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保温练习语文试题
北京 高三 模拟预测 2022-10-19 81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材料一

“不知中国画理,无以言中国园林。”中国画与古代建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绘画和建筑的关系在“界画”这里形成了一个微妙的交汇点。界画发祥之时带有建筑草图的影子,它以描绘建筑物或者各种精致器物为艺术表现形式,绘制过程中通常需要用界尺来辅助画笔,勾勒建筑物或者器物的轮廓线。由于科学、形象地载录了以建筑及桥梁、舟车等为对象的古代生活原貌,早期界画的使用价值、档案价值或许更大于审美价值,一些早已消失于大火或历史云烟中的中国木质古建,得以如纸上纪念碑一样,被后世铭记、想象和怀念。据《历代名画记》记载,唐朝时官至工部尚书的阎立本既亲自参与设计图的绘制,又熟谙于山水。从他开始,建筑设计中的山水渐渐从原来的宫观效果图中独立出来,成为单纯的山水画。

中国古典园林正是以山水的画境为骨架的。山水画与古典园林建造,都基于人们想要亲近自然的愿望。造园大师计成为高官严嵩修建别墅庭院“积香炉”时,把严大人扔给他的两句宋词“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筑出满目风情。唐代诗人王维,不仅创作了“画中有诗”的山水画、“诗中有画”的山水诗,还筑建了诗画结合的物质实体“辋川别业”。所谓“善画者善园,善园者善画”,山水画和园林在创作手法和思想上相互交织。中国园林重意境,重诗情画意,被称为“三维的中国画”,其美学境界与中国古代的文学、绘画、戏曲等艺术形态相契合。

在传统山水画中,画面的主次关系是很讲究的,如果喧宾夺主,画面就会混乱、平板。因此,山水画在构图时,首先要找出有特色的山和树作为主体。如明代戴进《关山行旅图》,画家将主峰置于画面中心,以精细的笔法描绘出主峰挺拔陡峭、直入云天之势;把江渚、远山以及水景放在次要位置,画得简括、浅淡,烘托出主景的雄伟、挺拔。整幅作品近浓远淡,富有层次,工细之中见豪放,雄伟之中见秀气。

古典园林的整体布局也很讲究建筑和空间的主从组合,通过对比实现主次分明、多样统一的效果。如北海公园琼华岛上的白塔,与其前面的琉璃佛殿,在色彩上形成洁白与金碧重彩的强烈视觉对比;塔的弧线造型和高居山顶的位置,更使其成为琼华岛乃至全园的主体建筑景观。颐和园中的佛香阁,则以其巨大体量与四周建筑物形成对比,成为全园布局的主体和重心。此外,形状对比也是园林布局的常见方式。

中国传统山水画最忌将主题和盘托出,主张以含蓄的方式来表达画面的中心思想。要把握好这个火候,“藏”与“露”的拿捏非常重要。如元代王蒙所作《长松仙馆图》,画面下方近水的岩石与长松交错,松涛阵阵似可听闻,在郁郁葱葱的崇山峻岭中两处有藏有露的山居茅舍,传达了“善藏者未始不露,善露者未始不藏”的意趣。

中国古典园林为表达园景意境的深邃,也会把某一景物通过山石、建筑、植物等遮掩一部分,使人看不到全貌,产生一种欲显而隐的含蓄美感。如苏州留园的石林小院,由于院墙、门窗遮挡了一部分山石,从院中看到的石林小景便呈现些许神秘感,表现出含蓄的审美情趣。苏州拙政园的花木隔、山石隔等更是运用这一造景手法的典范。

除了上文提到的“      ”“      ”之外,“疏密有致”“动静皆宜”“虚实相生”等也作为传统山水画基本的绘画原则被古代造园家以各种形式广泛运用于造园实践中。

(取材于牧戈等人的文章)

材料二

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蕴含的东方审美重新引发建筑界关注,我国一批前卫建筑师及学者开始致力于将园林思维引入建筑设计中,力求将园林式审美意识及空间营构方法移植和转译到建筑创作领域,探索中国当代建筑的本土化实践。

北京红砖美术馆是一座鲜见的内有当代山水庭院的园林式美术馆,整体设计汲取了中国造园艺术精髓,呈现出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园林式布局。美术馆设计精妙之处很多,一是遵循景观要素的布局法则,恰当处理山石、水流、墙体、植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山林、岛屿、山泉、沟壑等自然意象,演绎出中国古典园林山、水、林、石、人共融的绝妙意境。二是运用大量光影要素,通过变换窗洞口的大小、形状、角度、深度等,利用光影关系弱化空间分界,构成了蕴含东方审美观的共融式古典园林空间。设计者还运用了框景、借景、障景、漏景等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行走其中,步移景异。如美术馆入口设计先收再放,营造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安徽绩溪博物馆的设计实现了徽州文化与自然山水的有机融合与创新,是用现代建筑技艺与材料诠释江南园林文化、意境与空间的成功案例。整个博物馆参照古典造园法则设计立体化观景路径,池水、假山、瓦墙、水墙、古树、台阶、窗洞等相互掩映,共同构成悠远深邃的中国画式园林景观

博物馆屋顶营造了山的意象,金属式混凝土材料的青瓦屋面在雨天呈现深浅不一的色泽,远观如高矮不等的树木,赋予博物馆以山的细节和灵气。主入口庭院的视觉焦点,是一座由片状墙体排列而成的“假山”。这座“片石”假山,表面配以水刷石材质,与池岸相融,山池一体,相得益彰。“假山”之后有粉墙,状如中国山水画之宣纸裱托;再后为“瓦墙”,其形有如顶部“屋山”之延伸,层层叠叠,显近远不同之无尽深意。“片山”想法源于《清明上河图》中特殊的山石绘法,山体形态则源于明代《素园石谱》中的“永州石”。“假山”“屋山”和越过古镇片片屋顶而望得的真山,让人与这层叠深远的人工造景及自然山景相感应,得以“会心不远”,达致生命的诗意寄托。

“水墙”是博物馆设计的又一亮点。最初设计方案是用白灰掺墨方式做出如古徽州传统白石灰粉墙一般的斑驳沧桑的墙面肌理效果,但因墙体外保温层无法像传统青砖一样与外层灰浆吸融贴合,设计者最终选择了水波纹肌理的白色质感涂料,打造出“水墙”。一道道“水墙”,恰如中国山水画中将山景分层隔离的云雾水面,它们与池中的真水一起,映衬着“屋山”和片石“假山”,营造出深远的意境,成为绩溪博物馆“胜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取材于李晓丹等人的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画作不属于界画的一项是(     
A.B.
C.D.
2.根据文章内容,为材料一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四字词语。
3.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界画”脱胎于建筑设计图,最终发展为具有诗情画意的山水画。
B.具备深厚的绘画素养与文学素养是成为造园大师的重要前提条件。
C.“三维的中国画”指山水画具有意境深远、生动逼真的艺术特色。
D.《关山行旅图》的绘画原则对苏州拙政园的设计产生了深刻影响。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对文中所举园林建筑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积香炉庭院的故事说明园林建筑设计可以借古典诗词造景。
B.颐和园佛香阁是全园的主体和色彩重心,与北海白塔不同。
C.苏州留园石林小院与红砖美术馆入口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
D.绩溪博物馆“假山”“屋山”与真山呼应,营造出深远意境。
5.下列有关《红楼梦》大观园景观的描写,意境与材料二画线句最贴近的一项是(     
A.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
B.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精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C.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皆无,只见许多异草,……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
D.行不多远,则见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青松拂檐,玉兰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
6.“篱苑书屋”被誉为“全球最美图书馆”之一,其设计构思与两则材料内容有很多契合之处。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分条概括书屋设计亮点及其中蕴含的设计理念,作为书屋宣传册的文案素材。

【链接材料】“篱苑书屋”位于北京郊区接近群山的地方,是一座方形建筑,以方钢作为主要构件,外围护材料使用钢化玻璃,玻璃外侧被4万余根长短一致、粗细相当的柴禾秆密密匝匝地包裹。从远处看,屋前水面、水边栈道、平铺的卵石路围护下的裹满禾秆的篱苑书屋,犹如生长在山谷中的巨型鸟巢。

建筑内部唯一的隔断是混凝土大门处的玄关,浓缩的入口空间为接下来主要空间的呈现做了铺垫。书屋内部主体空间由大台阶及书架组成,书被摆在台阶下面,台阶成为主要的看书空间。书籍排布随意,读者可以任意抽取自己感兴趣的书,找到一个舒服的座位静心阅读。屋内没有人造光源,阳光透过夹在立面及屋顶玻璃当中的柴禾秆将斑驳的影子投射到室内空间,明亮而温和,读书人仿佛置身于自然。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游文山观大水记

文天祥

自文山门而入,道万松下,至天图画,一江横其前。行数百步,尽一岭为松江亭,亭接堤二千尺,尽处为障东桥,桥外数十步为道体堂。自堂之右循岭而登为银湾,临江最高处也。银湾之上,有亭曰“白石”,青崖曰“六月雪”,有桥曰“两峰之间”,而焉。此文山滨江一直之大概也

戊辰岁,余自禁庐罢归,日往来徜徉其间。五月十四日,大水,报者至。时馆中有临川杜伯扬、义山萧敬夫,吾里之士大学试,群走京师,惟孙子安未尝往。辄呼马戒车,与二客疾驰观,而约子安后至。

未至天图画,其声如疾风暴雷,轰豗震荡而不可御。临岸侧目,不得往视,而隔江之秧畦菜垅悉为洪流矣。及松江亭,亭之对为洲,洲垤然隆起,及是,仅有洲顶,而首尾俱失;老松数十本,及水者争相跛曳,有偃蹇不伏之状。至障东桥,坐而面上游水从“六月雪”而下,如建瓴千万丈,直送乎吾前,异哉!至道体堂,堂前石林立,旧浮出水,而如有力者一夜负去。

酒数行,使人候“六月雪”可进与否,围棋待之。复命曰:水断道。遂止。如银湾,山势回曲,水至此而旋。前是立亭以据委折之会,不知一览东西二三里,而水之情状无一可逃遁,故自今而言,则银湾遂为观澜之绝奇矣。坐亭上,相与谐谑,赋唐律一章,纵其体状,期尽其气力,以庶几其万一。予曰:“风雨移三峡,雷霆擘两山。”伯扬曰:“雷霆真自地中出,河汉莫从天上翻。”敬夫曰:“八风卷地翻雷穴,万甲从天骤雪鬃。”惟子安素不作诗,闻吾三人语,有会于其中,辄拍手捋须、捧腹顿足,笑绝欲倒,盖有渊明之琴趣焉。倚阑逾时,诡异卓绝之观不可终极,而渐告晚矣。令车马从后,四人携手徐步而出。及家而耳目眩颤,手足飞动,形神不自宁者久之。

他日,予读《兰亭记》,见其感物兴怀,一欣一戚,随时变迁,予最爱其说。客曰:“羲之信非旷达者。夫富贵贫贱、屈伸得丧,皆有足乐,盖于其心而境不与焉。岂以昔而乐、今而悲而动心于俯仰之间哉。”予恍然有。人生适意耳,如今日所遇,霄壤间万物无以易此。前之所欣,所过者化,已不可追记,予意夫后之所欣者至,则今之所欣者又忽忘之,忽起奋笔,乘兴而为之记,且谂同游者发噱。

(有删改)

【注释】①禁庐:宫廷。②谂:劝告,告诉。

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                                                 止:停止,此为“到了终点”
B.如建瓴千万丈                                      建瓴:倾倒水瓶,形容水势大
C.前是立亭以据委折之会                         委折:回环,曲折
D.予恍然有                                          间:机会,机遇
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里之士大学试             围棋待之
B.与二客疾驰观                 则今之所欣者又忽忘之
C.洲垤然隆起                    忽起奋笔
D.不知一览东西二三里       令车马从后
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文山滨江一直之大概也          这就是文山临江一带的概貌
B.有偃蹇不伏之状                       呈现出傲岸、不肯屈服的样子
C.以庶几其万一                           能大致写出这种奇绝景色的万分之一
D.霄壤间万物无以易此                 俯仰间万物都不能改变它
10.从全文看,“乘兴而为之记”的“兴”指_________之兴, ________之兴和________之兴。
11.请用自己的话回答,文中王羲之与“客”对人生的认识有何不同。你更认同谁的看法?简要说明理由。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论语》,完成下面小题。

①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而不怨。”

(《里仁》)

②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颜渊》)

③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

④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学而》)

【注释】①几:轻微,婉转。②道:引导。

12.(1)“劳”有“劳累”和“忧虑”的意思,①句中“劳而不怨”的“劳”的意思应该是______。
(2)请解释③和④句的“不敬,何以别乎”与“民德归厚”。
13.综合①③④句,简述选文中提到的“孝”包括几方面内容。
2022-10-10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保温练习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开愁歌

李贺

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

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

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

主人劝我养心骨,莫受俗物相填豗


【注释】①本诗为作者途经陕西华山时所作。②衣如飞鹑:衣衫褴褛。③旗亭:酒肆。④贳(shì):抵押。⑤豗:冲击。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写景:秋风萧瑟,百草干枯,华山苍碧的身影在傍晚中寒意愈浓。
B.三、四句中,“枯兰”形象写出了人生失意的悲苦,也喻指诗人高洁的品格。
C.九、十句乐景写衷情,白昼万里、浮云悠闲,诗人却愁绪满怀、把酒唤天。
D.最后两句点题,写酒肆主人劝解诗人应保养身心,不要为世俗之物所困扰。
15.“临歧击剑生铜吼”句借“击剑”这一动作抒发情感。下列诗句也运用了这种手法,所抒情感与“临歧”句最接近的一项是
A.一言不合龙额侯,击剑拂衣从此弃。(李颀《别梁锽》)
B.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高适《送浑将军出塞》)
C.尔奋空拳彼击剑,水纵长澜火飞焰。(李咸用《西门行》)
D.拔剑舞,击剑歌,青云路遥心奈何。(张咏《淮西有答》)
16.本诗七、八两句与下面诗句都写到以物换酒,从中可看到诗人的形象。请结合这些诗句,分析诗人形象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五、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7.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亲情是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也是古代诗文的重要内容。李密在《陈情表》中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________”表达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不可分离的真情;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用“________,令人长号不自禁”抒写了物是人非、睹物怀人的伤痛。
(2)李白的诗歌创作善于借用神话传说,如写蜀道两侧山峰耸立和谷中水流湍急的名句“________”,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动态美。
(3)考入大学之后,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我们应该诚恳谦逊,骄傲自大则很难交到朋友。正如《谏太宗十思疏》中所说:“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一股液体流经西海固

①在香港遇见一位老前辈,他说,你怎么跑到西海固去做志愿者了?现在那里的人都吃上饭了吗?以前有人说穷是因为他们不爱劳动,是这样吗?

②这恰恰是我最初记住西海固这个名字时对那个地方的全部了解。而现在,我只能回答,一言难尽。

③2002年的一天,我强烈地发现,一个人的未来如果都在别人的预言里,将是极大的一桩憾事。“我不是你所想的那个样子”,成为我最后选择去宁夏西海固当一名志愿者的全部理由。原来,我从来对自己的生活状态都是不满的。我常常会把理想中自己的状态想象成液体,尽管是自己本身,但在什么载体中就是什么形态,在上海这个容器里就像上海那样规矩,到了西海固就自然而然变成一个野孩子。

④前二十年,我没有在上海以外的地方长时间生活过,和很多西海固的人,和很多大城市里的人其实是一样的。但我的导师张教授说:“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宽度比深度更重要。”所以我要在期末的时候抛下我深山里的学生,跑到“花花世界”去告诉那些来自各地的中国人,有个地方叫西海固,你们不要只看见北京或上海。所以,即使两三周后就放寒假了,我也要独自一人摸回深山,给我的学生看看记录城市真实面目的照片,叫他们好好学习,不是一切都可望而不可即。

⑤西部的贫瘠在想象中似乎应当是一片雪白的盐碱地,寸草不生;人们衣衫褴褛,牛羊瘦骨嶙峋;失学儿童遍地,校舍东倒西歪。这些都是讲“贫困”时必备的要素,缺一即难以达到听众的“期望值”,甚至还可以被称为“那还算可以嘛”。我们在雪地里拍的照片就被一位听众认为,如果是盐碱地就会震撼他的心。我给生活在城市里的朋友看我的学生点着蜡烛在教室里看书的数码照片,因为闪光灯太亮,夸张了蜡烛的效果。他们说:“哇,这蜡烛真厉害,可以点亮一间教室耶,现在已经点得起蜡烛了么?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是连蜡也点不起的。”我只能报以一笑。

⑥我们有时会不会意识到,我们的心灵已经越来越难以感受震撼?那些为了使自己的心灵达到震撼的幻想,将会把真正生存在这里的农民逼到怎样的困境?贫困县的贫困不是“死去”的标本,它也在发展的,它的人民也有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只是它的步伐太慢了,被我们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⑦每登上一个山头我就要心酸,那些关于农民不愿干活的传言真是冤枉。退耕还林除了对生态的维护,还旨在向外输出剩余劳动力。而农民们的观念尚未如此与时俱进,不劳动靠补贴,就会被人说懒,他们就不断开荒,开在陡峭的斜坡上,开在几百米高的山顶上。贫瘠的土地,即使是开荒又能多收成多少呢?而开荒所带来的危害,显然不是普通农民可以预见得到的,土地将更加贫瘠,水土流失将更加严重。山体滑坡,道路塌方,大风扬沙就是随之而来的连锁反应。出校门,我们每走几步就能看到一个深谷,那完全是人力和自然的共同“杰作”。

⑧我的同伴小贺在回收自己的农村问题调查问卷时,发现有学生问:“老师,我们这里很贫穷,如果你是政府,你能告诉我们怎么办吗?”焦虑的人有一点点萌动,如果我们给出的答案并不那么容易立竿见影,这种萌动马上就会消失的。我们只能很小心很小心地看住它,再把它交给后来的人。

⑨在很多问题上,我们的理想和现实的状况之间相差太大。校长从学校的燃眉之急考虑,安排我们统统去教高中,我们却觉得教小学或者初中,也许对建立一代人的观念来说更有用。当我的学生坚守他们的陋习不改时,我们包含了放弃意思的一句话常常是:“你们老了,改不了啦。”他们会哄笑一阵后依旧我行我素。小学生不会,小学生偏要好好地做给你看。所以我有很多的小学生朋友。我们一起去爬山,他们从不瞻前顾后,也不在意自己的仪态,用尽身体的各个部分奋力前行,很快站到山顶之上,“挑衅”说:“你上来呀!”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很感动,他们还都是轻盈温暖的液体,没有沿途积聚的泥沙的负担,也还不会凝结成四季不化的坚冰。

⑩每夜面对浩瀚的星空,我就像面对真理,先前那些纷繁的心绪渐渐不再喧嚣;每日看见澄明的蓝天,我就想立刻化为一棵冲天的树或一座山冈,不一定需要生命,只要在这里永恒地与天地交相辉映。我从复杂喧嚣流向简单宁静,却希望我的学生能成功地从简单宁静逃离,他们并没有老,他们应该和我一样不甘心。

(取材于徐敏霞的同名散文)

18.下 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嶙峋:指人或动物消瘦露骨的样子B.贫瘠:土地不肥沃,土壤层薄
C.立竿见影:比喻立刻见到功效D.萌动:开始发芽
19.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海固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地方,而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对“贫穷”的想象与现实是有差距的。
B.文章第二段的“一言难尽”,表达了作者对西海固人精神状态的失望和对贫困山区未来发展方向的迷茫。
C.“我”选择去西海固做一名志愿者的理由是不想让生活完全按照固有的轨道行进,想感受更广阔的世界。
D.“我”意识到理想与现实状况之间的巨大差距,觉得作为志愿者应该努力从建立一代人的思想观念做起。
20.文章题目叫“一股液体流经西海固”,文中的“液体”有哪些特点?它们有什么象征意义?
21.作者在结尾说“我从复杂喧嚣流向简单宁静,却希望我的学生能成功地从简单宁静逃离”。请根据文意解释这句话的含义,并分析作者所寄托的情感。

七、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 较之平常仕宦之家,①到底气象不同。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 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②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22.根据冷子兴对贾府的介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府现在不如仕宦之家B.贾府现在比仕宦之家强
C.贾府比过去差D.贾府外强中干
23.节选部分的划线语句,含义丰富。请结合原著,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24.《红楼梦》作者塑造冷子兴或贾雨村的用意是什么?请任选其一,简要作答。
2022-10-10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保温练习语文试题

八、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①从一名北京大学的保安,到面向农村孩子的民办中职学校校长,张俊成频上热搜。②他的经历告诉我们,读书有用,人生不晚,还告诉我们,以北大为代表的中国高等教育所具有的海纳百川的包容性。③北大不仅培养出好多个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也常常上演着保安“学霸天团”的传奇。④这些故事让高等教育的意义变得更加丰富起来。⑤正是有了北大保安成才又回乡教育下一代的故事,教育所蕴含的力量才更加完整——好的教育不仅让人实现个人价值,而是让人更有追求和社会责任感,是由一个人点亮一群人。

2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中的“一名”应移至“保安”前面。
B.②句中把“所具有的”中“所”字去掉即可。
C.③句中将“好多个”改为“为数众多的”更合适。
D.④句中应把“起来”删去。
26.⑤句中画线的关联词语搭配有误,请写出修改方法。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微写作 | 适中(0.65)
27. 面对疫情反复,我们将要面对线上线下课堂的转换衔接。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阐述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不超过150字。
2022-10-11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保温练习语文试题
作文-微写作 | 适中(0.65)
28. 随着疫情反复,参加核酸检测成了我们生活的常态。请你以居委会的名义拟写一份倡议书,动员居民参加核酸检测。要求:理由充分,语言得体,有号召力。不超过150字。
2022-10-10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保温练习语文试题
作文-微写作 | 适中(0.65)
29. 请以“青春抗疫,有你有我”为主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情感真挚,语言生动。不超过150字。
2022-10-1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保温练习语文试题
作文-话题作文 | 较难(0.4)
3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邓清明,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他是中国唯一没有上过太空的现役首批航天员。1998年就宣誓成为航天员的他,在漫长的二十三年的时间里,每天同每一位我们耳熟能详的航天英雄经受着同样的艰苦训练,但刻苦努力的他却三次落选,一直未能如愿进入浩瀚太空。有人为56岁的邓清明的“备份”身份感到不值,也有人为他感到骄傲。

对此,你怎么看?请以“话说邓清明”为话题,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3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

——毛泽东(1939 年5 月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当前行的接力棒交接到当代青年手中的时候,他们毅然挺起坚实的臂膀,在人民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迎难而上,用奉献与责任绘就新时代青年的青春担当。

——《人民日报》

材料三: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百年之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21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这是我国首次专门就青年群体发布白皮书。白皮书中,中国青年向全世界青年发出了四点全球行动倡议:

(1)坚持向美向上向善的价值追求。

(2)展现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3)为国家发展进步奋斗担当。

(4)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时代使命,而心怀“国之大者”又是大国青年应有的青春底色。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作为即将成为新一代时代使命的“接力者”,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写出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名著阅读
2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1
作文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写作
6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6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18-210.65其他散文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7-110.65文天祥(1236-1283)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三、名著阅读
12-130.65孔子(前551-前479)  《论语》
22-240.65曹雪芹(1715-1764)  《红楼梦》
四、古代诗歌阅读
14-160.65李贺(790-816)  即事感怀
五、名篇名句默写
17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六、语言文字运用
25-260.65关联词语  辨析并修改病句  得体选择+表达
七、作文
270.65谈观点  微评论  议论类微写作
280.65倡议书  说明类  实用类微写作
290.65青年成长  责任 担当  微写作  抒情类微写作
300.4青年成长  奋斗 励志  梦想 追求话题作文
310.4青春 使命  责任 担当  奋斗 励志  引语式材料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