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谢朓(464-499)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游东田

【南朝】谢脁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

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1.从体裁看,这是一首       诗。
2.下列对这首诗景物描写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诗中描绘了春末夏初的美景,构成一幅意境淡远而生机盎然的图画。
B.“远树”二句写远景:树木茂盛,树影朦胧,烟雾缭绕,云霭密布。
C.“鱼戏”二句写近景:鱼儿活泼,嫩荷婀娜,众鸟欢鸣,落英缤纷。
D.先用精细的工笔描绘阔大的背景,后用疏淡的白描点染精美的细节。
3.这首诗写出诗人感情怎样的变化?是如何表现这种变化的?
2023-10-1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清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分析检测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这首南北朝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夜

谢朓

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

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

北窓轻幔垂,西户月光入。

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

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


【注】①南北朝时,战乱不断,很多新婚男子被远征离家。窓(chuāng: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从听觉角度写,托物起兴,促织鸣叫、捣衣声声引发女子绵绵情思。
B.三、四句表诉衷情,并借对女子动作的描写表现其彻夜难眠的生活状态。
C.诗中写南、北、西三方位,虽未言东,也能让人体会女子独对四壁之况。
D.诗的末尾用反问句,表达抒情主人公再也不愿承受终年分居相思之苦了。
2.“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两句写得含蓄蕴藉,请简要赏析。
2019-06-06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阶段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