题

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1)如何理解“色难”?
(2)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孔子对“孝”的看法。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认识。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1.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孔子重视学习的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2.选择其中一方面内容,结合章句,谈谈你的认识(可从本质、原因、影响等角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论语》节选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①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

②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公冶长》)

③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④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⑤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⑥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罕》)

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谐?求善贾而沽诸?
2.《论语》善于把深刻的道理隐含在具体的形象之中。请任选以上材料中的两则,简析其艺术表达效果。
2022-11-02更新 | 15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6 . 《论语》中还有很多关于君子的论述,请阅读以下章节,用四字词语或成语概括“君子”的基本品格(至少四个角度)。

①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②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③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④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⑤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⑥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0-16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大附属密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练习语文试题
7 . 阅读《论语》相关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本句中的“其道”指什么?全段表达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2)“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得之”应改为“去之”;也有学者认为,“不以其道得之”的“不”应删去。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解读,分别解释句意。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各于其             人焉
(4)结合上述四则《论语》,说一说了解一个人两条途径,以及与人相交的两条原则。
2022-10-1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1】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


注释:【1】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
上面文字蕴含了哪些关于“学”的道理,请分条概述。并结合其中一点,联系现实谈感悟。
2022-10-11更新 | 2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北京市北京实验学校高三考前全真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论语》,完成下面小题。

①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而不怨。”

(《里仁》)

②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颜渊》)

③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

④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学而》)

【注释】①几:轻微,婉转。②道:引导。

1.(1)“劳”有“劳累”和“忧虑”的意思,①句中“劳而不怨”的“劳”的意思应该是______。
(2)请解释③和④句的“不敬,何以别乎”与“民德归厚”。
2.综合①③④句,简述选文中提到的“孝”包括几方面内容。
2022-10-10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保温练习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论语》,完成下面小题。

①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而不怨。”(《里仁》)

②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颜渊》)

③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

④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学而》)


【注释】①几:轻微,婉转。②道:引导。
1.(1)“劳”有“劳累”和“忧虑”的意思,①句中“劳而不怨”的“劳”的意思应该是______。
(2)请解释③和④句的“不敬,何以别乎”与“民德归厚”。
2.综合①②句,简述孔子在劝告父母和朋友方面的共同原则,并简要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3.综合①③④句,简述选文中提到的“孝”包括几方面内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