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司马迁(前145-前90)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1 .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1.与例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项是
例句:又而为歌
A.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 封之
B.赵王于过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C.从郦山下,芷阳间行
D.越国以
2.选项中的"而"与例句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荆轲和而歌
A.又前而为歌
B.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C.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进
D.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3.与“太子及其宾客知其事者"句式相同的一项
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2)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2018-07-3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孔子迁于蔡三岁,楚使人聘孔子。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孔子乃召子路而问曰:“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颜回入见。孔子曰:“回,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楚昭王兴师迎孔子,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楚令尹子西曰:“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夫文王在丰,武王在镐,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止。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兮,来者犹可追也!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B.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C.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D.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诸侯国的官员有卿、大夫、士三级,后世就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
B.令尹是春秋战国时代各国的最高官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
C.“子男”即子爵和男爵,古代诸侯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和第五等。
D.六艺,含义有二,一是指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二是指六经,即《易》《书》《诗》《礼》《乐》《春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昭王要聘用孔子,陈、蔡两国当权的大夫们害怕孔子被楚国重用,会对自己不利,就一同派遣一些服劳役的人把孔子和他的弟子包围起来。
B.陷入困境,孔子颇有感慨,弟子颜回认为,老师的学说极为博大,天下没有人采纳,是很遗憾的事,但没有关系,更能显出君子的本色。
C.楚国令尹子西反对聘任孔子,认为孔子有本事,又有弟子辅佐,如果让他拥有封地, 就有可能发展起来,对楚国造成危害。
D.司马迁对孔子心存敬仰,读孔子有关著作,并到了山东拜访孔子旧居,流连不已。指出孔子的学说世代流传,孔子是至高无上的圣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②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2018-07-26更新 | 144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卜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冯子材,翠亭,广东钦州人。初从向荣讨粤寇,补千总。改隶张国梁麾下,积勋至副将。国梁殁,代领其众。同治初,将三千人守镇江。九年,出镇南关①。光绪改元,赴贵州提督任。七年,还广西。明年,称疾归。

越二年,法越事作,张树声蕲其治团练,遣使往趣驾。比至,子材方短衣赤足、携童叱犊归,启来意,却之。已,闻树声贤,诣广州。闻谅山②警,亟赴镇南关,而法军已焚关退。龙州③危急,子材以关前隘跨东西两岭,备险奥,乃令筑长墙,率所部扼守,遣王孝祺勤军军其后为犄角。敌声某日攻关,子材逆料其先期至,乃决先发制敌。群议不欲战,子材力争,亲率勤军袭文渊,宵薄敌垒,斩虏多。

法悉众分三路入,子材语将士曰:“法军再入关,何颜见粤民?必死拒之!”士气皆奋。法军攻长墙亟次黑兵次教匪炮声震山谷枪弹积阵前厚寸许与诸军痛击敌稍却越日复涌至,子材指麾诸将使屹立,遇退后者刃之。自开壁持矛大呼,率二子相荣、相华跃出搏战。诸军以子材年七十,奋身陷阵,皆感奋,殊死斗。关外游勇客民亦助战,悉返侵地。

(节选自《清史稿·冯子材》,有删改)

【乙】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法军攻长墙/亟次黑/兵次教/匪炮声震山谷/枪弹积阵前厚寸许/与诸军痛击/敌稍却/
B.法军攻长墙亟/次黑兵/次教匪/炮声震山谷/枪弹积阵前/厚寸许/与诸军痛击敌/稍却/
C.法军攻长墙/亟次黑/兵次教/匪炮声震山谷/枪弹积阵前/厚对许/与诸军痛击敌/稍却/
D.法军攻长墙亟/次黑兵/次教匪/炮声震山谷/枪弹积阵前厚寸许/与诸军痛击/敌稍却/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字”,古人有名有字,名是婴儿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并取“字”。
B.“改元”,指中国封建时期皇帝在位期间改换年号,而新皇帝即位时颁布的年号则称为建元。
C.“设九宾礼于廷”,在朝堂上安设“九宾”。这是古代礼遇有功之臣最隆重的礼节。
D.“汤镬”,是古代的一种酷刑,把人放在大鼎或大镬里,用滚水烹煮,将人活活烫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冯子材初从向荣,官至提督,一生功勋卓著。他讨粤寇,守镇江,出镇南关,凯旋而归,取得抗法战争的胜利,收复了全部失地。
B.冯子材有勇有谋,身先士卒,忠心爱国。他善于排兵布阵,先发制敌,力排众议,亲自率兵出战,与敌人殊死搏斗,誓要把敌人挡在镇南关外,
C.蔺相如足智多谋,勇敢坚强,不畏强敌,他在大庭广众之下,引用历史上秦国失信的事实,痛斥秦王不守诺言、背信弃义,并表示已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D.蔺相如考虑周全,决策得当,有远见。他要求秦王斋戒五日,没九宾之礼,赢行了时间,自己便趁机秘密地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
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敌声某日攻关,子材逆料其先期至,乃决先发制敌。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2018-07-1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广西钦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佘,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年三十三矣。

(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改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B.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C.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D.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廷尉的职责是管理天下刑狱,每年各地断狱的数量都要汇总到廷尉处。
B.博士是我国古代官名,贯通古今的文学之士,是专门传授学问的学官。
C.公卿是“三公九卿”的简称,其中的“三公”是最尊贵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D.太傅是我国古代官职,负责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谊是洛阳人,不到二十岁就因能诗善文闻名当地,得到吴公的器重。初入仕途,曾得到同僚们的肯定,也深得皇上的赏识。
B.贾谊遵用五行之说,创设官名,草拟各种仪法,改变了秦朝部分旧法,但遭到了朝中绛、灌等人忌妒,诽谤他总想着擅权弄事。
C.贾谊辞别皇帝后前往长沙赴任,听说长沙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自认为寿命不会很长,又因为是被贬离开,内心非常不愉快。
D.贾谊先后担任过长沙王太傅、梁怀王太傅。当皇上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为列侯时,贾谊劝谏,认为国家祸患由此就要兴起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越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秦伐韩,于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

兵去邯鄣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侯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 ,阏与非赵地也。”赵奢既已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之。”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令。”许历曰:“请就斧质之诛。”赵奢曰:“胥后令邯鄣。”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

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以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文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阏与(军:驻扎)
B.譬之犹两鼠于穴中(斗:使……争斗)
C.(壁:营垒)
D.赵奢曰:“之。”(内:让……进来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原君就是赵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其他三人为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
B.“田部吏”是古代管理田地的官员,“吏”“掾”“曹”都是古代的基层官员,一般级别不高。
C.孔安国在《论语》注释中曰:“国,诸侯也;家,卿大夫也。”文中赵国为诸侯国,平原君就是赵国的卿大夫。
D.“马服君”是赵奢封号,“国尉”是许历的官职;文中意思是说赵奢的官职与廉颇蔺相如的官职相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奢因依法处理平原君家的租税,被平原君认为有才,推荐给赵王;赵王任用赵奢管理 赋税,国库充实,人民富足。
B.秦军驻扎在武安西,秦军将领大声喧哗训斥士兵,震动武安城内房屋。但是,赵奢仍然按 兵不动,并斩了请求救援的人员。
C.征收赋税展现了赵奢的公平处事的才能,救援韩国解阏与之围,充分展现了赵奢勇敢精 神与卓越的军事才能。
D.文章选取赵奢的几个典型事例,有力地说明了赵奢能与廉颇、蔺相如同位,靠的不仅是平原君的推荐,更是自身的才能。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
(2)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B.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C.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D.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义或职位,在古代与其含义相近的有“授”“除”等。
B.上卿,古官名。周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称为“上卿”。
C.臣,本义是男性奴隶,秦汉以前古人常以此表示谦卑,仅用作官吏对君主的自称。
D.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亲人:;今义指与自己的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个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门客见识浅短,误会相如。他们认为相如避让廉颇是因为害怕廉颇,他们为蔺相如感到羞耻,纷纷请求离开他。
B.蔺相如豁达大度,顾全大局。面对廉颇的羞辱,蔺相如宽容避让,他说如果他和廉颇二人相斗,会对赵国不利。
C.廉颇居功自傲,心胸偏狭。他轻视相如,认为自己有赫赫战功,蔺相如仅凭口才获得提拔,根本没有立什么功劳。
D.廉顾思于国家,勇于改过。听闻蔺相如的一番话后,他“肉袒负荆”,到相如门前谢罪,之后他二人结为刎颈之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018-07-04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平顶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毵(朝毵sān:地名),杀北地都尉昂。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

(选自《史记·冯唐列传》,有改动)


注:①大父:祖父。②搏髀:拍着大腿。③推毂:推车前进。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遇。④阃外:指京城或朝廷以外,亦指外任将吏驻守管辖的地域,与朝中、朝廷相对。⑤莫府:将帅出征时设在野外的营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B.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C.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D.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食,官名、官署名,掌供奉皇帝膳食。秦官有尚食,为“六尚”之一。汉初沿置。东汉后,其职并入太官署。北魏于门下省设尚食局,为掌管皇帝膳食的官署。
B.匈奴是个历史悠久的北方民族,祖居在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地区,他们披发左衽。中国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汉时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
C.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天之骄子”。此称号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
D.列传,中国纪传体史书的体裁之一。司马迁撰《史记》时首创,为以后历代纪传体史书所沿用。司马迁《史记》索隐:“列传者,谓列叙人臣事迹,令可传于后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经常想起李齐,那是因为他在代郡的时候.曾多次听尚食监高祛说过李齐的才能。
B.文帝发怒是因为冯唐在众人面前说他即使有李牧这样的贤才也不会任用,使他难堪。
C.冯唐在仕途上一直很坎坷,景帝让他做楚相,不久又免了他的职.武帝求贤时,他已老了。
D.冯唐认为士兵们应得的奖赏不能兑现,而执法吏却徇情枉法。他认为陛下的法令太严明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
(2)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
8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用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泰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和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其年月日,秦王赵王击缻。”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奏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与城,而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古文观止·蔺相如完璧归赵论》王世贞)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鼓:弹奏
B.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摩:倒下
C.赵得其情则弗予                                     情:真实意图
D.大王弗与城,而绐赵璧                           绐:欺骗,欺诈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秦王赵王击缻                                 谁为大王此计者
B.跪请秦王                                        人之力而敝之
C.臣固知大王弗予城也                       是寡人过也
D.明大王之失信                                 旌其所为
3.对上面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文字描述渑池之会上的斗争:秦王步步紧逼,耍弄赵王;蔺相如针锋相对,寸步不让。运用对比把这场短兵相接的斗争写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蔺相如蔑视强权的凛然气概。
B.司马迁善于运用细节刻画人物性格。蔺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的“前”这一动作,表现出他的机智;“跪请秦王”表现了他对秦王的恭敬,显示出两人地位的悬殊。细节描写,精炼而准确传神。
C.王世贞对蔺相如的完璧归赵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从蔺相如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政治形势进行周密的论证,认为应该千方百计地使秦王处于理曲的境地,而不必采取“使舍人怀(璧)而逃之”的不光明的手段。
D.王世贞把完壁归赵和赵国这种功绩的取得归功于“天”,认为这是天意的安排,并且指出蔺相如的行为可能会招致严重的后果来照应开头的“予未敢以为信也”,使得本文结构谨严,论证周密,令人叹服。
2018-07-0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浙江省湖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日:“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日:“大王来何操?”日:“我持白壁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日:“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疆,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邱山下,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日:“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至军中。张良入谢,日;“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壁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五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日:“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日:“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怒,不敢献   会:适逢B.四十里               去:距离
C.芷阳间行        道:取道D.沛公已去,至军中   间:空隙
2.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大王来何操B.沛公安在
C.君何以知燕王D.乃设九宾礼于廷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出去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可见此时的项王对沛公是严格防范的,害怕他逃跑。
B.范增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计谋一一破产而恼怒。
C.“鸿门宴”上,张良樊哙与范增斗智斗勇,在整个事件的演变过程中,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D.刘邦深通人情世故,能屈能伸富有远见,回到军营后,立刻诛杀曹无伤,说明他办事果断。
2018-07-0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曰:“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于是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乃西至秦,秦孝公卒,说惠王。方诛商鞅,疾辩士,弗用。乃东之赵,赵肃侯令其弟成为相,号奉阳君。奉阳君弗说之。去游燕,岁余而后得见,说燕文侯。文侯曰:“子言则可,然吾国小,西迫强赵,南近齐,齐、赵强国也。子必欲合从以安燕,寡人请以国从。”

于是资苏秦车马金帛以至赵,而奉阳君已死,即因说赵肃侯曰:“今大王与秦,则秦必弱韩、魏;与齐,则齐必弱楚、魏。魏弱则割河外,韩弱则效宜阳,宜阳效则上郡绝,河外割则道不通,楚弱则无援。此三策者,不可不孰计也。故窃为大王计,莫如一韩、魏、齐、楚、燕、赵以从亲,以畔秦。令天下之将相会于洹水之上,通质,刳白马而盟。六国从亲以宾秦,则秦甲必不敢出于函谷以害山东矣。如此,则霸王之业成矣。”赵王曰:“寡人年少,立国日浅,未尝得闻社稷之长计也,今上客有意存天下,安诸侯,寡人敬以国从”乃饰车百乘,黄金千溢,白壁百双,锦绣千纯,以约诸侯

于是说韩宣王,又说魏襄王,东说齐宣王,西南说楚威王。于是六国从合而并力焉,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

北报赵王乃行过洛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于王者。周显王闻之恐惧,除道,使人郊劳。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于是散千金以赐宗族朋友。

苏秦既约六国从亲,归赵,赵肃侯封为武安君,乃投从约书于秦。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

----《史记·苏秦列传》节选

注释:①刳kū,剖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北报赵王/乃行过洛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于王者
B.北报赵王/乃行过洛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于王者
C.北报赵王乃行/过洛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于王者
D.北报赵王乃行/过洛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于王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合从:即合纵,指战国时,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拒秦。秦在西方,六国地处南北,故称合从。
B.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先秦时期隶属齐国、鲁国,故而别名齐鲁。
C.社稷: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后来用社稷指代国家。
D.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据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秦游说秦王,秦惠王刚杀掉商鞅,讨厌游说之士,所以苏秦未受任用。
B.苏秦不怕失败,发愤读书,刻苦钻研周书《阴符》后,充满自信,终于成功。
C.苏秦游说赵肃侯,受到重用,一时间合纵策略遍行于山东六国,并推苏秦为约从长。
D.苏秦衣锦还乡,家人不敢仰视,嫂子前倨后恭,苏秦深感世态炎凉,对其亲友十分冷漠。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2)故窃为大王计,莫如一韩、魏、齐、楚、燕、赵以从亲,以畔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